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天壇公園作文
天壇公園作文
更新時間:2024-08-07 15:03:28
  • 相關推薦
天壇公園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天壇公園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天壇公園作文1

  這個國慶小長假,我和媽媽來到了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游玩。

  10月2日一早,我們就坐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經過長達5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北京。我們第一天,就在位于王府井步行街里的賓館中度過了。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這處中外聞名的古跡——天壇公園。一進門,一條石磚路,兩旁綠樹成蔭,在路上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祈年殿的塔尖。而在天壇公園三大景點:祈年殿,圜丘壇和回音壁中,最令我感到難忘的就數回音壁了。在皇穹宇跟另外兩座古建筑的外圍,有著一個圓形的外墻,據說一個人在這面墻前說話,對面的人也能聽得一清二楚。因為有這個“官方”說法,許多結伴而行的旅客一進門,一個就在這邊站定,另一個則飛快地奔向另一邊,然后對著墻大聲喊叫,來試試另一邊是否真的.能聽見。在大家此起彼伏的“啊!”“喂!”“聽得見嗎?!”“xxx!”聲中,媽媽也拉著我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中。一開始,在我被拉到另一邊時,我還不大情愿,覺得喊的聲音這么響,不用回音也聽得見啊。媽媽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對我說:“我們小聲點說好不好,你看人家喊得也太響了吧?”“嗯。”我點了點頭,決定試一試。媽媽跑向一個空位,我也盡量走到正對面,媽媽先大聲地問了句:“聽到了嗎?!”“聽到了!”我也喊了回去。媽媽又說了一次,這次聲音輕了許多,可能是因為其他游客的聲音太響了,我模模糊糊沒有聽清楚。我便示意媽媽再說一遍。媽媽頓了一會兒,趁著大家聲音輕時,有小聲說了一遍。這次我清晰地聽見了媽媽說的話。這不禁讓我感到很神奇。回賓館后,我上百度查了查回音壁的資料。原來因為墻壁的弧度十分規則,墻面也十分光滑整齊,對聲波的反射也是極其規整的,聲波會沿著墻壁連續折射前進,使聽的人能聽得清清楚楚。

  這次參觀了天壇公園,古代人民的智慧與技巧,不禁令人感到驚嘆!天壇公園也成了我在北京旅游后難以忘懷的一個名勝古跡。

天壇公園作文2

  暑假里,爸爸媽媽帶我來美麗的首都北京游玩,我可激動了。

  那是一個艷陽天,藍天上飄浮著朵朵白云。我們一走進天壇公園,就瞬間感覺到肅穆,莊嚴。

  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祈求五谷豐登的場所。天壇公園里種植著許多古柏,又高又大,枝葉郁郁蔥蔥,像一把把巨大的綠色的大傘,遮住了炎炎的烈日,給人們帶來一片片陰涼。看見這些大樹,我想起了曾經學過的課文《鄧小平爺爺植樹》,老師說過文中鄧小平爺爺種的樹就在天壇公園里,可是這里的.樹太多了,我沒有找到,很是遺憾。

  我們來到祈年殿,祈年殿是祈祝豐年,祈求新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農業豐收的場所。祈年殿里有許多人在參觀,燕子們圍繞著祈年殿自由地飛翔著,還有許多燕子住在祈年殿里,有的忙著搭窩,有的竊竊私語,有的成群結隊地飛舞著,熱鬧極了。

  過了一會兒,我們走到了回音壁旁邊,我了解到這里四周圍墻很高而且墻面堅硬光滑,能很好地反射聲音。于是,我站在圍墻那大叫了一聲,可是沒有聽到回音,我納悶極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詢問爸爸:“爸爸,這回音壁怎么聽不到回音?”爸爸解釋道:“這里人太多了,你的聲音太小了,所以聽不見。”我恍然大悟,原來只有在人少的時候才能夠聽見自己的回音呀。

  我們繼續往前走著,對面來了一位爺爺。這位爺爺可真有趣,他的身上掛滿了松鼠。那些小松鼠在爺爺身上跳來跳去,就是掉不下來,好像是雜技演員在表演,吸引了無數游人的目光。爺爺后背上還有六只小松鼠,有一只松鼠爬到了他的肚子上,還有的松鼠用它的小手剝著瓜子往嘴巴里送,它們就像調皮的孩子,一刻也不閑著。我看著忍不住開心地傻笑起來。

  天壇公園很大、很大,我們慢慢地逛著,還是沒有逛完。天色越來越暗了,夜幕下的天壇公園還是那么美麗、壯觀。

天壇公園作文3

  你去過天壇嗎?那兒是皇上祭天的地方,是他與神交流的地方。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天壇游玩。我們從南門進去,這個門叫作昭亨門,象一幢古色古香的房子似的,綠色的房檐兩頭翹,猶如兩只大手在歡迎我們。

  墻上共有三個門,中間是一扇大門,兩邊各有一扇小門。進了大門,眼前是一條又寬又長的大道,走過這條大道,就看見了一座用漢白玉打造的三層巨大圓丘,它是明清時期皇上的祭壇,最上層的臺面中心有一塊圓形石頭,叫做天心石,也叫太極石,在上面說話有很強的共鳴效果。

  看完了圓丘,我們來到皇穹宇,皇穹宇是一座外觀像蒙古包似的圓形建筑,它的圍墻也是圓形的。“這難道就是那個舉世聞名的回音壁?”我疑惑地問媽媽。媽媽說:“對呀,兩人站在相距較遠的地方,對著墻說話,可以從墻里面聽到清晰的說話聲。”

  “真有那么神?我不信。”我說,媽媽說:“那你試試?”于是我和爸爸按照媽媽說的試了試,嘿!還真神,果然和媽媽說的一樣,就象打電話一樣。我問媽媽為什么會這樣,媽媽說:“因為這種磚很特別,人對墻說話,聲波就會沿著光滑的.圓形圍墻連續反射,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聽完媽媽的話我這才恍然大悟。

  離開了皇穹宇,我們又來到了祈年殿。好壯觀啊!殿內金碧輝煌,富麗莊重。殿外是用漢白玉建的三層石階的基座——祈谷壇。它的每一層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騰云駕霧的巨龍,也有翩翩起舞的鳳凰,還有山水花草等景物。聽導游說它們都是古代石刻藝術的珍品,是無價之寶。

  后來,我們還去了百花亭、無梁殿、鐘樓……這些建筑也各具特色,讓人流連忘返。

  啊!天壇,多么神圣、莊嚴而又美麗的地方呀!從它的建筑中我看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以及高超的建筑藝術。

天壇公園作文4

  今年是我暑假很特別,媽媽也放了一個星期的假,我跟媽媽還有外婆就一期去了趟北京游。

  我們乘坐高鐵去的北京,一下車就開始游玩景點了。離北京南站最近的是天壇公園,里面有三個景點:祈年殿,回音壁,圜丘,都十分壯觀。

  我們先到的是祈年殿,那里有一個像塔一樣的房子,別人說這是根據皇帝的帽子造出來的.,里面是皇帝祭拜祖先的地方。空地很大,在中間擺了一個桌子,桌子上擺了一個牌子,上面有很多果子,還有香插在那里,地面有兩個圓圓的小墊子。可以讓人跪在上面,祈年殿就看完了。

  在回音壁的門口,正好有個導游在講解,他說這個回音壁是皇帝叫人把一面墻磨的很光滑,縫隙是一根針也插不進去,因此有了回音,墻的正中間有一座高大宏偉的房子,四周都有一個龍頭,是雨天用來排水的,整座房子都是像玉的大理石打造的像條龍十分漂亮,聽導游說里面是皇帝拜神的地方,中間有一個像柜子的東西,但是看起來又不是,誰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這個房子比祈年殿的房子要漂亮些,東西也多一些,也有許多花草樹木。

  圜丘就在回音壁的對面,圜丘的臺階一共是九九八十一塊大理石拼接成的,道路圜丘的頂上,只看見一個圓圓的石頭,我不知道是干嘛的,外面只望見一大片草坪,很無聊我就打算下去了,走到后面才知道站在這塊石頭上說話的聲音會特別洪亮。

  快到出口的地方時一個過程,那里有很多的老人,有些在踢毽子,有些在舞劍跳繩什么的,個個身手不凡,把我都看呆了。

  終于到出口了,天壇公園也就逛完了。

天壇公園作文5

  我們早上早早的起床,來到了古代皇帝祭天的大花園——天壇。天壇占地273公頃,主要建筑只占整體面積的百分之一,而且各具各的特色,極富象征意義。

  天壇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圣壇,距離今天有五百九十余年。明永樂十八年,北京天壇按南京舊制建成,主體建筑為大祀殿,大祀殿西南方向建有齋宮。明嘉靖九年(1530年)實行天地分祀,在大祀殿南邊建圜丘,專用于祭天,圜丘的'北邊建神版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祀殿被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祀殿原址建起了大享殿。大享殿是圓形三重檐攢尖建筑,坐落在三層石臺之上。大享殿同圜丘對應,形成天壇內主體建筑均為圓形并南北兩壇對稱分布的格局,兩壇之間有圓形圍墻包圍著的重檐建筑,北高南低。長達360米的丹陛橋將兩壇連在一起。

  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北京南外城擴建,原來位于南郊的天壇被擴在了南城墻內。北京城的中軸線南端為永定門,天壇位于永定門內即北京城中軸線南端以東,軸線以西建有先農壇。為壯觀瞻,使兩壇壇墻更加完善,同時也與整個北京城規劃相協調,天壇增筑外壇墻,形成天壇、先農壇兩壇夾天街對持格局,蔚為壯觀。

  天壇外壇墻建成后,僅西向設門,壇域擴大為273余公頃。但連接南北兩壇的軸線不居中,而位于壇域偏東位置,打破了中國傳統的主要建筑位于中軸線上的做法。這與整個北京城西城略大,東城略小的特點相一致。軸線偏東也使由西向東進入天壇的人們更會覺得廣闊、闊大

  清乾隆年間,天壇的建筑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建及修繕。乾隆十四年間(1749年)擴建圜丘,改善宮殿,改大享殿為祈年殿,并將大大享殿三色瓦統一為青色瓦使得天壇建筑更加圣潔崇高,色彩愈加鮮明濃烈,象征寓意更加豐富。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天壇西門外之南增建了一座壇門,稱“圜丘門”,原來的西門叫做“祈谷門”。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

天壇公園作文6

  吃過午飯,我上旅游團的大巴車就睡著了,我太累了,雖然才十二點多,但是我感覺都快晚上六七點了。渾身無力,走路都困難。

  導游說:“接下來我們去天壇公園,天壇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公園里有很多椅子,大家可以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兩個小時后在門口集合。”太好了,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進入天壇公園,里面到處都是樹,有一條小路通往前方。我們順著小路向前走,很快我就看到了一個椅子,我和媽媽上去坐了一下。感覺舒服多了。

  媽媽說:“這里不是天壇公園嗎?天壇呢?我們得去逛逛。”經過詢問,我們才得知,原來我們休息的地方是公園,并不是天壇,想去看天壇,還要買票。

  我們買好票,走進了景區。剛進景區,就看到了一個臺子,臺子是圓形的,高約2米,全是白色的大理石制作的,四個面各有一個通往上面的臺階。我們走了上去,這個臺子不大,也就二十平米左右,腳底下雕刻著龍鳳的'圖案,四周的扶手上也有很精美的圖案。這應該就是天壇了,這么漂亮,肯定是皇帝用的東西。而且這里很空曠,方圓50米內沒有什么東西,地勢又比較高,肯定是祭祀的地方!

  我們繼續沿著路向前走,這時,一個巨大的建筑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兩側的樓梯,紅通通的墻壁,碧綠的瓦片,一片豪華的景象。聽另外一個導游說,這里是皇帝祭祀的當天住的地方。雖然現在是夏天,但是這里還是風嗖嗖的,很涼快,一點都不覺得熱,這還真是挺好的,冬暖夏涼,特別適合居住。

  離集合還有一個小時,我們就往回走了,我們太累了,根本沒有精力再去游玩了,我和媽媽找了一個椅子,靠了一會,然后集合去了。

天壇公園作文7

  7月26日下午,我和爸爸經過4個小時的煎熬,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北京。之后,我們乘坐了一輛公交車到了龍昌賓館所在的天橋。有趣的是,北京的公交車都很奇怪,它們長得足有兩輛車那么長不說,竟然還開了四扇門!進去一看,公交車上一共有兩名售票員,中間連接的地方看上去可以伸縮。剛一下車,一輛雙層巴士便呼嘯而來我都看呆了!

  當天,我們兩個就步行去了離這兒不遠的天壇公園, 它位于北京市崇文區天壇路,在北京正陽門外,永定門內路東。是明朝、清朝兩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禮的地方。是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壇造成。一到天壇,我就累得腳疼腿發軟,似乎骨頭已經被折斷了一樣,好難受!可后來我才知道,這根本就不算什么,后面幾天的長途旅行會讓你疼得更爽!

  天壇公園很大很漂亮,到處郁郁蔥蔥,全都是綠色的'。樹林深處不時傳來啊——啊——的鳥叫聲,有點古怪。我們碰到的第一所宮殿是齋宮,那是皇帝舉行祭天大典之前進行齋戒的場所,只不過已經關門了。

  我們穿過了丹陛橋,來到祈年殿旁邊的側殿。丹陛橋那邊有很多人,據說中間那條又長又光滑,還微微凸起的路是專門為皇帝鋪造的,除了他以外,就是連皇太后也不能走那條路。

  側宮里面有祈年殿的模型,非常逼真。除此之外,還有乾隆皇帝親筆所寫的毛筆字,和其他一些介紹、

  祈年殿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它是整個天壇的心臟,每位皇帝祭天的時候,就是在這里舉行的。它一共由28根金絲楠木大柱支撐,柱子環轉排列,分別是4根龍井柱、 12根金柱和12根檐柱。可惜的是,祈年殿外面圍上了一層欄桿,誰也不能進。

天壇公園作文8

  游覽天壇公園,吸引我的既不是氣勢恢宏的祈年殿,也不是潔白如玉的圜丘,而是那一株株蒼勁有力的古樹。

  我和媽媽從東門進入,順著宰牲亭、長廊直至圜丘一路走來,滿眼都是那郁郁蒼蒼的青松翠柏,一眼望不到邊。古樹一直伴隨著我們,感覺好像進入一個森林公園。那古樹,粗的幾個人才能環抱過來,像許多撐開的綠絨大傘。有一棵古樹,樹干上留有黑色的燃燒過的印痕,媽媽猜測大概是雷電留下的,它依舊巍然挺立。這些古樹樹皮凹凸不平,刻出的深深淺淺的印記,歷經無數風雨寒暑,飽含滄桑,那是歲月留下的故事,那是它們走過的歷史見證。

  許多古樹上都掛有一個牌子,仔細看去,標有編號、柏科、學名、年代等。這些牌子是這些古樹的“身份證”,樹齡300年以上的古樹掛的是紅色標牌,樹齡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樹木掛的是綠色樹牌。我尋找到最老的樹木是明朝栽種的,距今約620年了。據說還有更古老的樹,可惜我沒有看到。

  皇穹宇外,有幾棵古樹特別引人注目,其中有三棵相距不遠,被柵欄圍在一起。通過柵欄上的介紹,我得知了它們的名字。其中的問天柏似一名衣帶飄動的古人昂首揮袖,面向蒼穹抒發慷慨詰責之魄,多像屈原問天,在抒發胸中的`不平之事。不遠處回音壁外的九龍柏高十余米,粗壯的軀干自下而上有九條縱向褶皺,將整株樹身分為九股,扭曲纏繞,宛如九龍盤旋的粗大龍柱,青針翠葉,古樸蒼潤。明清兩代的皇帝們每次到圜丘祭天時,都要路過此柏,因此又稱此柏為“九龍迎圣”。它被評為北京最美十大樹王之一。

  我和媽媽往回走,繼續探尋古樹。在七星石旁的草地上,我發現了一只小松鼠,它旁若無人,自由自在地在玩耍。我想,生活在這里,處處古樹參天,它一定悠閑愜意吧。

  古樹蒼翠,環繞天壇,古柏、紅墻、藍瓦、漢白玉石基相互掩映,形成了天壇獨特的景觀。

天壇公園作文9

  聽說,天壇里有三音石和回音壁,可總是沒機會去。今天,我終于可以去天壇公園了。

  一進門道路兩旁就種滿了柏樹,郁郁蔥蔥的柏樹給天壇增添了無限的光彩。又走了一會兒看見前面有幾個牌子上面寫的是關于天壇的歷史。天壇位于北京城東南建于1420年是清明兩朝舉行祭天大典的祭壇。

  再往前走就到了回音壁,回音壁是一個圓形的圍墻,在一邊貼著墻輕聲地說話在另一邊就能聽得一清二楚,根電話一樣,而且還非常的大,比我想像的大多了。我在回音壁里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三音石,一問是在皇穹宇殿外從右往左的第三塊石頭,我在上面拍了好幾下也沒聽見一聲回音,可能是因為人太多了。

  出了回音壁對面就是圜丘,圜丘是個多層圓形的壇,它是古代每年皇帝用來祭天的地方,圜丘里的臺階每層都是九級的,頂層的地磚也都是九的倍數,那是因為古代的皇帝以九為最大的數,所以圜丘上的東西都跟九有關系,比如:頂層的地磚第一圈有九塊構成,第二圈就有十八塊,以此類推越來越多直到九九八十一塊。中心還有一塊圓形的石頭叫天心石,如果在天心石上說話聲音會更洪亮。

  再走就到了我們玩的最后一個景點――祈年殿,雄偉的'祈年殿也是北京的標志之一。祈年殿是圓形的建筑,他最大的特點是整個殿都沒有橫梁。祈年殿里有一塊著名的天然石叫龍鳳石,在石頭的花紋上可以看出龍和鳳,所以起名叫龍鳳石,但是因為要保護它,沒有看見真正的石頭,只看見了照片。

  離開了祈年殿我們就結束了天壇的游玩,游完天壇我看到了古代建筑的雄偉、壯麗,也看到了古代建筑的科技,以及古代人的聰明智慧。

天壇公園作文10

  去年春節期間,我們參觀了天壇公園。

  天壇真美啊!綠油油的柏樹好像春姑娘已經來到了這里。我們先來到祈年殿,那里據說是皇帝拜天的地方。祈年殿內有四根“龍井柱”,高19。2米,直徑1。2米,殿外有三層樓梯,樓梯中間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樓梯旁邊還有三層保護祈年殿的圓形護欄。從外形上看,祈年殿也有三層,都是圓形的,這代表了古代人認為天是圓形的。由于游客很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最前面。哇!祈年殿里面金碧輝煌,美麗極了!到處都是古人雕刻的精美圖案,沒有一處空白的地方,比我們現代的壁紙還漂亮。樓梯上是皇帝的寶座,大臣們就站在樓梯下的大廳里。

  離開祈年殿,我們沿著寬闊筆直的丹陛橋,來到了盼望已久的回音壁。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圍墻,也是圓形的。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后,貼墻而立,一個人靠墻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墻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真有趣!我也想和露露試一下,我站在東,她站在西,可說了好幾次,我還是沒聽見,我急得快要哭出來了。媽媽說:“沒關系,是因為游客太多,太吵鬧,所以才聽不見。”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回音壁傳播聲音也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最后,我們來到了圜丘壇。圜丘壇中間有三個圓,一個大圓環抱著它們,最外面又有一個非常巨大的正方形圍了起來。在最小的那個圓中間有一塊天心石,天心石周圍有9圈石板,每圈都是9的倍數。“第一圈,9塊;第二圈,18塊……”我跑來跑去一直數到了第九圈,果然是81塊!我開心極了,心想:古代人真是聰明智慧,能夠設計出如此獨特的環形建筑。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已經走到了出口,我們依依不舍地和美麗的天壇公園告別了。回家的路上,我在回味著天壇公園的美景時,有個疑問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天壇公園里柏樹成林,郁郁蔥蔥,課文中描寫的“鄧小平爺爺”所植之樹到底是那一棵呢?

天壇公園作文11

  金色的陽光普照著大地,藍天上,幾朵白云在慢慢的浮動著。我興致勃勃地和媽媽來到了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的古建筑——天壇公園游玩。

  走進公園的大門,一股股花的清香撲鼻而來。大道兩旁的古松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一棵棵古松就像列隊的士兵,守護著這古老的建筑。

  我們伴著歡快的鳥叫聲,登上了明、清兩代皇帝用來祭天和祈禱的祈年殿的臺基。經過三層漢白玉的臺階后,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直徑246米,高38。2米的圓形大殿,這就是祈年殿。祈年殿由16根紅紅的木柱支撐著。其中雕有金龍的4根靠內的柱子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其余的12根沒雕金龍的'柱子代表十二個月和十二個時辰。中間的神位是皇帝用來祭天的。大殿給人一種莊重、典雅的感覺。藍藍的琉璃瓦屋頂與藍藍的天空融為一體。

  穿過一條漢白玉鋪成的大道后,我們就來到了大家所熟知的回音壁。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請媽媽站在離我很遠的地方對著墻壁說話。我站在這邊捂住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緊緊地貼在墻壁上,屏住呼息,仔細地停。

  只聽見回音壁里傳來:“你聽見我的聲音了嗎?”

  我立刻回答:“聽見了,您聽見了嗎?”

  “聽見了,很清楚!”媽媽回答道。

  “哇,這墻壁可真神奇呀!”我不由地贊嘆道。

  咦,那就是建于1530年的圜丘吧!聽說它不論石階、石柱,都采用“9”或“9”的倍數。我連忙跑到哪里,想看個究竟。“1、2、3、4、5、6……”真是9階。再數數雕有二龍戲珠的柱子。第一層是81個,第二層是72個,第三層是63個。果然都是“9”或“9”的倍數,真是名不虛傳呀!有句話叫:“土之高者曰丘,取之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天,我也算是登了一次“天”了。

  在回去的途中,我想:天壇,這幾百年屹立于此的精美建筑,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雕刻家的高超技藝。它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天壇公園作文12

  今年暑假,我和來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臉,我們們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覽天壇公園。

  我一直想知道天壇是什么樣,是象天一樣大的壇子嗎?它的作用是什么?一進公園大門,我就急忙跑去看簡介: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場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以后歷經改造,擴建,至清乾年間(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壇公園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親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禮。

  我們經過一條長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來祈年殿是祈谷壇中秋節的主體建筑,它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最初稱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獎大祈殿拆掉,改為大亨殿,1645年順治帝改大亨為祈谷壇,1753乾隆皇帝改為祈年殿。啊!真是讓人驚訝,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這些大殿真壯觀呀!

  在茂密的樹林里,我們發現了一棵姿態怪異的老柏樹。后來我才知道,它的確是一棵奇特的柏樹,叫九龍柏。九龍柏有500多歲了,樹干挺拔粗壯,形象奇特,象九條龍盤旋騰飛,這不得不讓我稱贊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這樣的奇花異木,今天,我也一飽眼福啦!

  走過了不可思議的`回音壁,我們來到了天壇的又一大景點——天心石。“天心石”又稱“太極石”,據說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專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說話,站在天心石上面說話,重逢聲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試一試。我走上圜丘,發現天心石周圍環砌著九塊石板的天壇公園圓我這個夢!

天壇公園作文13

  今天,我們趁天色還早,繼續乘車游天壇公園,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的圣地,原名為天地壇,后更名為天壇。整個建筑呈“回”字型,設計精巧,造型獨特,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造型最精美的皇家壇廟建筑群。

  我們來到了圜丘壇——一座露天圓壇,外有三層漸高的漢白玉圍欄。走上圓壇,俯視圜壇所處的曠地,我發現,天壇有兩層壇墻,里圓外方,導游介紹說:按古時的說法,這取意為“天圓地方”。圜壇的中心處安置了一塊扁石頭圓盤,名為“天心石”,皇帝認為,天心石正好對著天的中心,所以站在天心石上能與玉帝對話。這塊天心石所發出的聲音與回音壁的回音、對話石的對音、疊音石的疊音,是天壇中有趣的四大聲學現象,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更讓人感到新奇的是,這座祭壇的壇面、臺階、圍欄等的數目都是奇數,這是因為古時人們相信天屬陽、地屬陰,而天壇又是用于祭天的',只能用陽數(奇數)來建筑,“九”被視為極陽數,用的次數最多,象征玉帝的九重天。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一直向北走,來到了一座名為“皇穹宇”的圓殿前,這是專門用來祭祀神位和放皇帝祖宗牌位的地方,天花板上五彩斑斕,一根橫梁也沒有,只有幾根柱子頂著,殿內華麗非凡。

  我們要參觀的下一座殿宇是天壇中最威嚴最瑰麗的祈年殿。路呈上坡狀,我吃力地向前走,心想:“‘步步高升’也不容易啊!”走了十多分鐘,終于步入祈年門,迎面就是高大的祈年殿了。祈年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平臺的正中,四周圍有漢白玉欄桿,給人以雄壯威武的感覺。我由臺階登上平臺,細細觀察殿堂,天花板上飛金流彩,各種圖案精美絕倫,雍容華麗。導游告訴我們,殿中央的4根“龍井柱”,代表一年四季;中間幾根朱紅金柱,表示一年12個月;外層的12根柱子,象征一天12個時辰;整個28根柱子,解釋為28個星宿。設計師巧妙的設計令人拍案叫絕!

  參觀完天壇公園,時間已經不早了,帶著一天的收獲,我們乘車去用餐。

天壇公園作文14

  早上6:00我們去機場,坐7:25的飛機去北京。海海哥哥和我在飛機上吃了個早餐,玩了一會電腦游戲。10:30飛機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

  下午我們去參觀天安門。上天安門城樓不允許帶水,媽媽和我一起把水喝光。天安門城樓很大,里面擺著過去官員坐的椅子,天花板上畫得很漂亮。爸爸媽媽說這里是過去皇帝召見大臣開會的地方,普通人是進不來的。外面可以看多警衛,隔幾米就有一個。欄桿很高,爸爸抱起我往天安門廣場看,廣場上有很多人,有些地方密密麻麻的。廣場周邊有幾個重要的建筑,爸爸說正面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右邊是人民大會堂,左邊是軍事博物館。在城樓上還看到五面國旗迎風飄揚,啪啪作響。

  接著我們去了天壇公園。我們進去時發現,里面的景點已經關門了。我們只好在園子里走走看看。我們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上有很多人,有人在下棋,有人在跳廣場舞,有人在唱歌,還有人在休息。我們看到了天壇塔,很漂亮,但是不能進去。爸爸說跟電視里看到的感覺不一樣。我們還穿過一片樹林,樹林里很多都是柏樹,我們在里面拍了很多照片。公園很大,走得我們腿都酸了。

  出來后我們每個人喝了一瓶酸奶,然后坐公交車回去。路上特別堵,海海哥哥和我都困得睡著了。

  晚上我們去酒店對面的“那家花園餐廳”吃飯。餐廳的環境很好,有一個小花園,很多外國人坐在花園里吃飯。我們選擇坐里面,因為里面有空調更涼爽。我們點了三個菜,還點了酸棗汁和啤酒。我們一起碰杯,爸爸媽媽表揚哥哥和我今天很能吃苦。

天壇公園作文15

  假期里的一天,媽媽帶我來到了北京美麗的天壇公園。

  來到天壇公園我興奮不已。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場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以后歷經改造、擴建,至清乾隆年間(1736——1795)建成。天壇公園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親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禮。我來到替他公園的祈年殿。祈年殿可是替他祈谷壇的主體建筑哦!

  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最初稱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將大祈殿拆掉重建改為大亨殿,1645年清順治帝改大亨為祈谷壇,1753年乾隆皇帝將命為祈年殿。啊!

  沒想到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我看到了皇帝修建的這些大殿真美呀!

  后來,我們慢慢地來到了回音壁,在去回音壁的`路上,我看到茂盛的花草樹木:聽到了鳥的美妙叫聲。

  來到回音壁看到了介紹,才知道,回音壁是一個圓形的圍墻,因為具有奇特的聲學效果因而被稱為回音壁。看完了這個介紹,我試了試。我在回音壁的一方說了一句話“我來到了回音壁”然后我馬上跑到對面的圍墻邊聽,果然可以聽到我說的那句話。

  回音壁是多么神奇呀!

  小朋友想去試一試嗎?我和媽媽又來到了更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垣丘欞星門在垣丘上層臺面中心有一個凸起的圓石,稱為“天心石”也稱“太極石”聽說在上面說話渾厚有力,有一種霸氣,讓人不得不聽。“聽了這句話,我興沖沖地飛奔過去,啊!

  天心石上擠滿了人,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上“天心石”開心地大喊一聲“樂山的天氣好嗎?”可是讓我聽到的是嘈雜的聲音,原來是因為這里的人太多了。這次真是太遺憾,我沒有聽到我說的那句話。

  朋友們,你們來到這美麗的天壇公園,一定要去試一試!

【天壇公園作文】相關文章:

游天壇公園作文02-15

天壇公園優秀作文400字07-03

天壇公園的導游詞12-18

天壇公園導游詞12篇12-07

天壇公園導游詞11篇09-23

天壇公園的導游詞13篇12-18

天壇作文03-09

北京——天壇作文03-12

北京天壇作文03-0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视频看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 亚洲综合不卡一区 | 亚洲午夜国产AV中文乱码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