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風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家風作文1
每個家庭都有家風,我想了很久很久也沒想好拿我家的什么家風故事分享給大家。但在大年初二,我的腦海中突然閃過這么一個畫面,決定家風分享從這里開始說起,事情是這樣的……
那是20xx年的春節,除夕當天奶奶從超市買回一口“高大上”的新鍋,準備為我們燒美味的羊肉吃。奶奶把嶄新的新鍋洗干凈后放在窗戶外的保籠里準備晾干,由于沒有考慮到保籠的空隙大小,保籠居然沒能架住鍋,只聽“哐”的一聲,新鍋從保籠的'空隙里漏了下去重重地摔下樓了。奶奶立即從四樓飛奔到一樓去找鍋,好不容易在草叢里發現了它,新鍋可憐巴巴地“趟在”那兒,鍋底破的就像靈隱寺內的“一線天”,鍋身和鍋餅也分了家。這可把奶奶心疼壞了,非常自責,接連不斷地嘮叨:“這么好的一口鍋,可惜了,可惜了!我怎么這么不小心呢……”過了些天,聽小區里在傳一個消息,誰家的車子被砸壞了,爸爸媽媽去了解了情況,發現這輛車就是我們家的新鍋掉下去的時候砸的,爸爸、媽媽陪著奶奶急忙找到車主賠禮道歉并賠償了修車的費用,對方也原諒了我們家,見到奶奶那么自責,反而安慰起奶奶:車砸了是小事,幸好沒有砸到人。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其中的道理我一直銘記在心,做事要誠實、守信,做錯事情再多自責也無濟于事關鍵還是要想辦法補救。這就是我的家風分享。
我的家風作文2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中華民族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向來重視家教,經過一代一代相傳,家訓就演變成了“家風”。家風培養出了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家風的好壞。
自古以來,先人們就極重視家風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朱熹寫給他兒子的家書,讓他好好讀書,還有《傅雷家書》等等。
我家的家風家訓是:孝敬長輩;勤奮努力;尊師重道;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媽媽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便自己盛好一碗開始吃。只聽媽媽說,“可以這樣嗎?”我恍然大悟,拍拍腦袋,把大家的'飯盛好,等長輩上座了才開始吃。老爸看見了,便夸我說“對嘛,這才是懂禮貌、孝順的孩子。”我笑了笑。
還有一次,家里的水管壞了,我們打電話讓人來修,可是等第二天,我們都忘記了這件事,到外婆家去了。走到半路,我忽然想到今天不是有人來家里修水管嗎?我立即告訴了媽媽,媽媽一拍腦袋說道:“呀,我怎么忘記了,快回家吧。”
媽媽立刻往家趕,我追上媽媽說:“都走這么遠了,還要回去嗎?叫他下次再來吧。”
“當然要回去了,跟人家約好,就不能失信于人,別讓人家等著了。”等我們剛到家,修水管的師傅就來了,熱情地把家里的水管修好了。
這些就是我家的家訓,孝敬長輩不僅僅是我們的家風家訓,更應該是我們一生的責任。
我的家風作文3
如果說,家庭是農田,那么孩子就是農田中的一顆小苗,家風就是雨,只有雨的滋潤,小苗才會健康成長,只有良好的家風,孩子才會養成好習慣。家風,幫助著我成長。
在家里,父母經常教育我如何做人。例如:禮貌善良虛心誠實寬容,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他們還教育我,禮表儀態一定要好,如:衣著整齊,見到別人問聲好等。記得那一次,為了得到一個好玩的小皮球,我和朋友打起架來了,誰也不讓誰。爸爸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人要寬宏大量啊!這樣才是個好孩子。”爸爸的.話深深地教育了我,從此以后,我牢記于心。
爺爺經常也對我說:“孩子呀,現在的生活多美好呀!我們一定要珍惜它。平常生活中,要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珍惜糧食,還要尊老愛幼,見到老人扶一扶,見到需要幫助的幼兒幫一幫。”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他正在用行動教育著我。
這些優秀家風一直伴隨著我,并幫助著我成長,它讓我養成了好習慣,好品質,樂于助人,拾金不昧,誠實,尊老愛幼……這些都與長輩平時的教育有著親密關系。是的,一個中國人,就必須有著良好的優秀家風。
樹立端正的家風,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家風,也正是成長道路上的基礎,這正如y一句名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規則,是祖輩、父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下一輩的成長。”優秀家風助我成長!
我的家風作文4
教育子女是使一個家庭興旺起來的關鍵,我的家人也非常重視我的學習。由于媽媽工作在外地,我的學習與輔導就落在了爸爸身上,爸爸對我特別嚴厲,因此我也很怕我的爸爸。記得有一次,我的考試成績還不錯,回家后得意洋洋把試卷拿給爸爸看。爸爸一看,板著臉,指著試卷上一個紅叉叉說:這么簡單的題怎會出錯呢?我以為爸爸會看我的分數,沒想到他竟會注意這些細枝末節。他讓我坐下,然后和我將那些錯題的'思路和答案。在他的幫助下,我終于明白了錯題的解法。我時候在背誦課文的時候也會偷懶,總想混過去,但是爸爸檢查的特別認真,不能錯一個字,因此我也就不敢再耍小聰明了。
爸爸經常重視我的學習情況,還經常教育我要想家庭興旺,就一定要重視教育,他還說爺爺在他小時候也經常這么說他。于是,我明白了不受到教育就不能使家庭興旺,之后我也經常向爸爸問一些學習上的問題,還經常接受他的批評與指導。除此之外,媽媽也經常關心我方面的情況,給我一些好的建議與指導,還給我買了很多課外書,告訴我要多看課外書,這樣對寫作很有益處。在這樣一個教育家庭中,我不斷努力著。
我的家風是我成長的航標,他是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并不斷促使我向成功的道路走去。
我的家風作文5
隨著CCTV新聞頻道播出的“新春走基層之家風是什么”,我就對“家風”這個熱門話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促使我每天都要看央視新聞的有關報道。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俗話也叫門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于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條件下,繼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尤為重要。
古代人把家風總結為五常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現代人的.家風是什么,眾說紛紜,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低調做人、為事清廉,孝順和氣、厚道誠實……在新聞頻道,記者們采訪了四川成都火鍋店一位顧客說:“我們家有一個傳統,這一碗飯,吃著只要剩一粒米,不行。”還采訪了面攤老板說:“樸實一點,厚道一點,做人要實在一些,天上不會掉餡餅砸到我頭上的。”說得很好很實在。
看到這里,我忍不住問爸爸:“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爸爸說:“我們家的家風是不要貪小便宜,要懂得謙讓,借別人東西一定要還給別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家風,你會飄進千家萬戶的!
大家都來曬曬自己的家風吧!
我的家風作文6
家風、家教,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尊老愛幼、勤儉持家、明事知禮……好的家風家教,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推動了中華民族不斷向前,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一個處在好的家風家教的人,會在其好風氣的影響下得到好的發展。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很清楚的表達了身邊的.環境對一個人的發展很重要。“孟母三遷”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在成長過程中有好的家庭背景,對一個人的發展有十分巨大的影響,這是每個人都不能否認的。而且我們起初的發展就在家里,家風家教也就自然對我們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一個好的家風家教可以促進一個人健康的成長,有助于一個人走向成功。就我自己而言,我覺得我家的家風家教是比較棒的,基本上沒有什么封建教條的限制,有的是那種有助于我們發展的助力,有的是有助于我們人生的指明燈,有的是束縛我們犯錯的警告,總之感是提供了一個適合成長的環境。
家風家教是人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家風家教是一個成功人士的必備。
我的家風作文7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在學校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書本上也學到許多誠信友善,舍己為公的故事,我想作為一名小學生,不僅應該弘揚中華美德優良的傳統發揚下去,弘揚家風家訓。
收到,家風家訓我就想到一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奶奶常說要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能糟踐東西,那時候我還小,不以為然,而現在我長大了,明白了這一粒糧食飽含了多少艱辛,我懂得這就是奶奶的.家風。
姥姥姥爺都是工人,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媽媽在我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常常教育我:要勤奮刻苦,自立自強,不要不勞而獲,在我家,爸爸媽媽從來不嬌慣我,我自己洗衣裳,收拾房間,幫媽媽洗碗,擇菜,給姥姥捶背,給姥爺讀報紙,我通過自己的表現獲得了老師的信任和家長的喜愛。我們零零后是祖國明天的太陽,我們一定要把祖國"大家"的優良品德發揚光大,把"小家"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作文8
我的父母都單位上班,爸爸媽媽經常把“好好學習、禮貌待人”作為他們教訓我的口頭禪,這句話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圣詔”了,也可以說成是我的家風吧!
從記事起,每逢家里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席愉快的談話。我經常是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吃飯時安靜的像一個“啞巴”,于是經常得到了客人的夸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但是平時,淘氣的.我會時不時“做怪”。例如給睡覺的老爸抓腳底,惹得老爸的怒斥:“不要吵,讓我睡個美美覺。”
雖說是現代社會了,但父親總是用些落伍教育方法來管教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我這位家里的小淘氣懂得了“要好好學習、禮貌待人”的道理。每當傍晚放學,爸爸總是在樓下等著我,監督著我去紫陽公園跑步,跑步后我就得回家。我真想對父親說:“我還想再去和同學打籃球。”但怯于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我的家風作文9
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他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征,道德修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我是在傳統樸實的家風熏陶下長大的,善良、有愛、誠信、有擔當,同時也在傳遞給我的孩子。
生活中點滴小事,家長教育決定國家命運,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暑假帶孩子去公社農場玩沙,沙堆處放了一個木制坦克,兒子特別喜歡,從看到就愛不釋手,一直到我們走這個小坦克就陪伴著他,該回家了時我讓他把他的玩具收拾好,他竟然把小坦克也裝入他的小桶中,我就問他這是我們的東西嗎,我們能拿走嗎,他想了想就放下了。我就告訴他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拿,再說放著就是讓小朋友玩。
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先從我們一個小家庭做起吧。
我的家風作文10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錯,我的家鄉確實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后首當其沖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媽媽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里。
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畢業了,并且掙到了錢。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上海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我們都為哥哥高興。
當天,哥哥開著新車帶著爸媽去了南通的老天寶黃金店,說是為媽媽買黃金,就當是孝敬媽媽。因為:以前沒那么富裕,現如今社會條件改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媽媽精挑細選的耳環和戒指,媽媽整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里,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也許,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也許,“孝”這個字說簡單也不為簡單,說不容易,也并不是那么的苛刻。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為父母端上一杯溫暖的茶;孝,不過就是為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么事比孝敬父母更為重要的了。
我的家風就是如此,“孝”這個字永遠刻在我的心頭。
我的家風作文11
我是一個在美好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幸福孩子,歡樂的笑聲,優美的音樂聲,瑯瑯的讀書聲一直縈繞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隨著我成長。爸媽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我努力學習,積極鍛煉,從而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然,這還少不了爸爸制訂的家訓的功勞。我的家訓是“五為”準則,即是:為人、為學、為用、為體、為生。為人是根本,為體是基礎,為學是手段,為用是目的,為生是理想。
讀書聲是我家的最大特色。我從嗷嗷待哺的搖籃時起,就一直沉浸在讀書聲中。媽媽從小就給我讀兒歌,講童話故事。爸爸也以身作則,會在早餐期間花五分鐘,晚餐前花十分鐘讀古文。他經常讀得抑揚頓挫,聲形并貌,使我深受感動,就跟著一起大聲朗讀。讀熟練了,我就和爸爸一起“對詩”,讀書聲傳遍家中的每個角落。直到現在,十年過去了,早晚十五分鐘的讀書聲幾乎沒有停止過。瑯瑯的讀書聲不但使我幾乎背完了中學的古詩文,而且使我的作文水平不斷提高,也了解了更多的歷史知識,給生活增添了一番讀書的樂趣。
我家里也處處充滿音樂聲。我還沒有出生時,爸媽就給我聽曲子。直到現在,我家每天依然環繞著各種經典名曲。那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樂曲,時而歡快,時而優美,時而憂傷,輕輕地在整個家中飄溢、回蕩。悅耳動聽的音樂聲,使我的大腦變聰明了,讓我每天都開開心心!
良好的家教,促進我成長。你看,我不正在向陽光大道走去嗎?我感謝我的家庭!
我的家風作文12
我很想知道我家的家風是什么?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每個人的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它影響著我,告訴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我的媽媽和爸爸很孝敬老人,她影響了我,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孝敬老人。
在我7歲的時候,我的奶奶生病住院了。我的爸爸媽媽聽到這個消息,開著車,像閃電般的速度很快就到了醫院。爸爸媽媽慌慌張張的提著水果,來到奶奶的病房,推開門,著急地問:“媽,你沒事吧?”我奶奶說:“沒什么大礙,就是有一點頭痛。”爸爸這才松了一口氣說:“那就好。”我的媽媽說:“媽,我給你帶來了你最喜歡吃的水果,我現在就去給你洗洗。”奶奶說:“我有點渴。”我爸爸飛快地跑過去,給我奶奶到了一杯熱水,遞給了奶奶。爸爸這才有空坐在椅子上休息。接下來的.時間,爸爸陪著奶奶在病房里聊天,天漸漸地黑了,我和媽媽才告別了奶奶回自己的家。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爸爸媽媽關心奶奶,這就是尊敬孝敬老人,這種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我的家風作文13
善良這個詞常常被用來評價一個人,古人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一個家庭如果善良仁德,可以傳承十代以上。
范仲淹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范仲淹是北宋朝廷重臣,他在任的時候,救濟學子,減少徭役,善行惠澤天下。
別人相中一塊風水寶地,要給他當府邸,他拒絕之后,把這塊風水寶地建成書院。
他說,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這塊好風水。
北宋土地兼并嚴重,很多的豪門大族家里土地千頃,平民百姓卻沒有土地,流離失所。
范仲淹毅然建立義田,把幾千畝的田地作為公益田,讓他們免受饑寒之苦。
后來因為戰亂,義田遭到毀壞,他的`后代卻毅然扛起義田復興的責任,幾次被毀,幾次重建。
范家后代繼承了他的善心,將他的善行延續了幾百年。
范仲淹在家族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他的后代不斷施肥灌溉,直到它變成一顆蒼天大樹,這棵大樹庇護著他的后代子孫,從宋朝一直到清末,整整800年的時間里,興旺不衰。
善良,是最好的家風。
我的家風作文14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做人正直,節儉持家,戒驕戒躁,熱愛祖國。
小時候,老爸老媽就教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給我講愛國的'故事,讓我看新聞,了解國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學習,將來要為祖國做出貢獻。
父母教育我為人要正直,說到就要做到。我借了他人一本書,老爸老媽就要我記好還書的時間,要求我準時還書,兌現自己的諾言。有一次,我送給同學一個玩具,但我又后悔了,我非常喜歡那個玩具,想要回來。老爸知道后,立刻阻止了我,說:“你把東西送給他人了,你就要說到做到,東西就不能再要回來了。”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節儉,從不浪費。吃飯的時候他們要求把飯吃完,每次做的飯菜我們都能吃光。他們還要我養成出房間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該開的燈和電源不要開。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時候,他們要我把水調的小一些。
父母從小就教我為人謙虛,不要因為一時成功而驕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時,他們都會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錯,在學校到處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績給他們看。我本以為他們會表揚我,誰知他們不僅沒表揚我,反而把我批評了一頓。從此我再也不驕傲了,養成了謙虛的良好行為。
家風家訓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下,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逐步提高。
我的家風作文15
以前我常常聽人說家風。我卻不知道家風到底是什么,于是就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家庭中的風氣。它等同于家規,卻又不僅限于家規。是一個家的優良傳統。
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和家訓,我們家的家風主要體現在孝道上。爺爺奶奶年紀大,習慣了農村的生活,一直不愿來城里和我們一起過。爸媽擔心他們年紀大,照顧不好自己,就每個周末帶我回老家看望他們。每次回去都要買上許多吃的、用的。以前老家的地沒有被全部被人承包時,一到農忙,爸爸就請假回家干活。周末回到老家,爸媽總是爭著干活,讓爺爺奶奶歇歇。看到爸媽如此孝敬爺爺奶奶,我也想孝敬一下爺爺奶奶。前幾天,我在一家蛋糕店里,看到了一個非常好看的蛋糕,這個蛋糕大約十寸,上面有一個桃子,卡片上寫了個壽字。我想奶奶一生中從來沒過過一次生日,今年九月我要給她過一次生日,這個蛋糕不正好可以祝奶奶長壽嗎?等到奶奶生日那天,我就會用我的零花錢買下這個蛋糕送給奶奶。我把這個計劃告訴爸爸媽媽,爸媽都夸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除了孝順之風,我們家還有勤儉之風,善良之風。這些都是父母留給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會繼續把這些家風傳揚下去。
【我的家風作文】相關文章:
我的家風作文09-12
我的家風故事作文02-27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08-07
我的家風家教作文06-15
我的家風作文(精品)12-21
[集合]我的家風作文02-23
說說我的家風作文12-10
曬曬我的家風作文02-23
我的家風優秀作文02-19
我的家風作文(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