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陶淵明作文600字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1
提起陶淵明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會說陶淵明誰不認識?不就是《桃花源記》的作者嗎?古代著名詩人,誰不知道?
陶淵明,東晉詩人,文學家,世稱“靖節先生”。“五柳先生”大概也是陶淵明的號吧?
難道堂堂古代著名詩人就這樣被介紹完了?不,關于陶淵明的還有很多很多。
我一直很尊敬陶淵明,也很想像他那樣做一個隱士,不與世俗牽連,據說陶淵明從小就滿腹理想,博學多聞,29歲出仕,在十余年的時間里,幾番進退,仕途不順,最終因報復不得施展,又不肯降志辱身與仕族階級同流合污,于是辭官歸隱,過上了簡樸的農家生活。
有人說陶淵明的安貧樂道、歸隱田園是迫于無奈,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讀書人,入仕做官是根本的目標,陶淵明也選擇了做官這條路,但幾次入仕的失敗,使他不得不選擇歸隱田園的逃避方式,而我卻不這么認為,在我看來,陶淵明的安貧樂道、歸隱田園的思想是偉大的,因為這是他執著追求人格價值的表現,陶淵明歸隱是與官場決裂的行動體現,他無法容忍官場的黑暗和對人性的摧殘,而選擇追求“本我”,以求保他的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這是一種崇高理想的表現。
我非常喜歡陶淵明的詩歌,因為這些詩歌大多是描繪淳樸寧靜的田園生活,充滿了對污濁社會的厭惡和對純凈自然的熱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就是陶淵明的`生活。他一個人徜徉在南山下,與菊同眠,與菊結下了不解之緣。一貫被稱為“花之隱逸者”的菊花,讓陶淵明受到了清靜無為、無車馬之喧的安逸生活,更讓后人明白了要為自己的心靈而活的道理。
我心中的陶淵明是一位有著崇高的理想,不慕名利,向往世外桃源的清高的人。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2
在勞動的浸泡下,在菊花的浸潤下,陶淵明的詩文,生機蓬勃,透著一股空山新雨后的青草味,給人幽然有安靜的印象,每次想起陶淵明的詩句,心靈上再一次與他相遇。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官場的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對名利的追逐,對富貴的渴望,與陶淵明心心念念的仕途格格不入。曾祖父陶侃給陶淵明種下了一個“入仕”的夢,29歲的他第一次走出了書齋,可憐王羲之的次子一心練道;40歲的'他最后一次做官,但終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信條所辭官。就這樣,五次的做官,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重新走入,需要勇氣,也需要情懷。只有極致的情懷才能讓一個在一次次的放棄中不斷堅持。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終究是屬于自己的。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終于還是回到了自己的東皋,這里或許才真真正正的屬于他,四十二歲,開始努力經營自己的后半生。他的外祖父孟嘉在他心中也種下了一個“不羈”的夢,或許這才是陶淵明心底的聲音。李白曾寫過“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陶淵明外公的典故也曾讓李白喜愛。可李白的灑脫是狂傲,陶公的灑脫是堅守。一方宅院,一把鋤頭,一張方桌,幾位鄉鄰,在這里,陶淵明耕作著,單純著,也快樂著。“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心靈一次次的被山水洗滌,“性本愛丘山”,本性如此,夫婦何求!
只需一壺酒,何問來者誰?大詩人終究還是離不開酒的。“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陶淵明定是與人相談甚歡;“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酒酣,彼此去后院搜羅喜歡的蔬菜,水果,無心政治,一身輕松。劉伶對書童說的的一句“我醉死在哪里,你埋我在哪里”,深得陶公之心,于是,任真若此,“我醉欲眠,卿且去”。我的熱愛無關他人,真正的從心,真實的存在。
在面陽坡曾遇見陶淵明的墓地,才真正明白“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的心意,也更深刻懂得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致。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3
人活在世上,無論貧富貴賤,還是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對待名利,人們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追名逐利。而從古至今,又有幾人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大多都是“義無反顧”的追逐著名利,幾多較量,幾多迷茫,幾多沮喪。
而說到淡泊名利,那就一定要說陶淵明了,他是一名詩人,更是一名隱士。他的大部分都是表達對大自然的向往,對官場的厭惡,比如《歸園田居·其一》中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去來兮辭》中的“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園田居·三》中的“晨興理荒廢,帶月荷鋤歸。”
而中國古代“追逐名利”盛行,每個人都夢想著通過考試入朝做官,走上人生巔峰。而陶淵明的夢想確實回家種田呢?一個所有人都想擺脫的事情?然而事實上陶淵明最初的夢想也不是這個,《歸園田居·其三》中提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所以其實陶淵明也根本1不擅長耕種。最初他也滿腔熱血,總有偉大的抱負。但晉朝的'門閥制度,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在那種統治階級內部互相傾車軋爭權奪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淵明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偉大抱負。除了社會環境的逼迫,還有陶淵明自身的原因。他自命清高,孤芳自賞: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不遠的彭澤做縣令。不久,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位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身邊的人對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重小節,衣服要穿的整潔,態度要謙卑,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壞話的。”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長嘆一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軍餉,像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于是馬上辭職,離開了只當了八十幾天的彭澤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官。
離開了官場的喧囂,陶淵明也真真切切的感受了“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肺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名利,陶淵明所欲也,品德,亦其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名利而去道義者也。
【陶淵明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陶淵明詩詞08-14
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05-05
[經典]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12-05
陶淵明作文600字11-01
陶淵明作文400字12-19
陶淵明詩詞名句07-10
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集合)02-16
[必備]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12-05
實用的陶淵明作文400字02-17
【熱門】陶淵明作文600字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