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節日作文600字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節日作文600字 篇1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每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節日風俗。在中國,除夕就是最熱鬧了。
除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稱大年夜。除夕這天晚上鞭炮聲不斷,非常熱鬧。下面就讓我來說說我們家是怎么過除夕夜的吧。
傍晚六點種,我和爸爸媽媽懷著興奮、激動的心情趕往奶奶家,與親人團聚。一路上,行人稀少,大概人們都回家過年去了吧!雖然人影很少,但是城市卻被裝點得十分美麗。一眼望去,路兩旁的樹木上都綴滿了各式各樣的彩燈,五光十色,翠綠的樹海仿佛成了“彩海”,火樹銀花,分外妖嬈,看久了,還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產生步入仙境的感覺。
來到奶奶家,就聞到一股股濃香,沁入心脾。原來呀,奶奶已經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等著大伙兒來呢!奶奶的廚藝一向相當不錯,不比大飯店的差。等大伙兒都來齊了以后,便開始吃年夜飯,我肚子早就“咕咕”叫個不停了,就“大吃特吃”起來,一會兒開飲料,一會兒夾菜,一會兒吃飯,呵,真是手忙腳亂。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給在場的親人們拜了年:“祝女士們越活越年輕,越活越漂亮;祝男士們馬年發大財,新春好運來;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萬事順心。”我給大伙兒都敬了酒,紅包一個連一個的放在我的手里,我感到樂滋滋的。
“嗖嗖嗖”,晚上8:30,有人家放起了煙花,大伙兒都來到陽臺上欣賞,那一朵朵五顏六色的炮花,仿佛象征著一次次幸福或一個個幸福的家庭,炮花帶著人們的祝福撒向無邊的天空。身處這種環境中,我不能不說:“啊,幸福萬歲!”
我們吃著奶奶親手做的餃子,都覺得比吃了蜜還甜……。我們邊吃邊想:今天的`祖國已經不同于原來的祖國了,她的人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為了美好的明天,我們一起干杯吧!
家鄉節日作文600字 篇2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年初二,我和爸爸媽媽來到金壇奶奶家拜年。而每個地方的過年習俗都各具特色,所以,我這次還要尋訪并體驗一下金壇節日文化的特色。
一會兒,我們來到了奶奶家。進門定座后,我便發現奶奶爺爺在廚房里包餛飩。我問爸爸:“過年干嘛包餛飩啊?”爸爸擺出一副很有學問的樣子說:“這你就不懂了吧,金壇過春節的習俗與常州不同,金壇人過節喜歡吃餛飩,而常州人早去吃飯店啦!”“哦,原來金壇還有春節吃餛飩的習俗。”談笑間,午飯餛飩已經做好。我們合家團聚,圍坐桌旁,雖然吃的是餛飩,但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我們并不是在享受餛飩,而是在享受那種歡樂的氣氛。不知不覺又到了晚飯時間。開飯后,爸爸對我說:“你看,這菜里紅燒魚,有春卷,有蘿卜絲,還有甜飯,都是有講究的'。”我問:“這吃飯還有講究?”爸爸說:“這紅燒魚喻示“年年有余、紅紅火火”,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吃春卷也是春節習俗,甜飯則預示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到了晚上,哥哥讓我和他一起去放鞭炮。一聽放炮,我就來了勁。我、爸爸、哥哥來到小區的一塊空地上,哥哥從家里拿來了一箱子雜七八拉的煙花爆竹和我們一起放了起來。它們如孔雀開屏,如天女散花,或驚天動地,或岳撼山崩。第二天,也就是年初三,一大早大家決定去姨婆婆家拜年到了那,姨婆婆給我一個紅包,我本不想要的,可媽媽說:“過年習俗,你就收下吧。”我便對姨婆婆說了聲:“謝謝”。
就這樣,我在奶奶家住了五六天。初七坐上了回家的汽車。在車上,我想,這次收獲還挺多的。不僅收到了紅包,而且親身體驗了一下家鄉——金壇的春節文化。有吃餛飩、吃年夜飯、吃春卷、放鞭炮、送壓歲錢、拜年等。這些習俗中彌漫著濃濃的年味,你說是嗎?
家鄉節日作文600字 篇3
刨豬湯,是中國西部及重慶地區農村的傳統習俗,其意思就是在年前殺年豬,做成滿滿一鍋菜,通常必須包含一個主菜:把豬肉、酸菜煮成一鍋,味道酸辣而不失新鮮。只要有一戶人家殺了年豬,就會做頓刨豬湯,邀請鄰居及親戚前來享用,以達到聯絡友情,增進聯系的作用。
不過對于一個普通的孩子而言,聯絡友情、互通信息可能并不重要,我們對其感興趣,就是看上了這一桌菜的味道。
首次去到鄉下,吃到了這一桌農家飯后,我就喜歡上了鄉村。平時很不起眼的小菜,在鄉下的柴火的爆炒下都變得鮮美無比,肉類更是色香味佳,令人眼饞,各種菜肴香的香,辣的辣,再配上一杯冰鎮后的`橙汁或可樂,簡直堪稱完美。
由于刨豬湯食材都較為新鮮,所以整頓飯在色、香、味各方面上比普通的農家飯更要勝上一籌。
先是菜品:大菜裝在一個大盆里,綴著年終出壇的泡菜,較濃的湯水里若隱若現地浮現肥碩白嫩的肉類;小菜則用白凈的小碟、盤子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桌上。一桌子美食看上去既豐盛、熱鬧,又不失古樸、雅致。雖然早春的天氣還有些寒冷,但是新鮮的食物曝光在清涼的空氣下冒出的徐徐白煙,給周圍增添了一份溫暖的感覺。
潤滑的血旺湯緩緩入嘴,慢慢入肚,咸辣的口感仿佛讓全身都暖和了起來;咬上一口豬肝,一種厚實卻入口即化的口感在嘴中蔓延開來;夾一塊熏香的臘肉,一年的滿足仿佛都會聚到這頓飯里……
客人們吃飽喝足,提著臨走前主人熱情硬塞的新鮮豬肉,順著崎嶇的山路往回走,主人家的小院又靜下來了,只有墻上掛著的那個豬頭,還在暗示著這里剛舉辦過一場豐盛古老的盛宴。
刨豬湯,一個聽起來再樸素不過的名字,其字行間卻充盈著每個鄉下人家一年的辛苦,這的年前盛宴,就是人們勞動與智慧的結晶。
家鄉節日作文600字 篇4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跟“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南方人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是南方北方,人們都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袋,驅避蛇蝎等毒蟲。“粽子香,香櫥房。艾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看麥子黃了,端午節又到了。
去年的端午節,真是一個特別的端午節。早上我一睜開眼就聽到弟弟吵鬧的聲音,我趕緊跑出去一看,原來是家里人忙著在吃粽子!我也立刻走到餐桌前,剝開碧綠的棕葉,一股清香就迎面撲來,呀是我最喜歡吃的.豆沙,蛋黃、花生米的的香甜,所以我忍不住一口氣吃了好幾個。還沒有吃完粽子媽媽就叫我一起到門口掛艾草,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掛艾草?”媽媽回答說:“掛艾草可以避邪。”我笑著說:“什么年代了,還信邪?這只是我們心中的一種托付吧!”媽媽和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把艾草高高地掛在大門上。
聽奶奶說每當端午節來臨時,村里的人們會舉行賽龍舟,那個場面很壯觀。我多么想也去賽龍舟啊!在我8歲時那么小時,奶奶曾帶我去看賽龍舟。那次,在狀元鎮文化路的街道旁,河道里參加賽的龍舟一字排開有十米長,半米寬,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就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著,觀眾很興奮,都在吶喊著,為他們加油,那場面十分壯觀。
去年的端午節真是一個特別的端午節,令我終生難忘。
今年,似乎又要到端午節的時候了,我多么希望自己能親身體驗到過端午節的賽龍舟游戲啊!可我現在才10歲,根據當地人的傳統,不滿18周歲不好劃漿,頂多當個孩童站船頭,噎,我還得多長幾年才可以劃漿呢……
【家鄉節日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精選】家鄉節日作文四篇04-07
精選家鄉的節日作文4篇02-22
家鄉的節日作文400字12-15
家鄉節日作文300字12-10
家鄉節日作文400字12-18
家鄉的節日作文600字11-05
《家鄉的節日》教學反思01-16
家鄉的節日作文300字10篇03-09
家鄉的節日作文600字4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