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一曲《茉莉花》回蕩在金色大廳的上空,薩頂頂的《萬物生》繞梁三尺之時;當米蘭時裝周的發布會上設計師將中式旗袍元素融入之時,我仿似看到了幾百條流淌的溪流在緩緩回轉,漸漸溶解,曲折下落,匯聚的過程中,最終融合成無垠綿長而熠熠生輝的江河乃至大海。
一座曾名為“且介亭”的城市,彼時被動地“接受”世界文化的灌輸。如今它叫“上海”,包含了諸多的世界文化遺產。有那四面為哥特式風格的建筑,獨具匠心的巴洛克式外灘12號。上海已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包攬著“萬國建筑博覽群”,其中不乏豐富的海派文化的影響。中西方的融合得以在一個城市顯現,并以海派的形式影響著一代又一代。
一個稱作“皇后街”的多倫多市里的街道,占地面積不大,但是其無以勝舉的世界各地特色的小店使皇后街負以盛名。中國的青花瓷、薛濤箋,比利時的巧克力,荷蘭的奶油……一應俱全,仿佛世界成員成了彼此的鄰居,和睦相處。如此融合,甚好之矣!中國傳統諺語相繼在英語中出現;女子十二樂坊用民族樂器加以小提琴等交融演奏;泰戈爾詩集的譯本遍布各地,浪漫了世界。一縷融合的輕煙像是從阿拉丁神燈中飄出一樣,散播到了各個角落,于是世界就豐富且和諧了。
杜拉斯的一本《情人》問世了,其他地方的我并不是很清楚,我國的王道乾老先生將其詮釋地淋漓盡致。這大概是翻譯的藝術吧。用中文把英文翻譯過來時,哪里會有“回腸蕩氣”,這都得時翻譯者將中英文融會貫通之后才有的結果。王小波也曾在《我的精神家園》中稱贊王老此書的翻譯:猶如“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一般沁人心脾、暢快淋漓。想來,不論是何國,都必須學會將兩種語言之間的磨合技巧,使之恰當的融合,才能有翻譯的佳作。而中國之所以始終都得不到諾貝爾文學獎,大概與此番定是脫不了干系的。
馬爾諾林夫斯基在《文化相對論》中也不乏提及文化融合的觀點,既然他已說得詳盡,我誠然也不是能和他比較見地高深的,就且談于平日方面罷。當今“百度一下”的百度病,騰訊使得全網民的網絡qq化,并不是沒有他們的道理就一夜成就的。關鍵在于他們有個同樣地特點,據《人民日報》曾分析到,此兩方公司均是學習世界領先企業的管理技術,并加以修整,融合成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案。如此管理,這般融合,才有了他們如今的成就。
而中國古代的詩人的作品大都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詩篇才得以千古流傳。李密寫《陳情表》中也是融情于理,情理相得益彰方能說服打動晉武帝。還有各國致力培養“通才”,只有單一領域發展的在今已非真正的人才,只有讓各方面知識交相輝映才算是社會需要的人才。各國之間也是依循這個道理,與少數國家的融合雖不可少,但勢必是遠不及與世界的融合。
套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愿中國青年擺脫冷氣”,這其中的意思是要求交流融合,不單一發展的意思。
【融合】相關文章:
融合的作文03-27
融合的作文【熱】03-31
融合的作文【推薦】03-30
融合的作文【熱門】03-30
【熱門】融合的作文03-30
融合的作文【薦】03-30
【推薦】融合的作文03-30
【熱】融合的作文03-29
【精】融合的作文03-29
融合的作文【精】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