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豆沙包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豆沙包作文1
美食diy活動,我們年級的主食是饅頭、包子,而我們選擇的便是——豆沙包。我們選豆沙包有兩大原困:一是餡料原本就是熟的,不麻煩,二是豆沙包煮的時間是8分鐘,比其它包子早2分鐘出爐,好像有一種優勢,可以早點吃到包子。
首先,我們稱好材料,先做包子皮需要的面團。把手洗凈、擦干,往這一大堆面粉里加了一點點溫水,沒有人下命令,四雙來自我們組員的手一齊伸了進去,攪啊攪,攪啊攪,一直攪到“面粉呈現出雪花狀”,就又加溫水了。我們輪流和面,一個和完另一個又去洗手上的太稀了的'下不來的面。終于和到了盆光、面光、手光,我們便做包子皮兒了。我從面團上揪了一坨下來,搓成個球兒,放在桌上。
“咚!”
“咚!”
不好意思,用力過大……我看著斜向一邊的桌子。
包子皮好了,我擠了一點豆沙餡。
咦!手滑,擠多了……我又不可能把多余的塞回包裝,吃貨的首選當然是——
吃——
掉——
它!
我一下把它丟進嘴里——好吃!
咳咳……言歸正轉。我使出單憑文字絕對學不會的、抖音上頻繁出現的包包子技巧:一只手托著皮,另一只手包,捏一下,轉一下,從后面沒捏過的地方“劫”一小段來,到最后沒“新”的“進貨”了,就把褶皺擠在一起,捏成個小尖尖。我最后還塑了一下形,把它做成了一個方塊包。
最后被放到食堂蒸了。
瞧,我的世界方塊豆沙包,華麗出爐!
豆沙包作文2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班迎來了一周一度的'項目課。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熱鬧的食堂里,我們組正快樂地做著豆沙包。
我們把面粉像發泄情緒一樣地一股腦倒進盆子里,像松鼠一樣在中間刨了一個洞,再放入白糖,然后用開水給我們的面粉小朋友做了一個溫泉。面粉一看到溫泉就迫不及待地往里跳,在里面游得可自在呢!我們決定再給他們來點福利。于是,四雙手伸進了盆子里,給面粉做了個全身精油按摩。
接下來,我們要包包子了。我從和好的面團上隨手拔了一塊下來,把它放在桌子上,準備把它捶扁。
“咚!”
“咣!”
“砰!”
對不起,用力過度。只見現在的面團已經成了一張cd,又扁又薄,薄得不是一般。我管不了那么多,直接進行下一步。
我把面餅放在右手板上,用左手小心翼翼地擠了一個豆沙球放在面餅上,學著抖音中包包子的樣子包著。左手旋轉,右手包,最后不知道怎么了,包出個十字架,呵呵,算了算了,湊合吧!
蒸了二十來分鐘后,十字架包子出鍋了。白白嫩嫩,熱氣騰騰,咬一口,香味甜潤,涂滿了嘴巴里的每一個角落。我自己做的包子,真香!
豆沙包作文3
姥姥家冬季的餐桌上,定好不了這樣一種食品——豆沙包。
姥姥家的豆沙包,可與別人家的豆沙包有天壤之別。別人家的豆沙包是橢圓形的,而我姥姥家的豆沙包卻是可愛的糖果形狀;別人家直接拿袋裝的豆沙包做餡,而姥姥家的豆沙餡呢?是姥姥砸核桃、炒花生、剝芝麻,然后把它們用搟面杖細細的捻成粉沫,再拌到豆沙里做成的。人們常常對姥姥說:“人老了,別給自己找事干。豆沙包可以買超市里做好的,回家一蒸就完了。你做這么細致干嗎?”每次姥姥聽了都會擺擺手說:“這樣做美味。還可以給我的小孫女補充豐富的'營養呢!”
小時候姥姥家里頭做豆沙包,我總是站在廚房門口看。于是,在寧靜的夜晚里,在溫馨的燈光下,總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姥姥把餡填進皮里,迅速捏好,包好了之后,姐姐把豆沙包放進蒸籠里蒸。有時候,我會偷偷的拿幾個蒸好的豆沙包偷吃。豆沙包軟軟的,香噴噴的,讓我想起口水就忍不住流下來。
長大了,廚房里就多了一個忙碌的身影——我。從送豆沙包給鄰居們,到剝花生,從剝花生到炒芝麻,又從炒芝麻到包出一個個小豆沙包,這一經歷讓我難忘。直到最后,把豆沙包放進蒸籠里去蒸,要等好一段時間。當然,姥姥如果有剩余的材料,都是我和姐姐“解決”的。
豆沙包哦,姥姥家的豆沙包哦,你帶給我的,是一片暖暖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