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王安石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眼中的王安石作文1
王安石這個人,在沒了解歷史之前,只知道他是個特別牛的詩人,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讀了宋史后才知道,他的“本職”,是個改革家。
王安石這個人,爭議頗多,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喜愛他的人,認為他具有超前的思想。討厭他的人,認為他的變法直接導致了北宋滅亡。
王安石這個人,若以品德考量,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兩袖清風的官員之一。即便是他的政敵,都沒能對他的品行挑出刺來。可我卻對他的儀表,敬佩不起來。想象一下,一個男人,每天不刷牙、不洗澡、不換衣服,確實不像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但是,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人不可貌相。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不修邊幅的人,最終當上了宰相?這多要歸功于王安石的伯樂——宋神宗,當勵精圖治的神宗遇上以天下為己任的王安石,變法拉開了帷幕。我肯定,49歲的王安石,心中有宏偉的藍圖,他希望宋朝能永遠延續下去,一直國富民安。
可是,王安石這個人,卻是一個有些剛愎自用的理想主義者。他以為自己的方案完美無缺,任何不同意、批評他方案的人都是他痛恨的敵人,阻止他拯救蒼生。但是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反對他,他就把朝廷全部洗牌,任用了許多小人。宋朝就像一個終于耗盡能量的機器,開始走下坡路了。
王安石這個人,我真的無法把他歸類于“好”或“壞”。他有些壞毛病,比如不修邊幅、剛愎自用,但他又一心為民,鞠躬盡瘁。似乎有些矛盾,但這才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才有那么多學者愿意去研究他的生平,討論他的事跡。我覺得他是個有點可悲的人。他那么孤獨,親人、朋友都不支持他。他所堅持的變法,一直也沒成功。他只能帶著悲傷死去了。
王安石這個人,在不同的人心中是不同的形象。歷史就是這么有意思,對于一件事,可能有很多很多解釋和看法。你只能根據你自己的經歷去選擇你心中的答案。
我眼中的王安石作文2
以身殉法者,自古有之。
同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柳宗元、韓愈等人一樣,他的一生也十分曲折,他是——王安石。有人認為他是位極人臣,宮拜宰相的才子,有人認為他是禍國殃民的奸臣,在我看來,他何嘗不是飽受委屈,一腔苦楚無處訴說?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他,是一腔熱血、擁有雄心壯志的王安石。王安石出生在一個宦官之家,有一個為官清正、博學多識的父親,一個性格溫和、出身書看門第的母親,在這種家庭氛圍的`影響下,王安石依靠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科舉考生,并受到晏殊賞識。“能容于物,物亦容矣”,他在少年與青年時,深刻體察民間疾苦,因此他一心為天下,堅持做基層,多次被提拔卻毅然拒絕,只想為百姓服務。此后王要石一心追求心之所向,推行變法,他想依靠變法,改變北宋腐敗無力的政治局面,王安石變法由此誕生。因為這次變體,很多昔日好友與他反目成仇,可他一腔熱血、堅持己見,推行新政。因此,我說他是擁有雄心壯志的王安石。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他,是不被人理解、飽受委屈的王安石。梁啟超說:“這個人更像是從現代穿越到宋朝的人。”王安石變法推行的很多新政,如青黃法和市易法,都具有時代意義,卻不被當時的群臣所理解。許多人說他禍國殃民,基至有人上書“王安石亂天下!”不可否認的是,王安石變法中的一些漏洞讓百姓負擔加重,紛紛唾罵于他,在王安石本人知道后也感到痛心疾首,心想自己明明一心為天下所想,卻不知會害了百姓。
“墻角數技梅,凌寒獨自開。”晚年的王安石似乎也無力掙扎了,生前最后兩年,王安石得了一場大病,他把自己的半山園改成了寺廟,將所有土地送給了太平興國寺,兩年后,66歲的王安石病逝,卻無人為他撰寫墓志銘。他的一生,直到死后都還在被茍責。
臨州先生,位極人臣,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者。個性與執拗,苦楚與無態,滿腔熱血卻不被人理解,這,是我眼中的——王安石。
【我眼中的王安石作文】相關文章:
我眼中的我作文05-06
王安石的詩詞02-05
王安石的古詩01-23
我眼中的……作文02-22
在我眼中作文02-13
我眼中的作文03-03
詩人王安石詩詞12-30
我眼中的小草作文05-27
我眼中的消防作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