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熱鬧的元宵節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鬧的元宵節作文 篇1
農歷的正月十五,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熱鬧的元宵節作文 篇2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在一年四季中有各色各樣的節日,如:除夕、端午節、愚人節、勞動節、兒童節、教師節……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突出的特點:勞動節的特點是讓人們明白勞動者是最光榮的,并讓我們學會勞動的;兒童節的特點是讓兒童們放松的;教師節的`特點是讓學生們學會感恩與尊重老師的。哦,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民風民俗。
除夕一過,元宵節便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元宵節早在20xx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們鄉村的活動的確是豐富多彩的。有賞花燈、舞獅子、迎龍燈、放紙燈等等等。而古代時的元宵節還不止這些,還有:猜燈謎和踩高蹺。今天的元宵節我們一家人決定在晚上開啟“鬧元宵”的活動。過元宵村里還會舉行“迎龍燈”的活動。所以,今天晚上會十分的熱鬧。
哦,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時間流逝得飛快,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樣飛快的溜走。不一會,天就黑了下來,我們一家人靜靜地等待著龍燈的到來。忽然,在我們前面的一個村子響起了鞭炮聲。我們好像從夢里醒來了一樣,一下子就變得精神無比,站起來走向外面。抬起頭,黑黑的天空中除了掛著一輪彎彎的月亮和無數明亮的星星,就只有綻放的煙花,那煙花美得讓人陶醉。其實,你不知道煙花雖然好看,但很危險。所以,我們要小心地燃放煙花。不一會兒,“龍燈”就來到了我家門口,爸爸急急忙忙地拿了一對鞭炮放了起來。媽媽還給了龍燈一個紅包。每年龍燈來時,我媽媽都會該龍燈一個紅包。龍燈“拿”了紅包后,龍頭就對著我家門口點一點頭。表示感謝,祝我們家財源滾滾、平平安安。在看龍燈之時,我便仔細地觀察龍燈上的金元寶、蠟、小燈籠……
龍燈走了之后,我們就開始了“鬧元宵”的活動之一:追龍燈。龍燈可真長,過了好久才走到最后。我們便追了上去。不一會兒,我們跟著龍燈來到了我們村的操場,只見龍燈繞著操場轉起圈來。才跟了一會兒,我們就撐不住了,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活動之一完成后,我們又開始了許多活動,也一一完成了。最后一個活動就是隨便玩什么,只要堅持一個小時就行。大人們決定打撲克牌,有人開心的不得了,有的人傷心的不得了;小孩在玩過家家。有的小孩因為角色不滿意,而有的小孩覺得很滿意;還有人在打游戲呢!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一個小時已經過去了,所以我宣布鬧元宵活動結束了。所有的人都在抱怨活動太少,并依依不舍。我告訴大家:“雖然‘鬧元宵’活動已經過去了,可我們還可以玩,又沒人來管我們對吧!”大家開心極了。
這次“鬧元宵”每個人都“嗨”翻了。“鬧元宵”可真有趣!我喜歡鬧元宵。
熱鬧的元宵節作文 篇3
元宵節,北京煙花綻放的最后期限,注定不會清寂。
從早上開始,鞭炮聲就不斷。的確,每年就只有那么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購買煙花,半個月的時間可以燃放,喜愛熱鬧的人們怎能放過。尤其今天是今年依法燃放的最后一天,錯過了,又要再等一年。
傍晚的.時候,下起了小雪。雪花映著煙火,別有一番情致。煮上兩碗湯圓,閑坐家中,遠遠的望著。這個元宵,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