-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1
【設計理論】
在語文活動中學語文,使學生真正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真諦。為此,語文課堂應該是讓學生充分運用語言交際,展開語文活動的場所,體現(xiàn)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思想。如此方能在語文教學中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設計特色】
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揭示課題,落實重點訓練項目。
1、讀了課題,你推想課文會寫哪些內容?
(田忌與誰賽馬?怎樣賽馬?結果怎樣?)
2、帶著以上三個問題自讀課文,并在問題的相關處做上記號。
3、交流自讀成果,串聯(lián)問題答案,概括出課文主要內容。
(讓學生通過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來掌握課文主要內容,從而落實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并完成初讀任務。)
二、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段落層次。
1、課文哪部分寫田忌初賽失敗?哪部分寫田忌再賽勝利?哪一部分寫了由敗到勝“轉”的過程?
2、參考“轉敗為勝”這一成語,用自然段歸納法給課文分段。
(這樣,進一步熟悉課文,理清結構,初步感知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過程。)
三、動手演示,理解兩次賽馬的情況。
1、自讀課文,說說兩次賽馬的情況。
2、用已準備的“馬卡片”(學具)演示兩次賽馬的情況,同時讓學生板演并講述過程。
(使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在興趣盎然的演練過程中讀懂課文一、三兩部分內容,形成深刻印象。)
四、深讀課文,研究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原因。
1、什么叫“轉敗為勝”?看著這個板書,你想問什么?
(還是同樣的'馬、為什么能“轉敗為勝”?)
2、研讀第一次賽馬以后田忌、孫臏和齊威王的心理狀態(tài)。
(1)指導學法:
一劃(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詞句)
二研(這些詞句對表達人物心理的特定含義)
三讀(這些人物的不同情感心理)
(2)范例引讀,明確研讀方法與目標。
(3)自己研讀。
(4)交流感悟。
3、討論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原因。
隨機板書:馬快不了多少
仔細觀察
│齊威王傲慢、輕敵
↓
認真思考分析
(解放學生的口,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的詞句,或含義深刻的句段,品個夠,議個透,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淺、或深、或對、或錯,只要是在思考,只要敢說,都應該鼓勵,從而激活課堂。)
五、總結全文,深化認識。
在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或教育?
六、適當濃縮課文,突出對話,指導分角度演讀,體會情感。
七、作業(yè)。
設想這場賽馬將電視現(xiàn)場直播,請你當節(jié)目主持人,寫一段解說詞。
【評點】
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語文,體現(xiàn)了“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要求。教師的設計著力通過讀、議、演、學具操作、當節(jié)目主持人等多種活動,順應了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的客觀規(guī)律,而以凸顯了設計的教學價值所在。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孫臏認真觀察、分析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思想方法。
3、學習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孫臏認真觀察分析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以《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引入課題。
2、引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外一位聰明人物的故事,這個人叫孫臏。戰(zhàn)國時期齊國人,著名的軍事家。故事的'題目叫《田忌賽馬》 3、板書課題。
4.全班齊讀課題,讀完課題后你有什么想問的嗎?請?zhí)岢鰜怼?/p>
5、出示問題:
(1) 文中講的是誰和誰進行賽馬?
(2) 田忌和齊威王賽馬一共賽了多少次?經(jīng)過是怎樣的?
(3) 賽馬的結果如何?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3、指名回答。
三、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引入:兩次比賽各是怎么對陣的,為什么兩次比賽的結果不一樣?
2、默讀課文,請同學們邊讀邊畫出兩次賽馬對陣的段落。
3、指名讓學生讀讀第一次比賽對陣的段落。
4、讓學生上黑板演示第一次比賽對陣圖,老師投影第一次比賽后讓學生討論:第一次比賽田忌為什么會失敗?(板書:上對上、中對中、下對下)。
(1).第一次比賽下來田忌和齊威王的神情各是怎樣的?請同學們找出來,多讀幾遍?(板書:垂頭喪氣、得意洋洋)
(2).誰能表演一下他們的神情?
5、第一次賽馬田忌輸了,他很不開心、垂喪氣的,那為什么又會進行第二次賽馬呢?請同學們讀一讀孫臏和田忌說的話,(介紹孫臏的資料)指名讓同學讀一讀第二次賽馬對陣的段落。
6、投影顯示第二次比賽對陣圖。演示第二次比賽,并讓學生討論:第二次比賽田忌為什么會取得勝利?(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板書:下對上、中對下、上對中。
(1) 第二次比賽結束后,齊威王的神情又是怎樣的?(目瞪口呆)
(2) 哪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7、同樣的馬為什么調換一下馬的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善于觀察、善于分析、敢于打破常規(guī)、調整思路、揚長避短。)
四、探究:
除了這種出場順序田忌能取得勝利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取得勝利?(讓學生擺其他的順序)
五、分角色品讀課文。
六、作業(yè)布置:
1.復 述:把這個故事說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聽。
2.小練筆:寫一次比賽的場面(注意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
六、板書設計:
第一次比賽: 第二次比賽
田 敗(垂頭喪氣)
齊 勝(得意洋洋) 田 勝 齊 敗 敗 上 上 勝
觀 察
敗 下 上 勝 敗 中 中 勝 孫臏 對象 勝 中 下 敗 敗 下 下 勝
分 析
勝 上
中 敗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別有情趣的語言文字,結合賽馬對陣圖,推想田忌為何這么安排。
3、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結合賽馬對陣圖,推想田忌為何這么安排。
2、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喚醒舊知:
1、課件出示生詞“胸有成竹、出謀劃策、輸贏”等。
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進行朗讀,鞏固生字詞。
2、指名說說上節(jié)課文學習的主要內容。
學生互相補充
師總結:田忌在孫臏的幫助下,與齊威王賽馬取得了勝利。
二.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學習課文3—13小節(jié)
1、出示任務:
1)默讀課文3—13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畫面。
2)孫臏是如何想到改變賽馬的出場順序的?圈畫相關語句,并做簡單的.批注。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互學,取長補短。
4、全班交流,引導提升。
預設一:孫臏隊田忌說······讓您贏。
1)這里孫臏說話時,應該是什么樣的表情和語氣?(自信、堅定)
2)田忌是什么樣的反應?(有些不明白、全聽他的)
3)分角色朗讀,讀出人物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
孫臏以及胸有成竹,他是如何想出這個辦法的?
預設二:經(jīng)常觀察賽馬情況。
田忌經(jīng)常同齊威王賽馬······三等。
1)當時的孫臏,發(fā)現(xiàn)了什么?(馬的腳力相差不多,而且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等)
2)如果你就是當時的孫臏,你會想到些什么?
3)借助對陣圖,結合比賽內容,說一說上中下三等馬,為何不可以按照上中下順序進行比賽(從剛才情形看,馬的腳力相當,如果按照上中下的順序進行比賽,勝算不大)。
4)這時,孫臏想到了什么方法?怎么對陣?(讓齊威王的上等馬隊田忌的下等馬,中等馬隊上等馬,下等馬對中等馬,這樣的話,就能三局兩勝)
田忌在這個比賽中,態(tài)度有何變化?
預設三:不動聲色——微微一笑——滿意地笑了
1)理解“不動聲色”,此時他心理會想些什么?(我有孫臏地好計策,即使輸了一局也無傷大雅)
2)最后贏得比賽,田忌又會對孫臏說些什么呢?
3)當齊威王知道是孫臏地計策后,他又會怎么想、怎么說?
4)孫臏地身份又發(fā)生了怎樣地變化?(門客——軍師)
三.拓展。
歷史上有很多運用計謀獲勝地故事,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你還知道哪些?說一說。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田忌賽馬》這篇課文,知道了孫臏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在確定馬地等級后巧妙地安排賽馬出場順序,順利地贏得了比賽。希望大家向孫臏學習,愛觀察愛思考,善于提升自己。
五.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尋找你喜歡的歷史故事,課間交流分享。
六.板書
田忌賽馬
齊威王田忌
上等馬上等馬
中等馬中等馬
下等馬下等馬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4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二、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三、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意。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兩次賽馬時雙方三匹馬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教具準備:
一、紅色馬卡片、紫色馬卡片各三張。
二、寫有“上”、“中”、“下”的紅色、紫色卡片各三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在戰(zhàn)爭中、比賽中,有時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關鍵是看弱的那方能否占得先機。《田忌賽馬》這篇課文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誰來說說本文第一部分寫了什么,第二部分寫什么,第三部分寫什么。
二、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的前三部分,即描寫“第一次比賽”、“孫臏出主意”、“第二次比賽”的段落。
(一)、閱讀要求:
1、用“———”劃出描寫田忌情緒和神態(tài)的詞語。
2、用“≈”劃出描寫齊王情緒和神態(tài)的詞語。
3、用“⊙”圈出描寫孫臏心理的詞。
(二)、指名匯報。
三、學習第一和第三部分。
(一)、第一部分
1、指名讀。
2、指名按文章內容在黑板上擺比賽的`戰(zhàn)表,邊擺邊解說。
3、找出描寫田忌失敗原因的句子,幻燈出示,齊讀。
(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快。)
4、師擺雙方戰(zhàn)馬比賽的示意圖。
(二)、第三部分,步驟如第一部分的1、2。
(三)、過渡:還是原來的馬,進行了兩次比賽,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
四、學習第四部分。
齊讀,引導學生質疑,導入第二部分的學習,師相機板書。
五、學習第二部分。
(一)、自由分配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田忌、孫臏、齊王的話和敘述語言。
(二)、指名幾個小組競賽讀,自我評價、互相評議讀得像不像,并說說原因。相機解釋“胸有成竹”、“疑惑”“輕蔑”“得意洋洋”。
(三)、小結:抓住重點詞語來指導朗讀,這是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好方法。
(四)、思考:是誰在“轉敗為勝”中起了關鍵作用?(板書:孫臏獻策)
(五)、孫臏的計策是怎么樣的?幻燈出示句子,齊讀。(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六)、再自由讀第四部分,說說哪些詞說明調換馬的出場次序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只、一下、就)
(七)、為什么作為齊國大將又很喜歡賽馬的田忌沒想到,而只有孫臏能夠想到呢?(仔細觀察)幻燈出示,讀讀句子。(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齊威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
(八)、小結:孫臏不但仔細觀察雙方馬的速度,而且經(jīng)過了認真思考,才能想出這個辦法。
(九)、競賽讀第九自然段,讀出充滿信心的語氣。
(十)、指導學生看著板書和幻燈說說為什么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就能取勝。
(十一)、說話練習,用上“雖然……但……因此……”、“因為……所以……”。先自由說,再指名說。
(十二)、第二次賽馬第一場結束后,齊王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戰(zhàn)勝田忌?學習小組討論,指名在黑板上擺卡片。(有六種擺法)
(十三)、小結:如果齊王也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那孫臏的計策就不能使比賽取得勝利。
(十四)、那為什么還說孫臏“胸有成竹”?自由讀文,充分發(fā)言。(齊王目空一切、麻痹輕敵)
(十五)、小結:孫臏不但觀察了馬,還觀察了人;不但考慮了馬的力量,還考慮了人的因素。由于多方面的深思熟慮,才能穩(wěn)操勝券。
六、總結全文。
小組討論,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點撥。
(一)、如果齊王的馬比田忌的快很多,調換次序的結果會怎樣?
(二)、你從田忌賽馬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板書:細觀察,多思考)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5
一、說教材
第八單元是數(shù)學廣角,這單元用四個例題介紹了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理解這幾個實例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增強用“最佳方案”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本節(jié)課為這單元中的例3,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jīng)歷“列舉田忌所有可采用策略”的過程,能在分析問題時有序思考,能在確定策略時有條理,并能認識到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是理解在比賽或對抗中策略是取勝的關鍵。難點是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二、說教法學法
“田忌賽馬”的故事學生可能已經(jīng)了解,但是不一定是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理解的,在這里,通過故事和活動讓學生體會對策論在實際中的應用。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學習優(yōu)選法、對策論等是比較困難的,要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理解,并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除了把握好教學尺度,注重教學方法外,還應該盡可能地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充實、豐富,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兩組撲克牌,讓學生選擇哪一組,和老師比大小。讓學生先出,老師幾次比賽都贏了。
2.質疑:為什么老師總是能贏?
3.揭題板書課題“數(shù)學廣角——策略問題”。
(二)聽讀質疑,自主探究
聽故事:田忌賽馬,思考下面的問題:
(1)齊王與田忌一共賽了幾次馬?
(2)第一次誰贏了?馬是怎樣出場的?
(3)第二次誰贏了?馬又是怎樣出場的?
(4)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課件展示。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同桌兩人合作研究。
學生分小組把田忌對齊王的所有策略找出來,填在106頁中間的表格中。
2.匯報研究分析結果。
(1)你發(fā)現(xiàn)田忌共有多少種應對策略?
(2)齊王一共贏了幾次?田忌贏了幾次?
(3)這樣的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
(4)田忌如何做才能贏得比賽?
(5)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發(fā)?
(四)學以致用,鞏固提升
1.重溫撲克牌游戲,思考老師為什么一直獲勝?
師生共同小結要使弱方在比賽中有機會獲勝要具備的幾個條件。 2.課件出示P107第3題,學生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學交流,最后匯報展示,師生共同總結獲勝策略。
(五)遷移應用拓展探究
數(shù)學游戲:兩人用下列數(shù)字(1、2、3、4、5、6、7、8、9、10)輪流報數(shù),甲報1個數(shù)乙就報2個數(shù),反之甲報2個數(shù)乙就報1個數(shù),且必須是接著前面的人的數(shù)報,誰先報到10,誰就獲勝。
想一想:如果讓你先報數(shù),為了確保獲勝,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接下來應該怎么報?
學生兩人一組,探究獲勝策略,最后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方法。
(六)全課小結布置作業(yè)
1.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做108頁的“數(shù)學游戲”并總結獲勝的方法。 2.一個獵人帶著一只羊,一匹狼和一些菜來到河邊要過河,河邊的一條小船一次只能運獵人和一樣東西。應該怎樣安排他們全過河而避免傷害?小船往返一次需8分鐘,需要多少時間?
四、說教后反思
1.學生對田忌取勝的`策略并不陌生,可見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是不容忽視的。同時在同桌合作完成表格解決“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時,學生活動不順暢,不能按一定的順序去做,結果導致匯報時思路也不清晰。
2.本節(jié)課中田忌如何贏齊王的策略學生很容易就明白并體會了優(yōu)化的好處。但是在報數(shù)游戲中,對與“確保取勝”,在同桌玩一玩后少數(shù)一部分學生找到了方法,但大部分學生沉浸在隨游戲的興奮中,很難冷靜的思考,得出必勝策略。或許應該給予學生更充分的時間來游戲,讓他們慢慢領悟。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6
一、游戲導入
1、同學們,上課之前呀,咱們先玩?zhèn)小游戲:根據(jù)老師給你的信息猜成語。(相機點評提煉學生猜想的方法)
第一個:藺相如、荊條——負荊請罪
第二個:字、1000元——一字千金
第三個:兵——紙上談兵這些成語呀,都出自《史記》。
《史記》,既是一本文學巨著,又是一部歷史鴻篇,怪不得魯迅先生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今天咱們就再來學習《史記》中的一個小故事,題目叫——。板書課題。
2、課題呀,就是文章的眼睛。(男女生讀,分別關注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歷史故事吧。
圖片
二、初讀理脈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
(1)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找:哪些段落直接寫了賽馬的情景?
(3)思:故事中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
2、交流。
(1)課文哪幾個小節(jié)直接寫了賽馬的情景?(10—14)是的,10—14寫的就是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板貼:賽馬】的具體情景。
(2)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呢,誰來說說孫臏和田忌的關系?
預設一:孫臏與田忌的關系
①孫臏是田忌的門客。門客是一種怎樣的身份?(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介紹“門客”,教師相機聯(lián)系五上《將相和》進行補充拓展。)
②那孫臏作為田忌的門客,他為田忌做了什么呢,速讀課文去尋找蛛絲馬跡。{第三小節(jié)}門客是為主人想辦法,讓主人獲勝的。{第七小節(jié)}門客是為主人出主意,讓主人贏的。
③看來,門客的任務就是為主人想辦法、出主意,讓主人把事情做的更好。文中有個成語,就高度概括了孫臏的作為,那就是——出謀劃策。(詞卡)
④生字“策”。“策”是本課的生字,你瞧,上面是個“竹字頭”,古代把連編起來的竹簡叫“策”,古時賬房計算用的小竹籌也叫“策”,現(xiàn)在咱們用這個“策”,常常引申為?(學生交流)
⑤讓我們一起送進田字格,寫一寫。(出示習字冊字體)上下結構懂謙讓,竹字頭緊朿稍放,頭肩對齊寫工整,撇捺舒展更漂亮。同學們,抓住兩個關鍵句,我們具體理解了孫臏和田忌之間的關系,還知道了3—9主要寫的就是孫臏為田忌出謀劃策。【板貼:出策】
預設二:田忌與齊威王
①接下來,誰來說說田忌和齊威王的關系,也要說清你的.推測理由。(對手朋友;一王一將)
②你瞧,同學們從一二小節(jié)中的不同詞句,推測出了他們之間的關系。這兩小節(jié)寫的就是他們經(jīng)常賽馬,而孫臏就常來觀賽。【板貼:觀賽】
預設三:孫臏與齊威王
①通過這次賽馬,田忌引薦孫臏,他成了齊威王的軍師。
②引薦是什么意思?(推薦)但“引薦”的對象一般是人,“推薦”的對象既可以是人,又可以是物。相機推薦青少版《史記》。而文中有了田忌的引薦,孫臏受命【板貼:受命】,成為軍師。
3、同學們,我們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詞句,推測人物關系,并以此把握住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這個史記故事雖然只有短短503字,但是它卻給我們描寫了(觀賽、出策、賽馬、受命)這四個情節(jié),那這些情節(jié)能夠調換順序嗎?為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緊密的因果關系○先后的事情發(fā)展順序
圖片
三、精讀贏賽
過渡:那在這四個情節(jié),你們覺得哪個最有意思、最精彩、最吸引齊威王和貴族、也最吸引你的眼球?(賽馬)
1、就讓我們親臨比賽現(xiàn)場,一起來看看這一場流傳千古的賽馬。引讀10—14。
這樣一讀,你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寫賽馬過程的?(時間順序)
3、作者以“賽前—賽時—賽后”的順序,寫得很有條理。出示詞語: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興致勃勃猜測結果這“摩拳擦掌”中,還藏著我們今天要學寫的兩個生字呢,這個詞可有意思啦,每個字里都藏著手,你發(fā)現(xiàn)了嗎?做做動作(摩擦著拳頭和手掌)精神振奮,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就讓我們再來讀好這幾個詞。
4、田忌和齊威王的對陣就要開始了!他們是如何對陣的呢?默讀10—14,想一想:這場賽馬,雙方是如何對陣的,完成對陣圖。
抓學生資源:①老師發(fā)現(xiàn)你畫的特別快,你是根據(jù)哪幾自然段畫的?(11—13)②指著你的對陣圖,用自己的話輕聲說一說他們倆是如何對陣的,結果怎么樣?③請生展示分享(實物投影)。④我們看一看對陣圖,聽一聽解說,做一個認真傾聽的小評委。⑤學生互評。
圖片
5.那我們就像這樣來介紹賽況好了,行不行?請大家自己讀讀11—13,與我們的介紹比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學生發(fā)現(xiàn)文中寫了田忌的神態(tài)變化)順著他的發(fā)現(xiàn),我們來看一看作者怎樣具體描寫了田忌的神情變化?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
6、神態(tài)是人物內心的自然流露。這每場比賽的背后,他的腦海都在想些什么呢?讓我們走進田忌的內心,還原田忌的思維過程。(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評提煉。)
小結:同學們,原來人物的思維就和他的(身份、地位、性格、)等個性特征有關、還和當下處境有關。課文就是寫田忌賽馬,所以作者重點突出了田忌的神態(tài)變化,別具匠心。
7、我想,伴隨著比賽的一場一場推進,不僅僅田忌的內心波瀾起伏,還有一個人,一定更加心潮澎湃。那就是——齊威王。以往場場比賽都是齊威王贏,穩(wěn)操勝券的他,看到這回的賽況,心里肯定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下面就請大家拿出學習單,補一補齊威王的神態(tài)變化,并想一想,齊威王又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評價)
8、同學們想得深入,說得精彩,有的版本就把齊威王、田忌的表現(xiàn)都放在故事中,作對比呢。如果由你為大家將這個故事,就可以適當增加齊威王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地講得更生動。
9、那就讓我們再次回顧這場賽馬,一起讀好10—14、
四、質疑結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走進了田忌賽馬的重要部分——賽馬這個場景,讀懂了孫臏這個策是什么,那就是調換馬的出場順序。正因為孫臏出策,才使得這次的比賽能反敗為勝,那么圍繞著這個策,你還有哪些疑問呢,用上四年級學習的提問策略,課后可以在學習單上寫一寫。咱們下節(jié)課學習。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7
教材分析
《田忌賽馬》是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根據(jù)具體情況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田忌賽馬》是根據(jù)《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相關內容改寫的。文章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齊國大將田忌經(jīng)常與齊威王及貴族們賽馬,孫臏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眾人的馬腳力相當,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從而推演出獲勝把握較高的布陣方式,并向田忌獻策,最后在與齊威王的賽馬中獲勝。課文以賽馬為線索,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展開敘述。文中寫孫臏的筆墨很少,但他卻是整個故事的關鍵人物。正因為孫臏善于觀察、分析,才能給田忌提供合理的策略,讓他穩(wěn)操勝券。因此,還原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從而加深對故事的理解,是本課的學習的重點。教學本課時,應緊扣“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一語文要素,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依托學習單,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借助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習得知識與能力;搭建互動平臺,實現(xiàn)“生生皆動”,呈現(xiàn)學習成果。
教學目標:
1、認識“策、薦”等2個生字,會寫“贏、拳”等5個生字,會寫“賞識、腳力”等8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田忌賽馬的故事。
3、小組合作探究,借助圖示,前后聯(lián)系,推想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
4、抓住關鍵詞句,讀懂人物心情,體會人物性格。
重難點:
小組合作探究,借助圖示,前后聯(lián)系,推想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習單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第一課時】
一、課前分享,解決疑難
1、交流資料,初識《史記》
同學們,課前,我們在小組內交流了《史記》的相關資料。你們都是通過什么方式了解《史記》的呢?(各小組匯報)
2.教師補充,介紹《史記》
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魯迅稱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根據(jù)《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相關內容改寫的。(師相機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4、字詞過關,交流方法
過渡:課前我們還自主學習了字詞,相信這些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1)出示詞語,學生齊讀
門客引薦胸有成竹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興致勃勃
遙遙領先不動聲色微微一笑出謀劃策
(2)反饋疑難,交流方法
在預習時,你對哪些詞語有疑問,又是怎么解決的?
(3)學生交流,關注難詞
引導學生關注“門客”一詞,師相機補充資料:門客是指在古代達官顯貴人家中養(yǎng)的一些具有真才實學的能人,門客經(jīng)常會在關鍵時刻替主人辦事,解決問題。
(4)教師小結,提煉方法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解決字詞疑問的方法,如查字典、請教他人、聯(lián)系課文內容等。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讀第1段,引出問題(師相機出示第1自然段)
孫臏為何那么受到田忌的常識,他幫助田忌解決了什么問題?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組內討論,交流內容
3、交流反饋,梳理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田忌和齊威王賽馬,孫臏幫田忌出謀劃策,最后贏得了比賽。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展開描寫。1-2段寫賽馬的背景條件;3-9段寫孫臏向田忌表明自己有必勝的辦法;10-16段寫了田忌和齊威王賽馬的經(jīng)過和結果(師相機板書:獻計——比賽——勝利)
4、教師小結,提煉方法:我們可以根據(jù)課文題目概括文章內容,也可以串聯(lián)人物關系或根據(jù)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概括文章內容。
三、課中分享,合作探究
1、讀懂比賽,初步推理思維過程
(1)教師設疑:孫臏究竟用了什么高招,讓田忌賽馬取得勝利?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只說“孫臏把田忌請到一邊,悄悄地把辦法告訴了他。”孫臏到底說了什么呢?相信讀了比賽的`過程,我們就能猜得到。
(2)課堂作業(yè):默讀課文第11-14段,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3題的馬匹對陣圖
(3)小組合作:組內交流對陣圖,猜測孫臏對田忌說了什么,合作演一演。
(4)交流反饋:①校對課堂作業(yè)本②小組表演孫臏和田忌的對話
③隨機采訪扮演田忌的同學,你聽到孫臏這么說,你會怎么想?怎么說?
(5)教師小結:即使田忌什么也沒有說,看了比賽之后,田忌自然什么都明白了。看來,孫臏能幫助田忌贏得比賽,排兵布陣是關鍵。
2、兩圖對比,進一步還原思維過程
(1)教師設疑:按照常規(guī)比賽,田忌和齊威王各自馬的出場順序應該是怎么樣的呢?
(2)出示學習單:
①填寫常規(guī)賽馬對陣圖(略)
②再和孫臏獻計的賽馬圖相比較,猜測孫臏的思考過程,并試著用“如果(),如果(),就()。”的句式說一說。
(3)交流反饋
3、勾連上文,深入理解思維過程
(1)教師點撥:孫臏的這一謀略能夠出奇制勝,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呢?讀讀前面的課文,找找相關句子。
(2)交流句子:孫臏看了幾場比賽后發(fā)現(xiàn),大家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①再讀思考:田忌賽馬取勝的兩個前提條件是什么?
②提取信息:馬腳力相差不多,說明馬之間并沒有很大差距。分為上、中、下三等,說明兩方的馬等級沒有差別。
③教師追問:為什么必須得有這兩個前提條件呢?
(3)教師小結:現(xiàn)在你能說說,孫臏幫田忌賽馬,為何能贏得比賽?(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仔細觀察、善于分析、善用謀略。)
四、課后分享,延伸拓展
1、課堂小結:同學們,《田忌賽馬》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從古至今一直被口口相傳,而孫臏這個足智多謀的人物形象也是深入人心。
2、延伸拓展:歷史上有許多運用謀略取得勝利的故事,如家戶曉的《空城記》、《圍魏救趙》等,課后找一找相關資料,閱讀更多展現(xiàn)思辨與智慧的故事,在小組內分享。
教學基本程序【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分享故事
1、內容回顧: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孫臏的出謀劃策下,田忌在賽馬時贏了齊威王。誰能結合賽馬對陣圖,再說說田忌賽馬獲勝的原因?(引導學生說清孫臏的思維過程)
2、故事展示:上節(jié)課,老師請同學們課外閱讀運用謀略取得勝利的故事,請各小組派代表展示。
二、朗讀課文,體會人物
1、教師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仔細觀察、善于分析、善用謀略”的孫臏,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個故事。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
(1)朗讀課文:指名分角色讀3-9自然段
(2)師生交流:怎么才能更好地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呢?
預設1:讀孫臏的話時,讀出胸有成竹的語氣,師引導學生關注“請放心、一定”等詞。
預設2:讀田忌的話時,讀出信任孫臏的語氣,師引導學生關注“有些不明白,決定全聽他的”等詞。
(3)引發(fā)疑問:比賽前,田忌“全聽”孫臏的,為什么田忌會如此信任孫臏?
預設1:田忌很賞識孫臏。
預設2:田忌看到孫臏胸有成竹的樣子,決定聽他的。
(4)組內演讀: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5)朗讀展示:小組推選出朗讀優(yōu)秀的同學,在全班展示
(6)評選最佳朗讀獎:師生共同評出最佳朗讀獎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現(xiàn)人物態(tài)度的變化
(1)朗讀課文:指名分角色讀課文10-14自然段
(2)全班交流:賽馬的時候田忌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預設:第一場田忌輸了的時候,他是“不動聲色,一點兒都不著急”,接著他贏了第二場,于是“微微一笑”、最后一場勝了以后,田忌“滿意地笑了”。
(3)引發(fā)疑問:比賽過程中,田忌的態(tài)度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預設:因為田忌聽了孫臏的計策后,也已經(jīng)胸有成竹了,輸了第一場是意料之內的,所以他并不著急;第二場雖然贏了,但勝負還未分,所以他只是微微笑了一下;最后獲勝后,他才露出滿意的微笑,表示計策已經(jīng)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4)組內練讀:注意表現(xiàn)田忌態(tài)度的變化
(5)朗讀展示:小組推選出朗讀優(yōu)秀的同學,在全班展示
(6)評選最佳表演獎:師生共同評出最佳表演獎
三、創(chuàng)設情境,語言實踐
1、創(chuàng)設情境:當齊威王知道田忌賽馬的計策是來自孫臏時,他會怎么想、怎么說?
2、小組討論
預設1:齊威王會想:想不到田忌手下還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竟然想出如此絕妙的計策。
預設2:齊威王說:“田忌啊,讓你的門客孫臏來和我談論一下兵法,如何?”
3、分角色練習:小組內分角色扮演齊威王和田忌,模擬表演當時的情景。
四、課后作業(yè)
1、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把田忌賽馬的故事說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板書設計:
田忌賽馬
獻計善于分析勝利
孫臏善用謀略齊威王
善于觀察
田忌知人善任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8
【教材分析】
《田忌賽馬》選自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本單元人文主題是“思維的火花跨越時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選編了《自相矛盾》《田忌賽馬》《跳水》三篇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樹立結合實際思考問題的意識,指導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恰當?shù)慕鉀Q問題的辦法。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根據(jù)具體情況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田忌賽馬》是本單元第二篇課文,是根據(jù)漢代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相關內容改寫的歷史故事,課文短小精悍,以“賽馬”為線索,串聯(lián)了整個故事,孫臏巧妙安排馬的出場順序讓田忌贏得了比賽,順序的巧妙安排意味著思維方式的改變。
【教學目標】
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田忌賽馬的故事。默讀課文,能借助圖示,推想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懂得遇到事情先認真分析觀察到的實際情況,在選擇合適的對策,達到預期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今天讓我們繼續(xù)穿越時空,回到20xx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去看看田忌賽馬。(板書:田忌賽馬)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田忌經(jīng)常同齊威王及貴族們賽馬,孫臏在一旁觀察后給田忌出謀劃策,田忌采納了孫臏的方法,贏了齊威王。孫臏由田忌引薦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結果怎樣?(田忌贏了)板書:贏田忌贏了齊威王誰功不可沒?(孫臏)板書孫臏是用什么辦法幫助田忌取得勝利的呢?讓我們走進課文,推想一下孫臏的思維過程。
二、還原人物思維
1、學生活動一:自由朗讀課文10—16自然段,完成課后第二題,并借助圖示說一說比賽過程。匯報交流。
(1)孫臏用了什么辦法贏得了比賽?(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
(2)借助圖示來說一說,孫臏是怎么安排馬的出場順序的?(第一次比賽:田忌先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齊威王遙遙領先。田家輸了。第二場比賽:田忌用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田忌贏了。第三次比賽:田忌用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田忌又贏了。比賽結束,田忌勝兩場輸一場,贏了齊威王。學生活動二:孫臏為什么讓田忌這樣安排馬的出場順序?請在文中找原因,推測孫臏的想法。
(1)交流原因:Ppt:田忌經(jīng)常同齊威王及貴族們賽馬。孫臏看了幾場比賽后發(fā)現(xiàn),大家的馬的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2)什么叫馬的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怎么理解?相差不多腳力一樣嗎?(并不一樣,但相差無幾)因為齊威王是王,所以他得到的馬的全國最好的馬。田忌和齊威王的.馬腳力相差無幾,但是田忌的上等馬的腳力比齊威王中等馬的腳力好。以此類推.......(指名說)
(3)齊讀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預設:孫臏是一個觀察仔細的人。(板書)孫臏想的這個辦法田忌和齊威王想到了嗎?他們是怎樣想的?孫臏想的這個辦法是不是唯一能贏齊威王的辦法呢?
三、再現(xiàn)孫臏所思、獲得啟發(fā)
1、學生活動三:借助圖示,探究:孫臏所出的主意是不是唯一能贏齊威王的辦法?
2、你看出了一個怎樣的孫臏?板書(合理分析、認真思考)贏不是偶然而在于孫臏的合理分析、認真思考。表面上是誰贏了,實際上是誰贏了?
3、孫臏贏得了什么?(賞識、信任、官職、重用)Ppt:孫臏是齊國大將田忌的門客,田忌對他非常賞識。田忌如實相告,并引薦了孫臏。后來,齊威王任命孫臏為軍師。
4、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做人做事的道理?(遇到問題要像孫臏一樣先認真分析觀察到的實際情況,再選擇合適的對策,達到預期的目的。)小結:孫臏的比賽策略也有現(xiàn)實意義,在現(xiàn)在的運動場賽場上,乒乓球、羽毛球團體對賽中往往也有這樣的安排,將自己的長處發(fā)揮到最大,才能保證最大的勝利。
作業(yè)
歷史上有許多運用謀略取得勝利的故事,找一找相關資料,和同學交流。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用軍師孫臏的計策,趁魏國內部空虛而引兵攻魏。魏國折回救本國,齊軍趁其疲憊,在桂陵打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9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2,學習認真觀察的分析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兩次賽馬雙方的三匹馬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學生質疑。
2、回憶上節(jié)課內容,課文寫了誰和誰賽馬?
3、田忌和齊威王賽馬,一共賽了幾次,每次幾場?
(二)講授新課
1、打開書,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寫了第一次賽馬?哪些自然段寫第二次賽馬?
2、學生匯報。
3、提出學習要求:先自由讀一讀描寫這兩次賽馬的段落,然后拿出自己做的道具在小組內演示賽馬的過程。
4、第一次賽馬的過程誰來讀一讀有關的段落?個別讀,齊讀。
5、誰來說說第一次賽馬的過程?多請幾個學生說,個別說完,全班一起說,師在黑板上用道具演示。
6、第一次賽馬田忌輸?shù)眠@樣慘,你知道原因嗎?在書上找有關的句子讀讀,個別讀完后,全班一齊讀。
7、第二次賽馬呢?請生讀有關的段落,大家齊讀。誰來說說第二次賽馬的過程?
8、請生上臺邊說邊演示。全班齊說。
9、請生看板書,你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一樣的馬,兩次比賽的結果卻截然相反呢)
10、在書中找出最能說明原因的句子,個別匯報,大家齊讀這一句話。
11、這樣的順序能隨便換嗎?請生上臺做實驗,大家一起推算結果。
12、師總結:這是唯一能讓田忌取勝的辦法,這個辦法是誰想出來的?(孫臏)可見孫臏是一個怎樣的人?(聰明、足智多謀、關于觀察的人)
13、為什么他能想出這么好的辦法?分成四人小組在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討論討論。
14、學生匯報。
15、為什么田忌和齊威王想不出這樣的好辦法?請生分角色讀課文,找出描寫他們表情的的詞語。想一想。
16、學生匯報。
17、學了這一課,你能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什么?
18、生自由發(fā)言。
板書:
田忌賽馬
第一次第二次
田忌
齊威王
孫臏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教學反思
本課講的.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軍事家孫臏幫助大將田忌在賽馬時以智勝了齊威王的故事。課文的文字淺顯,情節(jié)簡單,但讀起來很有情趣,是訓練學生思維的好材料。
本課思維訓練的重點是讓學生弄清楚田忌、齊威王和孫臏三人的思路,其中孫臏的思維推理是難點。我在教學時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首先,以"賽"統(tǒng)領全篇,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其次,抓住重點詞句,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最后,我讓學生看板書思考課文內容,談自己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什么啟發(fā)。學生貫通全文的思考,必然是見仁見智、有話可說。至此,學生對課文蘊含著的發(fā)人深省的教育意義肯定有所領悟,而學生思的能力也得到拓展,做到了學有所得。
在課上我設計了:還是原來的馬,田忌如果要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還會有哪些方式?結果又會怎樣?"大家都很興奮,又擺弄起學具馬來,課堂學習得到延伸,在這基礎上,談談讀完這個故事的收獲,做到了"語思融合,文道統(tǒng)一"。在實際的教學中,我感覺自己能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靈活組織教學,相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引領學生理解課文,師生互動效果較好。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10
一、教學內容:
數(shù)學廣角“田忌賽馬”。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田忌賽馬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對策論的方法在實際中的運應用。
2.認識到解決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策略,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感知對策論的思想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列舉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來找出并體會田忌贏齊王的策略方法。
難點: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 表格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數(shù)學廣角,學習田忌賽馬。(板書課題:數(shù)學廣角-田忌賽馬)
你們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老師非常喜歡這個充滿智慧的故事。田忌賽馬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歷史故事,其中蘊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對策,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故事,找到這個對策,而且我們還要學會應用這種對策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個故事。
教師講述田忌賽馬的故事。
二、探索新知
田忌是怎樣贏了齊王的?
田忌采用的策略
提問設疑。
(1)田忌到底有多少種可以采用的應對策略呢?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填寫下面表格,集體匯報。
我們一起來看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策略。
(2)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田忌只有一種可以取勝齊王的方法。)
小結:像同學們剛才這樣,把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來,并從中找到最好的策略,這是數(shù)學中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三、學以致用
1、完成教材第106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匯報。
2、數(shù)學游戲:108頁兩人輪流報數(shù),每次只能報1或2,把兩人所報的數(shù)加起來,誰報數(shù)后和是10,誰就獲勝。想一想:如果讓你先報數(shù),為了確保獲勝,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接下來應該怎么報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11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能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在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jīng)歷探索“最佳對策”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最佳對策”的原理。
三、教學準備
課件、撲克牌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師:今天咱們玩一個比大小的游戲
1.玩撲克牌,比大小。
(1)教師出示兩組撲克牌,分別是9、7、5和3、6、8。
出示比賽規(guī)則:
1.同桌兩人為一個小組,每人選擇一組牌,選擇之后不得交 換手中的牌
2.對陣三次,第一次誰先出,后面兩次還是誰先出
3.每人每次只能出一張牌,每張牌只能出一次
4.對陣三次,贏兩次的為勝者。
5.把你們的游戲結果記錄下來
板書課題:對策問題。
預設一:
師:同學們,你們的對陣都誰贏了?
生:9、7、5的那組贏了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們那組牌大。
師:有沒有用8、6、3這組贏得?
生:有
師:你們是怎樣獲勝的?
學生交流
師:現(xiàn)在大家想一下,用小牌怎么樣獲勝。
預設二
師:有沒有用小牌獲勝的?
生:小牌不可能獲勝。
師:那么你們選擇大牌,老師選擇小牌,對陣一次。
師:怎樣才能用小牌獲勝呢?
1.讓對手先出
2.用最小的牌對陣最大的牌
【設計意圖】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入新課的學習,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為例3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可以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提出問題,探索新知
師:古時候的人們就懂得運用對策使自己取勝了,“田忌賽馬”的故事就蘊涵了這樣的問題。
1.講田忌賽馬的故事。(課件播放)
師:你知道孫臏用了什么對策讓田忌轉敗為勝的嗎?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師:是不是田忌一定要用孫臏這種策略才能贏齊威王呢?想驗證一下嗎?
師:表格驗證,介紹填表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填表驗證的'活動來得出最優(yōu)策略完成學習任務,在活動中把對策論的思想方法滲透給學生。在情境中“學”,在解決問題中“悟”,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師:同學們,齊威王的三個等級的馬都要比田忌的略強一些,田忌的上、中、下三個等級的馬分別于齊威王的進行搭配,三局兩勝。搭配時,要有順序,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1)學生填表,探討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2)匯報交流,驗證田忌賽馬最優(yōu)策略的唯一性。
師:填完表格,你發(fā)現(xiàn)齊威王一共贏了幾次,田忌又贏了幾次,田忌只有怎樣才能贏?
(3)小結:田忌要想獲勝要有什么條件?
①要讓齊威王先出。
② 用齊上――田下,齊中――田上,齊下――田下這樣的策略才能贏。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思維有序了。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P106做一做
2.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學校下個星期舉行跳繩比賽,我們班和四(2)班對陣:比賽規(guī)則是每班選派3名選手,三局兩勝。
師:你們覺得我們班在比賽之前應該做些什么?利用怎樣的策略獲勝的可能性大?
(必須知道每位選手的大致成績,這樣才能合理的利用對策獲取勝利)
課件出示資料:
四(3)班代表隊 四(2)班代表隊
李明 105個/分 齊航 110個/分
徐青 90個/分 王娜 95個/分
賈夢婷 60個/分 李萌 75個/分
師:請同學們幫助我排兵布陣,如何才能戰(zhàn)勝四(2)班?
師:現(xiàn)在你明白剛開始時咱們玩牌時,老師總能贏的秘密嗎?(將最大的牌對對方最小的牌,從而獲取另兩場比賽的勝利。)
【設計意圖】讓學生排兵布陣暢談自己的經(jīng)驗,使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習慣。
(四)總結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12
教學內容
田忌賽馬:教材第106頁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了解田忌賽馬的故事,體會“策略”的重要性。
2、通過了解題意幫助學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過對照找到贏齊王的唯一方法。
3、幫助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田忌的這種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應用。在已有的條件下,經(jīng)過籌劃、安排,選擇一個最好的方案,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發(fā)展優(yōu)化意識,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與價值。
教學重難點、重點
重點:通過列舉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來找出并體會田忌贏齊王的策略方法。
難點: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來玩?zhèn)游戲,每人三張撲克牌,比大小,三局兩勝制三局兩勝什么意思?出示兩組撲克牌,分別是紅桃8、5、4和黑桃7、6、3
問:你選擇哪一組牌和老師比大小,讓學生先出,老師幾次比賽都贏了。
2、你有什么想法?
3、“比賽中,怎么研究雙方的情況,運用策略,找到能夠取勝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們要學的《田忌賽馬》,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有興趣嗎?”
二、新課教學
1.欣賞“田忌賽馬”(課件)(學生介紹自己對田忌賽馬的借鑒)
2.提問:同學們,你們剛才欣賞了“田忌賽馬”的故事,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為了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學根據(jù)故事,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通過表格的形式表示出來。
3.討論,田忌是怎樣贏了齊王的?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在同等級別的馬中,田忌的馬不如齊王的馬,而經(jīng)過這么一調換,讓田忌取得了賽馬的`勝利。)
師:這種調換是一種策略,是一種對策,是數(shù)學的一個分支——對策論。
板書:“田忌賽馬”——對策論
4.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
5.引導學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應對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來,填如表中。(表一)
友情提示:運用可能性的學習方法,采用有序的原則,才能做到田忌派馬策略的不重不漏。(小組合作完成)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鞏固練習
1.提問:田忌的這種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應用?
(由學生說一說,從學生的回答引出乒乓球賽)
下面是一次四年級乒乓球個人賽的情況統(tǒng)計表。
下星期學校又舉行四年級乒乓球團體賽,積分制每人打一場,你能妥善地安排使四(1)班必勝嗎?
2.數(shù)學游戲。
(1)兩人輪流報數(shù),每次只能報1或2,把兩人報的數(shù)加起來,誰報數(shù)后和是10,誰就獲勝。
想一想,如果讓你先報數(shù),為了獲勝,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接下來應該怎樣報?
(2)一個獵人帶著一只羊,一匹狼和一些菜來到河邊要過河,河邊的一條小船一次只能運獵人和一樣東西。應該怎樣安排他們全過河而避免傷害?小船往返一次需8分鐘,需要多少時間?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通過學習“田忌賽馬”的故事和“數(shù)學游戲”,我們可以體會到策略和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有些生活中的問題往往是可以用一些數(shù)學策略來解決的,關鍵是要有善于運用策略的意識。那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田忌賽馬
上等——中等贏
中等——下等敗
下等——上等贏
統(tǒng)籌規(guī)劃,錯開優(yōu)勢,以長補短!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13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2、領會故事中所說明的道理,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兩次賽馬時雙方三匹馬的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卻能轉敗為勝。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具準備:
1、用卡片制作的表示雙方不同等級的“馬”。
2、制作的電腦教學軟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設疑激趣。這篇課文講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了。故事中的孫臏是當時齊國的軍事家。那么,課文中講了幾次賽馬,每次的情況是怎樣的?請同學們預習課文。
二、檢查預習情況。(1)課文中講了幾次賽馬?
(2)每次賽馬怎樣?
三、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1、初賽失敗。
2、孫濱獻計。
3、再賽勝利。
4、取勝原因。
四、導學第一段:首賽失敗。
1、演示電腦教學軟件第一次賽馬的情節(jié)。
2、投影自學題:第一次賽馬是怎么賽的,結果怎樣?
3、學生自學:同桌用課前制作的表示齊威王和田忌不同等級的“馬”演示比賽情況,并完成課堂練習題1:
第一次比賽田忌齊威王
( )上————( )
( )————( )
( )————( )
4、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到黑板前演示賽馬情況。
5、教師點撥。
6、學生質疑。
7、小結。
五、導學第二段:孫臏獻計。
1、指名讀。
2、投影自學題:課文怎樣描寫孫臏、田忌和齊威王?
3、學生自學。(找出來讀讀)
4、檢查自學情況,討論思考題。
5、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
6、學生質疑。
7、小結。
六、導學第三段:再賽勝利。
1、演示電腦教學軟件中第二次賽馬情節(jié)。
2、投影自學題:第二次賽馬是怎么賽的,結果怎樣?完成課堂練習題2:
第二次比賽田忌齊威王
()()———()
()———()
()———()
3、自學:同桌按課文內容演示第二次賽馬情況,完成課堂練習2。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到黑板前按課文內容演示。
5、指導表情朗讀,想象每一場比賽后齊威王的表現(xiàn)。
6、學生質疑。
7、教師小結。
七、導學第四段:取勝原因。
1、齊讀。
2、學生質疑: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3、學生再讀上文,對課堂練習1和練習2所填的兩次賽馬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4、教師指導比較分析。
5、小結。
八、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討論課后思考題2,說說三句話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1、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
2、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三、領會文中所含的道理,概括中心思想。
1、思考:從田忌賽馬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2、讓學生討論,各抒已見。
3、概括中心思想。
4、指名朗讀課文。
5、背誦課文。
四、質疑問難。
五、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賞識、腳力”等詞語。
3、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田忌賽馬的故事,說說田忌獲勝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賞識、腳力”等詞語。
2、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田忌賽馬的故事,說說田忌獲勝的原因。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想到一個詞:賽馬(板書)。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預設:馬場上奔騰的賽馬,場下吶喊的場景······)。同學們不僅閱歷豐富,用詞也是非常豐富得當。那你們知道:田忌賽馬(板書)的`故事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讀要求:
(1)大聲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圈出標注不理解的詞。
(2)小組朗讀互相糾正、交流詞語的含義。
(3)用自己的話說說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的經(jīng)過。
(4)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出示生字促成的詞。采用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方式進行朗讀。
(2)朗讀中,重點指導“輸贏、出謀劃策、推薦”等詞語的讀音。
(3)指導“贏”的寫法和筆順。
(4)課文寫了齊國大將田忌跟齊威王賽馬,在孫臏的幫助下取得勝利。
(5)說說你最喜歡那部分內容,簡介原因。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田忌賽馬為什么會獲勝?孫臏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標注。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并作簡單的批注。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小組交流,取長補短
4、全班交流,引導提升。
預設一:田忌有意改變賽馬的順序,最終取得勝利。
出示賽馬對陣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馬匹的腳力相當,出場順序一致)
如果讓你來做,你會怎么贏得比賽?看來,大家都和田忌一樣有智慧。
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賽馬的過程。
這樣的賽馬出場順序,齊威王想到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齊威王好奇的問田忌)
預設二:孫臏田忌足智多謀。
出示孫臏相關資料(孫臏,戰(zhàn)國中期一位出色的軍事家。他在魏國遭受陷害,遭受酷刑——挖去雙膝,臉上刺字。后來被齊國人救走,齊國大將田忌用門客之禮接待了他)
從這些資料,田忌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知恩圖報、胸懷寬廣)
理解“門客、賞識”,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門客、腳力、放心”等。
5、面對這樣的比賽,孫臏有把握贏得比賽嗎?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預設三:胸有成竹、微微一笑。
邊讀邊想象畫面,理解詞語“胸有成竹”,造句。
6、采用范讀、齊讀等形式進行朗讀,走進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田忌賽馬》這篇課文,知道了田忌在孫臏的幫助下,與齊威王賽馬取得了勝利。那孫臏又是如何想到這一辦法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討論。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六.板書
田忌賽馬
田忌識人善用
孫臏足智多謀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15
教學目標:
1、讀熟課文,弄清兩次賽馬的情況。
2、掌握課后生字。
3、進行思維訓練,領悟孫臏的聰明才智,并自主選擇合適的方式有所表達。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表情朗讀、表演等形式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語,培養(yǎng)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重點難點:
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通過讀書來感悟、理解孫臏的聰明才智:在賽馬場上,孫臏不僅能仔細觀察比賽雙方馬的情況,而且觀察到了齊王驕傲的神態(tài),經(jīng)過思考,馬上想出對策,幫助田忌取得賽馬的勝利。
教學的難點則放在引導學生品析課文的重點詞句上,通過精讀課文,品詞品句,體會到這個關鍵之處:孫臏觀察到齊王被第一次勝利沖昏了頭腦,推測出第二次比賽,齊王對田忌采用的計策不會做出反應,所以孫臏對第二次賽馬取勝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教學對象:
教學對象為五年級的學生。五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讀懂兩次賽馬的情況并不存在很大困難。但是學生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稍差些,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條件,促進學生多讀,讀中有所感悟,從而突破教學難點,領悟到孫臏的聰明才智。
教學模式:
運用“自讀、自悟、自主表達”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自主讀書、合作演示、共同探討為主要活動,嘗試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在讀書、演示、討論過程中有所感悟,創(chuàng)設促使學生自主表達的氛圍,如通過表情朗讀、表演來表現(xiàn)齊王的得意洋洋和孫臏的聰明智慧,用關聯(lián)詞來對全文進行總結。
教學準備:
制作交互性比較強的賽馬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二、指導書寫課題。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使用,人們似乎對書寫要求降低了,所以語文課的書寫指導(特別是高年級)比較少見。但是,指導學生把字寫好,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有耐心、對學習負責的一個好做法,不能忽視。
三、總體把握課文
自主選擇讀書的方法,自主選擇交流的對象,讀后有所表達(你知道了什么?)
因為教師幾乎沒有提什么讀書的要求,所以學生能充分地自由地讀書,在讀書思考的過程中幾乎是沒有禁錮,利于學生充分地感知,自由地思考,大膽地探索。
詢問學生:你們想怎樣來學習這篇課文?是再讀書?提問討論?演示課件,看看怎樣賽馬?還是找?guī)讉同學來當齊王、田忌、孫臏演一演?
根據(jù)多數(shù)學生意見,靈活處理。
預測:
展示課件,要注意讓學生參與,如讓學生當其中的一個角色,為其中的一個人物喊加油,讀書讀清楚如何賽,結果如何,什么原因。
表演課文:要加強朗讀人物對話的指導,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真正有所感悟。
提問討論:估計學生會提到“‘胸有成竹’等其他的新詞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孫臏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孫臏是一個怎樣的人?”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書、討論,不要滿足于知道答案,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該如何做?放任自流是不行的。本節(jié)課設計了多種可能,也大致設計了引導的方向。當然在實際教學中,還有很多可能,教師要靈活引導,但不能強導。在注意教學的原則性同時,注意教學的靈活性。
四、精讀課文,深入領會
研究:為什么第二次比賽齊威王不跟著變換出場的順序?
(展示課件)
這里是說“研究”這個問題,而不是老師提問學生答。這是因為學生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加上前面學生自主選擇了學習的方式,大部分學生能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所以,這個難度很大的問題有可能學生會提出。如果學生的思維還沒有達到能提出這個問題的程度,那么,教師可先展示課件,假設齊王也跟著調換出場的順序,會怎樣?讓學生看課件時有所疑。
五、指導感情朗讀,讀中領會,讀中解疑。
“讀中來,讀中了”,“自讀、自悟、自主表達”的教學模式強調的就是學生的“讀”,在讀中摳“得意洋洋、夸耀、譏諷、輕蔑”來理解,引導學生最終理解孫臏不僅觀察馬,而且揣摩齊威王,這才是他“胸有成竹”的保障,最終突破教學難點。
六、總結:
用“因為……所以”說一句話,完成對課文的整體回歸。
七、拓展性閱讀:
讀《孫臏和龐涓斗智》。推薦學生讀這個故事,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實現(xiàn)課內外的有機統(tǒng)一,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未來的一天 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未來的作文01-20
未來的作文12-23
一天的作文01-07
未來的城市作文06-03
未來的校服作文11-04
對未來的想象作文01-13
未來環(huán)保作文07-07
(經(jīng)典)未來的我作文11-19
未來的我作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