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實驗作文600字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驗作文600字 篇1
星期五上午,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鹽水泡雞蛋”的小實驗。我覺得很有趣,也想回家試試看。
星期六一早,我就趕緊去廚房準備實驗需要的物品:有勺子、碗、雞蛋、寬口玻璃瓶、鹽等。我先用玻璃瓶裝了大半瓶水,把雞蛋放到瓶子里,這時候我看見雞蛋是沉在瓶底的。我就用小勺子一勺一勺地往瓶子里放鹽,觀察雞蛋的變化。可是,我放了六小勺鹽了,雞蛋還是沉在瓶底的,好像睡著了似的,靜靜地躺在那里一動不動。我又繼續(xù)往瓶子里放鹽,這一次,我一口氣放了八小勺鹽,還不停地攪拌。這時,“奇跡”出現(xiàn)了,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雞蛋慢慢地從瓶底左搖右擺地慢慢開始上浮,到了水中間,又不動了。我想:一定是鹽下得還不夠。我再往瓶子里放了三小勺鹽,這時,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雞蛋終于浮到了水面上,并露出了它的“小光頭”。哈哈,這是我第一次做的實驗,居然還成功了。我非常激動,趕緊叫媽媽來看。媽媽還表揚我呢,我更加開心啦!
可是,雞蛋為什么會浮起來的?我怎么也想不通,就跑去問媽媽。媽媽說:“如果不懂的'話,可以去網(wǎng)上查查資料呀!”
我立刻打開電腦,在“百度”里搜索,終于被我查到了:原來“雞蛋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浮不起來。加了適量的鹽之后,水的密度就比雞蛋的密度大,所以雞蛋浮起來了。”原來是這樣啊,我愰然大悟。我高興地把結(jié)果告訴媽媽,媽媽夸獎我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我高興地笑了。
這次有趣的小實驗,讓我明白一個科學道理: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以后,我要多做這樣的小實驗,說不定還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呢!
實驗作文600字 篇2
“荷葉會沾水嗎?”當老師向我們提這個問題時,我們馬上被這個難題問住了。到底荷葉會不會沾水呢?帶這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只見老師先拿來一盆裝滿水的盆子,右手拿著一片荷葉,將荷葉重重地壓到水底,荷葉的反面還不時冒著氣泡。當老師把荷葉從水中拿出,向上一展,接下來一幕讓我們都目瞪口呆:荷葉從上到下沒有一處濕的地方,與剛才沒有放入水中時一模一樣,而老師把樟樹葉子放到水盆里時,葉子如同一個溺水的人一樣,濕淋淋的。我們試著將水滴到荷葉的'表面,但水珠卻像在滑滑梯似地往下掉。老師問我們:“為什么荷葉不會沾水?”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有的人說:“是不是荷葉特別光滑?真是不可思議。”也有人問:“是不是荷葉上有毛?”我情不自禁地問:“這片荷葉會不會是假的呀?”說完,我還用手摸了摸,確實是真的荷葉。因為我們都沒答對,老師最后告訴我們答案。原來,荷葉的表面附有無數(shù)個微米級的蠟質(zhì)乳突結(jié)構(gòu),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些乳突時,可以看到在每個微米級乳突的表面又附著許許多多與其結(jié)構(gòu)相似的納米級顆粒。科學家將其稱為荷葉的微米-納米雙重結(jié)構(gòu),使荷葉與水珠接觸的面積非常有限,因此,水珠只能在荷葉上滾動,而不能留在荷葉表面。
看了這個實驗,聽了老師的解答,我恍然大悟。心想:原來這就是荷葉不沾水的奧秘呀!如果有一天,我能發(fā)明出不沾水的衣服,這樣一來就不會被雨水淋到了,該有多好呀。
大自然里還有許多奧秘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探索。
實驗作文600字 篇3
這個暑假,我做了有關酵素的實驗,來驗證酵素在生活中的作用。
7月28日下午,我按照一定比例把一份紅糖,三份新鮮絲瓜皮和十份水裝在一個透明容器里,并天天觀察。從第二天開始,味道就開始變酸,到了后來酸味越來越重,我就不打開聞了,因為太難聞了,熏得我不敢呼吸了。本來浸泡絲瓜皮的水是很清澈的,無色的,后來水慢慢變混濁,顏色變黃。過一段時間后,水又變清澈了,水面上起了一層膜,仍然很酸,難聞。慢慢的絲瓜皮的顏色由綠色變成黃色,直至發(fā)白,絲瓜皮的纖維絲也越來越清晰了。
一個月后,我決定試試酵素制作是否成功。我打蓋子,一股濃重的酸味向我撲來,我觀察看到液面上一層白色的膜,倒出來一點液體是黃綠色的'。把浸泡液倒出來,洗了水池,竟然把水池洗的一塵不染,我成功了,制作酵素成功啦!后來我還用清水和酵素對比洗了帶油的盤子,發(fā)現(xiàn)酵素能溶解油,比水洗的更干凈。這是為什么呢?我查閱了資料才知道:因為環(huán)保酵素的結(jié)構(gòu)是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內(nèi)包含有氧,CO2,維他命,礦物質(zhì)及初期的荷爾蒙。環(huán)保酵素簡單易做,制作過程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物質(zhì);在釀制過程液體中的活性物質(zhì)分子團能互相促進,共同構(gòu)成一個復雜而穩(wěn)定的具有多元功能的酵素生態(tài)系統(tǒng),可抑制有害微生物,尤其是病原菌和腐敗細菌的活動,能促進植物生長。接下來我還準備用酵素澆花呢,看看它能不能促進花草的生長。
通過這個實驗,我知道了什么是酵素以及酵素的制作過程和酵素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這個實驗,還培養(yǎng)了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科學的思維能力。真實一次又意義的實驗!我還打算向老師和同學們推廣制作酵素呢,讓大家知道酵素的環(huán)保作用。
實驗作文600字 篇4
在假期里,我經(jīng)常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這樣,不僅勞動了,還開發(fā)了我的動手能力。
今天,我又在廚房里轉(zhuǎn)悠了!我熱了一杯豆?jié){,用吸管喝了起來。不經(jīng)意間,我看到了蔬菜架上的土豆,心中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這么堅硬的土豆,要是用吸管來插,那是什么樣子的現(xiàn)象呢?想罷,我叫來了媽媽,對她說了我的想法,媽媽一致贊同,說:“還猶豫什么,馬上開始準備材料吧!”我們找來了一個大土豆,和一根吸管,我們把它們放在桌子上。這樣,實驗就開始了!
媽媽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把土豆架在杯子上。然后,用右手緊緊攥住吸管,用力向土豆扎去——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吸管竟然穿過了土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這么簡單呀!”我也忍不住拿起一根吸管向土豆扎下去。結(jié)果吸管剛一碰到土豆就折了。咦?我納了門兒:是我的力量不夠大嗎?我再一試,可是又折了。我無可奈何的沖媽媽搖搖頭說:“我不行!”可是媽媽卻說:“你可以用吸管穿過土豆,只是你沒有掌握住問題的關鍵。你看,書上說的是:一定要用大拇指扣緊吸管的頂部,不能讓空氣進去。這樣,吸管里的空氣不能流動,看起來軟軟的吸管,就會變得非常堅硬。”
我按照媽媽教給我的方法又重新試了一次。果然,我那鋒利的'吸管頓時穿透了土豆那圓滾滾的“腰”。我小心翼翼的拔出吸管,從吸管里抽出一根圓圓的土豆條。媽媽開玩笑地說:“今天晚上我們就吃‘受傷’的土豆吧!”
做了這個實驗,我明白了兩個道理:一是:做事情時不能只顧埋頭蠻干,要掌握技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有勇于探索和嘗試的精神,做了有可能不成功,不做永遠都不會成功,要抱著一種:“我行的,我一定行的”心理,不要放棄去探索,去嘗試。
實驗作文600字 篇5
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一次自然課上,我們做了一個小實驗,令我非常難忘。
老師先讓我們從學具袋兒里拿出放大鏡,然后出去排隊。我拿出放大鏡仔細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個鏡子跟平常的鏡子不一樣,它的邊上是凹進去的,中間是凸出來的。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一一班門前,那里陽光很充足。老師對我們說:“先找到可以燃燒的物體,再找一個光線非常充足的`地方。”我心里很好奇,便去問老師:“為什么要找一個光線非常充足的地方呢?”“因為放大鏡聚光取火需要充足的陽光呀!”老師微笑著說。老師要干什么呢?我們都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老師并仔細觀察著。之后,老師用左手拿著放大鏡,右手拿著一片干葉子,用放大鏡對準干葉子左調(diào)調(diào)右調(diào)調(diào),直到放大鏡所聚的光點在葉子上達到最小最亮的時候,才停了下來。老師的兩只手一動也不動,過了一會葉子的顏色從金黃漫漫的變成了土黃。從土黃漸漸的變成了棕色,然后越來越黑。我想: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呢?大約過了10分鐘,突然葉子上冒出一縷細細的黑煙,那片葉子上的黑點著了。被燒成了一個小洞而且小洞越來越大。當時我很驚奇,為什么放大鏡可以點著物體呢?突然,我想起爸爸曾經(jīng)跟我說過:放大鏡可以聚光取火。我看到這種現(xiàn)象心里說道:爸爸的話還真對。老師又說:“你們就像我這樣也用放大鏡點燃一種物體。現(xiàn)在解散吧。”這時,同學們?nèi)齻一群兩個一伙兒迅速的行動起來。我也按老師說的,先找了一片干葉子,然后來到一個光線很充足的地方開始做實驗。我把干葉子放在地上,右手拿著放大鏡左搖搖右晃晃,終于調(diào)整好了合適的距離。但是我手中的放大鏡總是有些晃動,過了大約10多分鐘,我的葉子也冒起了一縷細細的黑煙。當時我心里特別高興,因為我的實驗做成功了。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實驗的樂趣,并讓我愛上了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