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發現1
星期五的早上,天氣下著雨,我走進院子里,看著爺爺的“花草”。忽然,我看到一只蝸牛緩緩地爬上了l一片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么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呢?”這個問題使我疑惑不解?
我趕緊跑進屋,問正在看電視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啥不親自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于是,我決定自己去看個究竟。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這個問題,我采取“用食物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找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幾只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詁即它們都餓極了,爭先恐后的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只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面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便給吃光了,這下可斷定,蝸牛是大害蟲。接著,我又進行第二個實驗:“蝸牛爬行為什么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首先把它抓上高處,等它的頭伸出殼來時,我去摸它的殼,可是我的手還沒摸著它,它的頭縮回去了,心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真有點泄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事情還沒做成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么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從我的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粘糊糊的,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最后,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葉放在一只蝸牛面前,只見那只蝸牛先伸出一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一對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想:大概一對是眼睛,另一對是鼻子。可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我又取了一片樹葉子,很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只蝸牛面前,由于差別不大,這下蝸牛眼睛可派不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小觸手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這下,我又發現了一個秘密:大觸手有眼的作用,小觸手有鼻的作用。
通過這一連串的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
我的發現2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也許你看到的只是壞的一面,如果你仔細分析或回想一下,說不定能認識一位新朋友。這也就是“凡是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有許多人就是這樣,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只是他們習慣把好的一面一直藏在內心深處,讓它永遠成為自己的小秘密,而不讓別人知道。也許這被他們的同盟知道了,會是一個恥辱吧!所以他們會一直把那壞的一面掛在表面。
但是,你永遠也不會想到,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深深地藏著一絲明光,善良,憐憫,悲怮……
黃昏,清潔區。李春波打掃任務沒完成,又一次地把掃帚撂地上跑去玩了。而且是去浪費水去了。這使得頭腦本就不清醒的我爆發了。邁開箭步,三步上前。“關著!”我吼了一聲。他挑釁似的:“我不,怎的?”一舉反常,我不像過去的沖動,只是冷冷的瞪著他。“切!”他把頭仰向天空,絲毫沒有要把水關上意思。怒了,徹底的怒了!就在形勢一觸即發的時刻,本該在旁邊看戲的何祥東突然出現了。一反往常,沒有那譏諷的語言,也沒有加油的吶喊,而是徑直走向水龍頭。洗手,然后關掉。一反往常!
驚疑!這是他嗎?他不是應該在旁譏笑:“呦,呦,垃圾哦,連他也打不過,垃圾哦!”意外,絕對是意外!
這是意外嗎?
李春波,在班里算是絕對的壞學生了。只寫數學作業,就連語文書他都不往回拿。平時,班里的.大事·小事他都要摻上一摻,更是一些事兒的挑起者。這樣的學生算好學生嗎?答案肯定是:不算。
星期三,上午,音樂課上。“好,還有15分鐘,大家把《我的中國心》·《七子之歌》和《五環童話》到組長那背一下,背一首可以加一分!”隨著郝老師的命令一聲歡呼響起。然后大家都信心滿滿的背唱了起來。過了幾分鐘后,我這個小組長就開始下位挨個檢查。呼——還有一個——李春波。我不抱信心地走到了他位子前,盡量的使自己面帶微笑。出乎意料的,他開始唱起《七子之歌》!而且是背唱!
我愣住了,這是他嗎?或者還是意外?聽著那不怎么標準的音調,我想到。這副科作業連“好學生”也不一定完成,現在,一個連語文作業都不寫的人,現在卻在完成音樂作業?
這不是意外!即使是,也不可能是這樣的意外!
我想,無論外表再怎么壞的人,在他的心里,還是有著榮譽,自尊心的,所以他的內心里一定不想當一個壞蛋!在他的內心是有著陽光,渴望著那溫暖的。所以請給他們一次機會,給他們一次改變的機會!
我的發現3
在動物王國里,有一種動物,它們總是結伴而行,如果找到了食物,哪怕是一丁點,也會分給同伴,它們遇到危險的時候,總是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你們猜到這是什么動物了嗎?其實,它們就是螞蟻。可千萬別小看螞蟻,螞蟻雖小,它們的身上卻有令我們敬佩的精神。
記得有一次,我在我們家的門前看到了一群螞蟻,這群螞蟻在搬運食物。于是,我萌生了一種要考驗它們的想法,老師曾跟我們說過,螞蟻身上有許多難能可貴的精神,我終于找到試驗它們的辦法了,我馬上拿來了幾顆小石子,放在螞蟻要走的路上,我原以為小螞蟻會放棄,不料,它們不但不但不放棄,反而更加的努力,團結的向前走著,它們一個個不緊不慢、協調有序地走著,不一會,它們就把食物搬進洞里了。
過了大約五分鐘,我出來做運動。大樹下的一只小螞蟻引起了我的興趣,它搬著一些面包屑,眼神有些茫然,像迷了路一樣,我就回過頭看了一下,發現對面的洞里也有一只螞蟻,好像在等待著什么,我更加好奇了,我下定決心要探個究竟。只見搬著面包屑的螞蟻直徑向那個洞走去,它把面包屑放了下來,推到等待的螞蟻身旁,等待的`螞蟻感激地點了點頭,好像在說:謝謝你。吃完面包屑后,它們就一起回洞了。
螞蟻還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就是可以預測天氣,我在書本上、電視上都看過螞蟻搬家的情景。爸爸也跟我說過,只要準備下大雨,螞蟻們就會成群結隊地搬家,從矮的地方搬到高的地方。記得有一天,天黑黑的,準備下雨了,我碰巧看見了一群螞蟻在搬家,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前走,像一排等待檢閱的士兵一樣呢!
這就是我觀察到的小螞蟻,你們了解了嗎?
我的發現4
早在9歲的時候,我就發現了有關衣服顏色深淺的規律,這可是我絞盡腦汁思考的結果。
我的發現起使于9歲的生日禮物。那年,媽媽帶我去來雅百貨買生日禮物。在小公主的柜臺里看中了一條美麗的黑色長裙,媽媽看后也很中意,于是把它買了下來。
一次,我穿上黑裙子去上學,那天天氣炎熱,雖然裙子很短,但我仍感到十分的炎熱。而第二天天氣仍是很炎熱,但我穿的只是一件白色的襯衫,我明顯地感覺到比較涼快。這一點,引起了我的思考:這究竟是為什么?我曾以為是溫度的差別所引起的,于是我再做了一遍。早上,我先穿黑裙子去,明顯感到炎熱;而下午我又穿上白襯衫,發現沒有像上午那樣炎熱。我還是不相信,于是我換了一下順序,上午穿白襯衫,下午穿黑裙子,可結果還是一樣。這究竟是為什么?
于是我又對小伙伴做了一次實驗。我讓他們上午穿一件深色的衣服,下午穿淺色的衣服,但結果是一樣的。
這樣的結果更讓我疑惑不解,因為原來并不只是我會這樣,伙伴們都會這樣。于是那天我們決定去問老師。“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們虛心地問老師。“確實是會這樣,但……”老師也說不清楚。于是我決定自己思考。
我常常拿著兩件衣服看了又看,瞧了又瞧,恨不得答案就印在衣服上。可那樣就沒有探究精神了,我告戒自己。我冥思苦想,一滴滴地汗水在我身上流淌。盡管很累,但我仍然堅持思考,因為一旦停下來,我就安不下心,總是想著問題。這時我抬頭看了一眼窗簾,我猛地想起來,媽媽冬天時不是經常把窗簾換成深色的'嗎?而到了夏天,媽媽則用淺色的窗簾嗎?這不跟我的問題一樣嗎,因為深色窗簾吸熱,所以夏天穿深色衣服就熱,而冬天不就剛好相反嗎,因為深色窗簾吸熱,所以冬天要用深色窗簾,才不會冷;而淺色衣服不吸熱,夏天穿了就不熱,冬天則相反,不能使用淺色的,因為不吸熱,所以會冷。我這才發現原來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了。
通過這次發現,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一些重大的發現,結果有可能從生活中就能發現到。
我的發現5
我的爸爸平時喜歡侍弄花草,我家陽臺簡直成了他的花園,閑暇時我也常去幫忙。
周末的一天早上,我又來到陽臺花園,發現花盆里的土都干了,就想到趕快給花澆水吧。我來到爸爸平時用來給花澆水的水桶前,拿起水瓢正要舀水的時候,突然發現水桶里來了些“不速之客”,它們長的既像小蝌蚪,又像小蚯蚓,有黑黑的,有半透明的。它們在水里蠕動著、彈跳著,像一個個運動健將。我很疑惑:它們是什么蟲子?這些蟲子來自哪里?它們來到我的水桶里干什么?一連串的問題全都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于是,我大聲喊來媽媽。媽媽湊近一看,說:“這蟲子不是自己來的',二是它們的‘媽媽’把它們‘生’在我們的水桶里的,是蚊子的幼蟲。”聽了媽媽的話,我眼前浮現了蚊子干的種種壞事,心里頓時產生出要消滅蚊子幼蟲的念頭。
怎么消滅蚊子幼蟲呢?用開水燙死它們?不行,開水倒進冷水中,很快就會變冷,幼蟲肯定會沒事。到底怎么辦呢?我苦思冥想著。媽媽走過來,告訴我說:“我們先試試倒入消毒液,看看幼蟲怕不怕。”說干就干,我拿來消毒液,倒入幾滴,然后搖晃著水桶,使消毒液完全融入水中。過了十分鐘,我來到水桶前一看,結果并不是我想的那樣,那些蚊子幼蟲仍然活蹦亂跳在水里嬉戲著,完全沒有受到 “毒害”。于是,我又加大劑量,反復倒了幾次,幼蟲依舊安然無恙。這個辦法還是不行,那該怎么辦?咦!我想起來了,蚊子不是怕殺蟲氣霧劑嗎?那我們就用殺蟲氣霧劑試試。我跑到房間,拿著氣霧劑,就像拿著戰斗武器一樣,對著水桶就是一噴。由于我用勁過大,強大的氣流一下子把水桶里的水濺出來了,噴了我一臉。我生氣了,暗暗發誓:非把你們殺死不可!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輕輕地噴著,一次、兩次、三次……噴完我又拿來一個塑料袋,罩住水桶口,使勁晃了晃水桶,還把水桶放在了太陽下暴曬。一個小時過去了,當我跑去掀開塑料袋時候,我發現那些蚊子的幼蟲終于漂浮在了水面上,一動不動。“耶,大功告成啦!”我高興地跳起來。
蚊子的幼蟲原來也怕殺蟲氣霧劑呀!以后對付它們,太簡單了!
我的發現6
今天,殷老師帶我們來到春天的大自然中。
眼前是一棵高大的櫻花樹,成簇的櫻花在風中搖晃著。殷老師說:“你們先去摸一摸櫻花,看看它像什么?”有人說:“很滑,很柔軟。”有人說:“粉粉的,嫩嫩的,就像是嬰兒的臉,”也有人說:“很像流動的水。”過了馬路來到對面,大家開始自由活動,去找一些與眾不同的花草。轉過身,我看到了草地上密布著許多三葉草。我正在看呢,阿鐘叫道:“毛毛、毛毛,這里有一簇三葉草,好像愛心!”我走過去一看,發現它真的很像愛心。綠色中還帶了一圈白色,給人一種十分奇特的感覺。在三葉草中,還有球狀的三葉草花。殷老師叫我們向河邊望去,那里有一排青綠的蘆薈,好似一排戰士神氣地站在那兒。看到蘆薈我想到媽媽說過,蘆薈的作用很大,不僅可以美容還可以當藥材呢。
我回過神,繼續研究那片萬物生長的草地。我看見了一種很奇特的花,殷老師告訴我這是野草莓,我不開心地望著那朵花,在心里默默地想:“為啥只開朵花,連一顆草莓都不長。”
我又在草地上發現了一種十分奇特的花,從上面看,像牛的眼睛。我拔起一根但從莖的`中間斷開了。從斷開的地方,清晰地看到有一種類似白乳膠的東西,黏糊糊的。老師告訴我們這種植物叫牛眼睛,是一種中草藥。
路過一棵大柳樹,我順手把樹上的枝葉向下一拉,隨后一松手,它又彈了回去,柔嫩的的枝條多么有彈性啊。在春風的吹拂下,時而在跳舞,時而在表演雜技,給人一種異常歡快的感覺。
“快來看,快來看,這里有蒲公英!”大家都跑去看:“在哪里摘的,快告訴我,”他手指了指,我們便飛奔過去,本想第二個找到蒲公英的卻一無所獲,我往后一退,我的腳“咔嚓”一聲,踩到了一個東西,我低頭一看,從紋理上來講,這是一個不錯的殼,可唯一可惜的是它已經被我踩壞了,我開始尋找,想找個好的殼帶回家,瞧瞧這個,瞧瞧那個,最后我看到一個帶有紋理的蝸牛殼,可是有點粗糙,我也勉強接受了。
回去的路上,我還找到了一朵紫色的喇叭花,好看極了。
我的發現7
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媽媽帶我去鄉下一個公園玩,當我走到公園的時候,眼前一排排大白菜整齊的排列在路的兩旁,給人濃烈的田園氣息。
這一排排的大白菜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走進仔細觀察他們,發現它們的身上有許多圓形的小洞洞;于是我就想幫它們看看是哪個“兇手”,首先我要把大白菜的綠色外衣剪開進行仔細觀察;我拔了一顆大白菜剪開后用放大鏡仔細的觀察起來。
啊!原來是它!——一只蝸牛;這么新奇的發現我趕緊讓媽媽上網幫我查查蝸牛的生活習性,媽媽說:在農田里,蝸牛可是不折不扣的害蟲!據說它一般以綠色植物為主要食物,尤其喜歡吃植物的幼芽和嫩葉。
蝸牛的外形很可愛,渾身上下沒有骨骼只有柔軟的肌肉,而且是個大力士,所以小蝸牛每天都要背著它那橢圓形的大房子,難道它不累么?它是軟體動物,同時,它們雖然爬得比烏龜還慢很多,但活動能力可一點兒不差,你看是不是,就這功夫,只有雜技演員才比得了吧。
它們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白天縮著不動,到了晚上才會精神百倍地出來活動。所以不細心觀察,是不會發現它們的惡劣行徑的。聽了這些我不禁對白菜擔心起來,媽媽說不用擔心,這些蝸牛對農田的危害也不是很可怕,要防它作亂,只需要運用一些簡單的物理、化學手段就差不多了。
而且這蝸牛還能治療很多疾病。聽完媽媽的話我才松了口氣,我低頭繼續觀察小蝸牛,想跟它來個近距離接觸,我正看它的時候,它的頭跟觸角剛好伸出來,可愛極了,它頭上有四只白白軟軟的觸角,兩只角是顏色深些的兩只比較淡色的,我用放大鏡想看看它的眼睛,可是不管我怎么使勁的`找也沒找到它的眼睛,爸爸看著我猜出了我的心思,爸爸告訴我蝸牛是沒有眼睛的,它的感官敏銳而靈活。
一對長觸角頂端長著眼睛,能分辨晝夜、感知光線的強弱,一對短觸角是嗅覺器官,能聞到氣味、找到食物。它的嘴巴很小很小,就像一個小黑點,但是但是它們的嘴上功夫厲害,舌頭上長著無數細小的牙齒,多的竟達一萬多只,只要它們把舌頭在嫩葉上這么一刮,就把嫩葉刮進了嘴里,聽完爸爸的話我才發現一直小蝸牛竟然這么多科學知識,我想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今天真開心從小蝸牛的身上長進了我的知識。
通過這次神奇的觀察,讓我們發現大自然的奇妙,一只小小的蝸牛就帶來這么多的學問,我以后要去發現更多的奇妙大自然。
我的發現8
大千世界真是無所不有,有時侯解決問題的辦法會很奇妙,往往這些奧妙會被一些有心人所發現。在學習上你有一顆善于觀察的眼睛你會發現解題的答案、學習的方法,在生活上你有一顆善于觀察的眼睛你會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奧秘!總之,發現是一個奇妙的東西!我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了一個道理的真正含義:做錯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事是你做錯了還不承認!
記得有一次,那一次是我比較小的時候,那時才6歲。那一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我們家的人也都特別高興!因為今天外婆生日,我們家要去給外婆過生日,所以我們家里的人從下午就開始準備著去外婆家了!
突然媽媽從房間里出來了,她慌慌張張的走了出來,心里非常的緊張,就像是白天遇見了鬼似的,沒有想到的是媽媽是因為還沒有給外婆訂蛋糕,才這樣的慌慌張張和緊張!媽媽前腳剛走,我后腳就走到了媽媽的房間里,突然我在床上看到了媽媽的錢包,這個錢包全部都是白色的,我看著在這個錢包心想:這個錢包怎么都是白色的?這樣子不好看,還是幫媽媽涂一圖顏色吧!
很快我來到了我自己的房間,拿出了水彩筆,拿出了各種各樣的顏色在這個錢包上亂涂亂畫,很快涂完后我就放了回去,本來以為媽媽回來后會夸獎我的,可是媽媽回來后他便大發雷霆了!媽媽把我和妹妹叫了出來,我們出來后媽媽立刻問道:“是誰干的?”本來當媽媽問完后我會承受的,但是我看見媽媽生氣的樣子,我又不敢承認了。媽媽剛一說完我就全身發抖,沒有想到就是這樣被媽媽發現了,媽媽看著我突然走到了我的身邊意味深長的說道:“如果現在做錯的'人承認的話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如果現在做錯的人還不承認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我聽到后我便站了出來,緊張的說:“這是我做的,請您原諒我吧!”我本來以為媽媽聽到后一定會大發雷霆的,但是媽媽并沒有生氣,而是高興地說:“做錯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事是你做錯了還不承認。”
“發現”真是無處不在,它在生活中,它也在學習中,只要你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只要你有一顆留心發現的心,在生活中當一個有心人,善于發現往往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而我這一次發現了一個道理的真正含義:做錯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事是你做錯了還不承認!
我的發現9
“滴滴滴”下雨了,剛才的陽光瞬間消失了。在打乒乓球的我急忙往家趕,生怕變成“落湯雞”。
“哎呦!我的球!”伴著“嗒”一聲,這乒乓球從我手中不聽話的滾落到地上,淘氣的竄到我的腳底,被我踩出了一個凹洞。
我自認倒霉,這是我們家最后一個乒乓球了,我也只好想辦法復原了。
不過,復原乒乓球也不是什么難事,不一會兒,我就計上心頭——用手捏。
我沿著乒乓球凹進去的邊緣小心翼翼的捏,捏了好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乒乓球凹進去的地方毫無任何復原,反而又有一塊被我捏凹了。
手捏的方法流產了。但我不氣餒:一定是我剛剛用的力度不夠不對,復原乒乓球這種小事,肯定難不倒我!
我又試著用兩把尺夾住乒乓球,讓乒乓球在擠壓的`過程中復原。自我感覺力度用的十分均勻。本是信心滿滿的我卻因為用尺夾不住,總是滑落而泄氣了。用尺夾的方法也以失敗告終。
我最后無奈,還是垂頭喪氣的去求助爸爸。他卻哈哈大笑:“你連這都不會!”
“那你說怎么做!“我不服氣的問爸爸。
“先把乒乓球放在一個杯子里,再倒點水進去,等個1~2分鐘,奇跡見分曉。”爸爸得意的說。
我半信半疑的按照爸爸的話去做——把乒乓球放在杯子里,放了大半杯自來水,等了好久好久,乒乓球一點反應也沒有。
“你騙人!乒乓球一點反應也沒有!我指著爸爸生氣的說。
“你放了什么水?”爸爸不耐煩問。
“怎么了,自來水呀!”我怒氣沖沖的說。
“你還振振有詞呀!這還原乒乓球一定要用沸水的你知不知道呀?”爸爸插著腰說。
“不知道!”我大聲地反駁爸爸,當時的我就像一只狼狽的小貓,無地自容。
后來,我謹記爸爸的話,倒了沸水,并耐心的等待著。
只見乒乓球浮在水面上,并隨著熱氣冒出了氣泡,并不時發出“咝咝”的聲音。令人驚奇的是,乒乓球的凹陷在滾燙的水中快速復原了!般的完好如初!我心里又是興奮又是百思不解。
我一臉困惑的問爸爸:“這是怎么回事?”
爸爸意味深長的說:“這是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高溫使乒乓球的內部空氣膨脹,從而使得乒乓球鼓起。”
我恍然大悟。
科學真奇妙。看來只要留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細心觀察并思考,小小的乒乓球也能悟出大道理!
我的發現10
我非常喜歡花,也喜歡聞花淡淡的香氣。
春天,天還沒有暖和,在這個時候,梅花已經開得很旺盛了,臘梅也還沒有謝。我和媽媽來到公園,觀賞梅花和臘梅。我覺得這兩種花長得很像,就像花中的一對雙胞胎。可是,為什么它們不是都叫梅花呢?我把這個問題告訴媽媽。媽媽說,臘梅是臘月開的花,所以叫臘梅;梅花比臘梅晚開,所以不叫臘梅。
啊,好香!媽媽叫道,我立刻跑向小樹旁聞臘梅。是啊,臘梅真的好香啊,遠遠的就能聞到。那味道好像一瓶開了口的蜂蜜,散發著沁人肺腑的清香,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香甜的味道。梅花是不是也這么香?我懷著好奇心,走到梅花樹旁使勁聞了聞,可是一點兒香味也沒有。我又貼近一點兒聞,可還是一點兒也聞不到。我的鼻子都貼在花瓣上了,終于聞到了一丁點清香,這似有似無的香氣使我懷疑是不是臘梅的花香飄了過來。
我又觀察了它們的外表,我發現:臘梅是淡黃色的,而梅花是淡紅色的,也有些是白色的。我繼續觀察,又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臘梅的花瓣是螺旋形排列的,整齊得像一條黃色的小短裙。上面有一層黃色的蠟質,我還摸了摸,滑滑的真舒服;而梅花的花瓣有一層的,也有多層的,很漂亮,真像一件粉紅色的蛋糕裙。
回到家,我趕緊查了一下資料。原來臘梅雖然長得像梅花,名字里也有梅,但它并不是梅,它也叫黃梅,在農歷臘月霜雪寒天時傲然開放。而梅花也叫紅梅,多在早春12月份開花,比臘梅晚約2個月。另外我還知道了臘梅屬于蠟梅科,落葉灌木;而梅花則屬于薔薇科,落葉喬木。我問媽媽:什么是灌木?什么是喬木?媽媽解釋說:灌木沒有明顯的主干,它是一叢叢的矮樹叢,像常見的.迎春花和月季花就是灌木植物;而喬木植物都有又高又壯的主干,我們平時見到的大樹都是喬木,像松樹啦,玉蘭樹啦。我仔細回想,果真是的,我還記得臘梅樹像從地里長出的珊瑚。而梅花卻有一根高高的樹干,上面長著葉子,像梅花鹿的角。原來臘梅和梅花差距那么大!
現在我終于知道了為什么好像都是梅,卻香味不同了,原來它們不是同一個品種。同樣都是花,而且長得那么像,香味卻不同,這讓我明白了: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地看它的本質。
我的發現11
太陽漸漸撥開白云,一縷縷光芒散漫開來。我漫不經心的走在回家路上,一路上埋著腦袋,正為媽媽不滿意我的成績而沮喪。突然,我在一棵大樟樹下發現了一個黑球,哪種黑色,正與我的心情不謀而合。我隨意的踢了踢,不知道是不是碰到了開關,朦朦朧朧,我看見那球化作了一絲銀白而又無限延伸的線,漸漸的向地下滲透。在這邊的我已經目瞪口呆了。這,這是······我又揉了揉眼睛,這時,不知是誰往我手里“塞”:一個世界,一個不齊的世界,在今天,您將我正式開啟,我將要把人類分界,永遠分界。我們的世界分界?我半信半疑地回了家。
第二天,奇怪的事就發生了。在我們學校,不見了許多的老師、學生。但那些不見的,幾乎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這一天,我格外的開心,因為我身邊的人雖然都不甚認識,但每個人之間,又是那樣的和睦、有愛、熱情、寬容······仿佛所有我以前向往的,都在我生活的世界。當然,我的父母也一直在我的身邊。
可另外一些人,又去了哪里呢?
直到第三天,我在五尖山腳下,正逗一只大狼狗玩。發現這個世界,不只是人,動物也是都十分友好。如果你問,那人虐待它們呢?也不還手嗎?我想,我們都知道,在我們這個溫暖、團結的大世界中,人永遠不會傷害動物。
經過一番努力,我終于來到了山頂,向遠處眺望,我又看到了那條銀白色的`分界線,我迫不及待地問:”我的一些同學、老師、叔叔、阿姨呢?”那條白線向我飄來,把我捆住,將我帶到位居市路中的影劇院。
我走到了門口,只見影劇院正放著電影。可里面的人一個個,不僅不賣門票,竟相互勒索,一片兇殘的場面。其中,有不少是我們突然不見的親戚、同學、老師。我不愿再看,轉身,我要回到我的世界。這時,我看見那條白線又來了,我不屑地說:“難道這就是分界?就是把他們落在一邊?”“這是他們應受的,在過去,他們做過多少禍害他人的事呢?”他說話了,我沒有再爭。因為我真的想起了哪些人帶給我們的痛苦。
今天,回憶起來,好像誰也沒有印象。依舊是喧鬧,人心惶惶。囂張的在,可憐的有。我沒有忘記,正因為分界,才讓我用心做好自己。我不要在下一次分界時,被歸為那兇惡、自私自利的人群。
我的發現12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爸爸媽媽的誘惑下我終于又登上了南山的臺階……
我已經兩年沒來爬南山了,時隔兩年,南山的變化可真不小。兩年前的南山破舊不堪,但今天的南山煥然一新,變成了南山公園。現在南山腳下新建了一個小廣場,那里有“壽比南山”的`大字,還有十二生肖柱,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都雕刻在石柱上。我仔細端詳了老虎和龍,老虎在山上吼叫,怪不得是森林之王;龍就更帥了,一條龍在海上飛翔,當之無愧是海中之王……
上山途中我發現南山變了不少,人們為了防止水土流失,給裸露的土地蓋上了水泥,水泥鋪得像巖石一樣非常好看,它還很人性化,留下了一個個小孔,是用來排水的。我看見樹越種越多,我第一次來南山時,有三分之一都沒有種樹;第二次來有一半種了樹。直到今天,在山腳放眼望去,除了樹還是樹,這才叫名副其實的山啊!今天,我終于爬完了全程。山上到處都是樹,有的長的像“Y”,有的像“V”更多的像“1”,不論風吹雨打,它們像戰士一樣筆直的挺立在那里。爬山途中,我看見一只小貓慢慢移動,它是一只野貓?還是一只被主人遺棄的貓?還是自己不小心走丟了呢?它晚上睡在哪里?下雨了它躲在哪里?也許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它自己才知道。最大的變化,你知道嗎?我發現青翠的南山上又添加了很多的亭子,它們分別是祈壽亭、延壽亭、齊天亭、益壽亭,還刻了五禽戲、八段錦等告訴人們鍛煉身體的圖案,我還發現新修了一條路,它直接可以從山頂通到十二生肖柱的那個小廣場。
其實,爬山就是一次人生,人生就是一次爬山。人生有許多波折和磨難,等我們老了,那就等于我們爬到了山頂。在登上山頂的最后一步,千萬不要放棄,許多人就在這一步放棄了,所以沒有成功,等你登到山頂,回首遙望,你經歷過的所有風吹雨打那一定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的發現時什么呢?南山以“壽”為主題的文化氛圍更濃了、南山上的樹木更蒼翠了、登南山的人們更年輕了……
我的發現13
一天晚上,我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正看得來勁呢,忽然,爸爸對我說:好孩子,快去幫我把煙灰到掉.我氣呼呼地說:什么時候不讓我倒,偏偏這時候讓我去.說著,我把煙灰缸拿起來,一看,呀,老爸,你怎么又往煙灰缸里倒水呀,真是臟死了,你下次可的
把這個壞毛病改改,不然我可就不幫你倒了.“好好好”,爸爸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下次一定改。”我走到陽臺上,隨手把臟水倒進花盆里。
第二天,我去給花澆水的時候,驚奇地發現花上的蚜蟲沒了,我向花盆里四處張望,發現了一具具蚜蟲的小尸體都漂浮在花盆里。我思來想去,難道是昨晚的于是,我便拿起了爸爸的煙灰鋼,把臟水倒進了花盆里,過了一會,蚜蟲沒什么反映。我又繼續觀察,又過了幾個小時,我忽然發現蚜蟲好象得了多動癥一樣煩躁不安的在葉子上爬來爬去。又過了一會,,一只、兩只的蚜蟲漫漫的倒下了,啊!蚜蟲終于全軍覆沒了!
這時,我心里高興極了,我既然消滅了蚜蟲。不過,這還多虧了爸爸的煙灰水呢!從這樣平凡的小事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只要我們用自己那明亮的眼睛和智慧的大腦去發覺、探索,就沒有不可能。
篇四:我的發現作文
在我快樂的童年里,我發現過許許多多的事,盡管不是驚天動地,但我還是感到十分高興。記得有這么一件事讓我特別記憶猶新。
那是一天下午放學后,同學們像往常一樣走出教室,我走了一短路程后,發現前面黑乎乎的一片,走進一看,原來是一堆小螞蟻。我剛低下頭想要觀察,就聽見上面“啊”了一聲,我嚇了一大跳,急忙朝上看,原來是我的.同學孫一碩,我生氣地問:“你為什么大叫,不就是一堆螞蟻嘛,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我還以為是一只大蟲子哪。”“哦。”我們倆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它們。你瞧,有許多小螞蟻故意趴在別人身上,讓
別人帶著它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小黑團。孫一碩說:“你如果把頭低下去,它們一定會粘在你頭上。”“你說的對。”我們倆一直觀察到天黑,才依依不舍地走了。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是奇異的,這些事我們并不全部知道。因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
我的發現14
火苗大家見過嗎?大家知道如果把水灑在火苗上,會怎么樣嗎?毫無疑問,結果是火滅了。可今天,我帶來一壺與眾不同的水,它有“魔力”呢!想去見證一下嗎?走,跟我走進這個奇妙的實驗中去吧!
早晨,媽媽在廚房燒水,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是個不錯的好天氣。“嘀嘀嘀”,媽媽的電話響了,她讓我幫她看著鍋。她要離開時,特意叮囑我水開了要記得關火。我捧了本書,端起小椅子,坐在爐旁,像個士兵一樣守衛著它。“滋滋”,水壺里發出異樣的聲響。我嚇了一跳,觸電似的跳了起來,又小心翼翼地走過去,對水壺進行了地毯式搜尋。
奧!原來是小水滴出來做客啦!只見它們扭動著晶瀅透亮的身軀,從壺口處像滑滑梯似的流下來,時而旋轉,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緩若游云,疾若閃電,又穩健又瀟灑;時而像一位跳水運動員,從跳臺上舞著雙臂,緩緩落入水潭,完成首秀;時而成群結隊地舞袖弄姿,似一位位對鏡梳妝的瑤池仙女,浪漫而又夢幻……我看著看著,漸漸入了迷。“噼啪噼啪”,一陣聲響把我驚醒。天哪,開了個小差,水灑了這么多!別把火灑沒了,媽媽回來該笑話我了!我戴上手套,把手伸到了開關按鍵上,可我無意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一滴水落入火上,火不滅,反而燒得更旺了,這是怎么回事?難不成這火也是“打不死的小強”?好奇的我決定細細觀察,再下結論。可調皮的水娃娃一個接一個全跑了出來,弄得我哭笑不得,迫不得已地關了電源開關。
作為“小問號”的.我怎么會錯過這大好時機?待媽媽前腳剛踏進家門,我就沖了上去,向著媽媽,問了起來。畢竟媽媽不是“百事通”,她也百思不得其解,支吾著,一時不知所措。“你去查資料吧小丁!”媽媽反應過來,我也才想起來,哎!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呀!我迫不及待打開電腦,啊,原來如此!我快速閱讀著:水在汽化過程中產生氧氣,所以火遇水反而燒得更旺。我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生活處處皆學問,生活中的秘密有千千萬萬。只要我們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一定會發現更多神奇的奧秘!
我的發現15
在生活中,只要我們認真、仔細的去觀察,就會探索到許多驚人的神奇奧秘,就像偉大的哲學家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星期天到了,好朋友吳宗恒到我們家來玩,我和他一起看電視,玩電腦。可是,這些都玩膩了,怎么辦呢?玩什么呢?我和吳宗恒冥思苦想,突然間,我眼睛骨碌一轉想到了龍老師交給我們的粉筆畫,我便把想法告訴吳宗恒,他連忙點頭贊同。
我將一些材料準備好了,便開始玩了,我跟他玩得樂不思蜀。一不小心,吳宗恒把裝粉筆的盆推進水池里,呀!這可把我們倆急壞了,像脫了水的小魚兒似的,因為粉筆可是做粉筆畫的關鍵啦!我和吳宗恒急忙開始“搶救粉筆”當我掀開盆,令我驚訝的是,粉筆竟沒溶化,而是在不停的吐泡泡,這時,吳宗恒對我發出了“連環炮”:
他好奇的問:“徐梓皓,徐梓皓,這粉筆為什么會‘吐泡泡’呢?”
“嗯,嗯……”突然在我的腦海中想起了《十萬個為什么》上的解答,便對他說:“因為粉筆身上有許多小洞兒,洞兒又存有大量的空氣,而就在粉筆落入水中的那一刻,他身體內部也就充滿水,明白了嗎?我們所看見的“泡泡”便就是粉筆落入水中后,體內的空氣漂出來的樣子罷了。
吳宗恒點點頭,當他再去看水池里的粉筆時,非常驚訝,我看到他那驚訝的表情,也便湊上去看了看,他指著池子非常不解的問道:“為什么現在粉筆不冒泡泡了呢?”
“因為粉筆像海綿似的,瞬間充滿了水呀!”我意味深長的答道。
“嗯……這下我真正的明白了,謝謝你!不愧是名副其實的副班長呀!”
我和吳宗恒一起清理池子。這一天真是太有趣了!送走了吳宗恒我又開始津津有味的看著我喜愛的'書。
通過新的發現,告訴我們科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驗生活,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總會發現一些驚人的奧秘,就像偉大的科學家艾伯特·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組成的。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去發現與探索。我長大后,一定要成為科學研究者中的豪杰!
【我的發現】相關文章:
我的發現作文(經典)10-07
(經典)我的發現作文02-06
我的發現作文12-24
我的發現作文12-23
我發現作文02-19
(精選)我的發現作文09-28
我發現愛作文08-22
我的新發現02-17
我的發現優秀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