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憶春節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記憶春節的作文 篇1
在今年春節期間,我過得很快樂,最讓我快樂的是放一些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炮竹。我是跟我的兩個姐姐一起放炮的,她們害怕有危險都不敢用打火機,那我們只好點燃了幾根香來點燃炮竹。
我們拿了三個煙花是小的那種,還有兩個能響的.就下樓去了。首先我們放了一個煙霧彈,找到炮的導火索,用燃著的香點燃了它,放到地上,立刻它就冒出了五彩繽紛的煙霧來,有藍色的、紅色的、白色的和紫色的,真是好看極了。接著我們又點燃了一個叫“煙花寶貝”的煙花,點燃后五顏六色的小煙花從旁邊噴了出來,也非常的美。最后是一個手拿著放的煙花,點燃后它也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特別漂亮。該放能響的鞭炮了,我們第一個就點燃了一串的小鞭炮,它發出了“噼噼啪啪”的聲音。我們準備放一個名叫“手榴彈”的響炮竹的時候,沒有仔細看說明都不知道怎么放,最后就把“手榴彈”給丟進了垃圾桶里了。
今年春節放鞭炮,真是開心!
記憶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不知不覺在忙忙碌碌中到來,每到這個時刻,每個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親戚團聚一般,以續親情、以報親恩、以示孝順。這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緣。
孩時的我,把這個節日當成自己最有感召力和最具親和力的節日,不僅僅是過年有新衣服新鞋及好吃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每到這個節日,親朋好友相互交流拜年以示祝賀,創造了一種親情交融的`好機會。我記憶當中,過了初一,我作為家中的代表,都要到長輩家中一一拜年,先是外婆家、舅舅家,接著是姨姨、姨夫家,如此依循長幼尊卑先后次序以行拜年禮儀。那個年代經濟不如現在富有,拜年送禮不可能送煙酒,即便果品,也是最土的月餅切條后或者餅干用報紙包扎后用繩子捆系,上貼一紅紙條做成的禮包,到后來逐漸有了縣城生產的油燒果子。即便這樣,親朋好友亦是快樂無比,其樂融融。真可謂應了那句老話“禮輕仁義重”。在意的是一份親情、一份尊重的文化情結。
在拜年的時候能在親戚家吃到雞腿或是鴨腿,那是拜年的一種高規格的禮儀,間或有的時候能收點新年的紅包,農村叫燈子錢,雖是一到兩元錢,但那是一種快樂和幸福的情懷。所以對以大多數農村小孩來說都喜歡在正月里串門拜年,我想那個時候大概是源于吃得幸福玩得開心的緣故。
而今,我們已經長大成人,為人父為人夫,已經感受不到過年帶來的新奇和滿足,就連我們的孩子同樣也感受不到過年的新奇和滿足感,更不會有我們那一代人的那種特有年代的記憶快樂,因為他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富足的年代,沒有知足的快樂……
記憶春節的作文 篇3
每到過年,被濃濃的年味包圍時,被喜慶的氛圍感染時,被鮮艷的中國紅陶醉時,一幅幅久遠而又溫馨的畫面就會從記憶深處走來,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年節里,最辛苦的應該是母親,但不知為什么,關于年節的記憶卻總是定格在父親的身上。從我記事起,每年臨近過年的幾天,我家就會變成一個紅色的海洋,那是父親受左鄰右舍、朋友同事之托開始寫春聯了。一張張大紅紙、一副副待寫及寫好的春聯占據了所有空間,濃濃的墨香彌漫了每個角落。父親站在桌案前揮毫潑墨;姐姐按照父親的囑咐,將紅紙裁成所需的規格;我則負責將父親寫好的春聯小心地鋪展開,晾干上面的墨跡。為了盡快給下一副對聯騰地方,我不停地俯下身,認真地將每一個字吹干。很快,成卷的大紅紙在父親的手里變成一副副構思精巧、意趣盎然的春聯,床上、桌上、地上、凳子上,整個屋子都被紅紅火火的春聯覆蓋了。寫到高興處,父親會情不自禁地吹起口哨,時而還雙手叉腰,欣賞一番自己的作品。休息時,父親不忘把我們叫到跟前,教我們如何分辨上下聯,然后讓我們自己配以橫批,一副副捆扎擺放整齊,再寫上名字,等著人家上門來取。
寫春聯是件費時勞神的事,幾天下來,父親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可是當大伙兒滿臉喜氣地走進門,然后拿著各自的春聯心滿意足地離開時,我總能在平時不茍言笑的父親臉上看到發自內心的喜悅。不用說,我們姐妹的心里更是滿滿的成就感。
年前,父親的任務不只是寫春聯,還要幫助母親清理打掃、蒸煮烹炸。這是年節里最要緊,也是最繁重的勞動,但這些都不是我所關心的。對于我和姐姐來說,除了穿新衣,最期待的就是父親“殺雞拔毛”的時刻,最好是有著漂亮羽毛的大公雞。其實,這個根本不用我們操心,父親每次都會把顏色純正艷麗的羽毛留下來,做成漂亮的毽子,作為新年禮物送給我們。記憶中最難忘的要數那只“小雪球”,那是父親選擇白色公雞的絨毛,以紅色綢緞包裹方孔銅錢為底托精心做成的,通體渾圓雪白,無半點雜質,拿在手里軟乎乎、暖融融的,姐姐給它起名叫“小雪球”。當我和姐姐捧著“小雪球”興奮地沖出門外時,像是為了迎接它的誕生似的,天空忽然飄起了雪花。我們在潔白的雪地里奔跑跳躍,“小雪球”緊隨我們的節奏和步伐,在洋洋灑灑的大雪中舞蹈、翻飛,像天使,像精靈,更像我們純真無邪的童年。
年節里,什么都可以缺,唯獨煙花爆竹不能缺。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也是孩子們的最愛。但那個時候,大大小小的鞭炮倒是隨處可見,煙花的種類卻單一又貧乏。按捺不住性子的淘氣孩子通常只能拿小火鞭過過癮。相比之下,我們姐妹是幸運的,因為父親總能憑借自己的智慧,讓多姿多彩的煙花在我們眼前綻放。他帶著我們一起,把一串串鞭炮逐個拆開,將里面的火藥倒出,再加入早就準備好的鈉、磷、硝等元素,和發射藥一起裝入一個紙筒,最后加進引芯。自制煙花,父親之前并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失敗有時在所難免,但經過不斷探索,反復試驗,不僅成功做出了煙花,而且花色品種還不少呢。
除夕夜到了,當人們在黑暗中點燃鞭炮,點亮心情時,我家小院的上空則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繽紛絢麗、華光四射,引得街坊四鄰紛紛趕來,涌進我們的小院。一時間,小院里沸騰了,大家歡呼著、贊嘆著,睜大雙眼觀賞著。歡樂驚喜的笑容停留在他們臉上,印在我們心里。
父親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且善于發現美,懂得創造美。正月里,當別人都忙著走親訪友、禮尚往來時,父親卻總是帶著我們做一些有趣的事。扎花燈就是每年必做的功課。父親心靈手巧,且擅長書法繪畫,扎花燈無疑是他的拿手好戲。但這是一個繁瑣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全家總動員。鐵絲、竹棍、線繩、蠟燭、筆墨、各種彩紙等這些必備材料,是父親早已準備好的,接下來就是各盡所能,分工合作。剪紙是母親最擅長的;扎花球、纏花架、剪燈穗等這些細碎的手工活則由我和姐姐來做;花燈的形狀、內容及色彩是整個“工程”的關鍵所在,必須由父親親自完成。之所以說燈有內容,是因為父親設計的每一只花燈,都代表一個生動的故事,蘊含著鮮明的`主題。不同的故事,意境不同,花色形狀各異。父親為花燈繪制的場景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更為奇特的是,花燈一旦點亮,冷空氣所產生的氣流便會推動花燈繞中軸轉起來,父親說這就是“走馬燈”。燈一轉,整個畫面都活了,里面的各色人物自然也不甘寂寞,他們或乘云駕鶴,或翩翩起舞,或上天入地,或拼殺打斗,熱鬧非凡,趣味橫生,真的是一只花燈一臺戲。《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女媧補天》《八仙過海》……那些年的年節里,在父親的精心編排下,在我們姐妹手中,不知上演過多少出精彩的好戲。如今,排戲的人早已離我們而去,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卻一直激勵著我們;戲里戲外的故事,也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記憶中。
又過年了,今年是猴年,六小齡童的《金猴鬧春》驚艷了全國春晚舞臺,開年大戲《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正在各大影院上映,但這些精致華麗的大制作并不能引起我的興趣,我的眼前只有父親親手給我們做的那只走馬燈在不停地旋轉著,它的名字就叫《大鬧天宮》。
記憶春節的作文 篇4
小時侯最愿意過年,因為過年可以吃水餃。那種包成半圓形的有餡的面食,含在嘴里熱乎乎滑溜溜的,咬上一口,滋的一下,里面的鮮水不用咽就直往肚子里流,真是香透肺腑。當時我天真地想,這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好吃的東西了,要不,老天爺為什么每年都要千里迢迢的從天宮里到人間找餃子吃呢?
在兒時的印象中,吃水餃就是過年。上世紀六十年代,正值物質極度匱乏,但是再怎么貧窮,一年也得包三次水餃。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得包水餃,灶王爺辛辛苦苦了一年,讓他吃頓水餃犒勞犒勞,免得他上天以后說了人間的壞話。過了小年,就得開始置辦年貨了,置不完的嫁妝置不完的年,年的氣息逐漸濃厚起來。大年三十晚上包水餃,人家老天爺大老遠地從天宮里來,不就是為了吃頓水餃嗎,說不定這一吃高興了,讓天下來個風調雨順,老百姓該省多少心。大年三十,剛吃罷晚飯,母親就開始行動起來。包好的水餃得一直等到午夜十二點才能下鍋,站在灶旁,眼巴巴地望著沸水鍋里上下翻滾的白花花的小元寶似的水餃,心想,老天爺是個什么大官,能有這么高的待遇。正月初七早晨還得包水餃,最好用大年五更里用的`水餃材料,灶王上天代替玉皇大帝料理天庭,讓玉皇大帝下凡吃水餃,灶王是一家之主,可不能虧待了他,用五更里的材料再包一次水餃給他接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在小時的記憶里,一年也就吃這么兩頓半水餃。
記得有一年五更,我家煮好了水餃,正準備端到天井里祭奠老天爺。鄰居家二嬸神色慌張的來到我家,伏在母親的耳邊嘀咕了一陣。我看見母親就從那水餃已經不多的沸水鍋里撈了一碗,讓二嬸匆匆地端走了。后來才知道,二嬸家本來也包了一小蓋頂水餃,她讓三個孩子睡到五更起來吃。可誰知道孩子們餓極了,一個個都假裝起來小便,回去時就順手摸幾個充饑,幾個輪回,水餃就被摸光了。等五更二嬸起來煮水餃時,才發現蓋頂上已經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個個月牙似的痕跡,二嬸不得已到我家借一碗水餃孝敬老天爺,后來二嬸回憶說,怪不得那晚上大寶他們起來得那么勤快呢,借水餃過年成了二嬸家史上一個辛酸的小插曲。現在想來,那時的水餃餡多虧都是一些白菜蘿卜什么的,沒有一點生肉,要不還不吃壞了肚子。
我家過年包水餃總是包兩樣。一樣是小麥面的,里面的餡是大白菜頭,拌上些花生油,這種只包少數;一樣是地瓜面的,里面純粹包了一些白菜幫子,可這也成了我小時侯夢寐以求的美餐。第一種水餃,我們小孩子是沒有福分吃的,母親非常孝敬爺爺,等祭奠完了老天爺,母親總是把那碗白面水餃端到爺爺面前。當時我不懂事,手里的筷子會不由自主的偷偷伸進爺爺碗里,母親看見了,總會把我已經夾起的水餃打下,并說:"你們小孩子,有的是時間吃白面水餃。"母親的話我沒齒不忘。
還真得應了母親的那句話,現在只要你不膩,哪怕頓頓吃白面水餃也不在話下。花樣之多,種類之全,一般人都說不上來,反正哪樣也比以前孝敬老天爺的那種好吃。前些日子,碰見二嬸的兒子大寶,他現在是一家公司的經理,提起當年吃水餃的笑話,他摸著自己那橫空出世的將軍肚,回味無窮地說:"別說,現在還真想吃頓純白菜餡地瓜面餃子,涮涮膘。"二嬸在一旁罵道:"看看把你燒的。一連吃上三頓保你吐酸水!"
在家里,每當妻子端上熱氣騰騰的水餃時,我總會習慣地對女兒說:"我和你媽小時候,只有……"
這時,女兒總會馬上接過話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水餃’是不是?你們小時侯是安史之亂,咱們現在是開元盛世。老爸,別忘了,社會在飛速發展,再過十幾年,我也會對我的孩子憶苦思甜的!"
可不是,老百姓的日子一天一個新花樣。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變成了現實,還提那些傷心事干什么!
【記憶春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的記憶作文400字12-24
【必備】春節記憶作文四篇03-31
【必備】春節的記憶作文10篇03-21
有關春節的記憶作文3篇04-01
關于記憶春節的作文四篇04-28
實用的春節的記憶作文4篇04-28
關于春節記憶作文4篇04-24
【推薦】春節記憶的作文四篇04-25
【必備】春節的記憶作文3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