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意義的事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意義的事作文 篇1
——生爐子
有一天,媽媽讓弟弟教我生爐子,一開始,我不太同意,可想到以后可以幫奶奶、爺爺生爐子,便爽快地答應了。弟弟先教了我一遍,我沒聽懂,又讓他講了一遍,我又復述了一遍。
我先把爐子提下去,用火鉗把爐子里的灰掏空,再把壞了的死炭夾出來,把爐子提到車庫里,然后把木花、煙囪、打火機、火鉗、大木柴、車胎皮、小木柴、木片準備好。一切準備就緒,就等我登場了。我用打火機點著車胎皮,輕輕地扔向爐子,放一把木花到爐子里,再放木片,頓時,煙霧迷霧,迫使我把爐子。提出去了。啊!不好,我提出來早了點,火滅了。“哈……”弟弟哈哈大,我對他怒吼道:“你第一次生爐子還不如我呢,笑什么!”他聽了我的話,低下了頭,一聲不吭了。我便再重新生了一遍爐子,在車庫里等了一會兒,可那煙嗆得我不得不出來,一會兒再進去提爐子。放上小木柴,注意:豎著放,再放上煙囪,沒煙后,再放大木柴和煙囪,沒煙后加炭。正當我辛辛苦苦生好爐子,準備上去喝口茶再下來時,一個不幸的消息降臨了:爐子里炭的眼兒被堵塞了,爐子再次滅亡。現在我已經是皮憊不堪了,身上的衣服濕透了,臉頰上的`水像斷了線的珠子直往下落。我只好硬著頭皮再一次生了爐子,并把它提上樓,回家拿水壺放水,提上去,放在爐子上了,便立即倒在床上。
生爐子真難啊!我體會到了爺爺、奶奶的辛苦,我生一次爐子就這么累,何況奶奶又要生爐子,又要做飯,跟奶奶相比,我只不過花了握拳頭的力氣。所以我宣布:以后的爐子都由我來生。讓奶奶多休息、享福。
意義的事作文 篇2
我10歲了,媽媽經常說:“鷺鷺,你已經長大了,應該學著做點事,要學會自己獨立生活。
放暑假了,媽媽不在家,我決定給媽媽做一頓午飯。我舀了一碗米,倒進盆里用自來水淘凈,然后再給鍋里倒上一瓢水,我引了火,望著火苗……慢慢的水燒開了,我把米倒進鍋里蓋上鍋蓋,大約過了十來分鐘,我聞到了一股米飯的香味,便揭開鍋蓋,熱氣馬上騰空而起,敞著鍋蓋又煮了十分鐘左右,香噴噴的大米粥就做好了,我學著媽媽那樣把粥盛好了晾著。
好不容易盼著爸爸媽媽下班回來了,看見桌上盛好的'香噴噴的粥,他們驚訝的直瞪眼睛,忙不迭的一個勁問:“鷺鷺,這是你做的粥嗎?是你自己做得嗎?真的嗎?”爸爸媽媽一邊吃著一邊夸著:鷺鷺真是長大了,能干活了,還蠻好吃的……望著爸爸媽媽幸福的樣子,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通過這次做飯,我深深的體會到: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減輕父母的負擔,媽媽老說寶貝蛋兒是她的貼心小棉襖,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意義的事作文 篇3
暑假里我做了很多的事,比如做作業、做家務、去學習鋼琴……但是,這些都太平淡無奇了。有一天,我終于親歷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那天,我和姐姐本來是要去公園玩的,結果正好碰上爸爸單位去探訪老人院,爸爸就帶上了我和姐姐一起去。爸爸對我們說:“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們小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時期,肩負成為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為了加強對自身的思想培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所以應該跟隨我一起去敬老院開展敬老愛老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坐了很久的.車,到了老人院。跨進老人院的時候,我感到了一種平靜、安寧。在和煦的陽光下,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樹蔭底下,安安靜靜的,或聊天,或下棋。他們沒有孩子臉上的天真,青年臉上的憧憬,中年臉上的忙碌,他們象在思索些什么:或許是對一路走來,點點滴滴的回憶吧。偶爾頭頂上飛過一兩只小鳥,但他們也從不抬頭看,只是默默地低著頭,沉溺于自己幸福的回憶。院子里沒有太多的綠化,只是一些古樹,如同這些老人們經歷了幾乎一個世紀歲月的洗禮,沉積了太多的歷史。
首先我們先進行自我介紹,稍微和老人們打打招呼。之后,大人們開始幫老人們打掃衛生。而我和姐姐則是在拍照。不一會兒,大人們就打掃完了。這時,我與姐姐也參觀完了。在大人們與老人們的鼓勵和殷切的期盼下,我們幾個小孩開始給老人們表演節目。我和姐姐兩個和唱了一首:《咆哮》,雖然那些“可愛的”爺爺奶奶們似乎沒有聽懂我們唱些什么,但是他們一樣給與了我們熱情的掌聲和溫暖的笑臉。
就這樣我們與爺爺奶奶們玩了一個下午。今天的活動真的很有意義,我們給爺爺奶奶們送去了關懷,送去了溫暖。希望下次能再到那里去看這些爺爺奶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