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的味道作文1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所有的傳統節日都和美食節八九不離十:春節——狂吃一頓年夜飯、元宵節——吃的都擺名字上了、端午節——粽子、中秋節——月餅…這也正迎合了各大吃貨的心意,可以抓住過節這一借口大吃一頓了。
粽子肯定是剛剛過去不久的端午節的.重頭彩——又甜又軟還帶點咸味的糯米,配上可口的板栗,極富嚼勁的肉粒。美味不可擋,口水已流三千丈。Stop!粽子還不是主角,壓軸的來了!
“開飯了——”一聲驚天地、泣鬼神的號角,我們如同猛虎一般奔向餐桌。
“啊——什么菜這么香!”我的唾液開始瘋狂的分泌。
來到餐桌前,我如同強盜看到財寶般欣喜若狂,“鴨子!”天哪!這鴨子看上去平常,但一聞,濃郁的香味,吃一口,鮮嫩多汁又帶有一些恰到好處的辣味,吃完后,滿嘴余香,“太好吃了!”再來一塊,湯汁的味道全都到極富嚼勁的肉里了,簡直是上等佳品。
一塊一塊又一塊,這鴨子看上去有點油,但根本就不膩,吃一塊還想再吃一塊,那金黃的、上面綴滿了紅辣椒的雞爪比起這鴨子來又算得了什么?飯更是只動了幾口。
最后一鍋鴨子被我消滅了2/3,還有1/3被爸爸吃了,太美味了!
我不由得贊嘆道,此鴨只應天上有,人間更得幾回吃!
依稀記得上一次發出這樣的贊嘆,是因為我聲稱吃到了最好吃的紅燒肉,我真是個肉食高級動物。
“啊——什么東西這么香!”去也。
端午的味道作文2
端午節快到了,我突然心血來潮,想提前練習練習包粽子,以便端午展示展示我高超的廚藝。
家里沒人,正適合我下手。哈哈!
在廚房里翻了半天,翻出這樣幾件戰利品——糯米、淀粉、面粉、辣椒油、花椒油、醋、紅豆、綠豆、黑豆、蒜、蔥、姜,又在冰箱里找出羊奶、香腸。這些都是理想的戰利品。包出來的'粽子一定不同凡響。
想了半天,以前看爺爺包過粽子,跟外面賣的沒什么區別,太普通了,我想要一個獨一無二的粽子。既然材料都有了,那就做唄!
首先,我把紅豆、黑豆、綠豆、糯米、蔥、蒜、姜洗干凈。在餐桌上鋪了一塊布。準備開始制作粽子。我把蔥、蒜、姜、香腸切成絲,把糯米、紅豆、黑豆、綠豆、蔥、蒜、姜香腸,混合在一起。由于最近大蒜和綠豆價格較高,所以我只放了一點點。我把它們捏成了一根冰棍的形狀,再把辣椒油、花椒油、醋、羊奶灑在粽子上。在粽子外面又裹上一層面粉淀粉。由于我怕粽子一進鍋里就成了一攤“散沙”,還特意從電飯煲里拿出一些昨天的剩飯,當做膠水,包住粽子。
誒!我記得家里有粽葉的啊!被爺爺放哪啦!算了!隨便找一個東西替代吧!我在冰箱里拿出幾片生菜、幾根海帶絲,洗洗就開始包粽子咯!
我用生菜葉,把粽子抱起來,拿海帶絲一捆,大功告成。燒水,準備下鍋。我在鍋里放了一鍋水,把粽子放下去,二十分鐘后,把粽子撈了起來。放在大盤子里,再淋上一點醬油。俺的粽子成啦!
嘗了一下,雖然味道飛一般的怪,但也不是特別難吃。我得趕緊去收拾一下廚房,免得過一會兒吃棍子肉。
端午節快來吧!我想再次大展廚藝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3
清晨,在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氣中醒來,朦朧中向枕邊摸索,摸起的是個精致的香包,不用說,端午節又到了。
以前過端午節時,外婆總是很早就開始準備,從別處摘一些艾葉來曬干,給我們這些孩子們做香包。其實,在街上也有人推著車來賣,不管是做工還是造型,都要比外婆做的好看不少,但外婆卻還是每年堅持做給我們。因為,少了外婆的香包,總會覺得這節過的不完整。
端午節前一天,外婆會在家包粽子。我就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看著,幫外婆遞粽葉,在呈滿香米的粽子頂上放上一顆紅棗,與外婆合作包好一個又一個粽子。有時外婆包粽子的香米用沒了,我便會將買下的米倒進一個干凈的盆中,煞有其事的學著外婆的樣子攪著盆中的米。外婆就在旁邊看著,任憑我怎樣攪動盆中的米。等到差不多了,便叫我將米端過去。當手從水中拿出來時,那股香香的米味就留在手上了。
外婆繼續包著粽子,我便舉著雙手過去,湊到外婆身邊,想與外婆一同分享這香米的味道,聞聞外婆手上也有同樣的味道,我笑著跑開了。
一整個端午節,手上的米味兒退得差不多了,外婆的香包便被我掛在身上,這樣,不論我走到哪兒,身上總能帶著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這味道是清新的,也是獨特的。
那時的端午,總讓我期待又回味。那蜜棗的的香甜,配上那糯糯的米,久久不散的味道,還有外婆做的艾草香包的清香。這樣的端午,連同那味道,一直在我的記憶中。
現在,我早就不是當時那個只懂玩樂的孩童,但外婆卻依舊做著同樣的`事。閑下來時,我也會幫忙。還是記憶中的場景,還是記憶中的兩個人,還是那股端午節熟悉的粽香和艾草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那樣的清香,是那樣的難忘。
端午的味道作文4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的節日,一個傳統節日讓我們深刻地品味生活。
——題記
自戰國以來,端午節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已受到世界文化組織的重視而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裹挾著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浸潤著現代的色彩前行。端午的味道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帶著悲怨投江自盡。人們帶著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并因此設立了端午節。
百姓懷著悲傷的心情往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吃粽子,不要吃掉屈原的尸體——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一輩兒的人們心里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辛酸的吧!在那個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人們渴望過上一個好日子,一頓飽飯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更別說吃上一個粽子,甚至到了八十年代,一個粽子對于人們也只是奢望——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愁,每一天都可以過節。現在的端午節,系五彩線,掛葫蘆,人們盡情享受登山采艾蒿的樂趣,品味各種粽子的美味,還有賽龍舟的激情——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端午節的味道,是中華傳統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會風氣的味道,有助于民族發展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5
滿街又聞粽葉香,眷戀源系汩羅江,纏纏綿綿情不盡,包包裹裹用心量。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
“喔喔喔--”伴隨著雞鳴聲,我和弟弟迅速爬起來。一大早,沖出家門,帶著零花錢來到熱鬧的集市。看!那紅豆,如一位臉紅的淑女,正朝你笑哩!那甜棗散發著陣陣香氣,不時勾起你的食欲。哈哈,我們匆匆稱上紅豆、蜜棗各兩斤便跑了回家。
家中的景象截然不同,窗上貼上了紅艷艷的`窗花,烤熟的肉放在餐桌上,與甜棗,紅豆相映襯,滿屋暖心。
粽皮在奶奶粗糙的雙手上來回翻轉,糯米如乳白的種子顆顆飽滿,一塊粉色的肉掐進米中,瞬間把空蕩的粽葉填充飽滿。
放入鍋中。過了一會,香氣布滿了房間各個角落。弟弟按耐不住肚子的叫喚,沖出了房間,也顧不上燙就咬上一口。“好吃!好吃!”弟弟一眨眼的功夫就把粽子吃個精光。
看看奶奶,她那布滿皺紋的臉上蕩起了甜蜜的笑。她將粽子夾出了鍋,去掉繩子,撥開粽皮,也咬上一口。啊!香氣彌漫在口中,富有嚼勁的肉似乎有別樣的味道。
我吃著粽,一首詩歌浮在了腦海里。“端午節,真激動,米豆棗,來備好,買來皮,把粽包,小小粽,味道鮮,五谷全,樣子俏,裹糖衣,沁人心……”
啊!芳香陣陣,是粽子誘惑你的心;笑聲連連,是幸福滋味來入侵。這就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6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母親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姥姥了。
姥姥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姥姥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姥姥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姥姥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于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母親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姥姥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姥姥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姥姥充滿愛意的香包。
端午的味道作文7
一年又一年,屈原離我們而去已經兩千多年了,歲月的塵埃里,人們并沒有遺忘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如今,紀念屈原的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國的傳統節日。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不進行向河里投粽子這種浪費的事情了,現在的端午演變成了一家團圓,享受美味的節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團里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不怎么喜歡這種肉粽的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粽子原有的滋味。
我家鄉的甜粽味道非常清香,不加修飾,更容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干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媽媽還會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折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桿,載入锃亮的瓷盤,看著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片的濃綠被這波濤淹沒,媽媽又拿起灶臺上的鍋蓋,輕輕扣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現,葦桿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欲。撈入盤中,松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托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幾面,面前擺上載著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著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仿佛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滿嘴溢著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愿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端午的味道作文8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提到端午節,心里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面有答案了,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老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老媽說:“我也要包粽子。”老媽嗯的一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里滾洗,然后拿出來放在盆子里洗干凈,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后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里,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9
在我的眼中端午節是一個美妙的節日,它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息。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你是多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的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的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你最終一躍詮釋了你的愛國之情,人們為了不讓你的身體被魚蝦侵蝕,就往汨羅江里扔粽子和雞蛋。便有端午節吃粽子和雞蛋的習俗。
五月初五一大早,我還在熟睡的時候,爸爸總是將小段的艾草夾在我的耳朵上,讓蚊蟲遠離我。當然,這一天,媽媽總會給我的胳膊腕和腳腕系上吉祥的五彩線。早上起來,看見胳膊腕和腳腕系著五彩繩,再看看媽媽的一臉笑意,懂得了系五彩繩原來是親情的.延伸。
農歷端午節,除了系五彩繩,家鄉還有插柳條,采艾蒿的習俗。艾草有一種特別的清香,據說端午前后的艾草最好,老人們從山上采集很多很多,回來擰成艾草繩,曬干后點燃,這是夏季驅逐蚊子和其它飛蟲的最管用的土辦法。
到了中午,我們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把糯米和粽葉洗干凈,再把粽葉一張張碼起來放進裝著涼水的盆里。幾個大人便開始團坐包粽子了
粽子包好后,結成一串放進鍋里,過了一會,粽子終于好了,剛出鍋的粽子色味俱全,嘗起來香甜可口,其味無窮。
端午的味道是粽子的香甜,是親情的延續,是艾蒿的清香。
端午的味道作文10
端午節了,大街上到處彌漫著端午的味道。
早上,我戴上香囊和五色繩。聽媽媽說香囊散發出香氣,可以辟邪祛病,戴五色繩可以讓人吉祥。我們家門口也放上了艾,散發著濃濃的特殊的香氣。噢,我明白了,端午節的味道香香的。
端午節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好吃的粽子。以前總是聽別人說肉餡的粽子特別好吃,今天爸爸也買回來了,我高興極了,想迫不及待地把它吃掉。爸爸讓我看好時間等它煮熟,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時間。粽子終于熟了,我急忙告訴爸爸。爸爸把粽子放進碗里,我嘗了一口,哇,太好吃了吧。我一下子吃了三四個,直到撐得實在吃不下了才停下來。噢,我明白了,端午節的味道是糯香的味道。
到了中午,我四姨請我們和許多人到飯店吃飯,那的菜每一個都特別好吃。服務員才端到門口,那香味就撲面而來,聞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當菜端到桌上時,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過了一會兒,我吃飽了,就和我的一些朋友在一起玩,雖然玩的`游戲不怎么好玩,但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沒過一會兒,最后一道菜出來了,看到是西瓜,我和我的朋友們,像老虎看到獵物一樣,眼睛發亮,開始大口大口吃起來,一分鐘沒到就被我們吃完了,那西瓜吃起來特別甜,一直甜到心里。噢,我感受到了,端午節的味道是菜香的味道。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因為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那味道真好!你呢?
端午的味道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提到端午節,心里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面有答案,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粽子。”媽媽嗯的一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里滾洗,然后拿出來放在盆子里洗干凈,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后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賽龍舟,回到家里,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12
端午來了。她沒有一丁點的靦腆,也沒有絲毫的急切,更沒有像誰打過招呼,就那么自然的、理所當然的來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每個角落都彌漫著端午的味道:甜甜的、清新的、濃濃的。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臨近農歷五月,母親就開始著手準備端午節的吃食:粽子,包粽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名義上說是幫忙,實際上是想借機偷吃碗里的餡。那拌了蜂蜜的大棗干兒、葡萄干兒,吃上一口,能甜上好些時候。母親包的粽子特別好看,穿成串,提起來像玲瓏的風鈴。我偶爾也會動手包幾個,只是往往不是多一個角就是少一個角。但是,無論是幾個角的粽子,母親都會夸獎一番,說我能干。
那甜甜的粽子餡,讓我的童年生活變得十分甜蜜。每次回憶,心中有一種甜甜的味道。
我特別喜歡過端午,因為她沒有純潔的忙碌卻有除夕的感覺。一大早,母親總是會親自給我綁五彩線。那專注的神情,那靈巧的動作,透露一種無可代替的`溫馨。早飯的時候,母親總是為我挑選模樣最好的鴨蛋,讓我吃餡最滿的粽子。晚上,母親總是讓我第一個用艾篙水洗手、洗腳。小時候,覺得母親就應該做這些事情。現在,我明白了,這些瑣碎的小事蘊含著濃濃的慈母情。
端午的味道包含在童年的回憶中,蘊含在父親的勤勞中,縈繞在母親的關懷中。我希望我的父母能永遠健康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品嘗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13
端午節在我們家又稱”粽子節”,這叫法再俗不過了,但的確,端午節里,什么香包,艾草,菖蒲可以少,粽子卻不能少,它載著一番親情。
小時候,我最愛看奶奶包粽子。那些綠綠的粽葉都服服帖帖地圍成一個個小漏斗,盛好糯米后又魔法般地變成了鼓囊囊的小三角。這是多么神奇啊!
我長大后,懂得了粽子原來是祭拜屈原的。一年端午,我終于有機會自己動手包粽子了。我認真地把碗中的餡料夾到粽葉中,再把餡包好,最后小心地用線繩把它纏住,系好。我把它捧在手心中,只覺它就像一件古樸典雅的工藝品。我便起了興致,包了一個又一個。在家里它們果然大受好評。“咱們家兒子挺有進步啊,不僅會包粽子,還學會分享啦!”“別說,這粽子甜甜的.,真好吃!”家人的贊許說得我臉上直泛光,嘴角洋溢著幸福。
時間一年年地流著,每逢端午我家飯桌上都會擺上幾盤粽子,我也不覺得有什么稀奇的了。
今年,福建仙游老家那兒又給我們寄來一袋粽子,爸爸告訴我,一定要細細品嘗。因為老家那邊農村里的房子要動遷,這可能是我們最后一次嘗到老家的米了。我不禁鼻頭一酸,輕輕包開粽葉,小口嚼著里面的糯米,里面噴香的豬肉,里面的五谷,一種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黏黏的,好似那糯米,在這小小的粽子中,我們一家人都感受到淡淡的(且叫它)思鄉情。
粽子在我心中不僅是端午的常客,它還是一種綿長的親情與鄉情。一提起端午,我便想到粽子,一想到粽子,我的腦海里便浮現出那三五件事,心中便涌出那兩三點情了。
端午的味道作文14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的節日,每到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做香包、掛艾葉,還會組織賽龍舟,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
粽子不但好吃,而且包粽子的經過也很有意思。每當端午節那天,家里都會買來包粽子的材料,有棕葉、糯米、草繩和紅棗。姥姥總是先把糯米浸泡在水里,再把棕葉和草繩洗干凈,然后就可以開始包了。姥姥每次包粽子的時候,我總愛在旁邊興致勃勃的觀看,只見她先拿起一片碧綠的棕葉,用手捏著兩端,然后兩只手往里一裹,棕葉就變成了一個圓錐形,像個小酒杯一樣,姥姥先把米放到里面,放到一半的時候,再加入一顆又大又紅的棗,然后再把米加滿,最后用手中剩余的葉子把口封上裹緊,再系上草繩就可以了。看著姥姥姥姥三下兩下就包好了一個漂亮的四角粽,我也躍躍欲試。我拿起了一片棕葉,雙手一裹,就成了一個圓錐形,再把糯米和紅棗都放在里面,然后把口蓋上,我想:這還挺簡單的嘛!可是當我開始纏裹棕葉的'時候,突然發現米從四面八方露了出來,讓我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姥姥看著我包的露餡的粽子,笑呵呵的說:“你的功夫還不行,起碼還要學三年。”看來包粽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粽子煮出來的時候,又香又甜,晶瑩剔透,滿屋子都充滿了棕葉的清香,姥姥說:“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不光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而且還能讓我們永遠的懷念屈原的偉大精神,真是一個美好的傳統節日。
端午的味道作文15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節日,一個傳統節日讓我們更深刻地品味生活。
――題記
自戰國時期以來,端午節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已受到世界文化組織的重視而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裹挾著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浸潤著現實的色彩前行。縱覽歷史,端午的味道在不同的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帶著悲怨,一位愛國主義詩人投江自盡。人們帶著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并因此而設立了端午節。百姓懷著沉重悲傷的`心情向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不要吃掉屈原的尸體――戰國的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一輩兒的人們心里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了辛酸吧!在那個戰火紛飛、硝煙四起的年代,人們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一頓飽飯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滿足,能在過端午節時吃上一個粽子根本是不可能的,甚至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粽子對于人們也只是奢望――曾經的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愁,每一天對于我們來說都充實而有意義。現在的端午節,系五彩線、掛葫蘆、戴香包……人們盡情享受登山采艾蒿的樂趣,享受各種各樣的粽子的美味,有的還會體驗賽龍舟的激情――現在的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時代在改變,也永遠地改變了端午留給人們的味道。時光如流水,卻永遠沖洗不掉端午留在人們心中的酸甜苦辣。讓我們永遠銘記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味道02-19
端午的味道優秀作文09-01
端午的味道作文400字10-13
端午的味道作文(通用27篇)06-08
端午的味道作文300字三篇06-06
端午的味道作文600字6篇07-12
端午的味道作文600字7篇09-02
端午的味道作文600字3篇02-09
味道的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