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教家風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教家風作文1
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大國,自從盤古開天辟地以來,五千年來悠久的文明歷史文化傳承一代代每一位中國人。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每個人都應嚴格要求自己。長輩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奶奶就教育我長大后要樂于助人,要誠實、正直、守信用、尊老愛幼,勤勞節儉。還要自信,自愛,這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有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
在奶奶那一代的時候,她的媽媽教育她說要把人先做好,才能做好事。漸漸地有了爸爸,他長大成人以后,爺爺奶奶對他管教很嚴,不允許爸爸抽煙喝酒,還規定他晚上不能超過十點回家,到哪去都必須經過父母同意才能出門。聽奶奶說;‘爸爸小時候非常有禮貌,見人就叫,連在路上遇見乞丐也要跑上去叫他。一直到現在,這個好習慣從未變過。在這點上我要向爸爸學習。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
每次奶奶送我去上學,在公交車上看到有老人上車,總會叫我讓座,甚至還會把自己的座位讓給比她年紀更大的老人。其實奶奶她也是老人,她也六十多歲了,可是他覺得那些年紀更大的'老年人比她更需要那個座位。奶奶這幾十年來從沒忘記她媽媽的話,一直是按著媽媽的話做的,她在我家這一帶是出了名的好媳婦,好女兒。
奶奶一直是個樂于助人,善良的人,只要別人開口,她一定會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哪怕是吃點虧,她也從不計較。奶奶常說;“吃虧是福’也可能是奶奶做了許多好事,老天爺都看在眼里,奶奶跟同齡人比起來比他們都要健康,這都是奶奶的善良、正直、樂觀的心態換來的好身體,這就是大概人們說的好人有好報吧!
每次我去朋友家玩,奶奶、爸爸媽媽經常提醒我到別人家要有禮貌,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更不能把別人家的東西帶回家。告訴我無論在哪里,只要遇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一定要積極地去幫助他。在父母的教育和帶領下,我也知道怎樣節約用水,不亂花錢,有空時幫媽媽做家務,盡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奶奶,爸爸媽媽為人處世的方式上,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慢慢地,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正在努力的向著這個目標前進。
家教家風作文2
是夜,在空無一人的客廳里,爸爸總是開著亮晃晃的燈,小喝一杯。這或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于我卻是心靈上教育的一個開始。我對于這個場景,可謂是又愛又恨。
爸爸總說酒話才能給我最真實的教育,我一直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或許這就是我那平凡普通的小家庭不一樣的教風吧。
總會清晰地浮現出,爸爸用那微醺的紅紅的臉色,用含糊不清卻令人記憶深刻的話語,對我諄諄教誨的場景。那次我的期末考試失利了,在電話里哭得很兇,爸爸一句話沒說,卻在我回家的那晚與我深談。桌上擺著好幾個喝完的酒瓶,散在桌上好似也喝醉了,我不敢抬頭看爸爸,卻可以感受到那熾熱的眼神,。爸爸沒講什么批評的話語,只是講了雛鷹學飛的故事,爸爸講得很認真,眼睛流露出那深切的神情似乎可以將我包圍,我明白爸爸的用心,但是卻覺得心里很著急,想要結束這場談話,因為那種靜謐的氣氛著實讓人很是喘不過氣來,這也是我為什么又愛又恨的原因吧。
當然,爸爸那獨特的家教不只是在鼓勵我奮發,同時也是在思索自己的一種方式。
每年暑假,我總會去給爸爸打工,雖然很辛苦,但是那不菲的工資給了我巨大的動力。那天,我們忘了帶足工具,導致沒辦法順利完成工作。晚上,爸爸將我叫回他身邊,陪他干幾杯,或許是心血來潮,爸爸竟給我講起了他兒時的故事,我很是興奮,但我又很傷神,因為我知道爸爸的童年并不是很美好。爸爸說他小時候總是跑到海邊去抓魚,但是總是費了很大的勁才好不容易抓到一條,原因就是不懂得技巧。隨后,爸爸就反思著自己今天的工作,我覺得我很是幸福,有一個這么好的'爸爸,這么好的教育。我知道很多家長總是不肯向自己的孩子反思錯誤。爸爸說“智”和“勤”才能使工作做好,我也很相信這句話。
冬夜里有風兒鉆進窗戶那特有的聲音陪伴,夏夜里有清脆的蟬鳴陪伴,當然,在這些平平凡凡的夜晚里,有爸爸那特有的教誨陪伴才是最好的夜晚。夜談是我那平凡普通的小家庭特有的家教方式。
醉后吐真言,是爸爸教育我最用心的方式;小故事,是爸爸教誨我道理最好的途徑;“勤”,是爸爸教會我生活的基本方式。夜里,雖然靜謐,卻彌漫著我家那獨特的家教家風。
家教家風作文3
家風是每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的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告訴我如何做人。
誠實做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人們就懂得:“人無信而不立”“誠信贏天下”。誠信猶如一泓清泉,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誠信又像一陣清風,吹散了人間的陰霾。誠信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
古代有個窮書生,名叫崔銅。人窮志不窮,他雖然家境貧寒,但是讀書卻很刻苦。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讀書,直到深夜才肯入睡。他的事跡,感動了一位有錢的大財主,那位大財主為了幫助他,暗中買通了主考官。
科舉當天,崔銅不慎勝答錯一題,后悔不已。而幾天后,他卻驚奇地發現自己竟然位居榜首。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他沒有選擇做官,而且像財主道謝后,回家繼續苦讀深造。老百姓聽聞,對他敬重三分。看來,人只有誠信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人只有誠信,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踏實做人,是我們家代代相傳的家風。人活一世,就要踏踏實實,拒絕一切浮華和和虛無縹緲的東西。寫作如此,做人更是如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靜下心來做好每件事情。懷素就是這樣的人。
他曾經立下目標:每日練字一百個,而且不能懈怠,必須真完成。從此,他恪守此條目標,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寒冬臘月,從不言棄。門外的.一汪清水,早已被墨汁染黑。誰知,十年后,懷素竟然成為一代書法名家。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可以得出結論,踏踏實實做人,對于一個奮斗者來說,何其重要!
低調做人,就是謙虛做人。謙虛是一種美德,它會給人帶來別人的敬重,也會給人以更多求知的機會。大家肯定聽說過,“虛懷若谷”的故事吧。大可不必效仿他的做法,但他的精神品質,卻是永恒的。高調的人,使人覺得厭煩;而低調做人,就會使人尊敬。
從小父母就告誡我:做人要誠實、要踏實、要低調、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家教家風作文4
從我不記事時起,媽媽就強調我“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去年家里多了一名新成員,我的弟弟,媽媽又開始老調重彈“兒子們,要和為貴、孝當先、兄友弟恭,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
想起上次放學回來,一進家門一陣撲鼻的香味迎面而來“啊,是烤雞!”我書包都沒顧得上放下,腳上像安上了風火輪似的飛奔至桌前,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起一只香噴噴的雞腿,就要往嘴里塞,這時,一聲“放下”猶如炸雷,驚醒了我,隨之而來的是一臉嚴肅的媽媽。
我立刻不安了,媽媽問我:“你可知錯,錯在何處?”這時我才想起媽媽經常教導的話,家人齊了才能動筷,如果有一些可口的飯菜,就讓爺爺奶奶先吃,我羞愧的低下了頭。
接著媽媽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的故事,那時,媽媽家里人口多,經濟并不富裕,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能吃肉,但每一次,煮熟后必須先把肉多軟爛的部份,精選一大半端給分開居住的太爺爺和太奶奶,外婆教誨媽媽從細微的食物開媽,凡事以老為尊,孝字時刻銘記于心,當年從未踏進校門的外婆,從哪懂得這個道理呢?原來也是由長輩們口口相授,以身相傳的家風家教。聽完媽媽的故事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憣然醒悟。
多少的'典斷故從我心頭浮現至眼前,“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才剛剛親眼目睹了弟弟在媽媽肚子里,讓媽媽肚大如蘿,舉步艱辛之苦,當一個嬰兒呱呱落地的時候,全家滿懷激動的笑聲,當襁褓中的弟弟不停地啼哭時,家人表現最多的是耐心,我作為家里的第一個孩子,相較弟弟我所得到的愛,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要學會感恩,用行動孝敬父母情、長輩,盡力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情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代代孝、輩輩傳,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華夏文明五千年,孝敬長輩的傳統美德,希望我會是個合格的繼承人。
家教家風作文5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
——題記
孝順之風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從小,爺爺奶奶就時常教導我,要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起初,我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偶爾還會和父母頂嘴。后來,我漸漸發現父母和爺爺奶奶說話總是一種溫和的語氣,從不對他們大喊大叫,也從不和他們頂嘴;吃飯時,父母也會讓爺爺奶奶先入座,而他們則總是最后坐。爺爺奶奶生病時,父母會拋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回家陪在爺爺奶奶身邊,給予他們溫暖的關懷……父母為我做了表率。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我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孝順的孩子。
認真之風
認認真真做事,這是父親常對我說的話。
小時候,我做事總是馬馬虎虎,三心二意的。記得那是期中考試,我很快就答完了題,放下手中的筆,東瞧瞧,西望望,一會兒又把筆袋里的筆全部倒出來,組裝起了各種各樣的模型,一副胸有成竹、輕松悠閑的樣子,毫無考試的緊張之感。可是,等試卷發下來后,一個個鮮紅的錯號呈現在我的面前,像針一樣刺痛著我的心。唉,怨誰呢,都是自己馬虎,又不知道檢查。下次吸取教訓吧!
現在,我已經把父親的話牢牢記在了心里。每做一件事,我都會認認真真地完成。
誠實之風
誠實是做人之本,這是母親的口頭禪。她時常教導我:“做錯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做錯了卻一味地否認、解釋、撒謊。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不誠實,那么他將會一事無成。”記得二年級時,我考了七十八分,我卻告訴分母是九十八分。沒想到老師把電話打到了家里,母親得知了真相,狠狠地批評了我。
如今,母親的'話還時常縈繞在我耳邊,誠實也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一直陪在我身邊。
家風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照耀我快樂成長;家風是一股甘甜的泉水,滋潤我幼小的心靈;家風是一盞明亮的路燈,指引我前進的道路。
好家風將一直伴我成長。
家教家風作文6
家風對家族的傳承至關重要。沒有淳厚家風,無法使一個家族瓜瓞不絕,更無法使一個家族不分崩離析。有認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這種認同感顯然不可能是家族財產,因為財產常常被瓜分而最終罄盡,只有一種東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員分沾,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此增值――那就是讓所有家族成員引以為豪的“家風”,家風是一個有影響力有美譽度的家族必備的要素,也是一個家族最核心的價值。
家風往往體現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訓家規中,這些家訓家規在中國有著諸多的名稱:“家規”“家矩”“家訓”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無形的家風必須依賴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傳并發揚光大。
“家教”是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國為最有特色,因為,在中國,“家教”尤為重要和必要。中華民族歷幾千年而血脈不斷文明不墜,我們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尊崇的價值基礎。這個價值基礎是以儒家道德信仰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我們民族的信仰系統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對自身傳統道德的尊崇和修習,修習的最普遍方式,非儀式而是“教化”。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種:宗法制度的熏陶和約束、官方倡導鼓勵以至于全民崇尚的讀書(以讀儒家經典為基本內容)、良風美俗中的禮儀習得等。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沒讀過儒家經典的人在古代中國比比皆是,但是,完全沒有接受過家教的人幾乎沒有。很多沒有受過學校教育、又無宗教信仰的人,其基本價值觀并無悖謬,甚至道德信念極深,為人極其誠愨敦厚,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中國式的“家教”。
中華民族創造過世界民族中罕見的奇跡:那就是,國民整體的教養氣質,都是彬彬有禮溫柔敦厚的,國民的行為舉止,也是有理有據規矩方圓的。這是“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偉。
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家風乃吾國之民風。
家風、家教,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詩書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這些,是家風家教的永恒主題。好的家風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舊時代的家風家教,常常是糟粕與精華并存。
家教家風作文7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教家風作文8
有編輯問:“這是你的筆名吧?”還有人忍不住打聽:“當初怎么給你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其實這個名字不是筆名,是真名,是爺爺為我取的。雖然他去世已經31年了,但我時常想起他。
爺爺也算是一位老干部,新中國建立后當過我們縣修造船廠的廠長,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縣成立國營的航運公司,他應該也稱得上“元老”,加之奶奶也是航運系統的老職工,按照政策,父親可以去航運公司上班,但爺爺沒有找關系、“動腦筋”讓父親“坐辦公室”或從事調度調配等較為輕松的工作,而是讓父親到一只小木船上當了一名最普通的水手,天天水里來浪里去,一干就是幾十年,從小木船到水泥船再到鐵板船,父親直到下崗其最高職務都只是一只內河小船上的“大副”。
后來哥哥出生了,父親問爺爺取什么名字好,聽說爺爺一錘定音:取名“正志”,諧音“正直”,如果再生一個孫子就取名“正氣”,兄弟二人名字的最后一字合起來為“志氣”,做人不僅要正直正氣,還要有志向、有骨氣,不是靠自己本事得來的東西堅決不要——這是爺爺一輩子的堅守,他希望能傳承下去。有件小事充分體現了爺爺的這種性格。
我們家緊鄰公路,記得我四歲的`時候,有次一輛運西瓜的貨車翻到路邊,西瓜滾得到處都是,左鄰右舍聞風而動,大呼小叫:“有不要錢的西瓜吃啦!”看到很多大人小孩把大大小小的西瓜往家里搬,搬了一趟又一趟,我和哥哥站在屋檐下饞得直流口水,看著看著西瓜快被搬完了,我就纏著哥哥說:“我們也去搬西瓜吧!”哥哥拗不過我,并且他自己其實也非常想吃,就說:“好吧,我們也去搬幾個!”說著就打算往外走,一直沒做聲的爺爺忽然大聲怒喝:“我看今天誰敢去!”震得我頭皮發麻,只見爺爺臉色鐵青,寫滿震怒和威嚴,似乎要過來揍人,我們都被嚇住了,再也不敢挪動半步。
在我人生的很多關口,常常有一些“高人”指點,要我去給某人送點禮“拜拜碼頭”,但是我總是想起爺爺的那一聲怒喝:“我看今天誰敢去!”他這句話就像楊震的“四知”一樣淪肌浹髓,我在多個機關、多個崗位工作過,從沒送過一次禮,從沒多報一分錢賬,沒收過一個紅包。有時我會向別人解釋我名字的來歷,不是炫耀與標榜,而是下意識的提醒與情不自禁的回憶
家教家風作文9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對待長輩,我們要有禮貌,這樣才是個懂事的小孩兒,這也讓我一直記得,見到長輩,要主動問好。尊敬長輩似乎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的習慣。 我們家呢,在和長輩一起吃飯的時候,都會先等長輩動筷,其余的人才會動筷,媽媽說,這也是一種禮貌,所以每一次和長輩一起吃飯時,我都會看到,長輩先動筷的情景。 記得一次家里的聚餐,吃飯時,長輩還沒有動筷,大家也都沒動筷,那時,我就問媽媽:“媽媽,為什么她們都不吃飯啊?”媽媽笑著回答我:“因為這是一種禮貌啊!你看,長輩都沒有動筷,所以我們不能動筷。”我又問:“那是不是一定要等長輩動筷了,我們才能吃飯啊?”媽媽說:“對,在我們和長輩一起吃飯的時候,如果長輩沒有動筷,那么我們就不能動筷,知道了嗎?”我說:“嗯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會記得的。”然后,長輩動筷了,在長輩動筷后的,大家也都吃起了飯,從那次聚餐之后,我就又學到了一個知識,我覺得這應該算是一種餐桌禮儀吧!
我記得我小時候,老是不喜歡端起碗來吃飯,有一次,媽媽看見了,就打了我的手,媽媽對我說:“吃飯的時候,要把碗端起來!”我就問媽媽:“為什么呀?”媽媽回答說:“因為端起碗來吃飯,也是一種禮貌啊,你想想,如果你去別人家吃飯,如果不把碗端起來,別人就會說,這個小孩不懂禮貌。”我聽了之后,立馬就把碗端起來了,因為我不想讓別人認為,我是一個沒禮貌的小孩,然后我對媽媽說:“媽媽,以后我知道了!”從那以后,爸爸媽媽看見我不端起碗來吃飯就會提醒我,我被提醒后,也會立馬把碗端起來。
我一直會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因為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就一直在教育著我,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的'教育全都變成廢話,所以我總是會遵守該遵守的禮貌。
懂禮貌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的知識,這也讓我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細節,都需要去注意,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家教家風作文10
家是花根,孩子是鮮花,家如陽光,鮮花只有在陽光的照射下才能清香宜人;家庭是種子,孩子是小樹,家風如雨露,小樹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多才多藝的我就在這優良活水中健康生長。
有人說:“家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這話一點不假。在我家客廳里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一幅精致的毛筆字,我想這幅字也許就是家訓吧!上面的“吃苦耐勞、持之以恒”卻深深地刻在我心中。爸爸就以這六個字為人生準則,也同樣用這六個字教育我。
雖然爸爸是個普通的工人,但一直教育我“吃苦耐勞、持之以恒”讓我寫書法得到榮譽。說起榮譽,記的一次,我每天去書法班練毛筆練的時間長了,有些厭煩,我靈機一動想:到“裝”肚疼這樣就不用去書法班了。一開始,爸爸以為我真疼還給我買藥吃。就這樣悄悄的騙了一次又一次。沒想到這次讓爸爸識破了,嚴厲的.教育了我還給講了一個故事:“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時貪玩無心讀書,他父親興王心中擔憂,就將他關在書房里,反復罰抄一副家教對聯:“讀書練武好學好更好;創業難當權難知難不難。”規定每天抄100遍,否則鞭笞。朱厚熜整抄了100遍才領悟了父親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親面前請罪。從此,他把對聯掛在書房敦促自己用功讀書。
聽完故事后,我開始好好“勤學苦練、持之以恒”,每天晚上無論刮風下雨都要堅持去學習書法。老師一字一字的認真教我怎樣下筆,怎樣回鋒,怎樣把字寫的出神入畫,發揮我的“靈”性。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全縣小學書法大賽”獲得特等獎。還有“社會成人高等書法考級”已過5級等等。現在我在學校也小有名氣,同學們叫我“小書法家”爸爸媽媽也為我驕傲、為我自豪。這些都是歸功于我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它像是一部無字古典書籍,讓我在這種柔和氣氛中接受熏陶和洗禮。
家訓是一曲啟迪奮發向上的音符,家風是一首無詞動聽旋律的歌。它們是我不斷前行的航標,它們也給了我不斷前行的力量。
家教家風作文11
小草會感謝陽光,照耀著它健康的生長;花兒會感謝雨露,滋潤著它充滿朝氣;魚兒會感謝河流,給它一個棲息地,則我會感謝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一個避風遮雨的港灣,給了我人生的感悟,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一個家,應該有所謂的家訓,這樣才會是一個規矩的家,這個家才會給孩子一定的感想,一定的感悟,一定的思考。當然,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是一家之主,給我定下來了好多家規家訓。
感恩,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應該履行的義務。小草感謝陽光的沐浴,花兒感謝露水的滋潤,魚兒感謝大海的懷抱,白云感謝天空的`寬廣,我感謝我的嚴父。很小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讓我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之類的,他常說:人要學會感恩,感謝身邊的每個人,別人在你有困難時施以援手,你要做的不僅僅是感恩,還要在他人有困難時,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我謹記父親的這句話,并努力的完成著。
孝順,百善孝為先。小時候,我常見父親用自己的雙手和爺爺奶奶做著農活,他總是自己辛苦的干著,讓爺爺奶奶回家歇著。每當我給爸爸送水的時候,他總說:先給爺爺奶奶喝,爸爸不渴。可是我明明知道他很渴,很想喝水,卻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我問過父親,他說:我的父母養育我長大不容易,小時候的我不懂孝順,現在我要好好地彌補。父親用他的實際做法告訴我該怎樣孝順,告訴我孝順的重要性。
父親和母親為我遮風擋雨,而我呢,什么都替她們分擔不了。但是,我可以感恩,盡自己微薄的力量,感恩養育我長大的父母,孝順為我付出卻不圖回報的父母,要讓我的父母體會到溫暖,體會到幸福,體會到美好的人生。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
從家訓里體會到父親對我深深的愛,深深的溫暖,想說:父親,謝謝您的嚴格,謝謝您的家訓,我愛您!
家教家風作文1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別人都說有國才有家,而我卻認為有家才有國呀!為什么呢?家,一個好的家就必須有好的家風,有了這個,社會的風氣才會好起來,《大學》中說道:“所謂治國者必先齊其家。”不錯的,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一下古時治家的禮儀之道吧!古人非常重視以修生為主的家庭教育,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等等這些美德都是齊家風的核心內容。《家誡要言》中說:“人品需從小做起,權宜茍且詭隨之意多,則一生人品壞矣。”故歐陽修在《誨學卷》里講道‘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為小人。可不念哉?’意思是說:人的品性是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如果不從小時刻砥礪自己提高自己的修養和品德,就會因為不好的環境而成為小人了。
看吧!古時人們的家風多么淳樸,就是離不開仁義禮智忠孝廉恥等等這些核心內容。其實這也正是人們處事做人的根本呀,對于現在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借鑒的價值。
就說說我吧,我們家那可真是非常嚴格的.,我母親從來不能讓我撒謊。有一次,她不在家,讓我在家好好做作業,我嘴上答應著可心卻早已在外面了,于是等她遠去我便跑到門口玩籃球,可是一想不到的大禍突然發生了,籃球很不聽話地跑到家里去了,連帶砸翻了一個醋瓶子。我心想不妙趕緊回去假裝寫作業,果然母親一回來看見翻倒在地的醋瓶便怒氣沖天,問是不是我干的。我低著頭弱弱的說不是,可這怎能瞞得了她,經過她的仔細盤問,我終于抵擋不住招了。她說“你可以犯錯,但是,你絕對不可以撒謊!所以,因為這次我再也不敢撒謊了,以撒謊就心虛就臉紅。
家風是什么?家風就是這樣,它教你做人的根本道理,教你如何處事,教你尊重愛戴他人。一個好的家風可以教你很多,所以,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古人之孝,弘揚好的家風,共創好的社會吧!
家教家風作文13
家教是什么,家風是什么?以前,我還不太懂這個問題,現在,我似乎已經懵懵懂懂的明白了什么。
家教家風,就是長輩要教育好孩子。
媽媽給我制定了嚴格的起床時間。上學日的早上,我必須要6:45起來。那會兒我剛上一年級,頭些日子的早上,起床對我而言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每天早上時間到了的時候,我都無比依戀我溫暖的床,不管鬧鐘和媽媽叫了我幾十遍,我還是迷迷糊糊,蠢蠢欲睡。“再讓我睡會兒,睡會兒……”說罷,我又閉上了眼睛。而這時,火冒三丈的媽媽不會再和我開玩笑了,直接掀一開被子,把我從床上拎起。這個時候,我也知道媽媽生氣了,就乖乖起來了,現在,我已經主動把起床時間調整到6:30了。
家里的大人也常常幫我糾正壞一毛一病。比如,邊吃飯邊看書這一點。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應該是升上中年級吧,作業變多了,為了不浪費時間,我就慢慢養成了吃飯看書的壞習慣。當然,大家很快就發現了。為了幫我改掉這個壞習慣,媽媽想了不少辦法,卻沒什么作用。雖然我知道不能看,可是止不住心里的'癢癢,再加上書就在手邊,我情不自禁的就不慢慢的把書拿起來,翻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后來,還是爺爺的表率起了作用。為了幫助我,爺爺以身作則,吃午飯的時候不再看報紙。看到爺爺都戒了壞習慣,我也怪不好意思的,努力地在吃飯時把書“丟掉”。如今,雖然心里還會癢癢,但基本上已經戒掉這個壞一毛一病了。
我做作業,一半靠我、的自覺性,每天回家,我脫一下鞋洗完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除了一些聽寫、默寫背書等等需要家長協助監督的作業,其他作業都由我獨立完成。偶爾遇到一兩道不會的題,再請教家長。做完作業,家長瀏覽一遍,簽上字。在我家長的意識里,做作業是自己的事,不能太依賴別人,所以,我養成了獨立完成作業的自覺性。我心里也明白,家長只負責監督我。
家教家風,是長輩對晚輩的諄諄教誨,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片苦心。
家教家風作文14
“千百個美麗的未來都抵不上一個溫暖的現在。”
嵌入骨肉的家人,總像一縷陽光哄暖我寒冷的心。父親是孤獨的愛。我佩服她,我尊敬他。他的執著,他的毅力,他的不放棄讓我嘆服。就像我有夜盲,而我的父親正好是燈。指引著我前進,給我前進的希望。讓我對惴惴不安的未來有了可以安歇可以加油的希望。他就像星星,明亮閃爍,一直呵護著我,鼓舞著我。在我渺小的時候,父親就像英雄偉岸了起來。總是很喜歡他大談道理是津津樂道,認真的時候,不自覺總會咧開嘴角的他是最帥的。大男子主義的父親很累很幸苦,但我的父親說:“家,就是我的信仰,你們是我要用生命呵護的親人。”在父親的庇護下的我們,是幸福的。
我的母親是最美的女人,她的愛總是那么暖人心窩,涌出真真暖流。“女兒啊,我是不是不漂亮了啊?”“嗯?不會啊,依舊貌美如花,就是比我遜色一丟丟。”“自戀誒!”“哈哈哈哈……”我的母親依舊是我心中最美的太陽。勤勞的她為了家付出了她的.青春,付出了她所有的愛。一日無意間翻開母親的日記:“……他們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人……我最愛的他們有世界上最美的笑容……”心里突然冒出一些微的泡沫,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感覺。得知被愛的人總是幸福的,有港灣可以依靠的人,心總是滿的。
我以為不懂事的弟弟的某個生日,父母不在身邊的他流露出失望與傷心。疼愛弟弟的我帶他出去玩,在蛋糕店時,弟弟說:“姐姐,我想買兩個蛋糕。”“啊?為什么?”“我喜歡吃蛋糕。”然而后來,我發想并不是如此,擇日無意間路過書房的我聽見弟弟在悄悄給誰打著電話,稚嫩的童聲讓我的心一下變得柔軟,“媽媽,我給你留了蛋糕,你快點回來吃呀!”我的淚沾濕了地。
我的家,如同搖曳在風中的花朵那般幸福。即使千百個美麗的未來也抵不上這個溫暖的現在。
家教家風作文15
一個四口之家總是少不了許多歡樂,但卻也少不了許多爭吵和拌嘴。我家的人都很固執,一旦認定一件事就不會改變。因為每個人想的不一樣,所以意見也不一樣。有時候連去哪里,用什么交通工具甚至連今天吃什么都會有拌嘴的時候。
暑假的時候,老爸定居香港去了。其中當然少不了許多手續問題。有幾次他打電話回來叫我去幫忙打張證明,他說了一大堆,我聽了之后,把我的意思復述一遍給他聽,他卻堅持說我是錯的.,但我依然堅持我的想法,最后他生氣地掛了電話。結局不了了之了。后來事后一天,在老媽的調節下,我主動發信息認了錯,他也接受了。但其實我還是堅持我的想法。后來那張證明怎么打的我也忘了。
其實我回想起來,事后都會內疚,可能是因為懂事了把。我想現在我會避免一下爭吵,如果有不滿也會等到過后再經過我媽調解。
其實我弟也是一只調皮蛋,每次都喜歡搗蛋和偷吃零食。誰叫他有個機智的姐姐呢,每次都發現了,接著又是一頓爭吵。
我家有了我弟這個大活寶,自然也少不了許多歡笑聲。有時候我們會半開玩笑地互換昵稱,他叫我“弟弟”,我叫他“妹妹”,接著呢,他有自稱是“哥哥”。哈哈,想當哥哥想瘋了把。而且我弟洗澡的時候特逗,有時候他害怕自己一個人,然后就不敢關門,要是正逢鄰居來,聽到是我弟在洗澡,都會進去笑他一番,不過他偶爾會害羞,一怒之下把水撒到別人身上。
我媽也是一個活寶。不僅笑點低,笑聲也很奇怪。而且笑聲還很大,在門外都能聽到。我媽是我弟唯一可以“欺負”的對象,所以他都喜歡跟我媽睡。當然前提是我爸不在家。
我爸這人特愛給別人去外號,特別給我們全家人取了一個特別的“愛稱”,凡是外人聽到了都會笑話我們一下,不過現在聽多了都習慣了,反倒聽他叫名字覺得怪怪的。我爸還有個特點,小孩都怕他,但我家的都不怕。他上次還把別人家的小孩嚇哭了,這件事成了我取笑的一個好方法。
調侃有時也是家中必備的一件妙事。
【家教家風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家教作文06-21
家教家風的作文06-25
我的家風家教作文06-15
我的家風家教作文10篇06-21
關于家風家教的活動方案09-20
開展家風家教主題活動方案02-04
家風的作文12-31
家風的作文01-15
有關家風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