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家鄉的春節作文
家鄉的春節作文
更新時間:2023-06-14 17:10:11
  • 相關推薦
家鄉的春節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春節作文1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節。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個新春佳節。

  春節,同學們都知道,它不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所有的人都認為“春節很熱鬧,因為它是一個團圓的節日,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可不是這樣想的,這個節日是用來紀念一個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經常吞食過路的人們,可把人們害苦了。后來,出現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們為了防止“年”再跑下來,就用放鞭炮、貼紅紙來嚇“年”,所以就有了現在過年的習慣。

  我的'家鄉在北京延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包餃子,奶奶告訴我“餃子”又名“交子”代表“更歲交子,團圓福祿”。還有一個傳說,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告老還鄉后,在家鄉白河岸邊見百姓捱饑受寒,耳朵凍爛,在冬天,他叫弟子在南陽東關附近搭棚派藥,用羊肉、驅寒草藥煮熬成“祛寒嬌耳湯”,加入用饀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據說吃后身體會發熱,兩耳很快就痊愈了。吃餃子時,先往一個小碗中倒入一些醋,用筷子夾起餃子,輕輕蘸幾下就可以吃了,吃了一口“真好吃,一點兒也不燙。”我三下五除二就把整個餃子全部塞了進去。就這樣,一碗餃子順利地被我“消滅”了。

  深夜,家家戶戶的燈漸漸地熄滅了,整個北京市進入了夢鄉,這時,一股濃濃的霧包圍了北京,使春節的夜晚更加朦朧,更加迷人。

家鄉的春節作文2

  我的家鄉在廣東湛江,這里最熱鬧,最歡喜的節日莫過于春節了。

  過春節之前,人們為了除舊迎新,都要進行一次大掃除,意在把不吉利的氣息都掃走。

  除夕可以說是春節的重頭戲。這天,我們都要回奶奶家祭祖拜神,還要貼對聯、門神,還有倒“福”字,據說是為了驅趕年獸。晚上,家家戶戶和和美美地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看春晚。滿桌子擺的都是吉祥菜,有寓意著“年年有余”的魚,“發財就手”的豬手,“好事連連”的蠔士,“年年高”的年糕,“生財”的生菜……吉祥且味美。吃過團圓飯,小孩子們大都去放鞭炮和煙花,大人們大都在嘮家常,到處充滿溫馨的味道。

  除夕夜守完歲,就是大年初一了。有人會回到鄉下,吃素、拜年;有人外出游玩、逛街。這一天,街上到處紅紅火火,人山人海,充滿著過年的喜氣。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粵西人一般會過“年例”,據說是為了紀念為人類帶來幸福生活的冼夫人。我們村的年例是在正月初十。那天,村里會舉行游神活動,很多人都出來燒香拜神,把游神的隊伍圍得水泄不通。游神所祭拜的神靈一般都是古代神話故事里的仙或佛。那陣勢氣派著呢,讓人還真以是神靈下凡了!在年例活動中,我們還可以觀看到一些非常特別、平時看不到的.節目——“穿令箭”(用一支令箭穿透兩頰,只要涂上銀灰,一點痕跡都沒有),“滾刺床”(村里會請些高手滾過有荊棘的床,意為來年披荊斬棘,不怕困難)。這些節目精彩繽紛,充分地展示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眨眼,春節在吃完元宵節的那包湯圓后便結束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卻令我記憶猶新!

  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3

  春節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過的節日。

  在過春節時,每個地區都有過春節的風俗。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云南人,我們家鄉的春節風俗和北京的春節風俗截然不同。我們的春節是在大年三十到元宵節期間,元宵節過完了,春節也便結束了。我們沒有臘月之分,也不吃臘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沒有嘗過北京臘八粥的味道。

  我們的年貨一般是在大年三十前或當天買,在大年三十前還要將家里都打掃一遍,以一個全新的環境來迎接新的一年。

  我的家鄉在春節時一個比較大的風俗就是:在大年三十左右殺年豬,然后請鄰里吃殺豬飯。我每次過年都得吃七八次殺豬飯。在吃殺豬飯后,鄰里都會給小孩壓歲錢,少則幾十,多則幾百。有的孩子表面上都說我不要,我不能要,但一般心里都會在想:你咋還不給我呢,你給了我,我才有理由拿呀,我可不敢在我爸媽眼皮子底下拿錢呢。

  在大年三十這天晚上,鄰里鄰居總是會有幾家十分熱鬧。大人們聚在院子里打牌、喝酒、吹牛、搓麻將、烤肉、嘮家常;而小孩沒則是玩抓人、捉迷藏或幾個一堆地聚攏打游戲、看電視、聊天、吃東西。

  在我們老家那邊,大家有時還會跳三跺腳:所有人圍成圈,跟著伴奏跳。不會的.人也跟著學,一小會就學會了,因為來來回回就那么幾個動作。

  以上便是我的家鄉在春節時比較明顯的風俗,這些風俗都做完了,春節也就過完了,春節過后,鄉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家鄉的春節作文4

  提到春節,還是家鄉的春節最喜慶,是心情最放松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不要為所謂的作業煩惱,也不要因為做錯了事情而責罰,而且還可以拿到大大的紅包——壓歲錢。

  三十,這一天,中午我們那里的.習俗是每家都要吃餃子,代表年旺節節高,吃完餃子,我們就要忙著貼對聯,和掛大紅燈籠,孩子們這時的歡聲笑語在貼對聯的嘻鬧中開啟,攀比著誰家對聯最好,誰家的燈籠最大,最亮,在幫著大人貼對聯,時不時臉上和手上都是紅紅的,不知道是冬天凍得手紅紅的,還是粘到對聯上顏色(對聯的紙是紅色的)天真無邪的笑容堆滿了臉上,對聯貼完了,就開始放爆竹,爆竹聲如雷慣耳,一個晚上不會停。拜神仙,那時家家戶戶都飄著檀香的味道,盤旋在上空很香。同時也飄出了晚飯的香味,一家人做坐一起開開心心的吃著湯圓,孩子們拿到了壓歲錢后,就跑到外面看那漂亮的煙花,而大人們就三約五的打麻將,今天不會打到一半被人叫走,也不會因為公事而不能打,今天可以暢心所欲,沒有人管你,就這樣伴著“噼噼啪啪”的聲音進入了下一年的開始。

  初一,一大早你還沒有起床,就聽見小孩子叫著,爺爺,奶奶新年好的童聲,為的是可以拿到他們喜歡吃的糖果,每家都會給不同樣的,把所有的都放在一起很多,用糖紙可以做花,還可以疊紙鶴。大人們也要每家每戶都要走一遍,這叫拜年。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有意思嗎?

家鄉的春節作文5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在外面工作和學習的人都回到了家,大家一起度過這歡樂時光。

  我的家鄉在北方的一個小鎮,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忙著打掃衛生,外面小孩也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迎接春節。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很熱鬧,我們這里有吃年糕、吃麻糖的習俗。這幾天集市上貨物琳瑯滿目,大人們把購買的雞鴨魚等食品都做好了,準備年夜飯時親人們一起分享。

  年三十早晨,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掛燈籠。大家都喜氣洋洋,一片熱鬧的'景象。晚上,大人們準備了一天的年夜飯端上了桌,真豐盛啊!不過餃子才是重頭戲,為什么過年要吃餃子呢?媽媽告訴我說:“傳說有個皇帝做了個夢,夢里說天神喜歡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吃餃子,于是昭告天下,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吃餃子

  我們邊吃年夜飯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那歡慶的歌舞,引人發笑的小品,使人們不時除傳來一陣陣的笑聲。凌晨,家家戶戶點著了事先準備好的旺火柴,十二點準時鞭炮齊鳴,那天上的煙花金光閃閃的美麗極了。初一開始人們互相拜年我們小孩子當然少不了壓歲錢,如果我們嘴巴甜一點,就可以”大賺“一筆了。以后幾天都在這樣的歡樂中度過。一轉眼正月十五元宵節就到了,街上到處都是彩車、花燈、秧歌隊,從早上扭到晚上,大家沉浸在歡樂的海楊中。大家還吃元宵。放孔明燈,我也買了一個,寫好愿望,把它放飛了。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是,家鄉的春節最讓我著迷。

  剛到除夕,外面傳來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爸爸把我從溫暖的被窩中拽出來,讓我和他一起貼春聯。

  出門一看,鄰居家的'對聯真有詩意:“平農二雨值千金,和順一門有百福。”橫批:平平安安。于是爸爸貼春聯,我給爸爸做助手。我們貼完上聯貼下聯,再貼橫批,最后爸爸把大大的“福”貼在門中間。我忽然發現,爸爸把福字貼倒了,于是我對爸爸說道:“爸爸,福倒了。”爸爸聽了笑了,說:“你再說一遍。”于是我又說一遍,之后恍然大悟,原來是爸爸故意的呀!我們貼的對聯,上面的話非常吉祥,紅彤彤的,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哈哈,貼完春聯后我們又下樓去放鞭炮。

  吃完早飯后,我和父母去街上溜達,看見街上有各種好看的東西。如:小玩偶、藝術品等。那些東西顏色很多,紅的、黃的、綠的、粉的等等,五彩繽紛、絢麗奪目。

  我們去給奶奶拜年,到了奶奶家時,奶奶、叔叔、大姑、二姑他們都在。大家給了我好多的壓歲錢。他們給我壓歲錢時,都說些祝愿的話,我感到親情的美好。收完壓歲錢,我就去和奶奶家樓下的小朋友放鞭炮,小朋友們玩得十分開心。

  不知不覺到了晚上,一家一起看出節聯歡晚會。春晚的節目可真精彩,有雜技、歌曲、小品、舞蹈、相聲等等。電視里不斷地發出笑聲和掌聲,我們在電視機旁也不斷發出笑聲。

  到了九點,大家包帶錢的餃子。那些餃子,白白胖胖,像元寶一樣。到開飯時,我竟然吃出了六個一元硬幣,大人們都夸我有福氣。

  春節多熱鬧啊,多么美好,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7

  春節也叫做過年。一年一度的春節大家都很重視,各家各戶都在春節前半個月就忙著籌辦年貨。賣對聯、鞭炮、食品的人都會大賺一筆。

  到了除夕,各家各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和各式各樣的福字。遠方的親人都要趕回來吃團圓飯,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到了晚上八點鐘,大家都圍在一起看聯歡晚會。當午夜零點,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大家都起來放鞭炮,霹靂啪啦,象征著一年新的開始。

  大年初一的早晨,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大家按《通書》規定的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拜年開始了,人們見面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送。小孩們給大人恭喜,大人忙著給小孩掏紅包。在這天小孩可發了大財。朋友互相訪問,親戚往來也是春節的主要活動。從年初二到元宵節期間,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三五成群,拿著禮物去串親訪友,談談過去一年的生活或新的一年的打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目,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吃完以后,我們都歡歡喜喜地到街上去看龍燈,龍燈的樣子各式各樣,有紙扎的`,有用布做的;龍燈的形狀有大有小,顏色五彩繽紛,真是漂亮極了。最有名的要數姑田大龍了,它氣勢磅礴吸引了許許多多的觀眾。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民間風俗——春節。我喜歡家鄉的春節,喜歡它的情趣盎然,更喜歡春節的歡天喜地。

家鄉的春節作文8

  臨近過年,爸爸就在盤算著開車回老家的事。

  “早走晚走,反正都是堵,不如晚走點。”經歷過幾次春節堵車的爸爸,終于決定上午8點出發。

  果然,車駛上高速沒多久,導航里那個好聽的女聲就開始提示“前方擁堵”了。爸爸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瞥導航,說:“要大堵車嘍!”我也歪過頭看了看導航:“哇!線路變成紅色的了,要開始大堵車了。”車速越來慢,有時甚至會完全停下來。不一會,我們就陷入了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車海中。雖然時間費了點,但這么多各式各樣的車排一起,還排得那么整齊,景色也夠壯觀的。

  前面的幾輛車怎么老是一動不動的?我好奇極了,當我們的.車慢慢經過這幾輛車時,我才發現,原來是撞車了,還是五輛連撞!路邊站著幾個穿著講究的男人女人,有的在打電話,有的好像在商量著什么,都是一副焦急的樣子。也難怪,明天就要過年了,可今天怎么就出了這樣的事呢。

  我以為過了這個“五連撞”就不堵了,誰知依然在堵。一路上,竟然目睹了五、六個車子相撞的現場。我不斷地提醒著爸爸開車小心,自己也時刻幫爸爸留意著。我從這件事上得出個結論:‘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呢!‘

  安全到達家中,我想起路上撞車的場面就難受。春節本是一個好日子,而他們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事。好啦,這些事就不提了,因為我路上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到了家也要有滿懷的好心情。

家鄉的春節作文9

  二月二,龍抬頭。冬眠的龍,被萌動的春喚醒。

  昨日,最高溫度12°C,著了短款薄呢外套外出,無任何涼意。今日,溫度復降,冷意復來。這春姑娘,就是這樣,有些扭捏,有些羞怯,不肯一下就摘掉遮在臉上的那層紗。但冷冷暖暖的反復里,總是向著暖的。許是意念作祟吧,視野里的樹,泥土,嗅覺里的空氣,似乎都有著春的氣息和味道。我知道,這是心在盼春呢!

  些許日子前,在英語聊天室。有聊友問我:四季里,最喜歡哪一個?稍稍思考了一下,我說:“不知道。事實上,實,我喜歡每一個季節。”我的回答,讓對方有些意外。我解釋說:“每個季節都有屬于它自己的美麗,春天充滿綠色和希望的,夏天是一個活力的季節,秋有豐收和落葉,冬有白雪和期待。”真的是這樣。我還補充說:“正是因為有了分明的.四季,所以,我喜歡北方,不喜歡南方。”

  春之將始時,總是充滿了希望。日子,在希冀中,漸漸地綠起來。

  二月二過了,這“長長的春節”,也該結束了。那掛在白色鏤空隔斷上的喜慶的紅色福字,還有春字紅燈籠,也該摘下來了。再美麗的東西,都得應景才好。紅紅火火過春節,素素淡淡過日子。

  春節,這個名字真好。以春天的名義,過節。也所以,每每春節過后,春的味道也就一點一點浸潤在人心里了。

  突然想起春天這個英語單詞:Spring,有那么多美好的意蘊呢:活力,跳躍,生長,涌出,躍出等等。而且,還有泉水的意思。濟南,乃泉城,春,也就在那涌動跳躍的泉水里呢。

  二月二,又曰踏青節。雖草未綠,葉未生。可這青青綠意呀,已然在心里躍躍欲試地萌生著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10

  亭亭玉立的水仙花開了,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

  就在除夕前夜,天空中就開始飄起了紛紛揚揚的雪花,只見那一片片雪花就像一個個頑皮的精靈在天空中飛舞,不一會兒大地就鋪上一層厚厚的棉被,樹上也穿上了一層薄薄的衣裳,地上的空氣仿佛被凝固了,寒冷無比。我輕輕地捧起一團雪,仔細地端詳著它,雪花晶瑩透亮,如同潔白的珍珠一般,望著這些小精靈們在空中跳著舞,像是在迎接著春節的到來。春節的早晨與平日不同,空氣中雜和著節日的氣息,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穿好新衣服,和家人手拉著手來到大街上,參加春節舉辦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突然,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鼓聲從遠方傳來,我很好奇,想伸出頭看個究竟,誰知道前面竟然人山人海,男女老少,彼此挨擠,我在擁擠的人群中拼命地向前鉆,想鉆到前面看個熱鬧,好不容易鉆到里面,一看,原來有許多強壯的.舞龍士舉著一條金光燦燦的長龍在大街上穿梭著,上上下下、時快時慢、時斷時續、時兒消失,時兒出現,只見那長龍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看得大家眼花繚亂。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兒個個都想上前摸摸長龍,沾點喜慶,我也不例外。

  空中回響著喜慶的氣氛,大家唱著歌,跳著舞,隨著龍向前移動,直到很遠很遠,還不肯離去。

家鄉的春節作文11

  放鞭炮是過年時,我們四川人最少不了的活動就是放鞭炮!無論是男孩子女孩子,還是老孩子,誰不喜歡放鞭炮?提到放鞭炮誰不是心里立刻生出一種興奮感呢?一個個絢爛的火花,代表著我們美好的愿望!

  我和弟弟都在期待著放鞭炮,隨時都在叫著:“走走走!咱買炮去!”一天幾乎要問四五遍。

  第二天我們就去買炮。看到貨架上琳瑯滿目的炮,我們都看花了眼,好像每一個都在說著:“買我買我!”一樣。到底該選哪個呢?好想把它們全部買回去看看。最后選了幾個,基本上都是上次過年放過的'。

  我們是在兩三點鐘的時候去買的,到時天還大亮著。弟弟問:“我們現在就去放炮吧!”媽媽彎下腰道:“天黑過后,吃完飯,我們到山上去放。”他失落得嘆了口氣,回房間看電視去了。看電視時,他一直都在注意著窗外的天色,心想:千萬不要下雨啊,要不然我就不能放炮了!我笑道:“你專心看電視嘛,待會兒吃完飯就可以去放了!”他回過頭來,沒有回答我,看了看電視,又看了看窗外。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在門外喊:“吃飯了!”我才剛下床,弟弟就不見了蹤影。這波操作猛如虎!吃飯時他簡直就是狼吞虎咽!不到五分鐘,他就吃完了,爸爸叫他再吃一碗,他又迅速的把第二碗飯吃完了。“你們快點吃嘛!快點吃!”他一邊催一邊跺著腳。終于我們吃完了。

  到了山上,弟弟把沖天炮插在地上,點火,“——咻!嘭!”沖天炮沖上了天。在空中炸出火花,我們就看著這一個個絢爛的火花綻放在天空,好像我們一個個愿望也實現了一樣!

家鄉的春節作文12

  《舌尖上的中國》曾說:“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是的,說的就是香腸、臘肉。這些味道是我的家鄉重慶過年時不可缺的年味兒,是記憶中家的滋味,灌香腸、熏臘肉也就自然成了重慶過年的一種儀式、一種風俗,重慶人碗里有了香腸臘肉,才叫過年!

  又到了一年年尾——重慶大街小巷、村頭村尾灌香腸、熏臘肉的時候。家家戶戶陽臺上無一不用晾衣桿掛滿了臘肉香腸,看上去喜慶無比,濃濃的年味一下子就出來了。

  我站在外婆、外公身邊,一邊幫忙一邊好奇地看她將新鮮豬肉絞成肉絲,加以配料調味拌勻,接著套上“腸衣”,最后均勻地分成一段段,打好結后用一根繡花針放掉多余的氣泡和空隙……和家人一起準備香腸是年味兒的開始。

  灌好香腸,也不能忘記熏臘肉。飛速發展中的重慶過年年味兒最濃的,除了香腸,非臘肉莫屬。當臘肉掛起,熟悉了味道入口瞬間,那種俗世的`熱鬧和煙火氣又回來了。“重慶的臘肉沿襲具有500多年歷史的民間加工秘方,“外婆一面用各種材料熏制,一面對我說”使臘肉從鮮肉到加工再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能讓肉就不壞。“哦,所以用橘子皮和柚子皮熏制是為了這些啊!“不錯,而且這樣還能使得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外婆耐心地繼續講到。原來一塊臘肉也有這么多學問!

  經過一系列的制作,到了香腸臘肉可以擺上餐桌時,春節就正式開始了。全家人圍在一塊兒,享用這獨具一格的地方美味,滿是年味兒的濃厚氣息。

家鄉的春節作文13

  今年的春節果然不出意料,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別人家的春節聽的多了,感覺和自己家的春節有大不同呢!

  我正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一路上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街上有幾位寺廟里的和尚抬著幾尊佛像,年齡比較大的大師走在兩旁,左手作合十狀,右手捻著一串佛珠,雙眼微閉,一幅神秘高深的樣子。與此同時,人們都會把水果和零食放在佛像前的餐盤上,讓佛們先享用這些零食。在和尚回寺時,人們又把沾了仙氣的`水果和零食拿回來,放多少拿多少,絕不貪心。

  往前走,看見幾個小孩在玩弄紙龍,這些紙龍都要在元宵節時焚毀。

  到了外婆家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外婆家的春節習俗又大不相同,外婆早已準備好了魚和芥菜。魚寓意年年有余,芥通戒寓意戒去壞習慣。但是芥菜和魚是不能一起炒著吃的。一是因為味道不和胃口,二是戒和余連起來就成了戒去年年有余,這是大忌。吃完了年夜飯,小朋友們都去看春晚了,留下大人收拾餐桌。晚上睡覺時也不守歲,因為無人入眠。下半夜0點,也就是除夕與春節交接之時,把家里的門、窗全部打開。迎接各路神仙(特別是財神),這時候紙龍的用處就到了,紙龍的租用就是,鎮住妖魔。不讓它們進入家門。大人們給小朋友發壓歲錢。就初一至初三,小朋友就至少收獲兩千元以上。

  在外婆家度過了一晚,我回到了家。家里儼然一副枯燥無味的樣子。真希望下個春節還可以在外婆家度過!

家鄉的春節作文14

  伴隨著五彩繽紛的煙花、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新年到了!只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家人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

  我的家鄉在溫州仙巖,要說起過年,我可知道有很多的習俗呢!

  在年三十的晚上,家里在關門時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溫州這邊叫“關門炮”,寓意著舊歲平安;年初一的凌晨,天還蒙蒙亮,人們就起床了,家家戶戶開門后第一件事就是放“百子炮”,在爆竹中,新的一年、新的一天開始了,這是“開門炮”,寓意著開門大吉。

  撣塵,就是春節前的大掃除。這項習俗,我也非常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天氣,就把平時許多不知道收在哪里的東西,都搬出來擺在門口,徹底的清洗。我就在當中跨過來跨過去,摸摸這個,碰碰那個,好奇跡了,媽媽把過年前的年貨都搬出來放在走廊里。我連忙把開心果、瓜子、芝麻糖、花生糖都摸一把放進口袋里。吃夠了就幫媽媽遞遞拖把,洗洗抹布。在我們一家人的勞動下,家具、墻壁、地板都是干干凈凈的,然后貼上對聯和倒著的“福”字,意味著福到。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被燈光照的亮堂堂,一個熱鬧的新年就要到了!

  我最喜歡的一項習俗就是搗年糕了。把做年糕的米磨成粉,然后把米粉放進蒸籠里蒸熟,變成了糕花,再放進石臼中用木槌搗均勻,并有了彈性,然后用長方形雕花模具印出一條條長方形帶花紋的年糕,刷上一層油,一排排疊得高高的,年糕就做好了。溫州方言成為“搗糖糕”。我特別喜歡去看別人搗年糕,大人剛做出來的年糕,冒著騰騰熱氣,白花花的,咬上一口,好香!久而久之,做年糕也就成了“年糕年糕年年高”的象征。

  這些就是我家鄉的一些重要習俗,請你有時間也來我的家鄉做客,可我們一起分享家鄉的辛福快樂吧!

家鄉的春節作文1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湘鄉,這里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這里的春節更為熱鬧。

  除夕的前一兩天

  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大家興致勃勃在買雞啊,買鴨啊,買魚啊……許許多多的好東西。家家戶戶打掃衛生,到處有著年味,洋溢著歡樂的氣息。

  除夕

  除夕夜,人們準備一年中最豐富、最有意義的團圓飯。開飯了,大家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東西,所有人都沉浸在一陣陣歡聲笑語中,不亦樂乎。就拿我家來說,大家歡聚一堂,媽媽這個大廚師準備了一桌豐富的團圓飯,大家舉杯祝愿,開開心心地吃著美味佳肴,我這個小饞貓吃得津津有味。晚上,我們一邊興致勃勃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吃著飲食,真是悠閑自得。零點的鐘聲終于敲響了,新的一年終于到來了。每家每戶都響起了鞭炮,好不熱鬧。這時大人們都會給我們小孩送上壓歲紅包,祝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更上一層樓,心想事成……除夕之夜在美好的祝福聲中,在甜蜜的夢想中過去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這幾天,就是一年中走親戚走得最多的時候了。這幾天,人們都會給自己的親戚朋友拜年了。雖然禮物并不是特別多,但是禮輕情義重,表達了自己對他們的關愛和美好的祝福。元霄夜

  元霄夜是春節的尾聲了,但與除夕也可以說是不相上下。正月十五家家吃元霄。有水果味的、有白芝麻的、有杏仁的……各種口味,各種顏色都有。燈也有很多種,各有各的圖案、花紋,各有各的形狀,讓人們仿佛走進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一眨眼,春節悄悄地過去了,大人與孩子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祝祖國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繁榮昌盛。

【家鄉的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春節作文01-30

家鄉的春節作文【精】12-24

【熱】家鄉的春節作文12-24

家鄉的春節作文【熱門】12-24

【推薦】家鄉的春節作文12-24

家鄉的春節作文【熱】12-24

家鄉的春節作文【推薦】12-23

家鄉的春節作文【薦】12-23

【熱門】家鄉的春節作文12-2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片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 | 亚洲精品国产AV综合第一页 | 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免费高清性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