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粽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粽作文 1
寧靜的夜晚,微風習習,漆黑的夜上空飄渺著一點兒星星的印痕,細細月牙伸到上空,像死神之的鐮鉤,冰涼的、恐怖的。道上沒有一個路人,兩側落葉被風輕輕吹得沙沙作響,夜,更涼了……
明顯的燈光效果通過白的'簾頭倒影著她繁忙的身影,一個個精美如意的粽子堆在桌子,越疊越高。我望著奶奶疲倦的面影,情不自禁地為燈光效果處走去……
黑喑的角落,我靜靜的望著眼下的這一切:瘦骨嶙峋的奶奶,她是多么的的不辭辛勞,每一年的端午節,她都要累成狗,即便 再累還要包上好多個粽子,為節日增加一點兒氛圍。她熟練仔細地包著粽子,凹陷的大眼好像外溢了仁慈,她猶如合唱團的指揮家,雅致地彈奏著交響音樂。別小瞧奶奶一雙粗糙的手,它能夠為大伙兒包出各種各樣的粽子:有三角粽,這類粽子能夠一口吃下一個;有四角粽,這一粽子的包法也只必須一張粽子葉就可以完成了;最艱難的就是長粽了,奶奶必須花些氣力,由于長粽的包法必須拼湊,而她能夠一個人獨自一人地進行。不經意間,奶奶早已包了好多個鐘頭了,我癡癡地望著哪個疲倦的身影,一瞬間覺得那時又高又大的。
第二天早晨,一股粽子的香氣飄揚在院子里,吹進了我的心底……
端午粽作文 2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今年的端午節又即將來臨了,由于爸爸媽媽工作的原因,無法回家鄉過端午節,但小時候在家鄉節的情景卻在我的腦海里記憶猶新。
每當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到了的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奶奶說這個習俗還要從春秋戰國的時候說起呢!
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上諫楚王,提出富國之計,可楚王不僅不聽,還將其流放。結果屈原悲憤交加,傷心欲絕,抱一塊石頭,帶著自己的'憤憤不平,帶著他的高遠志向,一起永沉汨羅江底。為了防止魚蝦們吞食屈原的尸體,所以在這一天會包粽子,丟些在河里。
每次包粽子都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媽媽奶奶會和嬸嬸姑姑們一起找蘆柴葉子,據說這葉子也是有講究的。這是村子的每個小河邊都會看到人們提著籃子找葉子。這時,最快活的就數我們小孩子了,這艘小船也學著電視里的叔叔賽“龍舟”。
“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想起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又浮現出端午時分家鄉那片熱鬧的景象。
端午粽作文 3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歡樂喜慶的春節、粽葉飄香的端午節、美好圓滿的中秋節、登高望遠的重陽節……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和內涵,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傳說,農歷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愛國英雄屈原抱著石塊沉入了汨羅江。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老百姓就把糯米放進竹筒里,煮熟后投入江中來祭祀屈原。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要包很多的粽子,有:蜜棗的、蛋黃的和咸肉的,我最喜歡甜甜的蜜棗粽。包粽子前,奶奶會把糯米放進清水里泡上四到五個小時,同時也會把蘆葦葉放入開水中浸泡。這樣,蘆葦也就有了韌性,不易裂開。準備好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拿出兩片一般大小的又長又寬蘆葦葉卷成漏斗狀,放入一小勺糯米,接著均勻地放入蜜棗或者蛋黃,然后再放入一勺糯米,最后用剩下地蘆葦葉把糯米包裹起來用細線緊緊地捆扎好,一個可愛地三角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把包好得粽子放進鍋里煮,饞得我口水直流。大約一個小時,蘆葦葉的清香混合著蜜棗的甜膩就飄進了各個角落。
中華傳統節日是中華文明的體現,我們要把每一個節日都要辦得熱熱鬧鬧,繼承并發揚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節日推廣到全世界!
端午粽作文 4
“世并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每當聽到《離騷》的詩句,便會憶起憂國憂民的屈原。端午節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一大早,我們就起身去外婆家吃粽子了。來到外婆家,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粽香。我仿佛看見翠綠的箬竹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香糯醇厚。
“其實,粽子不止一種形狀,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多角形的……”外婆指了指鍋里的粽子,說,“粽子的種類也很多。豆沙粽、蜜棗粽、花生粽、蛋黃鮮肉粽等。”聽了外婆對粽子的介紹,我笑著說:“我最喜歡的還是蜜棗粽,甜甜的`,卻不膩。”
粽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竹葉,在灰湯里煮透的米團呈現出通透的琥珀色,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色的瑪瑙。輕咬一口,軟糯可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那一個個清香四溢的粽子,像一串美麗的夢,那么甜蜜,那么溫暖,那么美麗。吃著粽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粽子里有家的味道,有愛的味道。
端午粽作文 5
倆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倆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用各種方法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可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別開生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再次到來,高老師讓我們也來包一下粽子,讓我們也體會體會這種氣氛。我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包粽子,首先要把糯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一些糯米和紅棗。準備好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糯葉折疊,圍攏來組成一個窩,中間放進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諾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形。
而包粽子就要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形,我一開始包時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多角形,就是揉成了一團球了。
包好一些就可以煮啦,可煮粽子要等很長時間。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撥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啦!咬一口,美味無比!
在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了自勞的果實。
端午粽作文 6
又是一年端午粽飄香,此時此情不禁讓我想起了兒時的時光。兒時的端午節,對我這個出生在蘇北窮苦人家的孩子來說,絕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煮雞蛋,煮蒜頭,小孩的手腕腳踝系上五彩線,門楣上插兩根艾草,連粽子都沒有,就算是過節了。
吃不上粽子,倒不是因為家里沒有米,也不是因為沒有粽葉,而是好多人家都不會包,更懶得學。于是那幾家會包粽子的便成了我們羨慕的對象,恨不得自己是那個會包粽子人家的小孩,那樣就可以美美地吃上粽子,再也不必聞那粽香流口水了。
而今過節,我們家照樣一個沒有包,可粽子卻多的吃不完。我那8歲的女兒也就是吃了那開始的幾口,接下來就再也不感興趣了。我愛人也很少吃,于是吃粽子成了我和老岳母的任務。奇怪的是,粽子品種雖然很是豐富,鮮肉的.,咸肉的,蛋黃的,蜜棗的,豆沙的……應有盡有,卻怎么也找不回兒時的那份粽香了。
也許,吃不到的才是最香的,最令人回味的。
我想,如果現在市面上沒有現成的粽子買,還有多少父母還會——或是還能學著為孩子包上幾個粽子呢?說實話,我也許就從父母那里繼承了這份小小的懶惰,估計會讓女兒失望了。二十年后的今天,也許她也像今天的我一樣,追憶兒時的這份粽香。
明年的端午我是不是該為我的女兒也親手包上幾個粽子?這樣,二十年后,女兒對兒時端午節的記憶,也許將是有別于我的另外一番特別滋味。
端午粽作文 7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當奶奶再唱起這首童謠時,我知道又要吃粽子啦!
正在包粽子的奶奶是個“魔術師”。只見她拿起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也不知玩了什么把戲粽葉就卷起成了圓錐狀,有時卷成船型,放一顆棗,有時也放豆子,再填一把白瑩瑩的米,然后用線捆捆,就捆成了一個個好看的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鞋子,有的像菱角,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枕頭。看著奶奶這么容易就包了那么多好看的粽子,我也想試試,可每次都把米撒得到處都是。看來很多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在等粽子煮熟的時候是我最難熬的時候。奶奶好像知道我的“難受”,這個時候她總會講一些端午節的故事,我聽著屈原的悲壯故事,想著劃龍舟時的熱鬧場景,粽子也就熟了。
熟透的粽子又糯又甜,清香撲鼻,聞著香香的味道我的口水就要流下來,奶奶總是一邊給我剝粽葉一邊看著我叫我慢點吃,我叫奶奶也吃,她總說你先吃。我跟媽媽說:“奶奶不愛吃粽子。”媽媽告訴我:“奶奶很愛吃粽子,只是舍不得吃,留給我們吃。”
哦,原來粽子里裹滿了奶奶對家人濃濃的愛,怪不得那么好吃!我愛端午節,愛好吃的粽子,更愛疼愛我的奶奶!
端午粽作文 8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夜里黃鸝時一弄。端午節,無論在古人還是現代人眼中,都是個美好的節日。坐在陽光斜照的藤椅上,欣賞電視里的賽龍舟比賽,吃著青黃色箬葉裹著的白米粽,無疑別有一番情趣。
家鄉的端午節從初一就開始忙活了。從早上起,媽媽就去菜市場買了好些綠油油的箬葉,把浸泡在裝滿水的鐵鍋里。接著又去買咸豬肉,紅豆,艾蒿等。
到了五月初五可就更熱鬧了,雖然沒有許多豐富的習俗,但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食。美食的重頭戲當然是粽子了。記得大早上我就圍著冒著青煙的爐子,跑過去問站在板凳上插艾草的媽媽:粽子好了嗎?媽媽總是笑著抱怨一聲:你個小饞鬼,急什么呀!等到了正午,聞著鍋里緩緩冒出來的白霧,我垂涎三尺。等好不容易得到了燙傷的粽子,便急忙忙地拆開外面的白棉線,剝開粽子娃娃裹得實實的綠衣裳,然后便露出了它雪白軟糯的臉頰,上面還鑲著幾粒瑪瑙般的紅豆,當然我最愛的還是香噴噴的肉粽了。長大后才知道粽子原來是用來紀念屈原的',這就為粽子添上了一抹悲壯的色彩,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那粽子的香氣飄呀飄,一直飄到我的童年里。我忘不了粽子的美味,忘不了那難以割舍的溫馨,更忘不了的還有端午節那濃濃的人間煙火氣。
端午粽作文 9
端午節還未到之時,家家戶戶就傳來了香香的粽子味,奶奶也從街上買來蜜棗、粽葉和糯米。
包粽子之前,要把粽葉在水中浸泡,去除小飛蟲和灰塵。再把洗過的粽葉放到鍋里煮,讓粽葉在包的時候不會裂開。材料備齊了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從盆里拿出三張粽葉,圈成一個漏斗狀,放一半的糯米,再放一顆大蜜棗。用一些糯米蓋住蜜棗,把粽子包上,再用棉線系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也曾包過一個粽子,在二年級。那時,奶奶對我說:“包成漏斗的時候不要漏米哦!要是漏了,地板就完啦!”可我還是沒把握好,米撒了些出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搶救”,還算好,最起碼能吃。
一個個鼓著“大肚子”的粽子下了鍋。這煮粽子可有講究,要先煮兩個小時,再關火燜三個小時。這粽子越燜越香,糯米越悶越軟,最后滿屋子都是粽香味。
粽子出鍋時,由之前的青綠色變成了墨綠色,它們散發出濃郁的糯米香,小區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媽媽喜歡吃帶蜜棗的',老爸和我喜歡吃只有糯米的。可媽媽說,帶蜜棗的粽子更香,更軟。漸漸地,我也喜歡上吃蜜棗的了。
姑爹每年端午節都會送一些粽子給我們家,有肉的,也有蜜棗的。可我更喜歡奶奶包的粽子。墨綠的粽葉里包著濃濃的家的味道。無論在什么時候,我永遠忘不了這種味道。
端午粽作文 10
粽葉飄香端午節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歡歡喜喜的春節,有張燈結彩的元宵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粽子。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干干凈凈,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干等。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我拿起一個煮熟的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里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里鉆,好吃極了!
那香軟可口的粽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了解到這美味可口的粽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故事呢!相傳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尸體,把米團扔進江里,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美美的期待著。
端午粽作文 11
今天,我來到學校。學校組織一個特殊的活動——端午“粽”動員。馮校長要在小星星電視臺教我們包粽子。
我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躍躍欲試。包粽子需要綠油油的粽葉,雪白雪白的糯米和又細又長的棉線。粽葉可以泡一泡,而棉線可以用紅色的,代表喜氣洋洋。終于可以包了,我們迫不及待地包了起來。我先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們疊在一起,輕輕往里卷,它就成了一個實心的“漏斗”。我不停地朝里面灌糯米,終于裝滿了。“哈!真漂亮!”我還沒包好,就開始自夸了。接著,下面該裹粽葉了。“嘩嘩”,我一不留神兒,頑皮的糯米竟然從一個縫隙處“開溜”了。我急忙把縫隙處“攔截”好,它又從右邊“溜之大吉”了。我只好把那兒又填好……就這樣,折騰了十幾分鐘!不過溜到粽葉外的`“糯米”們總算被我“降伏”了,哈哈!下面還有更難的,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綁棉線。我先用左手抓著粽子,右手左一圈右一圈地繞線。還在不停地叫:“快來個人支援啊!”終于包出一個粽子來了,和顧老師的比一比,簡直不像個粽子樣!奇形怪狀的,居然有四個角,身上打滿“補丁”,是個樣子丑陋的正方形!再看看同學們包的粽子,真是千“粽”百態:有的像小小的炸藥包,有的像一個奇怪的金字塔,還有的像個盾牌……
雖然我們包得不太好,但還是很快樂,同時我也體會到了包粽人的辛苦。端午“粽”動員活動可真有趣啊!
端午粽作文 12
小時候端午節到農村去玩,村子里總是飄著粽葉的香氣,大家都互相串門,送上自己包好的粽子。家家門前都掛著一株艾草,有時還會賽龍舟。有一年,我在端午節的時候去看望奶奶,奶奶正在做一種糕,糕點是橢圓形的,通體都是墨綠色的,就好像是一塊長滿了青苔的巖石,我咬了一口,十分軟糯,甜而不膩,充滿了一種葉子的清香。那時候的端午節十分熱鬧,大家一起吃粽子,粽葉香飄進了每個人的心中。
但是,城市中卻不是這樣的,有許多人只記得端午節放假,端午節的習俗幾乎忘光了。難得見到有人家包粽子,掛艾草,更多的人選擇的是速凍粽子,冷冰冰的沒有一絲過節的氣氛,大家只是圍在桌邊,三口兩口的吃掉了手中的事物,就一言不發的趕去工作,對許多人來說,端午節和普通的日子沒有什么兩樣。
長大后,去農村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也漸漸忘了包粽子的習俗,只是現在,農村□了,左鄰右舍住進了不同的安居房,大家被一堵堵墻隔開了,再也沒有當初互相送粽子的`時光,奶奶也很少做那種清香溢口的糕點了,因為鄰居們都走了,沒有人和我們一起分享糕點,我和爸爸媽媽也只有在節日中去看看奶奶,奶奶越發的寂寞。
我現在很懷念,懷念小時候笑著接受鄰居阿姨給我的粽子,懷念小時候拼命吃糕點的樣子,我跟懷念的是大家一起為在桌邊,高高興興吃粽子的場景。
端午粽作文 13
“仔仔,吃粽子啦!”聽到媽媽這句話,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興奮地跑向飯廳,哈哈,又到夢寐以求的端午節啦,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粽子,這實在是太棒了!
記得第一次對端午節有印象是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吃粽子的由來。曾經有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為被皇帝冤枉,他悲憤之下跳了汨羅江。后來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用粽葉包上米扔到江里喂魚蝦,從此包粽子的習俗就沿襲了下來。之后的兩千多年里,人們每到端午節就會包粽子吃粽子,以此來紀念屈原。而我第一次在吃粽子時還很遺憾:哎,要是吃到這好吃的粽子,也許屈原會放棄投江也不一定呢!
每年我最喜歡的.除了吃粽子,就要數看著姥姥包粽子了。她總會在包粽子前先給綠盈盈的粽葉洗個澡,然后雙手靈巧的一卷,粽葉就變成了一個錐形的桶,然后把白白的糯米放進去壓實,加一些豆沙,最后用粽葉把糯米裹得嚴嚴實實,再用白線纏繞扎緊,一個可愛的綠粽子就成型啦!等到出鍋后,冒著呼呼白氣的大粽子,慢慢的剝去它們的外衣,露出亮晶晶的白糯米,香噴噴的味道聞起來會讓你饞的受不了,輕輕地沾點蜂蜜咬一口, 黏黏的、糯糯的,好吃極了!
又到粽葉飄香時,聞到香噴噴的粽子你怎會不愛端午節呢?
端午粽作文 14
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漆黑的夜空中縹緲著一點兒星星的痕跡,細細的月牙伸向空中,像死神的鐮鉤,冰冷的、陰森的。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兩旁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夜,更涼了……
強烈的`燈光透過白色的窗幔倒映著她忙碌的身影,一個個精致玲瓏的粽子堆在桌上,越疊越高。我望著奶奶疲憊的面影,不由自主地向燈光處走去……
黑暗的角落里,我靜靜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切:骨瘦如柴的奶奶,她是多么的辛勤,每年的端午,她總要忙活,即使再累也要包上幾個粽子,為節日增添點兒氣氛。她嫻熟細心地包著粽子,內陷的大眼睛仿佛溢出了慈愛,她宛如樂團的指揮家,優雅地演奏著交響樂。別小看奶奶那雙粗糙的手,它可以為大家包出多種多樣的粽子:有三角粽,這種粽子可以一口吃下一個;有四角粽,這個粽子的包法也只需要一張粽葉就可以完成了;最困難的要數長粽了,奶奶需要花大力氣,因為長粽的包法需要拼接,而她可以一個人獨自地完成。不知不覺,奶奶已經包了幾個小時了,我癡癡地望著那個疲憊的身影,瞬間感覺那是高大的。
第二天清晨,一股粽子的香味飄蕩在院子里,飄進了我的心田……
端午粽作文 15
端午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飄起了白色的炊煙,我們家更是早一天就開始了。
晚上伴著粽香入睡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廚房里蒸粽子的香味,爭先恐后地擠入了各個房間,溢進空氣中,浸入大家的身體。那是屈原用身軀換來的香味。如此之香,我總要仔細地嗅那香味,聞出奶奶的味道。
奶奶做的粽子不大,不但好聞,也很好吃,一折,一卷,一放,一包,四步動作一下子到位。奶奶做粽子時總是反復強調:放的'原材料要最重要,那都取決于爺爺,說著,笑一笑,這時爺爺點一點頭,表示對奶奶的話贊同。看到這畫面,大家總會對爺爺幽默大笑起來。
就這樣,奶奶在與大家的談笑中,包完了粽子,但還不能上蒸鍋:每家都要拿出一個生粽子,走到河邊投粽子。這里雖然不是屈原跳江的地方,但大家認為屈原哪一天會到這里來,所以每個端午節都會投粽子,投粽子這是可嚴謹了:發現一條魚,就要叫爺爺過去看,讓爺爺判斷什么時候投,投時,爺爺一聲令下,握著粽子的雙手一起張開,濺起許多水花……
端午節,就在這一片嘩笑中,一陣陣香氣中漸漸地,過去了……
端午粽作文 16
我喜歡吃黑芝麻味的湯圓。它有著圓圓的臉蛋兒,摸起來軟軟的,就像妹妹的小臉兒。
白白的面粉里面包裹著黑乎乎的小顆粒,像瓜子的模樣,這些小顆粒就是黑芝麻。
咬一口湯圓,真是又黏又甜。張一諾
一到元宵節,婆婆總會煮好一鍋湯圓,等著我們起床吃。
湯圓是用白白的糯米粉做成的,它們被搓得圓滾滾的,像一個個可愛的.乒乓球。
當婆婆把它們丟到鍋里煮時,雪白雪白的湯圓在鍋里跳來跳去翻滾著,像一個個小精靈在跳舞。沒過一會兒湯圓就漂浮在水面上,我想一定是熟了。因為我聞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
我們用勺子舀了一個放在嘴邊吹涼,輕輕咬一口嘴巴里全是香噴噴的芝麻,真是又香又甜。
端午粽作文 17
“粽葉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端午一來,奶奶就會帶回來幾捆艾草,把它掛在了窗上,門口前,艾草的味道頓時沖入四周,這艾葉香像是一只蜂蜜,能精準的找到我,鉆進我的鼻子,我被這味道刺激了,太難聞直沖頭頂,我跑來問奶奶:“奶奶這艾葉又丑又難聞,干嘛要買回來啊?”奶奶正馬不停蹄地拿出粽葉清洗,她手上的動作不停卻還回答著我“傳聞說過艾葉可以治病防病又求吉祥,還能以味驅鬼辟邪,招百福,好處多著呢!”聽完我對這個艾葉便不在討厭,只求能夠給我多招些福,看著奶奶手中的棕葉,我又問到“奶奶是要包粽子了嗎?”“是啊”,你叫你媽一起來包粽子
聽到這,我就連蹦帶跳回了房里頭叫媽媽,端午節習俗多,但我最喜歡吃粽子,正好在手機上看過甜粽我頓時求著家里人來包幾個甜粽來嘗一嘗鮮。奶奶和媽媽一起將棕葉清洗過后又燙了燙,最后用冷水鎮了鎮,便決定開始包粽子,奶奶染上了細紋的手把后面的棕葉向外卷去,兩三下轉成了尖筒狀把米倒進去一些,放入我強烈要求的甜料再倒上一些米,用筷子插實了,最后三兩下包好用繩子捆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整個過程奶奶手上的粽子就像一個小嬰童乖乖的被翻轉穿上了綠衣可我手上的粽子卻一點也不聽話,我給他穿衣裳,他還不樂意可把我愁壞了,我只好繼續擺弄它。
窗外彈軟輕盈的藍天牽著幾抹余白,余白一點點暗了下去,蒸屜上散出煙紗似的霧氣,“好了嗎?”我問道“媽媽摸我的頭還沒有,別急”,水霧越來越多,籠屜下沸騰的水發出了有氣無力的聲音“媽媽”媽媽我小聲嘟囔,媽媽掀起了蓋子看了看快了,我只好繼續的`看著我不禁想到籠屜里的小粽子,這會兒而應該是晶瑩剔透了吧,是不是應該腫脹的快要撐開棕葉了吧吃起來應該是清香的軟糯的吧
這時媽媽掀開鍋蓋“好了!我一聽,喜上眉梢,一下蹦起來,“唉!等人來了才能吃!算了算了,不差這一會兒月牙兒在心間的游蕩青山也許在天地間吐息,萬家燈火搖曳繁華,卻無言寂靜。大人們金杯爭勸,推杯換盞,小兒捧棕在嘗,粽葉在口中綻開,糯米在唇齒間跳舞唇齒留香,可香了
滿堂團,歌聲不似笑聲喧歡笑聲打破了無言的寂靜,熱鬧非凡,晚風輕踩白云版,月亮笑容滿面,星星好奇地同我一同過端午
端午粽作文 18
一到中秋節,媽媽總是會去超市買一盒月餅給我們吃。
月餅是用面粉和餡兒做成的,外面是薄薄的'月餅皮,里面裹著甜甜的豆沙,中間是金燦燦的蛋黃。咬一口月餅,真是又香又甜。
媽媽買的月餅十分好吃,花樣也多。除了蛋黃月餅,還有水果月餅、伍仁月餅和鮮花月餅。我們美滋滋地吃了一個又一個,媽媽還提醒我們給外婆帶一些回去嘗。
人們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團圓。我還知道中秋節的習俗,比如賞月。
端午粽作文 19
一到春節媽媽和奶奶就會包好一大盤我最喜歡吃的餃子。餃子是用白白的面粉包的,里面裹著粉粉的肉餡,中間有甜甜的`玉米。媽媽煮好餃子,咬上一口餃子,真是又甜又鮮。
餃子的外形和元寶很像,人們有時吃餃子也是為了招財進寶。
端午粽作文 20
一到中秋節,媽媽總會做好一些月餅讓我們吃。
月餅外面是用白白的面粉包的,里面包著軟軟的.紅豆沙,中間有一顆黃黃的咸蛋黃。媽媽一打開烤箱,烤熟的月餅就飄出一股香味來。掰開月餅,咬一口月餅,真是又香又甜。
媽媽做的月餅非常好吃,花樣也多。除了紅豆沙月餅,還有伍仁月餅和冬蓉月餅。我們吃了之后,媽媽還會裝一些月餅分給親朋好友吃。
長大了我了解到,人們中秋節吃月餅象征團圓,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端午粽作文 21
我的外婆最喜歡吃白白的三角粽子,吃的.時候蘸著白糖,香香的,甜甜的。
我最愛吃咸咸的四角肉粽,但外婆不會包這種粽子。沒關系,超市里有現成的賣。煮熟以后,剝開粽葉,一股肉香混合著粽葉的清香撲面而來,我啊嗚一口咬下去,美味極了!
端午粽作文 22
青青的箬竹葉,細細的棉線,包著美味的粽子。
醬油色的'米里藏著一個圓圓的蛋黃和一塊鮮美的五花肉。
一打開蓋子,就能聞到一陣香味。剝開粽子葉,咬一口粽子,太美味啦!蛋黃吃起來粉粉的,五花肉入口即化,那滋味,我吃一個還不夠呢!
端午粽作文 23
端午節到了,一想起阿婆包的粽子口水就流下三千尺。
阿婆會包板栗粽、毛豆粽、大肉粽、豆腐粽、還有甜甜的蜜棗粽……各種各樣的粽子,在阿婆手上可聽話啦。
平時辦喜事時,包粽子的繩子就會用紅色的,喜氣滿滿。
香噴噴的粽葉包裹著白白糯糯的米,我最愛吃剛從鍋里煮熟撈出來的.熱乎乎的板栗粽啦!
端午粽作文 24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在端午即將到來之際,我早就收到了親戚好友們贈送的粽子,一聞到那誘人的粽香,我就想要親手包粽子。我不停地央求媽媽帶我去外婆家包粽子,這不,她終于同意了!
端午的前一天,我早早地就跟媽媽來到了外婆家,一下車,我就好像幾年沒有見過外婆似的跑向她,并大聲呼喊著:“外婆!外婆!我來啦!”身旁的花草樹木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興奮,紛紛抬起頭、揚起笑臉,向我問好。外婆忙將我和媽媽迎進屋,笑著對我說:“包粽子的材料我早就給你準備好啦,就等你來了。”
我馬上到廚房仔細地把手洗干凈,隨后來到了材料面前。我拿起一片青青的箬竹葉,再用剪刀剪掉了兩頭尖尖的“尾巴”,將第一片箬竹葉處理好后,就抓起一小把糯米,放在箬竹葉中心,鋪平;接著我又抓起一小把綠豆,放在糯米的上面,同樣把它鋪平;重頭戲來了——咸鴨蛋黃。我認為,在粽子里,這才是靈魂!我拿了一個咸鴨蛋黃,將它規規整整地擺在中間,顯示出它尊貴的地位,然后我又拿了一塊腌制好的五花肉,蓋在咸鴨蛋黃上,再用綠豆和糯米又鋪上一層,粽子的內部就做好了!接著我把兩邊多余的箬竹葉依次向中間包裹,粽子的大體也做好了,然后再拿兩片箬竹葉將兩邊包起來,最后拿上繩子將粽子緊緊地扎好,再修剪一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外婆包了許多粽子,我們一起把粽子放入鍋中煮。煮粽子也要講究火候,剛開始煮要用大火煮,等到把鍋里的水煮開以后,就改用中火煮,用中火大概要煮三四個小時,然后又改用小火慢慢熬燉一個小時左右,粽子就煮好了。經過漫長的等待,我心心念念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粽子,揭開粽葉,濃濃的粽香撲鼻而來,咬一口細細品嘗,果然是我想象中的.味道!
這次包端午粽,讓我體會到了自己動手做美食的快樂。今年的端午粽因為豐富的餡料美味,更因為是我親手包的而美味!
端午粽作文 25
大家都吃過嘉興五芳齋的粽子吧!你們最喜歡哪一種口味的?或許有人會說喜歡吃大肉粽,還有人會說喜歡吃蛋黃肉粽我呀,卻最喜歡普通的白米赤豆粽。因為它的粽葉、糯米、赤豆都散發著淡淡的清香。聞一聞,就能使人陶醉其中。最重要的是,它還帶著我的家鄉安徽的味道。
聽爸爸說,小時候要吃粽子時,奶奶會到小河旁邊,在蘆葦上采摘一些蘆葦葉來。這是用來做粽葉的。奶奶會將摘好的蘆葦葉放入土灶中,用水煮。煮開后,又將蘆葦葉撈出來,直接曬干。在要包粽子時,用清水再泡一下,就行了。粽葉處理好了,就要做餡了。將買來的糯米放在水里泡一泡,泡完后,把赤豆與糯米混在一起;然后,將用清水泡好的粽葉拿出,把糯米和赤豆放在折好的粽葉中,在拿稻草做繩子,將粽子包裹成一個三角型,粽子就包完了。
接下來的煮就很重要了。我們安徽人特別講究。一定要將土灶中放水,讓水淹沒粽子。再將鍋蓋蓋好,用木柴把水燒開。燒開后,再將火調小,繼續燒,燒好就將火熄滅。把它放在那里悶一至兩個小時,時間到了就可以直接吃了。
除了做,我們還要品嘗。說起這味道,我的'話就多了。這味道,有些淡,但是會有一種撲鼻而來的糯米香。糯米柔軟美味,加上赤豆,簡直就是美味!這白米赤豆粽,吃法也多:喜歡淡的直接吃,喜歡甜食的可以撒上少許白砂糖吃總之,怎么吃都香!
我愛家鄉的白米赤豆粽,更愛我的家鄉!
【端午粽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粽香作文02-21
端午粽飄香作文02-19
《端午粽》說課稿12-29
粽葉飄香端午作文07-07
端午粽教學反思04-19
粽香端午作文4篇05-23
精選粽香端午作文4篇05-20
粽香端午作文8篇05-20
粽香端午作文五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