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人的作文6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人的作文600字 篇1
我的家鄉在湖北,那里的名人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這天,我就摘下天空中最大最閃的一顆星來為大家介紹吧!他就是古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
李時珍自小就跟著其父李言聞學醫,李言聞是當地有名的醫生。起初,此時他的父親不同意他當醫生,要他考官,但李進珍一心想學醫,李言聞拿他沒有辦法,之后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并富有實踐精神。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如去任王府“奉裙正:,兼管良所事務。三年后,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在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
李時珍回鄉后,立志編寫關于草藥的'書,之后,李時珍翻山越嶺,走過幾十個地方,采集各種草藥的知識,每有一件新發現,他都會記在他的《本草綱目》上,讓后人對草藥有了認識。
有一次,李時珍看到了一種草,那種草李時珍從來沒有見過,他聽飄過的一個農民說:“這種草有毒,有一個人吃了這種草,便全身沒了知覺。”李時珍聽了,便想自己親自嘗嘗,那個農民勸他不要吃,留意中毒,但李時珍不聽勸,摘下一小葉放進嘴里,過了一會兒,身體感到麻麻的,沒有了知覺。
過了一會兒,李時珍睜開了眼睛,他躺在那個農民的家里,李時珍醒來后,立刻拿起背包里的紙和筆,記下:“吃下后,全身麻,沒有知覺,就叫它“麻草”。李時珍謝過農民,就繼續編寫《本草綱目》。
我從李時珍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堅持不懈,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個我們辦得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此時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名人的作文600字 篇2
我家有一位“廚仙”,她會變戲法似的給我們做吃的,家常菜、壽司、餃子、火鍋,樣樣都是她的拿手好菜。她就是我媽媽。雖說她會做那么多菜,但有時,她做菜的動機卻很奇葩,比如最近這一次……
一天早上,媽媽剛起床,穿好衣服,就對我們喊一句:“我去菜場啦!”留下我和爸爸面面相覷。不一會兒,媽媽就拎著面粉、筍和肉回來了,對我和爸爸說:“昨晚我做了個夢,夢里有一個白發老人跟我說,你老公和兒子很愛吃包子,并傳授給了我做包子的'秘籍。”說完,她就動手了。我好奇地站在她身邊,想看看到底有什么秘籍,但看了好久,也沒看出什么門道來,于是便去看書了。
過了一會兒,我前去“探班”,聽見她嘴里嘀咕著:“發包子要放多少酵母啊?”一看,她手里拿著手機,眉頭緊緊地鎖著。我調侃道:“那位白發蒼蒼,垂垂老矣,學識淵博,擁有包子秘籍的老人沒告訴你怎么發面啊?”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那人說,我們家的面包機可以發面,但我忘了放多少面粉和酵母。”面包機做包子?我無言以對。面對這么個“廚仙”,我只好在一邊坐等吃包子了。只見媽媽將在面包機里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放在撒有面粉的案板上,一陣揉壓,再將揉壓好的面團搓成一長條,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小團子,然后將小團子搓圓壓扁變成一張稍薄的面皮,放入餡料,褶折收口,完美的包子就完工了。再經二次發酵后,包子就上鍋開始蒸了。蒸了約有十來分鐘,熱氣騰騰的包子就出爐了,我十萬火急地奔向餐桌,搶了兩個包子,吃了起來。雖說是媽媽首次做的包子,但味道確實不錯,形狀和店里的一樣美觀,包子的上方是一道道褶折,十幾道紋路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突起的小圓圈。吃一口,滿嘴肉的鮮嫩和筍的清香,還流出了些許湯汁,一吮,味道鮮美,鮮咸適中,清香爽口。這一餐,我吃了四個大包子。
這就是我家的“廚仙”。
名人的作文600字 篇3
我的家鄉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涌現出許多名人——躬耕臥龍崗的諸葛亮,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寫出醫學巨著的張仲景等等,他們如耀眼的明星,裝點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的南陽。
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名人——張仲景。他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郡涅陽縣(今南陽鄧州)人。他少時隨同郡張伯祖學習岐黃之術,刻苦鉆研,最終青出于藍,醫術遠超其師,成為著名醫學家,與華佗并稱于世,被世人稱為“醫圣”。
相傳,當時南陽地區連續發生瘟疫,許多人因此而失去性命,而且大部分人死于傷寒。張仲景悲憤交加,他痛恨統治者的無能,將老百姓至于水深火熱之中。為此,他游歷各地,博采眾長,潛心研究傷寒的'治療方法。游歷期間,他親眼目睹了疫病流行對百姓造成的嚴重后果,也借此將自己多年的研究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經驗。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研究,他終于寫出了一部名為《傷寒雜病論》的不朽之作。
《傷寒雜病論》是在《黃帝內經》之后的又一部影響力巨大的光輝醫學典籍,并廣泛應用于醫療實踐之中,是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到現在,《傷寒雜病論》已經成為從醫者必讀的重要醫籍。
自從張仲景寫出巨著《傷寒雜病論》,他便名震四海,成為我國最杰出的醫學家之一,后世將他與華佗、董奉并稱“建安三神醫”。我們南陽市東溫涼河畔坐落著醫圣祠,正是為了紀念這位醫學巨匠。
張仲景心懷百姓,懸壺濟世,縱然生逢亂世,依然篤實好學,博覽群書,常懷悲憫之心,這樣偉大的精神正是我們今天所要發揚光大的!
【名人的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名人的作文08-17
關于名人作文03-21
名人的故事作文02-22
名人故事作文02-21
名人勵志作文06-09
家鄉的名人作文11-07
家鄉名人作文03-22
名人學生作文02-23
關于名人故事作文02-27
我心中的名人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