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武作文600字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武作文600字 篇1
蘇武,有漢武帝派遣至匈奴是友好。不料,被匈奴扣押,并要求他背叛漢朝,臣服于匈奴的首領——單于。
蘇武嚴詞拒絕了匈奴的高官和俸祿,匈奴又把他關進一個了露天地穴里,并斷水斷糧。可蘇武仍沒屈服。最終,單于將蘇武流放到北海去放羊。臨行前,單于對蘇武說:“你若想回大漢,就待這些羊生了羊羔。”
蘇武到了北海,發現這些羊全是公羊,沒有一只母的。放眼望去,積雪皚皚,唯一能和蘇武作伴的只有一根代表大漢的使節和一小群羊。蘇武每天拿著這使節,一心想回到自己的國家。
蘇武渴時,就抓一把雪放到嘴里,用口腔的溫度將雪化成水,再一口一口地咽下去。餓了,就挖野松鼠的果子,搶老鼠的糧食,實在沒什么吃的就吃羊毛、吃皮襖。面對一個又一個困難蘇武對祖國的忠心絲毫沒有動搖。
夜,悄悄地來了。羊群安靜極了,月光慘白,無聲地講著蘇武的坎坷經歷。蘇武一個人生活在邊塞,望著遠方,輕嘆口氣,問自己:“什么時候,我能回去?”遠處忽然傳來笳聲,蘇武的心如千根針在扎,疼得他捂著胸口,含著胸。
一眨眼,北風又吹了起來。成群結隊的大雁飛過了漢朝的關塞。十多年過去了,使節上的飾物都掉光了,蘇武的頭發和胡須也都花白了,可他仍沒有屈服。有匈奴來勸他臣服于單于時,蘇武說:“任海干枯,石頭腐爛,我蘇武絕不背叛生我養我的'漢朝。”
在家中,白發蒼蒼的老媽媽已年過七旬。眼也花了,腿腳也不靈便了,卻每天都站在門口盼著二字的歸來。妻子日日夜夜地守著洞房,盼著蘇武回家。身在北海的蘇武同樣惦記著老母親和妻子。想托人帶口信卻找不到人。晚上睡覺,身隔萬里的這一家人不知誰夢見了誰。
十九年就這么心酸地過去了。漢朝日漸強大,使匈奴心驚膽碎,敬著漢朝。蘇武也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與家人團聚,效忠于漢朝。
蘇武作文600字 篇2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這首悲壯的歌曲,贊頌了一位愛祖國且不向挫折屈服、忠貞不屈的一代民族英雄---蘇武!
在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權新單于即位。由于匈奴單于再次表示要求和親,并送還以往扣留的漢朝使者,武帝遂命中郎將蘇武率百余人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準備回國時,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并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單于。
最初,單于派衛律向蘇武游說,許以豐厚的俸祿和高官,蘇武嚴詞拒絕了。匈奴見勸說沒有用,就把他關進一個露天的地窖,斷絕提供食品和水。后來,又把他遷到北海去牧羊。這里下著鵝毛般的大雪,覆蓋了每一個角落。
陪伴蘇武的只有這根代表漢朝的使節和一小群羊。蘇武每天拿著這根使節放羊,心想總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國家。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餓了,就挖野草逮兔子,吃一些羊皮充饑。
蘇武有一顆愛國之心,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的折磨,胡須、頭發全白了。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人民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胡須、白頭發的蘇武,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像蘇武這樣對祖國忠貞不屈的大丈夫能有幾個呢?蘇武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付出了自己的一切,蘇武的英雄氣節譜寫了一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的正氣歌!蘇武的氣節促使著我前進,我終于明白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蘇武作文600字 篇3
公元前一百年,漢武帝想出兵攻打匈奴。這時,匈奴的使者前來求和,并同時放還從前扣留在匈奴的大漢使者,漢武帝為了答復匈奴,于是派蘇武拿著旌節出使匈奴。
可萬萬沒有料到的是,蘇武剛到匈奴就遇見了一件倒霉的事。他的副手張勝和投靠匈奴的衛律的手下虞常是朋友,他們兩個想把衛律殺了,劫持單于的母親,然后逃回中原去。結果未能成功,就被識破。連累蘇武也被懷疑是同謀。蘇武在匈奴遭受嚴刑拷打,可是他寧死不屈。單于首先將他打入地牢折磨他,可他仍不屈服,餓了就吞下一塊羊毛氈,渴了就抓把積雪,在地牢里蘇武受盡磨難,可意志堅強,最后匈奴的首領無奈,只好把他流放到北海去牧羊。還發誓說:什么時候公羊生了小羊,再放你回中原。
北海氣候惡劣,非常寒冷,常年積雪不化,即使這樣的艱苦環境也沒有嚇到蘇武:在這里缺吃少穿,晚上更是寒風刺骨,蘇武輾轉反側,思念親人讓他難以入眠。他想對兒子說:對不起,我沒能照顧好你。他想對妻子說:對不起,我沒有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他想對母親說:對不起,我沒有在您身邊盡孝。而在漢朝,他的兒子已經死了,妻子已經改嫁了,母親因為思念蘇武眼睛也哭瞎了……盡管如此,蘇武仍然克服重重困難,堅決不向匈奴投降!
直到公元前85年,蘇武才回到長安。他回來的'那天,所有百姓都出來迎接他。看見他頭發、胡子全白了,可手里卻還拿著一個光桿子旌節,沒有一個人不稱贊他是一個有氣節的大丈夫。蘇武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一直被后人所傳頌。
蘇武作文600字 篇4
暮秋時節,凜冽的寒風將漫地枯葉吹得四處飛揚。嚴寒,籠罩了整個世界,寒冷中我讀懂了蘇武,明白了蘇武的心聲,明白了蘇武的忠誠,更加明白為何蘇武為后世千古傳頌。
時光回轉,公元前100年,漢武帝為了答謝匈奴單于的善意,命蘇武帶領使團出訪匈奴——一個荒涼蠻夷的國度。外交使臣做來并不易,因為“虞常事變”,蘇武等百余人被單于扣押,面對衛律名與利的誘惑,面對衛律的酷法嚴刑,有人屈服了,得到榮華富貴,而蘇武最終不肯向單于面北稱臣。
為此,他被流放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條件是特別無理—公羊生仔,蘇武才能獲釋歸漢。
茫茫北海,無邊無垠地凍天寒,人煙罕至,唯一和蘇武做伴的便是那根象征漢廷的旌節,刺骨的.寒風吹遍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吹彎百草的腰,吹折樹木的枝。也惟有蘇武手持旌節活著,挺著,誓死不屈服。身上單薄的衣衫,飽經風雨的洗禮,支離破碎,僅能蔽體,已經失去它御寒的功效。寒風似箭刺入骨子里。蘇武饑食野草,渴飲雪水,心中卻依然操守著諾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捍衛漢廷的威嚴。
悠悠19載,已是兩鬢斑白的蘇武,終于有了回國的機會。回到祖國的那一刻,他依舊手拄那件跟隨自己19年,卻又是色以褪盡的旌節,高拍頭顱,激動的流下幸福淚水。蘇武沒有司馬相如文章寫的華美,也沒有李廣馳騁沙場的英勇,但他卻默默的信守對祖國的諾言。北海牧羊的英雄氣節,足以令他萬古流芳……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蘇武的英雄氣節譜寫一曲“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正氣歌。蘇武的故事催我淚下,蘇武的氣節催我奮進。青山依舊,綠水依然,秋還是那樣寒。走在秋風中的我終于讀懂了何為“忠誠”,何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