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傳說》作文400字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篇1
“過年了,過年了”在喜慶的節日里,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按照習俗,小的該給長輩們拜年,而年長的`則要給小的們紅包。
這不,今天是大年初一。小明去給奶奶拜年。于是奶奶就跟小明講了年的傳說。小明不信,大聲叫道:“這些都是迷信,是人們的一種自我心里想法而已。”小明話音未落,便忽然來到另一個世界。這里一切都是綠色的,再也沒有其他顏色。
小明急了,大聲喊道:“奶奶,媽媽,你們在哪里?”“不要白費口舌了,她們不可能知道你在這的。”“你是說?為什么帶我來這里?”“那是因為你觸犯了我!”“快現身,不然我要打110了!”“110是什么東西?”年終于現身了。“你是什么動物,我怎么從未見過?”“什么動物,我是神獸年。”小明聽了,臉色大變,心里想到,這世上莫非真有年。小明想了想說:“好!我信你。可你總該放我回去呀!”“觸犯了我,我肯定要給你點顏色看看,你想‘文斗’還是‘武斗’。”小明打量了一下眼看這年,心里想到:武斗肯定不行,只有文斗了。“我選文斗!”“好!接題。”請你不排列,在一分鐘以內算出123和453的最小公倍數?
小明想到,不能排列,只能試試新學的短除法了。于是,小明做了起來。
年正自鳴得意。見小明做好了,而且還是對的,簡直氣死了。年立刻上前請教“你是怎么做的?”小明得意地說:“無可奉告。”按照諾言,年送小明回到了家。
《春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篇2
過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原來,是因為有一個傳說:
從前,有一個山村,那住著許多村民,他們在那安居樂業。可是有一天,這里來了一個怪獸,它的名字叫做“年”。“年”到每年陰歷1月1日的時候,就會來這兒吃一個人,人們過得整天提心吊膽,無法好好睡覺。后來,一個過路人來這里臨時居住,看見他們愁眉苦臉的樣子,很好奇,便問他們:“你們為什么整天愁眉苦臉、悶悶不樂的呢?”村長不告訴他,他堅持要知道原因,于是,村長只好將“年”到每年陰歷的1月1日來這兒吃一個人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那個過路人聽了說:“好吧,讓我去降服‘年’吧。”村里的好心人還勸他不要去冒險,他堅決要去,村里的人只好由著他。等到第二年陰歷的1月1日的時候,他身穿鮮紅的大長袍,拿一串點燃了的`鞭炮,并且讓家家戶戶都點燃了紅光蠟燭,鞭炮“噼里啪啦”的響起來。怪獸見此情景嚇得直打哆嗦,一眨眼的功夫就逃的無影無蹤了。從此,怪獸“年”再也不敢來了。
因此,人們把每年陰歷的1月1日稱為過年,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來趕走“年”。就這樣,放鞭炮成了我們得習俗!
《春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篇3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祝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
人人都知道春節要貼“福”字。而我們通常都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做記號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每戶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戶人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在熱鬧的`除夕夜,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新年之際,人們都會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篇4
春節它起源于殷商時期的祭神祖活動,是我國先民經過一年的勞動,在歲尾年初之際,用他們的農、獵收獲來祭祀眾神和祖先,以感謝大自然的賜予。這就是“臘祭”。
由于宗教、風俗自身的保守性和歷代統治階級出于自身的提倡,這種生產力低下的原始時代的傳統禮俗,一直保留在生產力相對低下的各個歷史時期,沿襲到20世紀40年代,演化為“春節”的習俗。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過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豐登的意思。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打農歷收成好叫“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為“年日”。
“年”有一個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串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村莊,有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啪”的聲音,就嚇的跑到另一個村莊,迎頭看到了一家門前曬件大紅衣裳,不知其物就嚇跑了。后來又到了一個村莊,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就夾著尾巴逃走了。
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門神、貼春聯、貼窗花、守歲、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放鞭炮、耍龍燈、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
《春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篇5
年的產生與農耕生活密切相關。它最初是指莊稼的一個生長周期。西周的農夫在農歷的十一月間慶祝豐收和新年的到來,這被認定為是新年的`習俗起源。但這時的年沒有固定在某一天。到漢武帝時期,才正式確定農歷的正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春節開始定型。
“年”是什么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頒布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律,使這一沿續了幾百年的習俗成為歷史。
中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年者,為人類社會紀歷。伏羲以前稱為“載”。伏羲時期稱為“歲”。繼伏羲之后稱為“年”。
“年”是神農氏炎帝所創造出來的用以指導農耕勞作的紀歷稱謂,也叫農歷年。
為什么稱為年呢?
炎帝的名字叫石年,石年誕于烈山石室,其母安登,其父少典。少典父母即是伏羲和女媧。石年意為其壽如磐石,萬歲不倒,亦稱之為萬年壽。所以人們以炎帝“石年”的“年”字做為地球繞太陽一周約365日的紀歷方法,并把此紀歷演算到萬年以后,叫“萬年歷”。
【《春節的傳說》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春節的傳說作文06-14
春節的傳說作文300字11-17
春節的傳說作文400字01-02
春節傳說作文400字12-01
春節的的傳說作文400字02-27
春節的傳說的作文600字07-25
春節的傳說的作文400字07-30
春節傳說作文600字08-21
春節傳說的作文400字12-02
春節傳說作文300字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