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1
《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堂數學課,我面對著一群忽閃著好奇雙眼的孩子們,我是非常的緊張!“三疑三探”新的教學模式能不能熟練的運用呢?能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呢?能不能達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呢?一連串的疑問在我的腦海中不斷的出現。
當走進課堂向學生們親切問候以后,我便按著自己備課的思路開始了本節課的教學。這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的基礎上認識直角的,按著“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我將本節課設計成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設疑自探。首先復習第一課時的內容,角的組成,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接著從一個活動的角說說角的大小和兩條邊的開口大小有關,變化成直角,揭示課題:直角的.初步認識。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以及想要學到的知識。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形成自探提示。
第二部分解疑合探。首先出示教材,讓學生在教材中自己學習今天的新知識。這個環節有些不恰當。如果讓學生先自己學習之后,在用教材來加以說明或驗證或許效果會好一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學習的快樂。
(1)從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這部分中通過動手折一個直角。讓學生感受直角的形狀。
(3)說一說怎樣才能確定是不是直角呢?運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驗證是不是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讓學生親自動手測量,親自說說是怎樣測量驗證的。這一環節運用的時間比較長,讓學生充分的把驗證的過程說清楚。為畫直角做好準備。
(4)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還有什么用呢?自然地過渡到畫直角。學生在小組中研究討論,將結果匯報給大家聽。我采用一名同學匯報,一名同學板畫,兩個同學互相合作來完成。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匯報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板書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們親自參與,動手實踐,活動,學習知識點。
第三部分質疑再探。讓學生提出還有的疑問之處,學生沒有疑問之處了。
第四部分拓展運用。
1、讓學生同桌之間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能夠提出與本節課的知識點相關的問題,并且完成的較好。
2、教師事先準備好的習題帶給大家。學生完成的較好,可以看出本節課的收獲不小。
(1)數一數長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各有幾個直角?
(2)判斷是不是直角。
(3)在點子圖上畫直角。學生都完成的比較好。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2
一、讓學生學身邊的數學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我們都知道,數學的產生和發展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來設計練習題,為學生精心創設用數學的情境,使學生體會自己所學的知識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在上面聯系實物認識直角的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到引導者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樣的角是直角,而是讓學生拿數學本上的角與周圍的角比一比,看看發現了什么。學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歡的角來比較。有的`學生與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學生與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與墻紙花紋上的角比……結果發現這些角都是一樣大的(也就是兩個角的頂點、邊都分別重合了)。這時我們再告訴學生這類角就叫直角,學生感知充分,記憶深刻,讓知識來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創新發展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知活動凸現出來。
(一)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到實物上去感知,讓他們找自己喜歡的角比較,讓他們自己去實踐、去操作、去發現,留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后來的一切活動都是那么“順其自然”。
(二)發揮合作優勢,改變評價方式
在課堂中學生以小組形式為學習群體,突出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評價能力和創新素質的提高。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整節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這需要根據課前的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在需要合作時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督和指導,尤其關注困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讓他們多一些發言的機會。小組內可以由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使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折直角”和“畫直角”的片斷中都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折直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合作找到了判斷直角的方法。在“畫直角”的片斷中,采用了學生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同學之間互相糾正,互相改進畫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3
認識直角很重要。例 2 直觀認識直角,教學分兩步進行:從一些物體表面提取直角;比較幾個直角,發現它們都是同樣大的。
例題在三角尺、紙工袋、正方形紙片的表面上提取直角。像例 1 那樣,先用紅線勾畫出物體表面的一個角,然后隱去實物,只留下三個角的圖形。教材指出“這三個角都是直角”,并做上表示直角的記號。這個教學環節能讓學生體會到三點:一是身邊許多物體的表面上有直角,尤其是長方形、正方形的面上,很容易看到直角;二是呈現的三個直角雖然位置不同,但形狀是相同的,從而把直角的“樣子”記住,在頭腦里產生直角的印象;三是表示直角的記號很簡單,也很鮮明,看到有這樣記號的角,就知道是直角。
例題安排學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另外兩個直角比一比,發現三個角同樣大。這項活動能讓學生明白兩點:一是所有的直角都是同樣大的,即直角的`大小是確定不變的;二是利用三角尺能很方便地判定別的角是不是直角,即與三角尺上的直角同樣大的角就是直角,與三角尺上的直角不一樣大的角不是直角。
認識直角要抓住“比較”這個環節,通過反復的比較讓學生建立銳角、直角、鈍角的清晰表象。在教學中我也抓住了這一點,對于一般的銳角和鈍角學生基本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但對于一些接近于直角的銳角和鈍角,學生都認為是直角,我就讓學生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來比一比,但是一部分學生將三角尺轉來轉去,怎么也放不準。在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來比一比,這個環節上還要加強示范,以及個別輔導,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好這一方法。
在圖形中標出直角這是本課練習中常碰到的題目,圖中的直角的位置是不同的,學生怎么樣也畫不好直角的標記,我就讓學生把本子轉過來畫,但好多學生還是畫不像,即使是轉過來,他們也不知道應該轉到什么位置是最合適的,畫出來的直角標記不是圓的就是尖的,后來我讓學生在畫直角標記時跟著直角的兩邊畫,直角的邊朝什么方向,你也跟著朝什么畫一條,然后畫完后再看看你畫的直角標記和直角本身是不是組成一個小正方形,這樣情況稍微好點,但是換了一道題,不會畫的又多了……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4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是在學生對角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后的繼續學習。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力求做到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學生通過在“找角——折角——比角——畫角”等多層次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環節的設計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使整個教學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學時,我設計了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找角,他們都興趣盎然,找到了黑板、課桌、紅領巾等多種事物上的不同的角。學生親身經歷了數學知識的抽象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和無限趣味,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萌發了學習興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見,兒童的思維是離不開實踐活動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地為學生創設了從事數學學習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如讓學生自己拿紙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小組內比較角的大小,畫各種角等活動,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與技能,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各個環節處理的都很倉促,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我發現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如學生使用三角板比角、畫角,他們的小手顯得很笨拙,我雖然在黑板上一再地演示,但還是有一部分學困生拿著三角板翻過來翻過去,無從下手。于是我讓優生帶差生,教他們操作。在這環節浪費了許多時間,造成后面練習時間不夠用。這是我始料未及的。這讓我深深地感覺到課前預設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不但要多為孩子創造一些動手實踐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認真備好每一節課,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5
直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同學認識了角并會畫角的基礎上學習直角的。知道直角也是角,而且是角中比較特殊的一種角。
在認識直角的教學中,同學學起來都比較輕松,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這也是我預想到的。所以,在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了畫直角和數角的內容上。
直角,在同學畫得過程中都能用三角板的直角畫,但是也出現了一個問題:直角的頂點畫的不夠規范,不夠尖。所以,我告訴同學,不要一筆畫下來,先畫出兩條邊,然后用直尺延長至兩邊交錯即可,也不要畫出頭。這時,馬上有小朋友說:“老師不對,不對你上節課告訴我們畫角時,要從頂點動身畫出兩條線。”“是呀,是我說的”。“老師,可以用三角板里面的直角畫,頂點很尖。”另一個小朋友馬上給我解了圍。我拿過她畫得直角看了看,真的是很尖。于是,我又向同學推薦她的方法。同學們都用這種方法很快的'畫出了規范的直角。
在數角的環節我先讓同學自身找找,好多同學都不能完全找出來于是我提醒同學你能從第一條邊動身,發現它有幾個角,再從第二條邊動身找,有些聰明的小朋友馬上找到規律了。“老師跟你教我們數線段的方法是一樣的。”多聰明的小朋友呀!已經把上個知識塊的遷移到了今天學習的內容。
課后想想:小朋友們其實是很聰明的,有時自身的教學真的是比較呆板,不能為同學找出更好的方法協助他們學習掌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該自身率先嘗試,為同學尋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6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解的基礎上再去認識直角。本節課較為集中的問題:
(1)明白生活與直角的密切聯系;
(2)怎樣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一個用是不是直角:
(3)怎樣畫角。
在講課過程中,我首先給出標準的直角圖形,讓學生們觀察直角的特點,說一說,再通過分析直角活動,進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接著讓學生們找一找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而學習如何判斷一個直角,最后,教學畫直角,這一環節相對較難,部分孩子在下課后沒有掌握。
課后,對這節課進行了反思:
整節課,對于孩子們來說,三角板的靈活擺放是個問題,有大部分人都擺放不好,量不出直角,我應該將這節課根據孩子們的接受程度去合理安排。
有關初步認識角時,應給出標準的直角圖形,讓學生從圖中抽象出直角,形成關于直角圖形的表象;接著通過直角的不同擺放位置,發現這些角的大小都沒有變,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加深對直角的認識。
孩子們認識了直角后,老師拿出一個活動角的`一邊旋轉,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讓學生猜,造成認知上的矛盾,使學生明白要確定一下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學的方法是找出一個標準去衡量,這時再次學生交流判斷直角的方法,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當學生學會判斷后,再進行練習活動,找直角,判斷直角,既能鞏固直角的判斷的方法,又能體會到直角在活動中的實際運用和直角美感,體會教學的運用價值。
對于畫直角,也是重點,應該再用一課時進行角與直角的練習及其畫法,認識區分。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7
這節課是學生在初步認識角以后學習的,由于前面有了判斷角、畫角、創造角的基礎,對本節課直角的認識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本節課的知識點是讓學生初步認識直角、銳角、鈍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與前面認識角一樣,本節課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參與,在動手中探索創新,通過體驗來認識直角。此外,讓學生自我思考,全班質疑,如在用不規則的紙創造直角時,有學生憑感覺去折直角,教師就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這樣折的直角你能肯定是直角嗎?”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進而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進而尋找更好的方法。最后一直得出把不規則的紙折出一條線,再沿著這條折痕對折的方法來創造直角。
通過課堂的實踐后有以下的`反思:
首先,這節課比較好的是: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角的初步認識上幫助學生認識直角。教材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抽象出角的圖形,再告訴學生在實物上找出來的這些角都是直角;并出示了不同位置擺放的直角的圖形,指出這些角都是直角。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周圍的物體中找出更多的直角。這樣加深了對直角的初步認識。
然后通過找圖形中的直角進一步鞏固,而且在此基礎上又學會了如何判斷是不是直角。接著通過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進行比較角的大小、認識銳角和鈍角,而且隨機抽取圖片鞏固三種角,又通過做第三題進一步鞏固,所以孩子們對直角、銳角、鈍角區分的比較好。
但是最后的環節孩子們畫完直角后,沒有讓他們話畫一畫銳角和鈍角,所以堂清時好多學生把鈍角畫錯。而且在板書上還可以在完整些。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8
《直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一課的基礎上的。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及練習來看,學生在用手上的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和畫直角還存在一些問題:
1、找不到直角。其實,這也是學生會不會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和用三角尺來畫直角最主要的原因。雖然在課上和老師一起認識了三角尺上的直角,也用手摸了,眼睛好好看了,可是,就是有這么幾個學生,找不到直角,或是一會找到了,換個方向,在應用的時候又找不到了。
2、畫角的方法還要練習。因為畫直角是需要三角尺的配合,我怎么看就是有一些學生兩個手配合不好:
一是有些孩子一個手按不住尺,一移動,線就畫彎了;
二是直角的頂點畫起來不是尖尖的;
三是一條邊畫好了,沒有把邊和尺對齊了再畫另一條,就根據自己的感覺畫出另一條邊,畫法是錯誤的。課上,自己已盡量把節奏放慢,給別生充分的時間,但還有些學生看來還是需要一些時間,要手把手教過才行了。
3、在畫了直角后,我又要求學生畫了比直角大和直角小的角,結果也不是很理想。雖然他們通過了上一節課的學習知道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但一小部分孩子都還是把角的邊畫得長長的,但其實還是直角。把他們畫的角和三角板對好,放在投影儀上再讓他們看看,讓孩子再一次感受到畫好了角自己驗證的方法。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9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
本周我有幸能在中心校領導的參與中開展了一節關于《認識直角、畫直角》的數學課,課后不僅得到了校領導們的認同,而且得到了校領導的指導與建議,讓我受益匪淺,現將我在此次教學案例中的反思與收獲整理如下:
認同點:
1、針對本節課程,我以課本為基礎,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師用書為藍本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了本節課,使本節課的所有活動都有的放矢。
2、充分利用了學校提供給教師的教育資源,如教師用書、多媒體等,緊跟時代步伐,采取多樣化方式給與教學支持。
3、教學的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能抓住學生反映出來的明顯問題。
4、關注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折直角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5、學生的行為習慣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上課的專注程度有了很明顯的.提高,回答問題積極踴躍,能跟著老師的引導進行思考,做到了有效課堂的基本要求。
領導們不僅對我的努力以及授課水平給與了肯定,而且提出了很多了讓我茅塞頓開的建議,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欠缺與不足:
1、前期基礎知識要扎實,學生的基礎不扎實導致后面的知識理解起來很困難,技能明顯會感到欠缺,解決問題時會有很強的力不從心感,打消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引導學生清楚明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并把自己的做法說明白,讓同班的同學充分理解。
3、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切實貼合本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規范教師語言,讓學生不僅能聽懂教師說的話,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教師的思想。
4、在選擇教材資源時,要從身邊發現生活實例,拓展教材的選擇寬度,貼合學生的生活情境,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
5、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聽講狀態,注意學生的反饋,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真正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6、盡量避免教師說的多、學生做的少的現象,貼合學生實際的身心發展水平來選擇教學方法。
7、加強學生的示范與動手能力,讓他們在做中學,做了就記住了,改掉傳統的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尋求新的突破。
8、增加學生親自上臺示范講解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出來并親自講出來,規范學生的課堂語言,加強普通話的訓練......
當然,此次活動帶給我的收獲不僅僅是以上這些,還有很多值得我事后細細品味的建議與指導,有了領導們專業成長的智慧引領,對于我們教師主體性的釋放、創造性的提升、專業的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還要堅持隨時隨地的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讓我們在研究中成長,在反思中成長,使自己真正成長為一名科研型、學者型的教師。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10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的基礎上認識直角。直角和生活聯系緊密,人們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直角。教學時從尋找周圍物體表面中形如?的角入手,揭示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在學生初步預習的基礎上,教師預設的交流活動和教學流程是不是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達成,是不是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在預習中提出的較為集中的問題:怎樣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怎樣畫直角?這是本節課的“驗證點”。
交流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初步認識直角。首先給出標準的直角圖形,讓學生從圖形中抽象出直角,形成關于直角圖形的表象,接著通過直角的不同擺放位置,發現這些角大小都沒有改變,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通過折直角的活動,進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第二層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通過活動角一邊的旋轉,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讓學生猜測是不是直角,造成認知上的矛盾,使學生明白要確定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學的方法是找出一個標準來進行衡量。這時再讓學生交流判斷直角的方法,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但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表達不讓人滿意,沒有學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別是學生不能說出“重合”這一關鍵的詞語。
學生學會判斷直角后,我設計的交流活動是“找直角”。引導學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鞏固直角的判斷方法又能體會直角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和直角的美感,體會數學的運用價值。
第三層次,學畫直角。由于在直角的判斷上用了較多的時間,導致“畫直角”這一活動沒有完成。
主要不足:
1.對學生交流的時間估計不準,預設的活動沒有完成。
2.在布置學生預習時,沒有通過問題的有效設置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例題中的重點詞句,導致學生交流時發言不夠踴躍。
3.在總結時沒有完全信任學生,總擔心學生講得不好不完整。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11
這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的基礎上認識直角的,我將課堂設計為三個部分 。
第一部分導入。首先復習第一課時的內容,接著從一組生活中的直角圖形入手,揭示直角。這一部分進行得比較順利,但是有些粗糙,主要是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上節課掌握的情況。 第二部分實踐感知,探究新知識,我分為三層次:(1)從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這部分中通過摸一摸、比一比加深對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的比較認識,但講解得不夠到位,以至于到最后用直角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有小部分學生找不準直角。主要是設計的時候沒有把握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學生的認識規律,應該從易到難循循漸進,做到每個環節都是縝密緊扣的。(2)判斷直角,首先學生嘗試比較然后我做示范最后做練習第4題,使學生學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因為前面沒做好,所以這一部分進行的效果就不是很好,我又得重新帶他們找直角這樣時間就用的過多了而且練習間過長沒掌控好。(3)畫直角的這部分時,首先由于時間緊過度的不是很自然,其次我還是先讓學生自己嘗試自己畫然后講解做示范,在引導上臺展示的同學的時候沒有照顧到全局,以至于一些學生沒跟著我的講解走。再次對于一些生成性的問題處理的不好, 比如在畫直角的時候發現了學生畫的直角方向是朝下的,我就腦袋機靈一動想把它作為模板告訴學生不管直角的方向是朝向哪的只要滿足判斷直角的條件就是直角 ,可是我用的語言并沒有達到那么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活動操作鞏固應用。由于時間不夠就沒有進行。
總結:(1)教學設計一定要從學生的認知心理認知規律出發,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下,將教學過程的每一段時間估計好,把各方面情況都考慮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將教學進行得更有效果。(2)教學語言。教學語言是一門很深的藝術,而數學教學語言更是是講究清晰縝密、簡明扼要。“好不好”、“是不是”等是非結構的無意義的疑問句都是我們實習生最特有常帶的不良口頭禪,這都是需要時間去改進的。表揚的語言也是講究藝術的,不能單調不能泛泛稱贊否則就失效。當然最重要的是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才去不一樣的交流方式,“到哪座山唱哪首歌”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語言更是要豐富活潑,能童話詩意那就是更高的要求了。(3)課堂組織能力,這是我需要不斷實踐累積才能掌握的,在這次課中我深切體會一個老師的眼睛看到東西角度必須比任何人的都要深刻敏銳,要眼觀八方縱觀全局,不能讓一個學生從你的眼皮底下漏掉,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離班級的學習進程。
“人無完人,課無完課”,在第一次教學中得到的所有經驗和體會都將成為我人生中的寶貴經驗,我相信自己在好好消化好好改進以后,不斷參與課堂教學,我的教學會取得進步。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12
上午學習了《認識直角》一課,本課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經歷認識直角的過程中,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者折紙折出的直角分清直角、銳角和鈍角,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和簡單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直角》教學反思。一節課結束后,發現了許多不足之處:
一、初識直角
剛開始我讓學生從教室黑板平面上找出直角,還不錯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四個直角。接著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標準的直角,并教給了學生標上直角符號。當我把直角圖形位置稍微改變之后,剛才是端端正正的現在把它斜著放,問題出來了,好多孩子馬上判斷這個圖形不是直角。最后終于明白原來直角不能因為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最困難的是,當這個直角是傾斜的時候,標注直角標記就發生了很大的困難。為了標上直角符號,有的孩子把把作業本徹底轉個身,教學反思《《認識直角》教學反思》。我當堂展出了一些畫得很標準的作業,給學生示范。我也找出了一些存在問題的作業,共同給予了糾正。但是,最后的效果還是不太理想。正確標注直角標志,或許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真的很難。
二、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
教學銳角和鈍角前,先和孩子們一起復習了角的大小僅僅與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沒有任何關系。接著告訴學生如何判斷直角:
1、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是否是直角。
2、如果沒有帶三角尺,我們可以利用手頭的`紙張對折后再對折,折出一個直角來比一比。
在比是否是直角的時候,特別強調:角的頂點必須重合;用作比的直角,三角尺或者折出的直角的一條邊要與相關角的一條邊重合。這兩點(兩個重合)必須牢記。學生掌握了比較角的大小,最后得出: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
課堂上由于時間緊張,畫角的練習做得不夠。有些孩子一個手按不住尺,一移動,線就畫彎了;有的是直角的頂點畫起來不是尖尖的;還有的學生一條邊畫好了,沒有把邊和尺對齊了再畫另一條,就根據自己的感覺畫出另一條邊,畫法是錯誤的。課后還要讓孩子多畫多練習。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13
教學過程中,自我感覺教學的還可以,誰知道,在課堂作業本上,格子圖中學生花直角,錯誤一塌糊涂!
錯誤一是:
畫的根本不是直角(這是最嚴重的錯誤,可能孩子連三角板上的直角都沒找到,隨便用一個角比著來畫的)。
錯誤二:
畫得不夠標準,比直角大一點或小一點,或兩條邊沒畫直(這種應該是找得到三角板上的直角了,但用直角比著畫時,把三角板放歪了,還有的三角板已經舊了,角已經磨損了,整個成圓弧形了)。
錯誤三:
沒寫頂點、邊的名稱,或沒畫直角的標記。(這種直角是畫對了,但應該更完整就好了)
這些充分反應學生在空間圖形學習一些問題,首先,對生活中的直觀物體的依賴性強。表現在比較容易理解直觀的幾何圖形,尤其是低年級的兒童,他們往往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圖形,要形成理解還比較困難。例如,兒童對長方形或正方形等圖形性質的理解就比對圓性質的理解較容易,因為前者相對來說更為直觀。或者,對“三角形”的性質理解可能就會比對“角”性質的認識更容易些,因為“閉合的區域”往往比“開放的`區域”更為直觀。在教學中,采用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手的觸摸來體驗角,他們的形成的感覺整個面來感受角,對于直角的認識更是如此!學習中,尤其是在最初的幾何學習中,常常將圖形的直觀原形與圖形形狀的名稱聯系起來觀察,忽視圖形的所有組成部分的特征。
其次,常常用生活經驗來思考和描述性質或概念。低年級的兒童對自己觀察到的圖形的直觀特征,往往是用日常經驗的語言來描述的,例如,對于“三角形”的描述,會更多地借用日常經驗中的“三角”,因此,常常會說“是尖尖的那樣”,會用這種描述來作為圖形的識別圖式。雖然這種日常經驗有助于兒童逐步建立空間觀念和發展空間思維,但在思考和辨識中也常常容易被直觀圖形的表象所誤導。即便教學中運用了較為精確的語言描述,并試圖讓些低年級的兒童來學會這些描述,但實際上貯存于兒童頭腦中的那些圖形特征(陳述性知識),可能還會更多的依賴日常生活中更直觀的經驗的支持。
在認識中的出現圖形存在的偏差,導致在繪畫直角的時候,就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需要學生能夠把直角的認識更加清楚才能畫出一個正確的直角,只是自我感覺這個過程好像不是一天,一節課上全部解決的!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14
今天上了《直角的初步認識》,師傅給我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針對基礎落實的幾點建議。
其實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感覺到了學生對“直角”這一概念還欠感觸。由于在備課時沒有充分研究教材,所以環節設計上,在直角的認識上欠扎實、到位。只是簡單一點,認讀了一下。沒有從多方面讓學生去感知這個直角,所以學生映像淺薄,以至于在后續的量角環節上有學生拿著三角尺的銳角進行測量。我想,正如師傅所說的`那樣,直角認識是學生初步空間觀念的培養,這一步一定要落實到位,可以從多方面對直角進行認識、感知加深映像,如看、找、摸、說四方面入收,讓學生能教深刻的了解何為“直角”。第一步落實到位了,后面的量角驗證的環節也不會遇上上面的情況了。
“先天”不足,“后天”補,這個補真的是又費時,又費力。此時真的感受到備好一堂課,認真解讀教材真的是很重要。如果能在新授課教學中落實、扎實目標,突破重難點的話,在后面的練習課及作業反饋中都顯的很輕松,但是向今天這個課,難點沒有突破好,明天還要重新來一遍,即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師生的精力,但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15
我上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的第二課時,直角的初步認識。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看一看、找一找、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初步認識直角,學會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2、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就是學會用三角尺的直角去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一節課上下來,總體感覺就是時間不夠,要讓學生真正掌握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進行練習和鞏固。接下來講講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1、導入新課部分,我通過讓學生觀察兩把三角尺的幾個角的大小,發現了什么?從而引出有兩個相同的角,這兩個角就是直角。揭示本課課題。但是學生總是很難發現這兩個相同的角,最后在我的引導下,將兩把尺子重疊進行比較,才勉強得出。后來我想想,這樣引出直角太過復雜,而且花費時間。其實找一個簡單的導入就可以了,開門見山。
2、讓學生找教室中的直角。然后提出一個猜想,所以的直角都一樣大嗎?
讓學生先猜想再驗證。讓學生相互比一比自己找到的'直角。然后讓學生利用學具自己創造直角,再讓學生通過驗證自己的角是不是直角?其實就是要教學自己學會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我是在創造角的時候才教這部分內容,其實在驗證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時就可以教學怎么去比一比。
總之,上課的應變能力和調控能力還需要加強。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10-07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12-30
[優選]我和我的祖國作文03-05
(優選)我和我的祖國作文08-30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范文05-07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15篇03-22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15篇)04-10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精選29篇)09-30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400字05-17
我和我的祖國作文3篇【集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