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人云:“治國如烹小鮮。”不僅如此,很多事都如烹小鮮,如何去選擇食材,又如何將每一種味道融合起來,這是一門大學問。不會融合的人,將在廣闊的選擇空間中無所適從;聰明的人,知道融合正在于包容、特色與本性。
正如各種日新月異的食材調料,通信的便捷化使得各種外來文化逐漸被人們熟知。世界正在變小,文化正在被迫進行優勝劣汰的自然游戲。我們的民族事實上深居優勢——從最古老的部族斗爭,到百年前滿漢相爭,國土可能被征服過,但傳統文化卻一直是勝利者。在過去千年里,中華文明展現過驚人的包容性與堅韌性,這使得它傳承至今,從未斷開。今日我們的世界競爭更為激烈,但這種包容讓我們走得從容。欣然接受舶來的握手、吻頰禮儀,寬容對待三分熟的半生餐點,模仿學習國外的先進制度,在不知不覺中,各個領域都在融合著新興理念。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融合為我們帶來新血,也為我們帶來危機。
融合不僅有利弊,也有原則。有些人煮湯總是大雜燴,把食材全部一扔便好,殊不知這才是最大的浪費。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優勢與劣勢,如同每種食材都有獨特的風味,這種珍貴的特色是需要小心潤飾與展現的。從美國人身上,我們可以學其冒險精神,卻不可大膽妄為;從德國人身上,我們可以學其嚴謹態度,卻不可教條主義……這些特色無損于宏觀的統一,而是集體中的個體,共性中的個性。多元化的文化是生命力最強的。人要團結,文化要融合,卻不可學螞蟻,只有一個聲音說話,那才是可怕的,讓全世界的精彩驟然失色的。
魯迅先生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拿來主義》。他對文化的反思是深刻的、精辟的。對外來的東西,我們應該審視挑揀,有選擇地融合,將其本土化,讓其適宜地發揮長處。當今的學者有很多也在擔憂外來文化的強勢沖擊可能會替換掉傳統文化的很多部分,甚至提出“文化侵略”一說。雖說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卻也不必對此過于憂慮多年來,我們看到KFC變為肯德基,CIA變為中情局,更好的在于,因為有了ICQ我們有了QQ,因為谷歌我們有了百度。文化在滲透入我們生活的時候,同樣被本土化了;我們的文化也世界化、多元化了,正在向全世界發出雄壯的聲音。齒輪的磨合尚需潤滑,況乎文化?我們的人還在,根就在,再怎么融合,也一定有傳統的、本質的優點在。
文化的融合,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世界并未變小,而是我們更為強大。也許幾十數百年后,世界文化融為一體,不分彼此也是可能的。我期待著我們的文化,更精粹、更深厚、更讓我們為之驕傲。
【融合】相關文章:
融合的作文03-27
【精】融合的作文03-29
融合的作文【精】03-30
融合的作文【推薦】03-30
融合的作文【薦】03-30
融合的作文【熱】03-31
融合_800字02-18
融合_750字03-24
融合的作文【熱門】03-30
【熱門】融合的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