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憶清明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憶清明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啊,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走近了。行人失魂落魄,被小雨勾起了憂傷,攪亂了心緒。但對我而言,這小雨,恰恰是一首歡快悠揚的樂曲,回蕩在耳畔,久久不散。
走過彎曲的山道,我的目光掃過這片荒涼的大山,最終漫不經心地停留到那個老頭的身上。他是我的爺爺,一個名義上是我親戚的老頭子罷了。我翻了個白眼,不愿再多看他,卻只是望向窗外雜草罷了。
那老頭的心很狹隘,狹隘到只能裝下我幼小可愛的弟弟,卻裝不下他的大孫女。他能夠為了弟弟徒步走半座山摘個葫蘆,能夠為了弟弟耐心地講童話故事,能夠為了弟弟獻上自己所得的最好的東西,但他卻冷冷淡淡地對我:逼迫我早上起床疊被子,逼迫我早起晨跑十五分鐘,逼迫我去幫奶奶擇菜洗菜。他從來沒有重視過我,也沒有給我過溫暖。
不甘、不解、怨恨
清明節,老頭要帶我去祭祖。下了小雨的.道路泥濘不堪,一直荒無人煙的大山寂寞而又瘋狂地生長,幾乎沒有地方下腳,腳邊的藤蔓鉤著我的褲腳,使我舉步惟艱。我望著幾乎看不到了的老頭,心中不免煩悶。遠遠的在淅淅瀝瀝的雨幕中,老頭似乎回頭看了我一眼,又似乎刻意放緩了步子,用鐮刀將周圍的雜草砍倒,為我開出了一條道。心中的柔軟被觸碰,但我仍用堅硬的外殼包裹住了它。爺爺也為會我著想?只是一點小恩小惠,值不得什么。
經過一處陡峭的土坡時,爺爺停了下來,主動地彎下身子,拍了拍自己寬厚的背:“上來”。我有點吃驚于他的舉動,于是用手指點了點自己:“我?”“是啊,這里除了你還有別人?”爺爺肯定的聲音從底下傳來,我躊躇了一下,最終還是伏上他的背。
他的背很寬大,很安心,有著淡淡的煙草味卻不令人厭惡,我抿了抿嘴唇,終究將一直憋在心里的問題問出了口:“爺爺,你是不是不喜歡我?”“為什么會這樣覺得?”爺爺吃驚地轉頭看了我一眼,“我還覺得你對我很冷淡呢!”我鼓了鼓腮幫:“還不是因為你對我那么嚴格,對弟弟那么寬容!”爺爺勾了勾嘴角:“今天我們要祭拜的那位是我的爸爸,你的太祖父。曾經我也不明白為何我與他之間從未有過寬容和理解,每回都是他在逼迫我,我在怨恨他。但當我真正接過了族譜時,我才驚訝的發現,如若不是他那么逼迫我學這學那,我根本就不夠資格去管理這么大的家族。”爺爺頓了頓,回頭溫柔的看了我一眼:“你是長孫啊,我們的家風就是長孫挑大梁,背負著家族的希望的那個人必須足夠獨立優秀。所以,這是你該承擔的責任。而弟弟,他還很小,他現在的任務就是享受生活。而你長大了,是個大姑娘了,當然要學會獨立,學會幫忙,學會承擔責任了呀。”“那”“你是我的大孫女,也是我的心頭肉。”爺爺微笑地打斷了我的話,我總是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舒展開來。
安心、自在、興奮
在那個清明節,我解開了與爺爺的誤會,也真正地成為了一個獨立能干的,有責任感的大姑娘。
清明的小雨滴與我和爺爺的歡聲笑語碰撞在一起,像滾落在玉盤的珠子一樣,在我的心頭奏響了一曲悠揚歡快的樂曲。
憶清明作文 篇2
我是一滴雨。我是屬于清明的一滴雨。我隨清明而生。生于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萬物的生長都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清明。我隨著它出發、成長,我陪伴了它兩千多年,也見證了它兩千多年。它快樂憂傷都在我心里。我最懂它。
先秦古籍曾記載:清明之日,桐始華。清明的到來意味著冬已逝而春已臨,意味著萬紫千紅的生機。逢清明之日,若它明媚爛漫,我便高佇晴云之上,望它的快樂;若它憂愁傷懷,我便絲絲下界,希望為它網得春天的蓬勃。所以,兩千多年的時間,在屬于它的日子,我見過春溪畔上桃花燦爛,暗香浮動;見過絮狀蒲公英混雜在濃香空氣里,翅羽翩翩;見過蝴蝶與花共舞,醉于閑愁萬語,無語東風。我也見過細雨如煙中,白鵝浮碧波,綠水曳蒹葭;見過碧玉妝成,綠絲垂絳,風情萬種;見過柳影晃動,細葉被春風裁了又裁,披襟攔西風。
我喜歡歡幫清明推開春日的門,然后嫩綠鵝黃一陣陣熟悉的香氣在我的無邊飛舞中滂沱。記得杜牧寫過“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于是古人在清明祈春、祭祖,招魂續魄又或春耕春種,踏青嬉戲,盡享春光。一直到了一個戰火連天的時代。先烈們的身體在刀劍下僵硬,無數個血肉之軀擋住了無情的炮火。硝煙鮮血觸目驚心,我看到清明哭了。我是清明的淚,我怎能不懂它的悲傷,那一道道深深的`淚痕鐫刻在清明的臉頰上,刻骨銘心。于是我替清明去憑吊先烈的墓石,去催開墳上久違的青色。我替清明來掃墓,來植物,來憑吊,來思念。
我眼中的清明總是充滿了無限的詩意纏綿。它是大自然結構出的故事,是流彩五色洋溢出的詩情,是生機的萬物裝幀成的嫣然的水墨畫。兩千多年來,一滴一滴,我把清明釀成了女兒紅,芳醇典雅。歷史如潮,有些東西已經被遺棄,然而永遠不能失卻的是,是蟄伏于傳統之上的清明的詩意。
清明派我銜回春天,透青的山谷,樹的諦聽和注視,還有鳥兒問答。常見挎著竹籃扎馬尾的小女孩,裝一些柳條和苦菜。清明帶給人們生機,帶給人們思念的機會,可它心里裝的是比苦菜還苦澀的心醉。
我是一滴雨。我是清明的一滴雨。在楊柳依依之際,我想在它額頭插一枝爛漫山花,帶它一起回憶,回憶……
憶清明作文 篇3
隨著天氣轉暖,花兒開了,葉兒綠了,天地澄明,風和日輕,清明節轉眼就到了眼前,想起清明節,腦海里滿滿溫馨溫情的回憶。
兒童時代,清明節的記憶與雞蛋和秋千有關。
老家的習俗,清明節這天,不論窮富,都要給家里的孩子煮雞蛋吃,一人兩個,多者不限。我們家窮,偏偏孩子又多,我們姐弟三個,加上和姐姐只差一歲的小姑,算起來有四個小孩,最少要八個雞蛋,這對當家主事的奶奶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自打開春雞開始抱窩后,奶奶每天都盯著雞屁股,每下一個蛋都會喜滋滋的收起來,攢到八個的時候,我想奶奶會長出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剛煮出來的雞蛋暖暖的,臥在手心里,看著就那么可愛,一開始舍不得吃,用紅紙染了,紅彤彤的,帶著一股喜慶。小朋友之間,會拿出來互相炫耀,比較,看誰的雞蛋更大,更圓。把玩半天,實在忍不住了,便吃掉一個,另一個忍了又忍,還是沒忍多久,又被我小口小口的吃掉。吃完了便眼巴巴的盯著姐姐的那份,姐姐看我可憐,再把她的那份給我,我等于一人吃了兩個人的雞蛋。我小時候就是那么饞,為了一口吃的,可以什么都不顧,沒臉沒皮。
老家的院子里有幾顆碗口粗的榆樹,奶奶拿繩子綁了,給我們做了一個簡易的秋千,我們幾個就在院子里爭著吵著鬧著蕩來蕩去,奶奶在一旁看著,笑而不語。一般是我和弟弟坐的多,姐姐和小姑輪流在后面推我們,姐姐只比我大三歲多,但從小就有姐姐樣。大了以后,有一年清明節去大姑家里,看到她家門口的空地上也有一個小秋千,一個小男孩坐在上面,一個小女孩在后面推,我估計那小女孩肯定是小男孩的姐姐,那一剎那,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時候,想起了自己的姐姐,一種感動油然而生,有個姐姐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比起我們小孩玩的小秋千,大人玩的大秋千就要復雜多了。我們家門口是個三叉路口,有一塊三角形的空地,正適合用來蕩秋千。記得離清明節還有好幾天,村里好事的大人便開始張羅開了。通常是幾個老者指揮著一幫青年后生,搬來打麥場壓麥子的石頭碌碡做底座,上面架上“門”字型的架子,四周有六根繩子從不同的方向固定住,架子上有兩個鐵環,繩子拴在鐵環上,一個秋千就做成了。
清明節那段時間大概是人的心情最愜意,最放松的時候。遠離了冬天的嚴寒,脫掉了臃腫的棉襖,棉褲,人的身子一下輕快了很多,隨著身體的輕快,精神也自由了,有種想放飛自己,擁抱自然的沖動,蕩秋千便是宣泄這種情緒最好的方式。大人們打秋千不像我們小孩子,享受那種蕩來蕩去的愜意,大人們享受的更多的是那種刺激,那種從精神到肉體徹底的奔放。蕩的好的人飛起來幾乎可以與橫梁齊平,看得人心驚肉跳。每到此時,這里便成了鄉村快樂的海洋,誰都可以去試一試,一個人蕩,無數人看,有叫好的,有起哄的,有相互較勁的,品頭論足,笑聲不斷。最受歡迎的是男女組合,相對而站,輪流發力,只見兩人不斷蹲下起來,那情形多少有些曖昧的成分,讓圍觀的人笑得直不起腰來。這樣的組合,女的一方一般都是潑辣的'、已婚的女人,未婚的姑娘恐怕都會躲得遠遠的,唯恐那意味深長的目光落到自己臉上。
其實,清明節蕩秋千古已有之,蘇東坡的蝶戀花.春景就有這樣的描述,“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內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只不過,蘇夫子描寫的這位蕩秋千的少女大概是生活在深宅大院里。她在春光明媚的早上,兀自打著秋千,沒心沒肺的笑著,卻不知,她銀鈴般的笑聲引發了墻外一位后生的相思之情,他在墻那邊徘徊很久,渴望一睹姑娘芳容而不得,春潮泛濫,百爪撓心,像一只發情期的公貓。
中年以后,我每年清明節都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上墳,無數次在鄉村行走,再也沒見到那種高高的架在碌碡上的大秋千,即便小孩玩的小秋千也難得一見,大概,在席卷全球的物質享樂主義大潮裹挾下,即便是鄉村,對這種簡單質樸的,帶有田園氣息的運動也早已不屑一顧了吧。
中學時,清明節給我的印象是掃墓。
學校地處鄉鎮,距離縣城的烈士陵園有十幾公里,一大早就走,以班級為單位,舉著紅旗,列隊而行,一個學校的學生怎么也有幾百號人,長長的隊伍可以拖得很遠。行走在綠色蔥蘢的原野上,行走在藍天白云下,春風鼓蕩,春意盎然,人的精神格外愉悅,十幾公里的路程并不覺得有多么遙遠。到了那里大概十點多種,無數個學校的學生匯集到一個廣場上,紅旗獵獵,人頭攢動,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聲勢自是浩大。
按照程序,先是領導講話,然后請當年的戰斗英雄講話,最后是學生代表宣誓,代表一般選模樣周正,根紅苗正的,往那里一站,表情嚴肅,苦大仇深,聲音則洪亮高亢,郎朗上口。宣誓詞大概意思是,我們要牢記先烈事跡,繼承先烈意志,不忘階級斗爭,誓將革命進行到底,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等等。我們因為離得比較遠,只能聽個大概意思,鼓了幾次掌,喊了幾次口號,講話也就結束了,剩下的時間是自由活動。大家頓時如蒙大赦,作鳥獸散,烈士陵園頃刻成了兒童樂園,犄角旮旯里到處是瘋跑打鬧的孩子。
烈士陵園建在一高高的土丘上,翻過這座土丘,前面就是一馬平川的縣城,四八年解放軍攻打縣城時,這里成了主戰場,反復拉鋸多次才得手,因此,這片土丘里隨處可挖出大把的子彈殼,有的已經銹跡斑斑,有的擦拭后依然黃澄澄的。后來,這些子彈殼成為我們放鞭炮的道具,將威力巨大的雷子塞在里面,點著后一聲有些沉悶的轟響,子彈殼蹦起老高。
記憶最深的是上大學時的一次清明節,好像是大一,班里組織集體活動,清明節那天到英雄山野炊。為此,前一天,我們買好了豬肉,雞蛋,蔬菜,火腿,面包、啤酒等等,借來了鍋碗瓢盆,就等著去山上美餐一頓了。
第二天一早,我和七八個負責帶東西的同學先行出發了,我背了一箱趵突泉啤酒,用背包帶打好了,背在身上。那時去英雄山要先去工業北路糧站附近坐3路車,然后到大觀園倒4路車,一路艱難前行,于中午時分終于到達了英雄山。
我們出來時天下著毛毛細雨,下車時成了中雨,等冒雨爬到山頂集合地點,雨突然停了。我們七八個人分頭行動,有的去撿干燥點的枯枝樹葉,有的去找磚頭石塊架鍋壘灶,有的去找稍微平整點的地方擺放案板,萬事俱備,就等著大部隊的到來。誰知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望眼欲穿,快兩點了,別說人影,鬼影都不見一個。估計是看著天下雨,這幫懶蟲都不來了。這時,忙活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我們幾個一合計,再等下去也是徒勞,背回去對不起我們一上午的奔波勞碌,干脆吃了算了。
于是,我們開始生火做飯,七八個人各有分工,會炒菜的當大廚,手腳麻利的切菜,啥都不會的當火頭軍,一通忙活下來,居然也搞得像模像樣。因為是三十多個人的口糧,七八人吃,肯定是綽綽有余。肉足有六七斤,火腿好幾塊,啤酒整整兩箱,這對我們這些平時碗里有塊肥肉都要竊喜半天的窮學生來說,無異于滿漢全席了,那真是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眼角眉梢全是喜啊。肉是五花肉,切成大塊,勁道,飽滿,咬一口滿嘴流油,濃香四溢;酒是易拉罐裝的,打開后絲絲冒氣。我們幾個大塊吃肉,大口喝酒,那感覺仿佛不是在英雄山,而是在梁山泊忠義堂群雄聚首,結結實實過了一把好漢癮。
不知過了多久,天漸漸暗了下來,我們都有了些醉意朦朧,此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都在晃動。天依舊陰沉,但雨是徹底停了,空氣中氤氳著飽和的水汽,潮濕而清新,松林中有一種青草的味道,有一種酥軟的土壤的味道,好聞極了,我們一行人踉踉蹌蹌、相互扶攜著蹣跚下山。
等回到學校,已是華燈齊放,月上柳梢頭了。
憶清明作文 篇4
親愛的外公:
您好!
整整五年了,我再也沒有看見你的音容笑貌,但您對我的關心,仍在我腦海里不能忘懷。在這臨近清明的日子里,我又會想起你的點點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記得我小時候,您總會帶我去湖邊散步,望著我淘氣地在雕塑上爬上爬下,總是瞇著眼笑。今天,我撫摸著雕塑上熟悉卻又有點陌生的痕跡,仿佛又看到樹蔭下您慈祥的笑容。每次過年,您總會給我買來鞭炮,陪我在陽光明媚的公園里玩耍。今天,我來到了翻新過無數次的公園里,仿佛又看到我躲在您身后,等待鞭炮爆炸的.聲影。家里聚餐時,您看見我大快朵頤時總是欣慰地笑著,不過您喝下幾杯酒后,那爽朗的大笑仿佛震的盤子筷子都在跳動。從我蹣跚學步起,我總記得您的臂膀像一座港灣隨時保護著我;當我摔倒時您會沖上來皺著眉頭關切地撫摸我的傷口。這一切,至今仍歷歷在目。
親愛的外公,五年了,家里一切都好。外婆身體很健康、妹妹已經上小學了,爸爸媽媽舅舅都事業有成,我也懂事了不少,已經比媽媽高了呢!千島湖的湖水更清了,街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我是多么希望您能親眼看到這番新氣象啊!
外公您放心,您教育我們的“吃苦耐勞”精神我一直銘記于心,在學習上肯吃苦,在生活中肯出力,我從未忘記過。我們全家都記著您的教誨,在生活中受益匪淺,我今后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轉眼又到清明,我們一定會帶上鮮花,帶上思念來看望您的。祝您在另一個世界一切安好!
您的外孫:XX
20xx年3月19日
憶清明作文 篇5
清明,是回憶逝者的日子,許多人回憶的是像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似的革命先烈;如魯迅先生、冰心女士般的文學作家;或是張恒、萊特兄弟之類的科學家;亦或是姚貝娜、喬任梁。而我要回憶的人,很平凡卻又不平凡,他便是——我的姥爺。
毫不夸張的說,是姥姥姥爺一手把我帶大的,我對他們有深深的依賴性,我的.童年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和他們一起度過的,如果可以,我希望永遠不和他們分離,但事實與我的想法背道而馳——我的姥爺在我四年級的時候,永遠離開了我,和他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回憶卻不曾離我而去。
我記得某一個冬天的夜晚,我住在姥姥家,到晚上要睡覺的時分,我卻后悔了,“我要回家,我要找爸爸媽。”我一邊哭一邊為難姥姥姥爺——那個晚上很冷。姥姥姥爺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送我回家,姥爺推著自行車,自行車載著我,當時姥爺的臉都凍紅了,可我不但不冷,反而有點兒熱,當時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后來,慢慢長大才發現,當初的我太過于無理取鬧。這件事我印象特深刻我以為我就做過這么一件傷害他們的事,可后來聽姥姥說:“我記得有一次,你姥爺在做飯,你在玩沙子,當時和你說了,千萬不能把沙子放在菜里面,結果你還是把沙子放進去了。還有一次,你往你姥爺酒里放沙,一喝,都是沙,回頭一看,你在沙發上開心的咯咯地笑,你姥爺又生氣又無奈。”當時,姥姥說這些時,我腦子里浮現出了那一幕幕的場景,有一幕,我永遠無法忘卻。
那是姥爺去世的前幾天,我們一家人都去姥爺家陪他,當時,我感覺他就要離開我了,爸爸和姥爺在聊天,從相識到相熟,具體內容我記不大清了。我只記得,爸爸跟姥爺說他是胃癌時,姥爺滿臉的不可置信,爸爸說:“您因為化療頭發掉的很快,我們就騙您說‘味精吃多了頭發就掉的快’……”當天晚上姥爺吃了很多。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姥爺當天凌晨去世了,當時我整個人都懵了……
有人說,死去的人會化作天上的星星,守護著他的家人,我想姥爺是天上最亮的那顆,如他的眼眸,炯炯有神……
憶清明作文 篇6
住在天堂的二舅公:
您好!我是您的外孫葉天樹。又是一個陰雨綿綿的季節,不禁讓人想起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還記得當初的您,正安詳地坐在長板凳上,手里捧著一杯茶,細細地品味著。那時應該還是春天吧,您家的常春藤綠油油的,滿園生機勃勃。長長的根須,緊緊地伸入泥土里。您向我揮了揮手,叫我過來,然后一邊輕輕撫摸著我的頭,一邊笑容滿面地對我說:“小伙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文官’”。在場的人都笑了,說您說得好。當時我還小,不知道“文官”是什么?只知道這是在夸獎我,也傻傻地笑了起來。
可是,時光飛逝,您家的常春藤慢慢枯萎得不成樣子,大片大片的綠葉子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喜歡上了黃色,只有屈指可數的葉子還毅然穿著綠衣裳,在大風中搖曳。一片,兩片,三片……葉子慢慢的飄落,像是懦弱的士兵放棄了生存的希望。“嘀嘟嘀嘟”,陣陣刺痛人心的救護車的'聲音響徹天際,您躺在了搶救臺上,但依舊保持著那安詳的微笑。醫生輪流地心臟復蘇,護士不停的遞藥檢查。我緊張,我害怕。但您,卻閉著眼睛,永遠的沉睡了。
“哈哈哈,哈哈哈……”。我追著笑聲一路小跑,看見您正揮著翅膀和小朋友們在玩游戲,好不熱鬧。四周長滿了翠綠的常青藤,您還不時地讓孩子們坐在常青藤垂掛的枝干中蕩著秋千,那爽朗的笑聲,感覺您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我不由地驚呆了!這是哪里啊?為什么可以見到你們?這時,您發現了我,向我揮了揮手,笑著叫我過來,并對我說:“你怎么也到這里來了?你看,這里多么美妙,什么東西都有。你在人間好嗎?”我微笑著點了點頭。忽然,您向空中一指,一杯純凈水直直地擺在了我的面前,您對著我說“天天,口渴了吧?先喝口水。”太神奇了,我瞪大了眼睛,驚訝地張開了嘴巴。您這時又展開了笑顏,對著我說:“這里是天堂,在這里生活非常地幸福,沒有恐懼,沒有病痛,沒有貧富之分,只有快樂!”這時的我,看見有幾片常青藤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變了顏色,還打著旋兒落了下來,地上被微風吹起了一片塵埃,接住了這幾片葉子。這幾片葉子載著我飛回了人間,在天堂的您,向我揮手告別,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天堂,并沒有想像中那么可怕,它可以是神圣的。愿在天堂的您一路走好!!
敬祝天堂里的您
幸福安康
您的舅外孫:葉XX
20xx年3月18日星期六
憶清明作文 篇7
那天的天氣非常晴朗,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放學回家的我在路上不經意間發現了這樣一個場景:一位老爺爺把他的孫子抱在懷里,手把手的教他下象棋,而抱在懷里的孫子也咯咯地咧開小嘴笑個不停。我仰望著天空中的云朵,視線一下子模糊了…… 外公是個十分和藹的人,在我很小的時候他便教我下象棋、圍棋、五子棋。外公很喜歡逗我玩兒,讓我在南通的日子里,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快樂。當我不開心時,外公便拉著我的小手去外面走一走,或是跟著他一起去外面釣魚。可以說,有外公載的日子里,我便不再寂寞,不再擁有煩惱。
在我的'記憶中,外公是健壯的,是年輕的。可是,事與愿違,老天爺不領情,偏偏讓外公染上了一種可怕的疾病——骨癌。媽媽說,骨癌是最讓人痛苦的疾病之一了。可是,在我在南通的日子里,外公卻很堅強,絲毫沒有喊疼,依然與往常一樣與我玩耍。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中,媽媽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回南通陪外公。
突然有一天,媽媽接到了電話,說是外公的病情加重了。于是我們一家人急忙乘晚上的汽車趕去南通。但當我們到達南通時,還是沒有見到外公最后一眼。外公就這樣走了,走得是如此突然,如此沉重…… 外公的遺體被火化的那天晚上,我甚至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只是看見自己的親人都在那兒哀哀的哭泣,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親人離去的痛苦……
不知不覺間,六年已經過去了,許多事物都發生了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外公在俄哦腦海中的記憶。也許,現在外公的在天之靈正注視著我,像從前一樣撫摸著我的頭……
憶清明作文 篇8
在悼念抗日英雄的同時,有誰可否知道,還有一些人在新社會的今天,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而奮不顧身的跳入滾滾激流中,去救落水的同胞,為了挽救他人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的這種做法也是英雄之舉,他們就是英雄。
還有那為了他人的健康,而毫不吝嗇的獻出自己的`鮮血的人他們也應稱為英雄。還有的人,為了讓失明的人重見光明,在自己臨死時,獻出了他們的眼角膜,使失明的人見到了藍天見到了太陽,他們應該稱為英雄,他們就是英雄。更有那為了醫學的發達,在自己臨亡時而獻身醫學研究的臨亡人,他們不計名利,只為了醫學研究而把自己的軀體獻身醫學。他們的大義之舉,也是英雄的作風,他們就是英雄。他們是我們的先行者,是英雄,作為生者,我們都應該記住這些英雄,不能忘記他們,這是民族魂!
歷史不會忘記英雄,作為后人,都應永遠的緬懷他們,以他們為榜樣,他們是我們大家的楷模,讓我們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加倍努力建設我們的美麗家園。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都能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為了祖國,為了社會,為了我們的同胞,做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做的,包括自己的身體。唯其如此,才能讓這些高貴的靈魂真正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