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家鄉的年味作文
家鄉的年味作文
更新時間:2024-10-14 00:17:16
  • 相關推薦
家鄉的年味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年味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的年味作文1

  “一年將近夜,萬里未歸人”,那飄越萬里的年味,讓我對家鄉的懷念越來越濃。

  家鄉是湖岸與青山間夾雜著的一條“帶狀”的村莊。沿著山蜿蜒不絕,年味也呈一條絲帶系在山腰上,穿過房前屋后的田地,經過“咿呀咿呀”作響的搖椅邊。細密的陽光將潺潺湖水染得碧綠,水下水草搖曳,好似水底森林一樣寂靜神秘。在冬天早晨醒來時,昨夜的雪已經化得差不多了,但你會驚奇的發現,田地里散落著一叢叢的亮白,水龍頭上,結著一串串滑溜溜的冰掛,晶瑩剔透。沿著村莊漫步,在石橋的盡頭,竹林不但沒有被寒冷凍的失色,反而使它的墨綠變得有了一絲鋼鐵的冷酷。遠山邊一個個山包在云的包裹下像縮小版的富士山。湖岸邊的蘆草上,頂著冰花,向一棟棟洋樓欠身行禮。青山綠水,都打扮成了老舍筆下可愛的模樣,昂著頭迎接新年。

  過了小年夜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了,新鮮的蔬菜上晨露未干,如水晶在陽光下折射五彩光芒。田里的小蘿卜鮮花般地開放著,輕輕一提就起來了,濺了人一身泥土,剛剛出土的蘿卜圓圓胖胖,好像一個憨態可掬的嬰兒。用冰水一冼便露出了他白里透紅吹彈可破的肌膚。籬笆上攀得緊緊的豆角,地窖里珍藏的紅薯,暗紅中藏不住鵝蛋黃的顏色。早已準備好的春筍,就算洗干凈了,還有著一股泥土的芳香。如果下一場冷雨還可能幸運地遇到一個避雨的人聊聊天。大人們湊在一起,在發黃的草紙上,一筆一劃地記下一道道菜名,最后趁著夕陽未落山再仔細端詳一下家門口的`對聯,看看對聯上的晚霞慢慢暗淡,眼前的世界也被夜色吞了進去。

  大年三十那天,在外的孩子們紛紛趕回家,門口停著的私家車像終于回到港灣的帆船。缺月鑲著銀邊,星空璀璨卻也顯得孤獨凄冷,更襯得萬家燈火的溫馨。穿過窗戶,可以聽見談笑聲不絕。年味在家家戶戶的煙囪上久久不肯散去。到了深夜糊的鞭炮聲響起,大人孩子在天臺上望對岸,煙花一顆顆的飛上夜空“啪”得炸裂開。碎成星星點點,夜空從未如此絢爛,流光溢彩,以至于缺月也閑的無事便退去了。新的早晨、新的陽光、新的一年大步流星地走來。

  都市依舊是處處亮著彩燈,但此時對家鄉的懷念只能在記憶里的年味中追尋了。

家鄉的年味作文2

  正月已經過去一大半了,但是年的味道一直沒有散去,年的味道是那鞭炮的濃濃硝煙味,是那香甜的麻糍,還有那春晚的歡歌笑語。

  每次我到老家過年的時候,一打開窗戶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硝煙味,好像是戰爭剛結束時的戰場。你可能已經猜到硝煙味從哪里來的,沒錯就是來自燃放的鞭炮!你可知道鞭炮是最早的火箭雛形喲!在傳說中燃放紅色的鞭炮是為了把禍害人們叫做“年”的怪獸給嚇跑,后來燃放鞭炮就一直流傳了下來成了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傳統節目,現在燃放鞭炮是人們為了這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喜慶。為了保護環境,已經不提倡燃放鞭炮了,但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和那濃濃的硝煙味一直存在我的腦海里,特別是回到老家很多小朋友一起放煙火點鞭炮的場景一直是我對過年的理解,也是我幼年時對年的記憶。

  在老家過年都要打麻糍,一聽到麻糍我口中情不自禁地流出口水。我也曾試著打過麻糍,先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里團成一團,再掄起幾十斤重的大錘子砸向石臼里的糯米團,一顆顆的.糯米被砸成碎片,稍不留神錘子也會深深地陷在糯米團里,拔也拔不出來。正在我無計可施的時候,奶奶來了,看到奶奶不慌不忙地往石臼倒了一些熱水再用手將水和糯米和一和,糯米就沒有那么粘了,錘子終于可以從糯米中解放出來了,奶奶再把錘子放在熱水里洗干凈,錘子就可以繼續工作了。我已經筋疲力盡了,無力再掄起錘子了。大人們開始輪番上陣掄錘子,一會兒糯米團就變成麻糍了,麻糍在面板上被攤成薄薄的一層,再在麻糍上面撒上芝麻粉和白砂糖,香噴噴的麻糍味和芝麻味撲鼻而來。我顧不上洗手趁奶奶不注意時在面板上拿了一塊麻糍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那是何等的美味!

  除夕晚上最精彩的節目莫過于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節目是那么的精彩,我們看得目不暇接,節目給我們帶來了陣陣的歡笑。我最喜歡的節目是小品和魔術,前者經常使我捧腹大笑,有時笑得肚子都疼了,甚至我都笑得打嗝了;后者讓我們看得目不轉睛,生怕漏掉一個微小的環節,魔術的神奇不由得使我對魔術師充滿了敬佩之情。

  年味是那么的濃,是濃濃親情的團聚,是濃濃的傳統美味的傳承,也是小朋友的歡歌笑語和美麗記憶!

家鄉的年味作文3

  忙活了一整天,我躺在床上,隨手打開收音機,耳邊傳來一陣輕柔的歌聲:“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這是費翔唱的《故鄉的云》,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此刻,它又勾起了我的思鄉之情。

  一陣微風吹過,略帶著一些寒冷,但我不怕冷,我要乘著它,飄過海,飄過江,飄到江西,飄回家鄉,踏在生我養我的土地上。

  家鄉的明月知道我回來了,她更加賣力地散發著皎潔的光芒;家鄉的風知道我回來了,她變得更溫柔了,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繞著我歡快地旋轉,仿佛在咿咿呀呀地說些什么。我側耳傾聽,哦,原來是村子里的老人略帶嘶啞的祝福聲,年輕人真誠的禱告聲,還有兒童歡樂的嬉笑聲……

  此時,家家戶戶門前已張燈結彩,一幅幅春聯,一對對大紅燈籠,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財源廣進。望著這些,我的鼻子一酸,眼淚涌了出來。

  只見家家戶戶炊煙裊裊,在這皎潔的月光下,我看得更清楚了——炊煙如牛乳般,傾瀉在村莊旁的`那幾棵楊柳上,之后,又聚集在一起。有時像一只只小豬,在柳樹下安靜地打盹;有時又像一只只小雞,歡快地在村子里嬉笑打鬧。我剛想靠近它,它卻像一個害羞的姑娘躲開了。此時,觸景傷情,我的眼淚竟不聽話地流了下來。

  隨著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家家戶戶都開始吃團圓飯了。我知道,在今晚的菜中,有一道菜是絕對不會少的,因為我已經聞到了那濃濃的魚香,其中還夾雜著些許辣味,那就是香辣魚。家鄉的人喜歡吃魚,不僅是因為我們伴著盱江而生,還因為“魚”與“余”諧音,它寄寓著家鄉人的希望,它象征著年年有余。

  是啊,年年有余呀!看,這塊土地上的變化多大呀!那一排排小樓房已替代了低矮的茅草房,那一條條寬闊的水泥大道已替代了那又窄又凹凸不平的泥巴路,不少人家的樓房下還停放著大大小小的轎車呢……

  我猛然睜開眼,發現自己仍躺在床上,但臉上卻早已淚水迷蒙。淚水流進口中,竟是酸酸的、澀澀的、苦苦的。我知道,這就是我思念已久的家鄉的年味。我該滿足了,因為在夢里,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鄉的特殊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4

  快過年了,姥爺、姥姥一直盼望著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里度過無數個熱鬧傳統的春節,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春節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著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房里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姥爺打來的電話風塵仆仆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看見我們拉著一車子年貨禮品回來,眼里都閃著羨慕的光直說姥爺、姥姥有福氣。我聽著有些愧疚。

  臺姥姥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備好了春節的各項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里。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的光。晚上內屋、堂屋里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里忙著,姥爺、姥姥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說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的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大,執意要在屋里看,也只是呆呆的看著,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的一間房里,我嘴里直喊冷。姥姥說:“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暖和?還沒電熱毯。”第二天,吃著姥爺買來的'全家鄉最好的包子,姥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著了。”說罷,轉身進了里屋。我的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幾堆炮竹放完。姥爺、姥姥先是一愣,繼而眼里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回蕩,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味道。姥姥又說:“放炮竹可以驅散晦氣,嚇跑邪鬼。”這話雖是往年姥姥同樣的叮囑,卻寄托了姥姥對子孫后代年年的囑托,并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說著,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著老人的脖頸,是兒時的光啊,那老人懷念的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里。忽而,姥姥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我驚愕在那里,家鄉里沒有人告訴過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嘆。我的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姥爺、姥姥在炮竹煙花中相守的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決計要在家鄉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的時光,好好欣賞家鄉的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的愛。

家鄉的年味作文5

  今年我在家過年,那兒的年味可濃了!家家貼春聯,戶戶掛紅燈籠。鞭炮聲,五光十色的煙花和的硝煙到處。一輛輛汽車涌進山村,走抱著大大小小一大堆禮包,歡歡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著小曲兒,蹦蹦跳跳地走到廣場上,我兩旁的。走著走著,我廣場中心被里三圈外三圈地圍了個水泄不通。我按捺好奇心,趕緊跑湊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最里面,定睛一看,是舞龍。大漢身著黃袍,人手一根粗長棍子,撐起那條巨大而威武的布長龍。

  鑼鼓聲中龍舞了。瞧!它先繞著場地踱步一周,時而翻騰而起,時而俯沖而下,時而首尾相接旋轉不止,時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鑼鼓的打擊越發激烈,龍的身體如高山盤,龍頭高高昂起,搖動著那對沖天的.角,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身抖動的鱗片閃爍著耀眼的金光!

  最后,龍把頭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著遠方,猛得張開口,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在仰天長嘯!頓時,觀眾群中爆發的暴風雨般的掌聲與喝彩聲接著,此起彼伏,經久不息,觀眾們都被這場舞龍表演所征服。

  下午,“噼啪”的爆竹聲傳入耳朵,接著是音樂的奏鳴,“大頭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家的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說了一串吉利話。在他身后有一群小孩,人身前有可愛的馬頭,身后有光滑勻稱地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潑。我饒有興趣地打量著,而則快活地喊道:“喲!是跳馬燈的!”話音剛落,就轉著圈兒一下前一下后地跳起舞來,乍一看還真像一群活潑的小馬駒在跳躍。我拍手叫好,笑得合不攏嘴,忙遞小紅包……

  夜晚是最迷人的。夜空在鞭炮與煙火的交織中成了絢爛的大花園。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彩色的光一閃一閃地把山水房屋映襯得五彩繽紛,變幻不定。跑出去一看,大橋上放焰火,陣銀鈴般的歡笑從那兒傳,在山村中回響。也放了。這美麗的煙花,和都樂了,我則依偎在身邊,燦爛地笑了。的煙花剛放完,山那邊煙花在空中爭奇斗艷。

  啊!山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山鄉,更愛山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6

  今年我在姥姥家過年,那兒的年味可濃了!家家貼春聯,戶戶掛紅燈籠。鞭炮聲,五光十色的煙花和朦朧的硝煙到處都是。一輛輛汽車涌進山村,走下來抱著大大小小一大堆禮包的人,他們歡歡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著小曲兒,蹦蹦跳跳地走到廣場上,走在我兩旁的還有我的爸爸媽媽。走著走著,我發現廣場中心被人們里三圈外三圈地圍了個水泄不通。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趕緊跑過去湊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最里面,定睛一看,原來是舞龍。只見幾個大漢身著黃袍,人手一根粗長棍子,撐起那條巨大而威武的布長龍。鑼鼓聲中龍舞起來了。瞧!它先繞著場地踱步一周,然后時而翻騰而起,時而俯沖而下,時而首尾相接旋轉不止,時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隨著鑼鼓的打擊越發激烈,龍的身體如高山一般盤起來,龍頭高高昂起,搖動著那對沖天的角,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身抖動的鱗片閃爍著耀眼的金光!最后,龍把頭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著遠方,猛得張開口,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似乎在仰天長嘯!頓時,觀眾群中爆發出來的暴風雨般的掌聲與喝彩聲一陣接著一陣,此起彼伏,經久不息,看來觀眾們都被這場舞龍表演所征服。

  下午,一陣“噼啪”的`爆竹聲傳入我的耳朵,接著是一陣音樂的奏鳴,一個“大頭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姥姥家的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說了一串吉利話。在他身后有一群小孩,每個人身前有一個可愛的馬頭,身后有一個光滑勻稱地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潑。我饒有興趣地打量著他們,而姥姥則快活地喊道:“喲!是跳馬燈的!”話音剛落,他們就轉著圈兒一下前一下后地跳起舞來,乍一看還真像一群活潑的小馬駒在跳躍。我拍手叫好,姥姥笑得合不攏嘴,忙遞過去幾個小紅包……

  夜晚是最迷人的。夜空在鞭炮與煙火的交織中成了一個絢爛的大花園。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變化,彩色的光一閃一閃地把山水房屋映襯得五彩繽紛,變幻不定。我們跑出去一看,大橋上正在放焰火,一陣陣銀鈴般的歡笑從那兒傳出來,在山村中回響。我們也放了起來。看著這美麗的煙花,爺爺和姥姥都樂了,我則依偎在媽媽身邊,燦爛地笑了。我們的煙花剛放完,山那邊又有煙花在空中爭奇斗艷。

  啊!山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我愛山鄉,更愛山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7

  快過年了,太爺、太祖母一直盼望著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里度過無數個熱鬧傳統的春節,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春節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著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房里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太爺打來的電話風塵仆仆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看見我們拉著一車子年貨禮品回來,眼里都閃著羨慕的光直說太爺、太祖母有福氣。我聽著有些愧疚。

  臺太祖母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備好了春節地各項安排,成堆地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里。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地光。晚上內屋、堂屋里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里忙著,太爺、太祖母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說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地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大,執意要在屋里看,也只是呆呆地看著,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地一間房里,我嘴里直喊冷。太祖母說:“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暖和?還沒電熱毯。”第二天,吃著太爺買來地全家鄉最好地包子,太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著了。”說罷,轉身進了里屋。我地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意要到外面把剩下地幾堆炮竹放完。太爺、太祖母先是一愣,繼而眼里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回蕩,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地味道。太祖母又說:“放炮竹可以驅散晦氣,嚇跑邪鬼。”這話雖是往年太祖母同樣地叮囑,卻寄托了太祖母對子孫后代年年地囑托,并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說著,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著老人地脖頸,是兒時地光啊,那老人懷念地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里。忽而,太祖母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我驚愕在那里,家鄉里沒有人告訴過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嘆。我地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太爺、太祖母在炮竹煙花中相守地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決計要在家鄉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地時光,好好欣賞家鄉地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地愛。

家鄉的年味作文8

  伴隨著滿屋子的喧嘩落定,終于是送走了一大家子的親戚好友,也終于放下了嘴角揚了一天的僵硬的微笑。坐在一旁爺爺慣用的搖椅上,等院墻攬一束夕陽的霞光,撒在我的身上,嗯,冬日的太陽,暖洋洋的。

  我眼波流轉,目光落在門前。門邊的對聯精神抖擻,怕有一日怠慢了半垂落在地上,惹的不吉利;窗上的紙花怕弄花了玻璃,只留下淺淺的痕跡;墻上掛著的一對大紅燈籠兢兢業業風來也不擺。院外,只有落葉隨風而動。

  又一陣腳步聲傳來,有輕輕的打鬧聲,我知道,爸媽送客回來了。我自覺地站起身,半挽長袖至手肘,到客廳開始收拾東西,看著滿屋子的狼藉,思緒卻飄向了他處。

  那時候日正高懸,屋子里的電視機一亮一暗的自顧自地唱著獨角戲,而滿座的賓客,卻被各自手中那方小小的.發光的屏幕鎖住了目光,只有幾位上了年歲的老人用飽經風霜的沙啞嗓音輕輕交流,作著基本的寒暄。我心里拔涼,不斷發展的信息時代,是否正不斷沖斷沖散親情?傳統節日把人們鎖在一塊,就換來這樣的“團聚”?

  年味,年味。年仍在,而味已逝?

  年夜飯上親人終是放下了有無限魔力的手機,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也適時地引起話題,大家終于開始暢談過去一年的趣事、收獲,一個個都敞開心胸、開懷大笑,在歡笑聲中解開了所有的不自在。一酒一肉中,滿是幸福的年味。街上應景地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家家戶戶里傳來嬉笑聲,四處洋溢著年的幸福。

  手機突然響起,格外突兀。我尷尬的笑笑。拿起手機,打開看到小小的方塊里閃爍著姑姑頭像的一隅。心情豁然開朗,任臉上的笑肆意暈開。接通了視頻,看到姑姑溫柔慈愛的笑臉,聽到她那一聲輕輕地“新年快樂”我心里忽然明了: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不過為了讓分隔的親人再話家常;把熱淚盈眶的面孔,印在對方的手心,通過這方小小的屏幕。

  憶一種別致的年味,曾歡聚一堂,拉長長的家常。把舊年劃上充滿歡笑的句號。現在,縱使分隔兩地,時代在沖散舊俗的原味,卻以一種嶄新的方式,使親人間放下擔憂,以全新的狀態迎接新年,那樣溫馨,那樣幸運。

  年味,年味。年仍在,味尚未逝。

  我將思緒拉回,轉眸投向窗外。嗯,幸好,新一年的太陽依舊如昨,那樣美好。

家鄉的年味作文9

  每憶起那座小村莊,總會聞到絲絲縷縷的家鄉味,從我的記憶深處傳來。

  家鄉味是秋日清晨蕩漾在空氣中的桂花香。爺爺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銀桂靜悄悄地生長。一早,一股濃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覺地,從門縫里擠出來,從未掩好的窗戶里鉆進屋里,似乎無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并不膩人,只會讓你一夜好覺后倍感神清氣爽,還夾雜著一點點早晨的濕潤空氣,毫無遮攔地直直地鉆進你的鼻孔。這香味時常會使你忍不住順著香味去尋它的出處,好讓你盡情地享受一番。

  這香味,是約莫在清晨可以聞到的,那是它最香的時候。也許還在夢中朦朧著,只聽見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準備去剪枝。我便時常忍不住下床,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里供養起來。這花香沒有城市里的有時香的沖鼻,花朵也沒有城里的迫不及待地想從綠葉中凸顯,它們只是隱在葉子中,星星點點的,不顯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順著味道探尋。

  家鄉味是豬圈草棚里臭烘烘的,陰冷的味道。這味道雖不好聞,但時常伴隨著我愉快的童年回憶。草棚里幾頭小豬擠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于墻角那堆黑漆漆的東西吧。偶爾會有幾只睡過的雞從草棚里不緊不慢地踱著步過來。有一次,姐姐帶我到后院摘白菜,一起喂豬。不好聞的味道始終彌漫著,可樂趣卻絲毫未減。白菜一扔進豬圈,幾只窩在墻角的`小豬慢悠悠,搖搖晃晃地走進,只聽得一聲聲嚼白菜的脆響,歡樂極。

  家鄉味是大鐵鍋里炒出的飯菜的香味。黃昏時分,池塘邊、小山坡上,家家戶戶的煙囪里都冒出來白煙,有時候會有些發灰,如同水墨在洗凈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線條。一走進廚房,大鍋里翻炒著菜,香味總會讓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顏六色的食材在鍋里跳躍著,仿佛是害怕自己被燙到而跳著腳。鍋里還冒著點點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發光。廚房里當然還會有嗆人的濃煙味。姑姑總是端著板凳,坐在灶臺后,一面添著柴火,一面與我們聊天。香味與煙味混雜在一起,讓我一邊流著淚一邊仔細嗅著各種菜的香,既滿足卻又難以忍受。可每當菜端上桌,一股溫暖的香味撲鼻而來,只讓人心生對家的眷念。

  家鄉味,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家鄉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10

  我的家鄉在華亭,在我們家鄉進入臘月門,傳統節日一個連著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據傳說臘八這天見不到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的小年,又名辭灶。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甜得粘住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著過年開始。

  臘月的日子長翅膀,一飛而過。轉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掛紅燈,張燈結彩;戶戶圍著餐桌、抱著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云散,所有的豐收、喜悅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鄉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吃過“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著或趕著身上披掛彩紙折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這是為驅除兇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

  元宵節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戶戶點燃用玉米、蕎面捏的燈盞,小孩挑著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過年最后一個節日,這天華亭農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使出渾身解數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著“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第一堆疳草點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戶戶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村子,照亮天空。人們爭搶著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燎紅日子。

家鄉的年味作文11

  時隔七年之久,我們終于陪著母親回到了故鄉過了個團圓年。一路的輾轉顛簸也沒有減退母親激動和喜悅的心情。母親拉著鄉里鄉親的手聊天,有著說不完的話:回憶老一輩的事,聊著新一輩的變化。我的爺爺奶奶已九十高齡,而我母親今年也已經六十三了。母親一直惦念著爺爺奶奶的身體,無奈人在浙江,看不見他們,更照顧不了他們。

  那天,我攙扶著母親走向爺爺奶奶,我能感覺她的身體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著。待走到面前,她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兩代人相擁而泣。淚眼婆娑中,兩雙布滿褶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母親與奶奶互相問這問那。奶奶聽力很好,聊到開心處,兩位老人爽朗的笑聲感染了我們,也感染了趕來看望我們的鄉親們。

  爺爺正忙著寫春聯,萬年紅的宣紙紅得那樣可愛!他小心翼翼地把寫好的春聯攤在地上,等墨汁晾曬干后,紛發給自己幾位兒子。這是爺爺這么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習慣。春聯上的一撇一捺,每一個筆畫無不飽含著他對自己子孫后代的祝福和希冀。爺爺說:春聯的內容每家每戶都不一樣,要分清楚不能弄錯。還叮囑我們貼的`時候上聯下聯要看清楚,也不能弄錯。

  故鄉的年夜飯是大家飯大家辦,洗菜的、配菜的、做菜的、大家分工明確好不熱鬧。不一會兒,一大桌子香噴噴的家鄉菜就擺上了。大家聊著天,喝著酒,吃著菜,七年未歸家的我醉在這家鄉味、親人情中。而此時,外面鞭炮煙花的聲音此起彼伏,好不熱鬧,融在我們全家的笑聲里,那么美滿祥和!七年沒有在老家過春節了,但是年味還是那樣濃,親情依然那樣真!

  大年初一,我們一家人去給姥姥、姥爺拜年。他們在衛生管理站工作,馬路衛生也要維護。越是逢年過節,馬路上垃圾越多,他們越辛苦。我們去的時候姥姥正在清掃馬路,孩子們見了,馬上拿著打掃工具幫姥姥一起清掃。老二看見姥姥滿是老繭的手凍得發紅,趕緊找來手套幫她戴上。老大和老三邊掃著,邊喊著要姥姥檢查他們打掃得是否干凈。看著孩子們忙忙碌碌的身影,聽著他們嘰嘰喳喳的笑聲,姥姥的眼淚都笑出來了!

  在相聚的快樂中,時間過得飛快。轉眼,春節假期已到,我不得不陪家人離開故鄉,踏上返回的路途。

  這七年,我沒有一刻不思念家鄉的親人,沒有一天不想念家鄉的山水。如今又要遠離,真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舟行。”

家鄉的年味作文12

  說起我們中國的春節,那可是源遠流長。相傳古代時有個叫年的怪獸,每逢正月來臨之際,便會到百姓家搶奪吃的。因此人們很憎惡年來搶奪他們辛勤的勞動成果,于是我們聰明的祖先便想出了用燃放爆竹來驅趕年的方法,所以每逢過年時總能聽到爆竹聲響。這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也是中國特有的年味。

  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從小到大我跟隨他們一起去了很多地方,其中在江蘇住過很大一段時間。江蘇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其最具有特點的是水。那里的水格外的清,格外的靜,使人看了有一種靜謐安詳的舒適感。但也是因為這水鄉的柔與美,總讓我感覺這里的年味不夠濃烈,就像那燒到99℃的開水,終究還是不到火候。

  今年的春節我與父母一起回到了家鄉。雖許久未踏上這片土地,但空氣中彌漫的還是熟悉的味道。到家時還只是二十幾日,但家鄉的年味正愈發濃烈。聽著家鄉人口中熟悉的方言,看著人們挑選年貨時的認真模樣,走過從前熟悉的街道,心中洋溢著欣喜之情。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一陣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后,奶奶招呼我們進了屋。一進屋我便嗅到了一種熟悉的香味,“奶奶,什么東西這么香哇?”“你這鼻子可真靈呢,我在包圓子呢,你小時候最愛吃了。”“那這次多包點,我好久沒吃了呢!”說完我便跟奶奶一起去了廚房,認真地跟奶奶學起包圓子的技巧。過了大約一個小時便大功告成了,看著一個個圓鼓鼓的圓子,心中頗有成就感。但奶奶說,這圓子要團圓飯時吃,象征碰上一家人團團圓圓,于是我便將期待投向了三十夜的團圓飯。

  終于到了三十夜了,我日思夜想的.圓子終于能一飽口福了。由于我的強烈要求,所以奶奶讓我親自蒸圓子。在完成了生火下鍋等一步驟后,我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可能由于第一次的經驗不足,圓子被我蒸焦了,它們從白胖子變成了黑胖子。雖然相貌不佳,口味還是無話可說的,糯米的香甜和肉的香味,一口下去就是家鄉的年味。

  年夜飯過后,我們那的習俗是每家每戶去廟里上香。在去上香的途中每人手中都提著一些爆竹,沿路燃放,這代表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老人說每年第一個上香的人能獲得最好的運氣,因此人們都帶著對新年的愿望與憧憬奔向廟中。爆竹聲鋪天蓋地在群山中回響,綿延不絕。黑暗的天空被煙火照亮,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新年的鐘聲開始了倒計時,人們在廟中虔誠地祈禱。我站在山上,望著城市中的萬家燈火,聽著新年爆竹聲的陣陣炸響,凝望著絢麗奪目的煙花。我開心地笑了,因為,這是我心目中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13

  寒冬,街頭,一個人在徘徊。街上處處流光溢彩、貼著“福”字,我感慨新年的來到,心頭卻泛不起一絲漣漪。曾幾時,我不再有對除夕的欣喜和感動?我在記憶中尋找答案。——前記

  回眸處,是一個穿著新衣的小女孩在院壩里玩耍的情形。家鄉的冬天天氣干冷,掛滿烏云的天空,更映襯出這個小女孩紅撲撲的帶笑意的臉。那個女孩便是小時的我。模糊的記憶中,一大家人圍坐在灶頭上過年。大人們嘮著家常,屋里總洋溢著爺爺爽朗的笑聲,我依偎在媽媽懷里心悅地吃糖,糖很甜,甜到我心里。夜色漸漸在山里織起,落光葉子的枯枝裝飾著頭頂的天空。一家三代圍聚在院里,中間擺一個裝著很多柴的大盆,冒著熊熊火焰。火忽明忽暗,忽高忽低,我伸出小手向它索取溫暖,黃光在每個人的臉上微微暈染開來,我感受著溫暖,吃著香噴噴的年夜飯,感到很滿足。于我而言,家鄉的年味是舌尖的甜蜜與美味。

  低眼看去,一個提著紅燈籠的女孩在人群中穿梭。大街上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處處張燈結彩,卻掩蓋不了從小巷里徐徐飄出的渾香的臘肉味兒。爸媽極害怕把我弄丟,我卻異常興奮,唱著歌、跳著舞。“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年自是少不了放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噼嚦啪啦”地響了一天,火硝味兒也彌漫了一路,我卻“咯咯咯”笑了一晌。寧靜的夜空在除夕夜里變得炫目多彩,一朵朵煙花在夜里轟轟烈烈地綻放。似乎家鄉的年味就是一種溫馨的體驗。

  再回頭,現已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燈籠下。往年除夕,爸媽總陪在我身邊,而今卻已物是人非。我潸然淚下,淚珠兒就好似我剪不斷的思緒。那久遠山村的年味在時光的流逝中濃厚,心中對親情的'渴望在思念中沉淀。除夕是一盞燈,一盞用親情呵護的燈,它照亮了回家的路。希望長大后背井離鄉的我,即便歷經艱辛,也要回到這塊我所熱愛的故土,與父母團聚。桌上已準備好熱騰騰的年夜飯,屋子里的人們噓寒問暖。仿佛家鄉的年味不再單是舌尖味蕾上的美味、溫馨的體驗,更是團圓的殷切期望的實現、久別重逢的幸福。

  倏忽發現,爸媽也挺不容易,歲月催人老,無情生白發。爸媽四處奔波,在外打工還不是為了我的幸福。如若我不理解他們,不珍惜眼前的幸福,豈不不孝?相信相隔兩地,也阻擋不了彼此的思念。

  就在那一瞬,一個人靜靜地吃完簡單的年夜飯,也充滿了幸福的年味。

  終領悟,家鄉的年味不再僅僅停留在舌尖,流露在言表,而是永存在心里對親人的思念、體諒和感動中。——后記

家鄉的年味作文14

  嘀嗒、嘀嗒,時光在指縫間,從我們的生活中匆匆地走過,從絢爛的煙火中慢慢地飄過,從熱鬧的街市中悄悄地溜過,從一盤盤可口的飯菜中……到了,到了,快到了馬年,幸福的馬年。

  走到街上,小燈籠串成一條紅艷艷的長龍,在風中搖曳出新年的喜慶。汽車不停地喇叭聲也不再令人煩躁,因為車上裝載的都是滿滿的一顆顆想回家的心。環顧四周,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馬”,有的引頸長嘶,有的悠然自得,有的昂首追趕。這些可愛的馬兒讓你想拍照,想撫摸它的背,一起迎接馬年的到來。遠遠望去,你仿佛來到了一處廣袤的天際,對馬年更是有著馬到成功的期盼。

  在人們的歡慶聲中,終于迎來了喜氣洋洋的馬年。大年初二,我們的汽車在用煙花碎末兒鋪成的地毯上緩緩駛過,滿心喜悅地來到了鄉下。放眼望去,屋后的河水里灑滿了紅色的“花瓣”,可見大年夜,家鄉鞭炮滿天飛。走到家門口,縷縷菜香迎面撲來。走進自家廚房:綠得發亮的團圓果,白得如雪的年糕,香得醉人的八寶飯……擺得琳瑯滿目。只見外婆手拿大鏟子,在大鍋前一刻不停地燒制美味佳肴。媽媽在一旁打個下手,一會兒洗青菜,一會兒切肉絲。我呢,在灶頭前竄來竄去,也不管新衣服上是否粘上了灰,感受著那忙碌的年味兒。

  開飯啰,隨著外公的一聲吆喝,各位表舅表嫂的就紛紛入席了。這時,舅婆也滿臉喜氣地趕過來了,她還沒來得及坐下,便往我衣服里塞紅包,我這下急了,說;“婆婆,這錢您自己留著吧,我不用。”可舅婆硬是塞到了我手心里,看著這揉得皺皺的,帶有一點點溫度的紅包,令我的心暖洋洋的,我想:這是舅婆的壓歲錢,我可一定要用在學習上哦!飯桌上,伴著熱氣騰騰的.“滿漢全席”,大家邊吃邊聊,幾個大舅與姨夫,比我們小孩還“貪玩”,忙發新年的“第一筆財”,不時地來幾下劃拳的把戲,那老酒配上粗曠的嗓子,真可謂其樂融融啊!

  晚飯才進行一半,幾個小孩便從桌底跐溜鉆了出去,口袋里的硬幣被拿了出來。幾個人有說有笑,勾肩搭背地來到了小店買小爆竹。黑夜里,如流星一樣的“珍珠泉”與我們的笑聲一起綻放,我既大方,又不時有點害羞。大家你問我,我問你的,卻總離不開燦爛的笑臉,喜慶的氣氛。在大人們酒杯的碰撞聲中,我們的心也更近了呢!

  時光匆匆,一年又一年……家鄉的年味兒,卻越來越濃,它像墻上掛著的“福”字,把我們的幸福定格在這一個溫暖的夜晚。

家鄉的年味作文15

  今年我在奶奶家過年,那兒地年味可濃了!家家貼春聯,戶戶掛紅燈籠。鞭炮聲,五光十色地煙花和朦朧地硝煙到處都是。一輛輛汽車涌進山村,走下來抱著大大小小一大堆禮包地人,他們歡歡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著小曲兒,蹦蹦跳跳地走到廣場上,走在我兩旁地還有我地爸爸媽媽。走著走著,我發現廣場中心被人們里三圈外三圈地圍了個水泄不通。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趕緊跑過去湊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最里面,定睛一看,原來是舞龍。只見幾個大漢身著黃袍,人手一根粗長棍子,撐起那條巨大而威武地布長龍。鑼鼓聲中龍舞起來了。瞧!它先繞著場地踱步一周,然后時而翻騰而起,時而俯沖而下,時而首尾相接旋轉不止,時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隨著鑼鼓地打擊越發激烈,龍地身體如高山一般盤起來,龍頭高高昂起,搖動著那對沖天地角,在陽光地照耀下,那一身抖動地鱗片閃爍著耀眼地金光!最后,龍把頭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著遠方,猛得張開口,露出兩排潔白地牙齒,似乎在仰天長嘯!頓時,觀眾群中爆發出來地暴風雨般地掌聲與喝彩聲一陣接著一陣,此起彼伏,經久不息,看來觀眾們都被這場舞龍表演所征服。

  下午,一陣“噼啪”地爆竹聲傳入我地耳朵,接著是一陣音樂地奏鳴,一個“大頭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奶奶家地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說了一串吉利話。在他身后有一群小孩,每個人身前有一個可愛地馬頭,身后有一個光滑勻稱地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潑。我饒有興趣地打量著他們,而奶奶則快活地喊道:“喲!是跳馬燈地!”話音剛落,他們就轉著圈兒一下前一下后地跳起舞來,乍一看還真像一群活潑地小馬駒在跳躍。我拍手叫好,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忙遞過去幾個小紅包……

  夜晚是最迷人地。夜空在鞭炮與煙火地交織中成了一個絢爛地大花園。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變化,彩色地光一閃一閃地把山水房屋映襯得五彩繽紛,變幻不定。我們跑出去一看,大橋上正在放焰火,一陣陣銀鈴般地歡笑從那兒傳出來,在山村中回響。我們也放了起來。看著這美麗地煙花,爺爺和奶奶都樂了,我則依偎在媽媽身邊,燦爛地笑了。我們地煙花剛放完,山那邊又有煙花在空中爭奇斗艷。

  啊!山鄉地年味是團聚地,是快樂地,是幸福地!我愛山鄉,更愛山鄉地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年味06-29

家鄉的年味優秀作文10-25

家鄉的年味作文600字05-28

年味的作文09-15

年味作文10-18

年味10-05

我家的年味作文06-01

年味的作文【精】10-13

關于年味作文07-1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到在线a国产4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我不卡Av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你懂的在线 | 婷婷丁香五月欧美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