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的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每逢我吟誦起這首詩的時候,就會不由地想起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祭掃祖先和先烈的日子。在我的家鄉,每到這個日子,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到祖上的墳墓去祭奠已故的親人。
我們家也不例外。自從爺爺去世后,每到清明節,奶奶便會早早地起來,炒上幾道爺爺喜愛吃的菜,準備好水果、煙、酒、筷子、小酒忠,還有幾柱香燭及老太太折了好幾天的錫箔。爸爸媽媽呢,會買上一束鮮花和幾捆萬元紙幣(當然不是真的錢,而是專供祭祀用的)來表達他們的心意。我也不甘落后,親手摘上一些白色的小野花準備撒在墳前,表達我對爺爺的思念。
一切準備好后,爸爸帶著我們開車出發了。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同里九松公墓。才八時多一點,公路兩邊的車子已經排得像長龍一樣,排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了。去九松公墓的路上,更是人山人海,人們有的捧著鮮花,有的提著貢品,還有的拿著香燭。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趕往墓地。
我們來到爺爺的墓前,先拿出香爐放好,再一一擺上貢品,然后點上香。這時,奶奶撿一根木頭,先在地上畫了個大大的圓圈,然后把錫箔和萬元紙錢倒在大圓圈內。
我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要畫個大圈圈呢?”
奶奶告訴我:“劃個圈就好比把錢藏起來,這樣我們送給爺爺的錢就不會被別人搶走了。”
聽了奶奶的話,我更迷糊了:“爺爺真能收到這些錢嗎?”
媽媽告訴我:“這只是表達我們對親人的祝愿,祝愿爺爺在天堂不缺錢花,生活得好。”。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我們給爺爺叩頭后,把清明節的象征物“標紋紙”系在墳墓前的.兩根竹竿上。我又疑惑地問奶奶:“為啥要系這標紋紙呀?”奶奶告訴我說:“標紋紙表示后繼有人,系掛得越多,說明該墳墓主人的后代就越多。爺爺有兩個兒子,所以我們就系了兩竄。”哎!沒想到家鄉的清明節還有這么多的講究啊!
最后,爸爸點燃了鞭炮。“霹靂啪啦”,鞭炮聲捎去了我們對爺爺的無限思念和祝福。
正在這時候,我發現九松公墓內已是煙霧蒙蒙,黑色的紙灰到處飄蕩,嗆得我眼睛都睜不開了。我們趕忙告別了爺爺,離開了公墓。
看著忙忙碌碌祭奠的人們,我想:“如果能有一種更簡潔、更環保些的祭奠方式,那該多好啊!”
清明的作文 篇2
明日就是清明節了,今天早上老爸很早叫我們起床了,說要我們去參加勞動,沒辦法,我跟弟弟被迫一起去山上。我們得弄兩個地方,一個是爺爺和太爺爺的墳,還有一個是外公外婆的墳。
我們先到深家藩那是一個大山深處,幾乎沒有人的地方,那個野竹子很多很多,我們帶了三件工具,一個鋤頭,一個鏟子,還有一把柴刀。爺爺和太爺爺墳頭有太多的野竹和不知名的.小樹,還有刺柴,我們三個人一人一件工具干活,我拿個柴刀,坎柴,哈哈,我是第一次坎柴,都不會坎,后來老爸說看我坎好累的,原來是我的方法不對,但我還是坎了很多的,至少有2把柴吧。真的累死了,弟弟用鋤頭把草弄的干干凈凈,爸爸把很多粗的柴坎下來,還在墳上澆泥土。
爺爺那弄完差不多有九點半了,弄好我們就去鄭家堡了,去外公外婆的墳頭。外公外婆那去年弄過,基本還是干凈的,但有很多野筍長出來了,爸爸叫我們拔掉,說夏天又會很多的,先拔掉,我們拔了快一個小時,手都起泡了!
那里有棵棕櫚樹,爸爸說坎個葉下來插在墳上,那葉子好像孔雀開屏,漂亮極了!
清明的作文 篇3
望望可愛的家,望望周圍的樹,望望自己,望望親人,我不禁從內心升起一股感激之情――這都是我們的祖先及父輩為我們創下的基業。他們為了養育我們,而歷盡生活的磨難;他們為了讓我們有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不辭辛苦的工作……為了紀念祖先,每年公歷的4月4至6日定為清明節。讓我們在風和日麗、柳綠桃紅的日子里,去看看他們,為他們添上一把新土吧!
太陽當頭照,我們都會拿著剪刀、鏟子、紙錢、祭品上山去。因為人們一般都把祖先埋在山上,認為這樣會使祖先早日升天為神仙。所以山路格外難走,一路上,都是陡坡。搖搖晃晃很危險,不要說拿著東西了,既使單身走也不禁心里打個寒戰,可爺爺說這是在考驗我們的心誠不誠,我們一定要過去。
到了山上,綠樹參天,鳥語花香,環境十分優美。我們的祖先就安息在這里。大人們拿著剪刀修除墓旁的雜草,添土培墳,擺放祭品。小孩子們則到處尋找映山紅,插在祖墳上,這樣會保佑我們這一年像花一樣紅。一切東西都準備好了,由長輩燒指錢,讓祖先保佑我們一生平安。紙鈔灰像蝴蝶那樣飛起來。“噢”灰是白的,全家人都笑了。那就說,祖先來過了,會保佑我們的,否則灰怎么會是白的?
我們帶著輕松和慰意又奔向另一個祖先安息的'地方……
回來后,大人們把剛祭過的清明果分給我們吃。坐在樹下給孩子們講一些祖先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多么偉大,我們的祖先讓我們自豪。
清明的作文 篇4
昨天下午,我與我的好朋友——莊瑞楠,一同去購書中心買書,因為,昨天是清明節,有優惠的!我們一邊買書一邊看書,不知心里有多高興,樂的啊!像朵花兒似的,興高采烈,比蜜還甜呢!中午,我的心不知為什么,總老是像兔子一樣,上竄亂跳的,沒完沒了就像要開北京奧運會那樣,激動的快不行了!我想:我今天怎么那么激動?我左思又想,哈哈!廢了老半天,終于想到了!原來今天是清明節,老爸答應給我五十元錢,去買書,今兒比較劃算,凡是去購書中心那兒買書的,全打八點八折,我一聽老爸的話語心動了,馬上拿起我心愛的錢包,不是數錢,而是看節日卡,看完了,還重重地吻了一下,不過我想:自己一個人去那簡直太沒意思了,要不……帶瑞楠一起去吧!有福同享嘛!我想完,迅速撥打莊瑞楠的電話,沒想到,瑞楠也要去買書,真碰巧啊!我們倆約在三點和三點十五分這期間見面!
下午到了!下午到了!我一陣歡呼,實在待不住了,兩點就背起小書包,到瑞楠小區等候,等到了,我們倆手挎著手,就這樣去了!
來到購書中心,那是人山人海,我們倆被擠的.不行了,我不耐煩了,打前鋒,帶著瑞楠沖出人群。
沖出了人群,來到了四樓……
我和瑞楠,個選個的,精挑細選!過了許久,我看見了一本我中意的書——《香咕新傳》我翻了翻,恩!不錯!一口氣把一套全買了,真是大“放血”
買回了書,我用我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我從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剛買回來的新書,我非常愛惜它,輕輕地放到了桌子上,又再次地親了一下書,按順序,把書疊好,取出第一集,在燈光的照射下,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看著看著……
清明節,真開心!清明節新書看。不過,我覺得,這一次買的書,是我最喜歡的!
清明的作文 篇5
清明時節,我把作業、學習統統扔掉,去郊外的田地里享受了摘草莓的樂趣,去大山上感受了星星點點的春意。
清明一大早,我們先去紅石崖摘了草莓。在路上,我不停地運轉大腦,在想:摘草莓到底是什么感覺呢?一下車,我便緊緊跟在導游后面鉆進了大棚里,低頭尋找可愛的小草莓們。
哎,怎么沒有?只見地里茫茫一片白嫩的草莓花,一點紅艷都沒有。我著急了,探頭探腦找得更仔細了,終于在幾片葉子的下面,發現了一個孤單的草莓。它矮矮的,小小的,有點兒營養不良;我氣壞了:這還怎么吃草莓啊?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呀!
這時,傳來了媽媽的聲音:“這兒的草莓多!”我連忙跑過去,低頭一看,哇!這么多草莓在底下“埋伏”著呢。它們一個個嬌艷欲滴、小巧玲瓏,三兩成群地在“綠葉傘”下美美地睡著覺呢。我伸手摘下一個扔到嘴里,清甜的果汁在嘴巴里竄來竄去。吃完后,仍是余味無窮。我“吃興大發”,把一個個大小各異草莓,全都塞到我那味蕾發達的嘴里;那甜味,真是甜到心頭嘍!我邊與草莓們玩著捉迷藏,便毫不留情的吞食它們,直到吃得肚肥腸滿,才心滿意足地上了車。
接著,我們又奔赴珠山森林公園,開始了游山玩水。
“累死我了!”盤山公路剛開始爬,我就發出了這樣的哀嚎;我的頭暈暈乎乎的,像是塞了一團泥漿,走的步子也是慢吞吞地,恐怕烏龜來了,也比我爬得快呀!
在路邊經過一陣養精蓄銳之后,我又活力四射了。步伐一點點加快。終于,我帶著疲倦到了山腰。
一片清澈的湖水映入眼簾,湖水平靜如鏡,宛如仙女照鏡子時掉下的一片玻璃。湖水不知被誰抹上了一片濃濃的藍綠色。我在湖邊悠閑地打著水漂。隨著一個個水漂散開,我的勞累也煙消云散。在這里,在這個青山環抱的地方,我感覺仿佛在做夢,身子似乎飄在了天上……
最后,歷經了“千辛萬苦”,群山之巔終于踩在了我們腳下。風在耳邊呼嘯,我的'心也飄了起來,望著遠處的山,遠處的湖,我心曠神怡,一次次放開喉嚨對著遠山大聲地呼喊。
初春的山山水水,喚醒了我冬眠的心靈,我要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在春天里茁壯成長。
清明的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于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著,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皇帝。皇帝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皇帝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皇帝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皇帝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皇帝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清明的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的作文10-15
家鄉的清明作文02-28
過清明作文02-28
關于清明作文02-28
又逢清明作文02-27
清明感懷的作文02-28
清明感悟作文02-28
清明祭掃作文02-28
憶清明作文02-27
關于清明的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