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都江堰作文
都江堰作文
更新時間:2022-01-27 19:22:40
  • 相關推薦
都江堰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都江堰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都江堰作文1

  你可能聽說過雄偉的三峽大壩、葛洲壩這些大型水利工程,它們是我們利用水資源的法寶。但你們聽說過秦朝時修建的水利工程嗎?它就是在秦昭王末年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我也曾經去過這里,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美麗的都江堰吧。

  我們來到都江堰的大門,走進大門,就聽到了急促的水流聲,于是我環顧四周,想找一找都江堰的江到底在哪里。可是,找了半天,連一滴水也沒有找到嗎,卻發現了一座很高的山。我順著山往上爬,只聽見水花的聲音越來越大,仿佛江水就在我身邊一樣。我繼續往上爬,來到了一個寺廟旁,突然一滴水飄到了我身上,我猛地一回頭,只見巨大的浪花在江水里撞來撞去。有時浪花非常高,有時激起一陣旋渦,還有時擠著向前沖,好像在比賽似的。我忙問了一下媽媽這是哪里,媽媽笑著說,這里是寶瓶口,可以從這里看到外江的水流入都江堰的內江。

  走著走著,我看見前面突然人流密集了起來,原來我們到了安瀾索橋。我一個箭步沖了過去,之間水花似乎就在我身上,我的衣服都感覺有點濕了。我在橋上仔細看了看,發現江里面有非常多的石頭,每一個都排列整齊,經過石頭的浪花,瞬間擊打出一個又一個的旋渦。我突然看到,江的前面有一個分叉口,分叉口的另一邊居然是干干的,完全沒有水!

  過了安瀾索橋,我瞬間感到無比的涼爽,抬頭一看,旁邊綠樹成蔭,讓人感到寧靜;但耳邊卻依然回蕩著壯觀的水聲,讓人心潮滂湃。前面又出現了一座山,我再一次爬上了山,仿佛與自然融為了一體,這時我忘掉了煩惱,忘掉了憂愁,忘掉了壓力,眼前只有美麗清靜的'大自然。再往上走,來到了一個岔路口,左邊美麗幽靜,右邊熱鬧非凡,我走了右邊。沿著右邊往上走了很久,終于來到了一個紅色的古城墻邊,城墻的顏色已經有一點舊了,墻面有一些斑駁,但墻縫里卻伸出了一些花兒草兒,讓人又感到了生機。站在古城墻上,能夠看到整個都江堰的全貌,內外江就像銀線一樣,在陽光下閃耀著自己的光芒,同時,那澎湃的水聲又再一次地響了起來。

  如此美麗的都江堰,到今天依然很堅固,也依然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實在沒想到竟然是在古代就建好了的,真是太神奇了!

都江堰作文2

中國是個地大物博、風景如畫的國家。我有幸來到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成都市。既然來成都就一定要去都江堰,你問我為什么?我就驕傲地告訴你:“如果沒有都江堰,就沒有四川的魚米之鄉,也就沒有我們餐桌上一年四季可口香甜的白米飯。”

  都江堰坐落在泯江之上,兩千多年前李冰父子率眾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為把百姓從水災、旱澇中解救出來的千秋大計。兩千多年來,經過無數次修建才看到今天都江堰的雄偉壯觀,以及周邊萬畝農田防水災抗洪災和水利灌溉的作用。

  都江堰每天都會有一場盛大的放水儀式,在這里你可以領略到古人們祭水、拜水、放水的崇敬之意。

  響徹山野的鼓聲和號角聲中走來了身穿倌衣的主祭官,他昂首挺胸帶領祭祀人員抬著牛、馬、羊、五谷、水果和鮮花等祭品來到祭祀臺上。一群紅衣女子們跳起了儺面舞,一群紅衣男子漢們口中一句句喊著“砍槎,放水啰”。在清脆洪亮吶喊聲和號角聲中,泯江之水從千溝萬壑的山巒中奔涌直下。當我看到眼前波濤澎湃的江水奔騰而下時,我的內心也是洶涌澎湃無比激揚著的,身臨其境地感受著萬千河水匯流成江的壯觀景象。

  看過莊重的放水大典后,我隨著人群穿過古老的城門走到一片竹林中。踏著青石板臺階下行,你會看到一條曲徑幽長的小巷,慢慢下行你會覺得這里有與世無爭的恬靜安逸,有美如江南的水漫橋上踏水行的意境,你會把躁動的'心情安靜下來。看著路邊柳樹成蔭卻擋不住錯落有致的木制樓閣,聞到撲面而來的香味總是不能讓人前行。看晶瑩透明的鐘水餃,麻辣鮮香的夫妻肺片,圓潤糯滑的賴湯圓,還有玫瑰冰粉鮮甜可口百吃不厭。

  吃過了美食,我走到了安瀾橋邊,看似一座普通的橋卻能讓人望而卻步,也是有原因的。要有超人的膽量和決心才能勇敢地走過去。原因就是它是一座會搖晃的竹橋,你不僅要感受橋下湍急的江水讓你膽戰心驚,還要感受竹橋在空中左右搖晃帶來的站不穩。我雖然也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踏上橋面,但是,我還是會勇敢地走過索橋。

  通過索橋來到泯江對岸,岸上的山峰疊巒起伏直聳而立,山中的千年古樹高聳入云,我還是勇敢地踏上了爬山之旅。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攀爬,我終于登上北峰之頂,看到遠處的山巒疊起,也由衷地感受到什么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都江堰作文3

  今天,我們全家人要到都江堰去玩兒。

  說起去都江堰,我心里是多么高興啊!我一心想著都江堰和二王廟,高興得我一晚上都睡不著覺。當我睡覺的時候,做夢都想著都江堰。

  早上七點鐘一起床,我穿好衣服,很快地漱口洗臉,然后吃完牛奶和雞蛋,一邊準備去都江堰的用品,一邊等我爸爸開車來接我跟我的婆婆、爺爺和妹妹。我等啊等啊,我等得有點不耐煩了,我打了兩次電話,爸爸告訴我車子已經來了,叫我們趕快下樓。

  我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們上路了。我們從金堂出發,經過廣漢、彭州,然后到達了都江堰的花果山渡假村。平常我們看的花果山都有孫悟空,可這里沒有,也沒有水簾洞,但我覺得還是很好玩的,因為那里有我爸爸的.很多同學。

  后來,我跟我的婆婆、爺爺、媽媽和妹妹到了二王廟,我們買票從后門進了山門,我們一路上看到了美麗的花、綠綠的小草和天上的一只小老鷹,一些樹已經很老了,有兩百多年以上,我們還看到了古時候打仗的地方。我們又經過一片樹林,來到了一座橋前。這座橋是用木頭和很粗的繩子做成的,分為三個部分,大約有一米左右,橋的三個部分上面有象亭子一樣的東西,上面有一個洞。橋的下面全是石頭,很高,有些坑里面有水。我們走上去的時候,人不多,可是那橋還是搖搖晃晃的,我以為我們會掉下去,我媽媽告訴我,不要去摸繩子,只要走中間就可以啦。雖然我有些害怕,但我還是輕松地走過了這座橋。

  過了橋,我看到一種很奇怪的車子,它的方向盤向前,可是座位是向后面的,方向盤很小,可以座8個人,是用來觀山望景的。我們沒有坐車,走路來到了魚嘴,看到了有些人在搬石頭玩,我在想那些人是怎么下去的?又怎么上來?那么重的石頭怎么搬得起來呢?我一直沒有想通。

  后來,我們又來到一個茶館,我和我媽媽、外公進去看了一下里面廟子的佛像,媽媽說這里是李冰大成殿,里面還有古時候留下來的文物,我看到好幾根香,比我們平時用的長多了。

  我們游完這些景點,已經下午3點多了,媽媽打電話叫我爸爸把車開過來,我們得回家啦。我今天玩得好開心,我希望爸爸再帶我出去玩兒,爸爸說:“只要你好好學習,就帶你出去玩。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的話,那就墻壁上掛門簾——沒門兒!”

都江堰作文4

  “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五一假期我來到成都的必去景點之一:都江堰。都江堰是我國5A級旅游景區,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泯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解決了干旱缺水,變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造福成都人民幾千年。

  從景區大門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竹籠圍成的圓形,旁邊還有幾個榪槎,中間有4根臥鐵,上面還刻的有字,是古人用來測量清淤深度的,再向前走,有一條大道直通伏龍觀,大道兩旁是為都江堰做出了巨大貢獻的12位功臣,每人身旁都有一顆銀杏樹,那些樹各有來歷,樹上分別刻有文字,從漢朝到清朝都發生了哪些事件,有哪些功績,都記得一清二楚,這條道也因此被稱作堰功道。

  再向前走就是伏龍觀,它里面有從岷江里打撈出來的李冰石像,石像上面刻有李冰、楊戩殺死惡龍,造福百姓的神話故事,這也是證明都江堰為李冰所建的實物證據。

  從伏龍觀再向前走,就到了寶瓶口。過去這里是連在一起的叫做玉壘山,李冰為了使西邊的江水不再泛濫,東邊的平原不再干旱,他使用熱脹冷縮的.方法,人工開鑿玉壘山,形成一個水口,因為酷似瓶頸,故曰:寶瓶口。從河堤上向下看寶瓶口真是波濤洶涌,氣勢不凡,滋潤成都平原的一江清水從這里滾滾流出。

  來到魚嘴,這形似鱷魚嘴巴的它把泯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李冰依照反s變道環流原理,四六分水,在枯水期將江水全部流入寶瓶口,遇到洪水,又能把水排向外江。它還能把大部分泥沙排向外江過濾泥沙,清潔內江江水。

  在寶瓶口和魚嘴之間是飛沙堰。它是都江堰的第二次排沙,魚嘴沒有過濾掉的泥沙也會因為離心力的作用被飛沙堰甩進外江,當然這么嚴謹的工序內還有一些漏網之魚,它們堆積在內江,每年都要人工排沙,每次都要挖到臥鐵,那臥鐵的高度恰到好處,如果挖多了,排不掉洪水,挖少了,內江的水又不得清澈。

  走出都江堰后,站在南橋之上,看著滾滾而去的岷江,那水是多么清澈干凈,這功績實屬來之不易,這濤濤江水里,有多少古人智慧的結晶,人民的汗水,他們結合成了造福千秋萬代的都江堰。

都江堰作文5

  啊,我今天終于可以見到都江堰了!

  在我的心里,都江堰可以用兩個詞代替——雄偉、壯觀。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還知道,作家余秋雨將它稱為“慈祥的母親”。

  我們跟著老師走進景區大門。咦?怎么感覺像是走進了我們的泰興公園——一個中等大小的公園,里面就是花花草草、樹木、河流……也沒有什么特別呀!頓時,一絲失望涌上心頭。

  “同學們,魚嘴到啦!”我往前一看,魚嘴真的像大魚的嘴巴,插入江心,把岷江一分為二。岷江就像一個大怪獸,咆哮著奔涌而來,但到了這兒,就服服帖帖地分成兩股,一股流入內江,一股流入外江。

  魚嘴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四六分洪”——經過精確的測量,在汛期,會有60%的水流入外江,而剩下40%的江水則恰到好處地灌溉著成都平原;而在旱期,則會有60%的江水充分滋潤著成都平原,只有40%的江水會流入外江。

  解決了洪水和干旱,江水里卻混入了大量沙石。這下,該輪到飛沙堰大顯身手了!

  在這里,“堰”就是“壩”的意思。飛沙堰是內江外側的一道低壩,雖其貌不揚,卻能夠讓大量沙石“飛”出去。它的神奇之處,源于離心力,它呈倒“S”形,頑皮的水流撞上一側低壩,頓時頭昏眼花;跑到另一邊,卻又撞上了另一側低壩。如此一“轉”,石塊被甩了出去,泥沙沉入江底。

  站在岸邊,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他們巧妙的`設計讓所有問題迎刃而解。再想想李冰父子治水,是多么不容易呀!那時,沒有精密的高科技測繪儀器,靠雙腳走遍千山萬水,靠雙手繪制地圖,有的是勤勞的品質和百折不撓的信念啊。

  想當初,水源被玉壘山擋住了,只有10%能流入成都平原。李冰讓幾十萬名工人日夜開鑿,可鑿了一年時間,玉壘山依然紋絲不動。工人們泄氣了,這要到猴年馬月才能開鑿完啊?于是他們紛紛罷工。李冰為此發了愁,他動員大家一起想辦法。后來一個有經驗的農民提議,在巖石上開鑿出一些溝槽,再放上柴草日夜不停地燒,直燒到石頭發紅,再把冰冷的江水澆上去,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讓巖石變得脆弱,之后再用工具就能輕易地將巖石鑿開。終于,李冰開辟出了一道水道,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稱“寶瓶口”。

  慢慢地,我明白了都江堰的雄偉所在。它的雄偉不在外表,而在它凝聚著古人的智慧和勤勞,更體現了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

都江堰作文6

  今年暑假,我們全家到四川旅游,參觀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國時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們成都出發,經過兩個小時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當我們到達時,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霧蒙蒙,就像一位披著紗巾的少女。一進大門,沿著石板路往里走,路的兩邊立著各個時期修建、維護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諸葛亮。走進陳列室,這里陳列著從兩千多年前到現在都江堰的各種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并介紹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魚嘴、寶瓶口、飛沙堰。

  走出陳列室,遠遠的就聽見轟隆隆的水流聲,順著臺階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寶瓶口”。“寶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觀察水位的'“水則”,它是李冰帶領廣大民眾用了8年時間,用火燒、水澆、人橇的辦法,從堅硬的巖石上鑿開一個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從上游流下多余的水從這里分流,減少了水災的發生。從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個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寶瓶口”。

  出了“寶瓶口”,經過一座橋,我們就到了“飛沙堰”,在古代“飛沙堰”是用籠篼卵石堆砌而成,現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從上游沖下來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頭最大能達到一噸左右,起到防洪排沙減災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魚嘴”,“魚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魚的嘴一樣,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站在“魚嘴”的前端,遠遠望去,洶涌的江水一瀉而下,經過“魚嘴”的分流后,水流就變得平穩和緩慢了。到這里,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覽完了。三大工程相輔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證了灌區的用水需要,又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洪災的威脅,成為古代世界史上科學治水的偉大創舉。

  看著這么壯觀巨大的工程,在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兩千多年前,全靠人們的雙手建造,這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下午,我戀戀不舍離開了都江堰,路上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真不愧為一個有著燦爛文化遺產的偉大民族!

都江堰作文7

  醒來,眼前是一片深邃的叢林。林中月影斜射,蟲鳥爭鳴。樹林那頭的一陣激涌的水聲召喚著我的親臨。我走進都江堰,走向自然,走向我的內心深處。

  黑暗中,一種令人震撼的聲音,圍繞著我,我張開雙臂似欲去觸碰那恢弘——清涼的,柔軟的,欲散還合的——是都江堰的水!剎那間,光線穿透了視野,那風景就已經在我的面前,我站在層層起伏的山巒下,一條大江自我眼前奔涌而去。它沖過護欄,濺起一陣水花,像是要和我握手。我在這一幅動態圖前愣住了,遲遲挪不動腳步。此刻,我腳下的這塊土地似乎巨變起來,從古時的洪災之地到李冰治水,再到今日它坐享川蜀福澤…風云變幻,一切都如此的鮮活。我移步橋頭,遠瞰那魚嘴,那股來勢洶猛的水流在觸碰到“魚嘴”的那一刻,瞬間一分為二,各奔東西。其中一股應勢被納入“寶瓶”,繼而深擁山谷,轉向而行,不辭兒女情。稍稍起了微風,我拂下衣袖,跟隨導游近觀他的宏偉。平闊的江面上,搭著一座鐵鏈棧橋,在風兒的吹拂下晃動,仿佛一位老人躺在安樂椅上搖擺,就任那江水從橋下奔涌,時光匆匆流過。我親身站上棧橋,橋體微晃,一路向前。我的心隨江水沖騰猛烈地顫抖起來,耳邊風聲不絕,穿越時空,親近歷史。

  誰言小兒女弗曉故事?我站在橋頭,回望壩上。黃沙彌天,我們勤勞而又智慧的祖先,正翻動鎬鋤,修筑堤壩。一位名叫李冰的人蹲在土地上,用樹杈勾畫著建筑圖。殊不知這才郎輕揮幾筆,竟造就了今日如此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流經川土的這條岷江暴烈而又溫柔,無數百姓在它的.光臨下跪倒或是起舞,為了不再讓百姓受如此之苦,官郎李冰獨身挑著包袱,來到他鄉。他團結鄉親們,苦心鉆研水利方面的知識,竭盡所學,修筑成如此偉業,我仿佛親耳聽到完工的那一天,川歌在響,百姓在跳,江水之聲,聲聲響在我的心頭。

  轉眼如今,我正坐在江旁長椅上,凝視這江水。忽而近之,伸手感受這水,柔中帶鋼,涼中帶炙。遠方,一支川歌透過層云,響在這都江堰的上空。

  我走近了都江堰,俯身陪坐在旁,輕輕的搖動它的安樂椅,就任那江水從橋下奔涌而去,時光匆匆掠過。

都江堰作文8

  一提到都匯堰,便讓人想到那宏偉、浩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清流浸潤千里沃土,鑄就了今天美麗的天府之國。這個假期,我走近都江堰,一睹她的芳蓉,心,久久不能平靜……

  到了都江堰,我們準備順江而下去游覽這令世人嘆為觀止的工程。

  一進景區大門,直撲眼簾的便是這美麗的風景,岷江水奔騰而下,浩浩蕩蕩,猛浪若奔;水甚是碧綠,兩岸樹木高山皆映于水中;山巍峨高大,雖已進入冬日,山上的樹木卻依然高大挺拔,負勢競上,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見證了這水利工程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叢林之間依稀露出亭臺樓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不一會兒,我們便到了索橋。一上橋,那搖晃的橋身打斷了我的思緒,此時心驚膽戰,橋下那呼嘯而去的江水不禁讓人生起一絲寒意——橋似乎隨時要掉下去一樣,我連忙走過索橋,跑到了魚嘴上。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摩肩接踵,涌向圍欄,我們也湊了過去。這時,只見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自覺地分開了,分水之處泛著雪白的`浪花和層層漣漪,十分美麗。后來一位導游阿姨介紹說;“這里是分水堤,在岷江之中,把岷江水分為內江和內江。外江是岷江主流,內江是灌溉用水。”我似懂非懂地聽著,漸漸地著了迷。一眨眼,我們來到了飛沙堰。在堰上,那清澈的江水拍著水壩,似撫摸一般,絲毫看不出水急浪涌。但導游阿姨說:“這飛沙堰是分水堤和寶瓶口間的一道低矮的滾水壩,漲水時,利用水的回旋原理,內江超量的水流以及泥沙從這排到外江,從而保證灌區安全。使灌區水渠不會阻塞。”我聽著聽著似乎身臨其境,看到了漲水季節時,急流甚箭的江水從這經過,在這再次分流的情景是那樣壯觀。我不由得嘆服古人的智慧,李冰有何等的毅力,當時的科技工程有何等卓越,它的雄姿展現出華夏古代文明。過了飛沙堰,我們看到了一個似瓶口的狹窄缺口,原來這里有密如蛛網的渠道系統。啊!這樣雄偉的水利工程,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它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一直發揮巨大的作用,造福于后人,心中對古人有著空前的敬意!

  如今,都江堰依然美麗壯觀,地震沒有動搖她。下山后,走出大門,城市依然是那么繁華,新建的樓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短短兩年,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絲毫沒有地震的創傷,人們幸福快樂。這個工程猶如一座豐碑,她與城市雄辯地向世人表明:中華民族有創造人類奇跡的智慧與力量。

都江堰作文9

  在離都江堰還有些距離的地方,我就聽到江水嘩嘩的咆哮,不知近看是有多震撼。

  都江堰的堤壩上架設了許多綿延不斷的亭廊,從四個高大的柱廊一直到亭頂高高翹起的的四角,每個地方都是精雕細刻,散發出濃濃古風之氣。扶著木制的圍欄低頭看下去:一股股巨大的水流從堤壩那頭涌了進來,仿佛一條條奔騰不止的巨龍,與堤壩里的江水相撞,“龍”與“龍”之間的搏斗,勢必掀起陣陣驚濤駭浪,如雷鳴般“轟隆隆”的'聲音更是不絕于耳。待到戰事完結,波濤平息時,卻又涌來漫天江水,將“巨龍們”一一掩蓋,接著又是一陣翻天覆地的動蕩。雖然下面風起云涌,但是上面的游客卻都談笑風生,欣賞著看似洶涌,實際卻是平淡和諧的風光。

  再往里走,是一條通往都江堰源頭看不到邊的路,為了能更好地感受江水的熱情澎湃,我準備走吊橋。上橋時,我的心撲撲直跳,好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緊張極了。整座橋是用木板和繩子做的,離水面不到三米的距離,走一步橋就會左搖右晃個不停,,我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著,生怕一不小心掉進水里。浪水一浪一浪地撲打著,卷起陣陣大風,吹得橋又晃了起來。從腳下的木板間,可以看到一束束浪花在拼命地往上跳,眼看就要夠到了,旁邊竄來一個湊熱鬧的,一擠,一歪,哎呀,便落下去了。可它不服輸,繼續努力地往上蹦,又被撞了下來,重重地摔在岸邊的巖石上,真讓人為它捏了把汗。

  來到魚頭崖時,水勢漸漸地弱了下來,滾滾黃河變成了潺潺流水,唱著歡樂的歌兒,伴著調皮的魚兒從我腳下流過。水綠得像塊玉,晶瑩剔透的,閃著淡淡的幽光;又像一面鏡子,平平靜靜的,映著人們的倒影。水里的石頭個個圓潤光滑,不知是不是流水有它特殊的癖好,專喜歡圓圓的東西,才把石頭們弄成這樣;還也許是流水們害怕石頭尖利的棱角傷害了游來游去的小魚小蝦,富有愛心的它們就把石頭雕刻得圓溜溜的,好讓可愛的小生物們自由地在石縫間游進游出,好不快樂。陣陣大風也變成了縷縷清風,纏繞在勃頸之間,癢癢的,涼悠悠的。

  因為路程太遠,我沒有去都江堰的盡頭,但我還是已經心滿意足了,心里贊美著這個可騰可平,可濁可清的都江堰。

都江堰作文10

  我愛漓江水的清,我愛江南水的綠,我愛日月潭水的秀。但我更愛那兩千多年來一直默默地造福著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國古代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建造的一項偉大的世界聞名的防洪灌溉工程。因為有了他,才使得成都兩千多年來既沒有過大旱災,也沒有過洪澇。使成都平原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譽。兩千多年來,都江堰旁的勞動人民幾乎年年都是大豐收,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在沒有建造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經濟蕭條,民不聊生,旱災、洪災經常騷擾著兩岸勤勞的勞動人民,將人們辛勤勞作的結果洗劫一空,比強盜、“地頭蛇”要可怕不知多少倍。自從修筑了都江堰,成都的商業、手工業、農業都在以飛快的速度向前進。成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若沒有都江堰,成都還能是一個繁華的大城市嗎?

  都江堰十分神奇!在水流量大的時候呢,它就把多余的江水流到江去,在水流量小的時候,它就把江水全部輸送到內江去,而不會流到外江去。這是因為呀,都江堰在“魚口”的地方有一個坡度,當水流量大的時候,水位就會上漲,多余的水就會漫到外江去,而剩下的水就會通過內江輸送到成都內部;當水流量小的時候,水位在下面,自然就不會有水漫到外江去了!都江堰是不是很神奇呢?

  春天,都江堰的兩岸桃花柳綠,鳥語花香,老人、小孩臉上都洋溢著愉快的笑容。夏天,都江堰岸邊的大柳用濃濃綠蔭把陽光遮擋得嚴嚴實實,人們都爭先恐后地往樹下鉆。秋天的都江堰是最美的`,早晨,朦朦朧朧的霧在江上彌漫,江面的水速也漸漸地變得緩慢起來,偶有幾片黃葉慢慢地飄到水面上,打著轉,漸漸地蕩漾起一圈兒一圈兒的漣漪。秋風拂面,給人們帶來一絲絲的涼意,到了晚上,皓月當空,月光灑在江面上,江面十分平靜,仿佛給它披上了一層銀紗,正想用手去觸摸一下那薄薄的紗,摸到的只是清涼的江水?如果能站在江邊欣賞月色,倒也是一種美的體驗,美的享受。冬天,都江堰很少結冰,因為在成都那邊,冬天最冷最冷也不過零下三四度。冬天的都江堰是平靜的,在表面,你根本不知道江水在流動。

  我愛都江堰,不是因為它有多美麗,有多雄偉,有多壯觀,而是因為它就是成都人民生活的保障,它就是成都平原的保護神!我愛成都!我更愛都江堰!

都江堰作文11

  我通過電視看到了仙氣騰繞的一條大江,從字幕介紹中我知道了它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岷江。我覺得很稀奇,于是便讓爸爸媽媽帶我去都江堰游玩。就這樣,國慶假期,我們一家人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都江堰之行。

  一到都江堰,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一條波特洶涌的大江猶如萬馬奔騰,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了起來。看到這情景,我不禁想起了清朝詩人黃俞寫的詩句:“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

  這時,我戴著的景區自動講解器開始了它的工作。通過它的介紹,我知道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戰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大家修建起來的,目的是為了防洪灌溉。通過對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消除了水患。直到現在,它還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聽到這里,我不禁對李冰父子肅然起敬。沒有他們的智慧與努力,就沒有我們現在美麗富饒的.天府之國。

  接著,我們游覽了壯麗的飛沙堰,走過了長長的金剛堤,看到了天下奇觀--魚嘴大壩,還登上了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安瀾索橋。

  安瀾索橋又名夫妻橋。在清嘉慶八年,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兩岸行人可以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老百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將安瀾橋稱之為夫妻橋。240多公尺的橋身懸掛在滔滔不絕的岷江之上,遠看如飛虹掛空,又像漁人曬網,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望。只用幾根鐵索連接的橋,看似那么的搖搖欲墜,卻能一次容納500人同時于橋上通過。站在安瀾橋上,看著岷江在兩側的山谷中咆哮穿行,被灌溉的渠道縱橫交錯,讓我情不自禁吟誦出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刻,我仿佛看見了兩千多年前人們修建都江堰的場景——大家齊心協力,運用智慧和神力,建成了這個千古奇觀!

  時間在流逝,但歷史不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泯滅。人們不會遺忘歷史,并且會永遠歌頌它!就像李冰父子的歷史功勛,他們的名字就像所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樣,在廣袤的大地上熠熠生輝,永留人間!

都江堰作文12

  洶涌的江水,幽靜的山林,它是人類文明的奇跡,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是灌溉成都平原的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它,就是都江堰。現在細細想來,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剛下車,駐足于都江堰的大門前,就能隱隱約約聽到些水的嘩嘩聲,進入一段林蔭小道,四周滿是鮮花與小草,我沉醉于這美好的時光中,盡情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如果說前面我的心緒懶懶的,那現在,看著眼前那奔騰的江水,耳邊充斥著江水的咆哮聲,我被深深震撼了。這江水仿佛有一股磁力,把我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它與大海的深沉、廣闊不同,它與小溪的渺小、清澈不同,它與湖泊的寧靜、安詳不同,它有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每一股水都精神煥發,拼盡全力向前奔跑,誰也不甘落后,這情景真如同萬龍戲珠。滔滔的岷江水奔著奔著,遇到了魚嘴,“唰”的一下裁割為二,向著遠方直躥出去。緊接著,內江那一股股江水繞了一個彎,被一道矮矮的堤壩略微阻礙了一下腳步,這就是飛沙堰。由于離心力的作用,江水中的泥沙被急流裹挾著越過飛沙堰進入外江,這樣,飛沙堰就起到了排沙的'作用,古人的設計真是太巧妙了!內江水繼續向前奔流,穿過狹小的寶瓶口,最終進入成都平原,灌溉萬頃良田,使四川成了富饒的天府之國。

  我越看越入迷,簡直不知道是自己走去的還是被吸引過去的,終于陡然一驚,我已站在我國五大名橋之一的安瀾索橋之前。放眼望去,對岸樹木郁郁蔥蔥,隨著山脈連綿起伏。我懷著激動、忐忑的心情走上了安瀾索橋,腳下是脫韁野馬般的滾滾江水,你絕對不敢低下頭看一眼,那情景會使你提心吊膽,索橋搖搖晃晃的,我踩著有節奏的步伐,一搖一擺地通過了索橋。都江堰的名勝真是數不勝數,矗立于山峰之上的二王廟、高大巍峨的伏龍觀、美麗幽靜的松茂古道……個個都是令人嘆為觀止,久久不忍離去!

  游完都江堰,我對古人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李冰的主持下,我們的祖先歷盡千辛萬苦建起的都江堰,穿越兩千年的時光,依然屹立眼前,至今還在造福人類,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我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了!

都江堰作文13

  提起獨惠巖,人們會想到宏偉而廣闊的水利工程,其清澈的溪流滲入數千英里的沃土,從而創造了今天美麗的天府之國。這個假期,我走近都江堰,瞥見了她的臉。我久久不能平靜。

  當我們到達都江堰時,我們正在沿河參觀這個令人驚嘆的項目。

  一進景區大門,就能看到這美麗的景色。岷江奔騰而下,浩浩蕩蕩,巨浪奔騰;水很綠,兩岸的樹山倒映在水中;這座山高聳入云。雖然已經入冬,但山上的樹木依然挺拔,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見證著這個水利工程的跌宕起伏。塔樓和亭臺樓閣隱約暴露在叢林之間,仿佛置身仙境。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電纜橋。我一上橋,搖晃的橋打斷了我的思緒。這時,我嚇壞了。橋下咆哮的河水讓人不寒而栗。——橋好像隨時都會倒。我趕緊走過電纜橋,跑到魚的口邊。這里已經人山人海,大家互相推擠著沖向圍墻,我們在一起了。這一刻,我看到了浩瀚的閩江水,像是被施了魔法,有意識地分開了,在水師里有雪白的波浪和漣漪,很美。后來一個導游阿姨說;“這里是引水堤。在岷江,岷江的水分為內江和內江。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內江是灌溉用水。”我帶著一種理解的感覺聽著,漸漸入迷。轉眼間,我們來到了沙飛韋爾。在堰上,清澈的河水拍著大壩,像是在撫摸,一點也沒有突如其來的涌水。但導游阿姨說:“這個沙飛堰是引水大堤和寶口口之間的一個低滾壩。當水位上升時,內江多余的水流和泥沙將被排放到外江,從而保證了灌區的安全。這樣灌溉渠就不會堵了。”我仿佛身臨其境般傾聽著,看到河水上漲的時候,急流和河流的箭矢從這里經過,在這里再次改道是如此壯觀。我不禁贊嘆古人的智慧,李冰的堅韌不拔,當時科技工程的卓越,其雄偉的外表顯示了中國古代的文明。經過沙飛堰后,我們看到了一個像瓶口一樣的狹窄縫隙。原來有一個密如蛛網的通道系統。啊!這么宏偉的水利工程,世界獨一無二!它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造福后代,對古人有著前所未有的尊重!

  今天的都江堰依然美麗壯觀,地震并沒有動搖她。下山走出門后,城市還是那么繁華,新建的建筑已經從地上拔地而起。短短兩年時間,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沒有地震創傷,人們很幸福。這個項目就像一座紀念碑。她和這座城市雄辯地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有創造人類奇跡的智慧和力量。

都江堰作文14

  在成都這個城市里,有一處著名景點是都江堰。一提起它,就讓人想到那年代久遠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它那清流浸潤著千里沃土,才鑄就了今天成都“天國之府"的美譽。在暑假里,我們一家就游覽了令人向往的都江堰。

  我們一進入都江堰景區,就目睹了許多形態萬千,栩栩如生的銅像。有的一臉山羊胡子,手持羽扇,頭戴葛巾,身穿八卦衣,這應該就是諸葛亮的銅像吧;有的昂首挺胸,手持利劍,身披披風,威嚴極了,這就是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的銅像……欣賞完銅像之后,我們就踏著歡快的腳步,匆匆趕往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寶瓶口“,”飛沙堰“,”魚嘴“。

  從遠處看,”寶瓶口“呈倒梯形,是岷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一個花瓶的瓶口,嚴格控制著岷江的流速和流向。在”寶瓶口“的`旁邊,便是”飛沙堰“。清亮的江水平靜緩慢地流動著,溫柔地撫摸著水壩。”飛沙堰“的主要功能是把從上游沖下的沙石排走,起到防洪排沙減災的作用,確保內江通暢。

  ”魚嘴“顧名思義,如同一只魚的嘴巴,昂頭于岷江江心。聽導游說,這魚嘴的主要作用是把波濤洶涌的岷江分成內外兩江。我靠著圍欄,俯身凝望著魚嘴,真是把岷江分成兩條渠道流通的。試想,如果是由現代人來修建都江堰,能夠超越古人修筑的結果嗎?

  當我還在驚嘆于古人的聰明才智時,媽媽卻拉著我走到了安瀾索橋面前。我小心翼翼地上了橋。搖搖晃晃的索橋上擠滿了人,我低頭俯視著索橋下兩邊的懸崖,立刻就讓我毛骨悚然,雙腿發軟。我們在索橋上緩緩移動著,一眨眼,我們邊走過了索橋。

  渡過安瀾索橋之后,我們就到了觀瀾亭。登臨遠望,古堰雄姿盡收眼底。俯視腳下,岷江水奔流而下,江濤滾滾,浩浩蕩蕩。兩岸一排排整齊的樹木郁郁蔥蔥,隱約露出亭臺樓閣,水中的樹影卻被洶涌湍急的江水無情地撕碎了。我望著這岷江水,仿佛看到了當年李冰父子修建者都江堰時的情景,心中不由得對古人有著空前的敬意!

  都江堰這個美麗壯觀的地方,這個宏大的水利工程,向我們證明:中華民族有創造人類奇跡的智慧與力量。沒錯,都江堰,你是祖國的驕傲!

都江堰作文15

  踏著厚重深沉的青石路,循那逐漸清明于耳的淙淙濤聲,長青的丘陵逐漸雄闊,迄今已兩千多年的都江堰伏龍觀殿宇,正矗立于參天古木間。

  兩千多年——就連那盤踞峻嶺的長城,震撼豪壯的兵馬俑,也僅是勉強與之比肩。城樓古瓦早已不供人瞭戰鼓雷;雄猛石人亦僅承蒙贊嘆美譽;而“天府之國”,至今仍源源不斷地索著都江堰的灌溉。

  此刻,我眼前的都江堰,便是翻卷的岷江水咆哮出的一段驚心動魄的史跡:

  史載公元前兩百多年,李冰踏上有著“澤國”之名的大秦蜀郡,時任蜀地郡守。此時在青衣郡守的眼前,是險峻的窮山以及野馬脫韁般的岷江。江水泛濫之時,這里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

  面對飽經水患之苦的蜀民,李冰深知,治水,是唯一拯救這方土地的方法。他以一位郡守的心切,投入了一個治水的龐大任務。沒有官位厚祿,沒有豐富的水利知識,他決定用自己的畢生,進行一次博弈,只為馴服那湍急的江流。

  道家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李冰眼中,也許“治水”以土掩水,便是對險丘與湍江施以時間的調配。當然,在遙遠的公元前,即便擁有再豐厚的`水利知識,也支撐不起一個如此浩大的工程。手中不僅得有治水長釵在握,還需執起學研的筆。不過李冰的學堂,是眼前狂放的江;他的知識,是來自于江流山野的智慧。他以生命為資費,用人類天生的求知,去探索待人發現的秘密。

  定堰位、觀江律、筑壩堤……治水的韜略在時間磨礪中終于展露出鋒芒:“深淘灘,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也許當時的人們尚未知曉,一個跨越時間長河的奇跡正在發生。不過,蜀郡的山田溝壑印刻下他的灌溉,岷江的濤聲久久回蕩著他的呼號。李冰用自己的學識,帶領蜀地百姓筑起一座兩千年不倒的不朽工程。岷江湍急如初,然而狂嘯的江水追逐著,卻再沒有奔騰錯了方向。分水堤、寶瓶口、溢洪道,至今仍相輔相成、互功互用。

  都江堰的筑成,幾乎耗用了李冰的大半生,換來蜀地此后的沃野千里。如今伏龍觀內,李冰石像巍巍而立,泛青的石柱雕刻出他手握治水令,俯眺岷江時深遠的目光和暮年面對富足蜀郡時欣慰的笑……

【都江堰作文】相關文章:

都江堰作文03-18

游都江堰作文06-11

游都江堰作文10篇06-12

都江堰導游詞01-24

都江堰的導游詞02-09

都江堰導游詞01-30

都江堰景區導游詞07-10

都江堰導游詞15篇07-21

都江堰導游詞(精選18篇)10-2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欧洲aⅴ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中文字字幕乱码在线观看精品 | 在线看h片的网站免费 | 亚洲精品∧v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熟女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