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三月三作文
三月三作文
更新時間:2025-03-30 06:50:11
  • 相關推薦
【精選】三月三作文31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精選】三月三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三月三作文 1

  每年農歷三月,正是風和日麗,春花燦爛的時節,我們廣西壯族同胞也迎來一個傳統盛大的節日——三月三。

  每年三月三,家家戶戶都要蒸上花糯飯。今年我家也不例外。提前幾天,奶奶就把做花糯飯的原料:楓樹葉、染飯草、黃花、糯米都準備好了。

  三月初二,吃完晚飯后,我就讓奶奶教我如何做花糯飯。奶奶說:“做花糯飯,首先要準備各種顏色的水,這是很關鍵的,否則就蒸不出漂亮的花糯飯了。”我看見奶奶把搗碎的楓樹葉先用水煮,再用手搓,如此反復幾次,最后過濾,墨一樣黑的水就準備好了。接下來是染紫色的染飯草,做法和楓樹葉一樣。最容易做的是黃顏料的水,先把黃花放到水里煮幾分鐘,再倒出過濾就可以了。最后奶奶把煮好的.水分別放在不同的盆里,倒進糯米進行浸泡。就這樣,蒸花糯飯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只要等到第二天把用不同顏色的水浸泡的糯米蒸熟,大工就算告成了。

  奶奶邊教我,還邊給我講了一個傳奇故事:相傳很久以前,廣西有一位名叫“劉三姐”的歌仙,歌聲優美,但她常用山歌揭露財主們的罪行,財主們卻拿她沒辦法,心中很是記恨。終于在一年的三月初三,在劉三姐上山砍柴時,派人斬斷山藤,使其跌入山谷身亡。后來人們就在三月初三這天蒸花糯飯祭奠她,唱山歌來紀念她。

  三月三的早晨,我在一股濃濃的香味中醒來,原來奶奶已經把花糯飯蒸好了。我連忙起來,奶奶就把蒸好的花糯飯倒進大圓盆里,熱

  騰騰的,香噴噴的,又活像一個美艷的花盆。黑的如墨,白的似玉,黃的像金,紫的若水晶,很是漂亮。讓人看的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的捏上一團,放進嘴里,真香!我吃了一小碗后,就捏上一團竄門去了。各家小朋友都拿出自家做的花糯飯,看誰家的做得漂亮。

  今年的三月三我學會怎樣做花糯飯,真佩服古代廣西壯族人民的聰明才智,能從大自然中發掘如此漂亮的食用的顏色。我還了解了民族的英雄:敢于與惡勢力做斗爭的劉三姐。

  三月三作文 2

  美麗富饒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圓數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興高彩烈地穿上節日盛裝趕來參加,少者幾百人,多達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對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項主要活動,因此又稱“歌圩”或“歌節”。

  歌圩,是壯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被稱作“窩墩”、“窩巖”,意為“出野外玩耍”。由于這種活動相互酬唱,彼此對歌,所以古代人之為“墩圩”。

  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不過,據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這里所說的就是男女青年聚會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發展,并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

  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過,農歷三月三最為隆重。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擇佳偶,別有風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有精采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三月三作文 3

  今天是農歷三月初三,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三月三可是一個好日子,王母娘娘的生日、情人節、歌會、廟會等等。我們小孩子在這一天也沒閑著,這一天也是我們的節日,我們的活動是放風箏,大人們可以去踏青。我們湖南老家在三月三這天還要吃地皮菜煮雞蛋和紅棗。

  今天下午媽媽帶著姥姥和我一起去爬南山,我們還是沿著去年班級活動時去南山的路線上的山,姥姥腿疼就在半山上坐著休息,我和媽媽繼續前進。今天山上的人特別多,我們走到半山腰我就快走不動了,腿開始酸疼發軟了,這時我就讓媽媽拉著我往上走。媽媽說:“戴世桐每周都會爬南山,今后星期六早晨不能睡懶覺,也要帶著我多爬爬山,呼吸新鮮空氣,鍛煉身體,否則走路都是飄起來的。”我們手拉著手走著S型路線,我們一邊走一邊數著“左右,左右”,同時我參觀了小狗展覽。因為今天爬山的人有些是牽著小狗一起上山的',我數了數碰見的小狗一共有15只,其中一只很小很可愛,是棕色的卷毛狗,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品種的,感覺有些像羊毛狗。我走著走著就覺得很渴,想吃冰激凌,媽媽說:“可以,那你就向山頂沖刺吧!那兒什么吃的都有!”然后我狂奔著跑向山頂,拿著媽媽給的十元錢買了一個冰棒,涼涼的好爽呀!媽媽帶著我在山頂上看下面,西邊是媽灣電廠和集裝箱碼頭,還有一片好象是海的地方,媽媽說那應該叫前海。我們沒有休息就開始下山了,這時候我們的腿真的都開始發酸發軟了,我告訴媽媽如果我不跑就象扭麻花一樣在走路,所以我們就小跑著下山了。終于在山腳下和姥姥會和了,我們就準備回家了。

  今天的鍛煉雖然有點累,但我仍然覺得挺有趣的,因為連小狗都知道要和它的主人一起爬山鍛煉身體,四條腿蹬的比我還要快呢。今后我也要改掉睡懶覺的毛病,爭取星期六早上八點起床和媽媽一起去爬山,鍛煉身體,讓我在今后運動會上跑得更快,不會丟班級的臉。

  三月三作文 4

  似乎不經意間,春天就徹頭徹尾地來到了我們身旁。依稀記得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扎著長長的馬尾辮,用一條花手絹隨便一系,一只蝴蝶就蹁躚于頭頂了。經常唱著“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不知不覺間今年的三月三就劃過去了,如流星般,讓人來不及詠唱,來不及喟嘆,一年韶華又溜走了。

  校園里的紅玉蘭、白玉蘭開了,那么雍容華貴,那么嬌艷欲滴。只是,剎那間,就凋零了吧?呵呵,有點傷感呢,好久沒有這種情緒了。三月,是我出生的月份,有多久,不再盼著過生日了?已經記不清了。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忙,因為累;孩子大了,卻因為害怕。害怕一年一年又一年飛速流逝的歲月,害怕歲月的飛刀無情地在臉上留下的記號,害怕捫心自問時的無言以對,害怕過生日后自己又老了一歲。呵呵,人,有時候就是這么的脆弱!

  曾經哭過、笑過、愛過、恨過、放聲高歌過、努力奮斗過,也曾經絕望過、希望過、盼望過,人生的滋味雖沒有全嘗過,但也品味出了酸甜苦辣,冷熱炎涼,眨眼間就步入了四十歲的行列,回過頭,發現自己悲歡離合都經歷過了,人生路上真得走了這么長了呢!現在,每天和學生們在一起,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進步、一天天長大,覺得生命的確很有意義。想對孩子們說:為了自己明天不后悔,就在今天努力吧!努力學習,給自己充電;努力生活,讓自己快樂;努力去愛,使自己豐盈。昨天已經過去,我們沒辦法追回來。今天,我們必須好好把握,為的是即將擁抱的`美好的明天。

  孩子們,我的生命因為你們而更加精彩,希望你們也會因為老師的參與,而讓自己的生命閃耀出燦爛的光芒。愿我們一起,把握今天,為明天奠基!加油!

  三月三作文 5

  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是廣西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這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載歌載舞的日子,更是一個展示壯族文化和民族風情的重要時刻。

  在三月三這一天,壯族的村莊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氛圍中。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村莊里的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大人們忙著準備節日的美食,小孩們則穿著鮮艷的民族服飾,在村頭巷尾嬉戲玩耍。空氣中彌漫著糯米飯的香氣和艾草的清新味道,讓人不禁垂涎欲滴。

  到了中午,村莊的`廣場上便開始了盛大的歌會。歌聲、笑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壯族人民以歌傳情,以歌會友,他們用歌聲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歌會上,不僅有悠揚的山歌,還有歡快的舞蹈和精彩的技藝展示。每一個節目都充滿了民族特色和藝術魅力,讓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

  除了歌會,三月三還有許多其他的活動。比如,人們會舉行盛大的斗牛比賽,兩頭健壯的水牛在場上激烈角逐,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觀眾們歡呼著、吶喊著,為自己喜歡的水牛加油助威。此外,還有拋繡球、打銅鼓等傳統活動,每一項都充滿了濃厚的民俗氣息。

  晚上,村莊里燃起了熊熊的篝火。火光映照著人們的笑臉,也照亮了夜空。人們圍坐在篝火旁,分享著美食和故事,享受著這難得的歡樂時光。火光中的身影搖曳著,笑聲和談話聲在夜空中回蕩,仿佛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三月三不僅是一個慶祝的節日,更是一個文化的傳承。它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壯族的歷史、文化和風俗,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壯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和團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與壯族人民一起歡慶,共同感受著這份獨特的民族風情。

  三月三,一個充滿歡樂和祥和的節日,它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民族的團結。讓我們一起歡慶三月三,共同傳承和弘揚這份寶貴的民族文化吧!

  三月三作文 6

  三月三頭一天,奶奶準備了好多好多的材料。光是染飯的材料就有三四種,加上做菜的總共有十多二十種,爸爸、媽媽都上坡種地了。我看到奶奶忙得團團轉,雖說是陰雨天,可是奶奶滿頭是汗!我在旁邊只是干著急,總是插不上手,只好在一旁一邊看,一邊聽奶奶講著三月三的食俗。奶奶說:三月三這一天,我們布衣人家要吃五色糯米飯,五色表示五谷豐登。五色飯要在頭一天做好,因為有色的飯都是用山上植物的葉或花煮水后分別泡制,然后單獨蒸好攪拌而成,要的材料多,手續也多。奶奶還說:蒸糯米飯不單單為了吃,更重要的是為第二天上墳祭奠做準備。聽奶奶把故事講完,五色糯米飯已做好了,看著看著,我的嘴角漸漸濕潤起來。

  三月三一大早,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大伯、哥哥、姐姐、弟弟等一大家人背著一塊臘肉、一只公雞、一盆蔬菜、一些作料和昨天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帶上一些炊具、香燭錢紙,扛著鋤頭,拿著刀,就向我們的'墳山走去。來到墳山后,大伯就為大家分好了工。大伯、爸爸負責殺雞炒菜,媽媽等女同胞負責熱飯洗菜,我們哥弟幾個負責找柴和燒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飯菜終于擺上了墳前的石桌,爸爸和大伯點上蠟燭,燒了錢紙,我們哥姐幾個磕了頭,放了火炮,爸爸們倒了一碗酒后,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吃飯了。不知是什么原因,這頓飯我吃得特別的香,味道就是特別的美。可能是我完成了一個美好心愿的緣故吧!

  吃過飯,我唱著老師教的《三月三》歌兒回了家。三月三呀三月三,您真是一個讓我難以忘記的日子!

  三月三作文 7

  壯家人有在三月初三吃“五色糯米飯”的習俗。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做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

  壯家人在三月初三那天制做糯米飯,用來祭祀祖先、招待親友,把蒸煮的糯米飯分給左鄰右舍,表達敬意。糯米飯色彩鮮艷,由白、黃、紅、紫、黑五種顏色組成。五色糯米飯有著嚴格的加工方式,不添加任何化學制劑,取大自然中的.植物藥材,這樣的食品在今天實屬少見,黃色糯米飯由梔子染成,喻義土地肥沃;紫色和紅色的糯米飯均由紅蘭草染成,象征富裕殷實和子孫發達昌盛;白色糯米飯自然蒸成,象征純潔的愛情;黑色糯米飯由楓葉染成,象征興旺平安。

  五色糯米飯不僅美觀美味,而且且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嘴饞的你可不要太貪吃哦!吃得太多可是會消化不良的。

  糯米飯的做法不是很難,普通人一學就會。先是隔夜將糯米用清水洗干凈,次日清晨把水濾干,在蒸籠里墊紗布,然后放進糯米,灑進一些水,放進鍋里蒸熟。如果再放進些色拉油,味道就更好了,這時你就會發現,五色糯米飯變得晶瑩剔透,飽滿圓潤。飯還未蒸好,那撲鼻而來的清香定會把你迷得神魂顛倒。蒸好后,一開蓋,那香味撲鼻的五色糯米飯準會讓你迫不及待伸出手,顧不上滾燙、顧不上斯文,張手就抓上一大把,放進嘴里,那色香味俱全的味道讓你不禁嘖嘖稱贊:好吃,真好吃,真是太好吃了!

  這時糯米飯又干又柔軟,趁這時人們一般會把糯米飯盛進大陶鍋里,按顏色分好,再蓋上竹蓋子,這么放好透氣,不易爛,方便保存。

  又因這糯米飯干爽柔軟,進餐時一般都是個人洗凈手后直接用手拿。當然,接待客人時還是用碗裝,以示客氣。

  每到三月初三,五色糯米飯的清香便時常縈繞著壯家人的生活。

  三月三作文 8

  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歌節”,又稱三月歌圩。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歷三月初三極為隆重。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制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日,有的會持續二三天。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老人小孩只是來游樂助興。在歌圩場四周,攤販云集啊!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著名的歌圩有巴馬的盤陽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田東的仰巖、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對歌,情投意合的便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演壯戲等娛樂活動。拋繡球可也有講究啊!繡球為圓形,繡球有花鳥,里面裝木棉花或豆、米之類農作物,四角都有彩色布帶,供手握拋擲。男女分成兩對,雙方人數相等。男女雙方相距一定距離,各列一方,每方有一個人即領隊,在中間樹一高竿,作為拋球的高度標準。

  拋球時首先由女方領隊手拿繡球,唱完一首山歌將球拋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勝利,否則女方勝。誰勝誰將對方踢出一人,然后由勝方發球。每發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輪流直至一方“全軍覆沒”。

  這時,勝方追逐負方、搶取對方頭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戲,盡興方散。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便將繡球有意拋去,男方接過繡球,若也有情意,即系禮物于繡球上投報之。

  歌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更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為弘揚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區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節活動,全廣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寧,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便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

  三月三作文 9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下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歷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節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特出名,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還說,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做。

  第二天,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凈,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著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

  緊接著,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外婆還告訴我說,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外婆這么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說,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里蒸十幾分鐘,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可是當外婆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伙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

  我和小伙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說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并著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啊!

  三月三作文 10

  今天我特別激動,因為我們期待已久的三月三終于到了。

  早上,我起床以后,洗完臉,吃完早餐,又看了一下電視。中午,爸爸帶我去大街上,大街上可熱鬧了,有很多東西:大龍蝦、大蔥餅、草鞋……我還買了一個蹦蹦,還開了一次車。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表姐一起去看晚會了。我們在路上看到有些沒有票的人,他們有的在山上看,有的爬到樹上看,還有的把木頭墻拆了一個大洞,爬進去看。

  到了廣場,我們把票交給警察叔叔,進了廣場后,我們看見有免費的`銀光拍拍手拿,我們就拿了幾個:我拿了三個,爸爸拿了一個,媽媽也拿了一個,表姐拿了兩個,我拿得最多。媽媽帶我和表姐走到觀眾席上面,往下一看,真就是人山人海。媽媽走到一個空位,叫我們先坐下來,爸爸去找我們的位置。過了一會兒,爸爸上來了,說:“我已經找到了位置,我們先下去。”而表姐托給一個老爺爺,我不肯下去,因為看不到嘛!還有表姐在這里我們就沒意思了。最后,我和表姐還就是下去了。

  在下面,我東看看,西看看,就就是看不著,又叫爸爸抱我看,才抱了一會,手又酸了。又過了好長時間,才開始節目。我在心里想:怎么這么慢呀,整整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時間。我又叫爸爸把我抱起來看,可就是又像剛才一樣,才抱一會兒,手又酸了。然后,爸爸提出一個主意,同意回家看的舉手,我們都舉了,于就是,我們騎著摩托車開走了。

  到了家里,家里可熱鬧了,有表伯,姨父、姨媽……大家都來了。我就坐下來看電視,我看到三個男人在打鼓,打的可精彩了,還有八個女演員在跳舞,舞臺上燈光閃爍,金碧輝煌。看了一會,我覺得想睡覺,就去睡了。

  三月三作文 11

  今年的三月三假期我已經盼望很久了,我想讓爸爸媽媽帶我和弟弟們去田林岑王老山,到叔叔家好好玩一玩。

  我正想著要去叔叔家玩什么,電話就“鈴鈴鈴”地響了,媽媽剛接過電話,叔叔和藹又親切的聲音就從我耳邊響起。“今天要不要來我們這里過三月三啊?”媽媽還沒來得及回答,我和弟弟們就不約而同地點起了頭,媽媽看我們這樣子便答應了。隨后,媽媽就把我們帶上了她那馬力十足的越野車,驅車往叔叔家去。待車子駛上了山,我往窗外仔細一看,哇,好高啊!白色的云若隱若現,藍藍的天更加美麗,陽光照在云層上面,就像一團仙粉色的棉花。這時的我居高臨下,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巨人,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我的腳下。

  過了許久,我們到了叔叔家。一進門就看見一口大鍋和一大群正在忙碌的人。過了一會兒,只見二嬸端著一盤五顏六色的植物葉子走了過來。我弄不清二嬸要干什么,決定看個究竟。“二嬸,你在干什么啊。”我伸長了脖子。“我要把這些植物的顏色弄到糯米上,這樣,就可以做出美味的五色糯米飯了。”聽到吃的,我來了勁。見我在那里饞得直舔嘴巴,二嬸就說:“這是壯族的傳統小吃,你要不要試試?”光說不干哪里行?我立馬學著二嬸做了起來,好美啊,有黃色的`、紫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紅色的……看得我眼花繚亂,垂涎三尺,著急得都想吃生米了,看著二嬸靈活的雙手熟練地忙活著,我心里佩服不已。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五色糯米飯就出鍋了,大家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吃著自己做的糯米飯,我心里美滋滋的,今年的三月三可真是過得有趣又充實,我要把三月三這些習俗繼續傳承下去。

  三月三作文 12

  壯族三月三,一個屬于廣西人的節日。趁著放假,我和爸爸開心地來到了柳州市郊區的奶奶家。

  坐車穿過狹窄的小路,看見那高聳入云的山峰、波光粼粼的湖水、高低不齊的村莊、青翠欲滴的草坪……我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奶奶家到了。

  剛到家門口,鍋里五色糯米飯四溢飄香的味道的把我的饞蟲給勾了出來。我完全不顧奶奶的歡迎,徑直走過去,套上手套就抓一把往嘴里塞。一剎那,清香在我的嘴里炸開,望著奶奶期待的眼神,我含糊不清的說:“好吃,好吃。”大家都笑了。

  吃完飯,奶奶說要帶我和爸爸去一個地方。我連忙問去哪里?奶奶說:“那里有驕陽與小鳥。”爸爸含笑道:“我這有大海和蒼鷹。”我更是摸不著頭腦。

  我們來到一個叫做歌圩的地方,這里所有人都在陰涼樹下閑聊。突然不知道是誰宛轉的唱了一句,頓時像導火索一樣,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女人們穿著紅衣,男人們穿著藍服。這樣一看還真的像驕陽與海洋。那么雄鷹和小鳥呢?

  “什么下水打跟斗嘞……”突然一陣優美的歌聲打斷了,我的思考。哦!原來男人雄厚的聲音就像在天上鳴叫老鷹,而女人宛轉動聽的歌聲就像在枝頭吟唱的小鳥。

  當我的思緒回到現實時,這里早已變成了歌的海洋。誰能想得到,一個小小的歌圩,卻能有許多種不同的.唱法。正當我會覺得十分嘈雜之時,竟然能體會出一種美妙的和聲。這不就像我們的一生嗎?雖然充滿各種酸甜苦辣,但也因此而精彩。

  大家從晨露唱至夕陽,從夕陽唱至繁星。沒有人感覺累,因為他們都被熱情的歌聲感染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腦海里不斷盤旋著歌聲。我向星星許了個愿:明年我要帶更多的人來,讓更多的人喜愛山歌。

  三月三作文 13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下祖母家去過三月三,農歷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節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特出名,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祖母家,我叫祖母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祖母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祖母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祖母還說,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做。第二天,祖母把葉渣撈出來濾凈,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祖母接著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

  緊接著,祖母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祖母還告訴我說,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祖母這么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祖母說,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里蒸十幾分鐘,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

  可是當祖母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伙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和小伙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說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并著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啊!

  三月三作文 14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廟會在鄞江拉開了帷幕。于是,愛湊熱鬧的我去趕集啦。

  廟會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賣的有各種各樣精致的手工藝品,有垂涎欲滴的'小吃,還有五顏六色的衣服……

  走到一半,我被“嘎嘎嘎”的聲音吸引了過去,原來是一群白白胖胖的鵝。我想親自嘗試下套鵝,馬上買好了圈圈,套中就能將鵝帶回家去。為了這個誘人的獎勵,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眼睛直溜溜地盯著一只脖子伸得長長的鵝,頓時,它變成了我的獵物,鵝仿佛和我在說:“小朋友,你能帶我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嗎?”

  這時,我集中精力,目不轉睛地將手一伸,用力一扔,只見圈沒扔準,落在了地上,鵝也傷心地低下了頭。我毫不氣餒,連續扔。漸漸地手中的圈越來越少,我的臉陰云密布,我絕望地對鵝說:“小白鵝,對不起,我帶不走你,我們有緣再見。”最后,圈沒了,我伸手和鵝搖了搖手,回家了。

  路上,我信誓旦旦地說:“爸爸,下次再帶我來廟會,我還想套鵝。”爸爸同意地點點頭。我臉上綻開了笑容。

  三月三作文 15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叫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三月三作文 16

  我的家鄉在漂亮的壯鄉武鳴,這是一個壯民族風俗濃厚的地區。說起家鄉的“三月三”那是十分有趣的。

  農歷三月三是壯鄉的傳統歌節,這一天,勤勞的'壯族人民家家戶戶都做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殺雞宰鴨,備上豐盛的壯家宴招待親朋好友。

  當天,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來到縣城趕歌圩。縣城到處是張燈結彩,鮮花盛開,彩旗飄揚,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擠滿了縣城的大街小巷,共同歡度“三月三”歌圩。

  歌圩的活動豐富多彩,有千人竹竿舞、拋繡球、搶花炮、唱山歌,還有斗雞、斗鳥、斗牛等,其中千人竹竿舞是歌圩活動人氣最旺的節目。千人竹竿舞分為好多個方塊進行表演,姑娘和小伙子們身著鮮艷的服飾,舞動著手中的道具靈巧地跳著。展現了壯族人民的勤勞勇敢,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贊不絕口。

  當夜幕降臨,狂歡了一天的人們都漸漸散去。但江濱公園的歌臺依舊熱鬧非凡,山歌對唱還連綿不斷。聽說每年的歌圩山歌唱上三天三夜都唱不完,好比壯家人的幸福生活紅紅火火,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三月三作文 17

  三月三是一個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對山歌,跳竹竿舞,嘗美食。廣西到處都是歡樂的海洋。

  我們來到明歌湖看三月三文化藝術節表演。廣場上人山人海,一排排紅色的燈籠隨風飄動,好像在歡迎四面八方的游客。草地上,這里一群,那里一群的`奶奶爺爺、叔叔阿姨們,在歡快的對唱。這時,民歌湖水上舞臺的主會場上傳來震耳欲聾的馬山大鼓聲,表演開始了。演員們帶來了原生態民歌、壯族民謠、少數民族服飾展。還有穿著漢代服裝的女子成人禮儀式和少兒經典誦讀表演。我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了解了許多古代民族傳統文化。

  我們來到壯族三月三游藝體驗區,我參加了立蛋比賽。我拿了一個雞蛋,小心翼翼地把它的“大頭”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按住“小頭”,我眼睛掙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著我手指下的雞蛋,還不停地調整它的位置。過了幾分鐘,雞蛋好像能站穩了。我輕輕地放開手指,蛋立起來了,真神奇。在這里我還參加了滾鐵環、穿板鞋、跳竹竿等等體驗。

  豐富多彩的三月三活動,不僅帶給我們許多歡樂的感受,還讓我們了解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三月三作文 18

  咚!咚!咚!一陣歡快的鼓聲傳來,我這是在哪兒?沒錯,我就在壯鄉武鳴歌圩主會場。

  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不約而同的聚到這里。熱情的壯鄉人民載歌載舞迎接我們。真是人如海歌如潮。姑娘們戴著鮮艷的帽子。身穿繡著鳥。獸。鮮花的民族服裝。我和爸爸連忙拿起相機拍照。

  隨著一陣陣地歡呼聲。我擠進人群中。原來是千人竹竿舞。只見一個又一個壯族姑娘們在身強力壯的小伙子那鏗鏘有力地鼓聲中有節奏的跳舞。不時地邀請游客一起跳舞。這時悅耳的歌聲響起,原來是山歌對唱。只見年青的姑娘們在和對面的.年輕小伙子們在對山歌。他們用幽默。詼諧的壯話對唱。惹得圍觀的我們時而掩嘴竊笑。時而哄堂大笑。

  這時我的肚子咕咕地叫了。我的眼睛被五色糯米飯吸引住了。只見一團團由黑。白。黃。紅。紫五種顏色的糯米裹成一團。漂亮極了。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一股植物的幽香。沁人心脾。

  我站在高處遙望,望著游客們那歡樂的背影和歌海,覺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個歡樂的天堂。多有趣的一次三月三呀!讓我們飽覽精彩的表演,領略壯家人民的熱情好客。品嘗美味的糯米飯……

  這次三月三之行,如同一顆閃亮的金星,永遠銘記在我的記憶長河中。

  三月三作文 19

  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三是老昆明的一個小節日。在昆明有一種說法:“農歷三月三,耍西山。”在這一天很多昆明人都會去西山游玩。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的,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年,耍西山的傳統在昆明人的心里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了。

  今年的清明節,恰逢昆明農歷三月三——耍西山的節日。爸爸媽媽在這一天帶我去西山游玩,也算是過一個小節,湊個熱鬧,增長一點見識。

  一大早我們就乘車到了西山。今天的人真多啊!我看到許多人都在往西山趕,長長的人流看不到頭和尾,像一條長長的巨龍。人群中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看樣子都是一家人出來游玩。因為天氣熱,有的人戴著涼帽,有的人扇起了扇子,有的人打起了傘。一路上我看到了許多民俗表演:有唱花燈的.,有雜技表演的,有民族歌舞表演的,還有耍猴的……在觀眾的笑聲和掌聲中顯得好熱鬧。這是一幅人與人之間多么美麗和諧的風景畫呀!這一路上我們還逛了西山的龍門和華亭寺,玉蘭園,瞻仰了聶耳墓,欣賞了煙波浩渺的滇池……

  這是一次難忘的出游,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期待來年的“農歷三月三”我再去耍西山。

  三月三作文 20

  每年的農歷三月三,是我們壯鄉的傳統節日。我盼望已久的三月三終于來了,我的心情甭提有多高興。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羊、蒸糯米飯、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剛蒙蒙亮,媽媽就已經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倒進大圓盆里,熱騰騰地活像一個鮮花競艷的花盤。我吃了幾口糯米飯,就來到媽媽身邊,幫她選蛋煮蛋。我照著媽媽說的.煮好蛋,并把這些蛋涂上七彩顏色,蛋在竹籃里就像一籃五顏六色的貝殼。

  碰蛋比賽是三月三孩子們的最大樂趣。我和妹妹找伙伴們展開碰蛋大戰。我們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來;有的把蛋放進毛線網袋里,掛到胸前;有的兩手中各拿一個蛋,興沖沖地跑來。碰蛋開始了,小伙伴們這一群那一伙圍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個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發出一陣歡笑聲。小伙伴們也在剝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滿各種顏色的手抹著沾在嘴邊的蛋,笑了。

  我想:人們為什么要做各種顏色的糯米飯,肯定是它表示著使人們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吉利的含義吧!雞蛋呢,也許是祝愿我們小孩健康快樂成長。

  三月三作文 21

  提到三月三大家一定會想起特別美好的游玩經歷吧!如:聽名人對山歌去郊游去吃好吃的。這次的三月三更是讓我戀戀不舍。

  經過大家的'再三考慮決定去樓頂自助燒烤。早早的就準備好燒烤工具的我們,只需等叔叔一家人來就可以燒烤這時饑餓的我看到那香噴噴的雞腿眼珠子都快飛出來,只盼他們快快到來。果然不出我所料,叔叔他們一兩分鐘就趕來,我連忙拿起那媽媽提前烤好的雞腿大口大口的吃起來。當然我不是只顧吃的,我拿起一個雞翅在燒烤工具上,左滾滾右滾滾,看見它差不多熟便吃起來,剛咬一口才發現我什么都沒有放就吃,難怪那么難吃,因為太熟,不能放油,我只能加上孜然粉和酸甜醬,才困難的把它吃下去。爸爸和叔叔在喝酒,媽媽和嬸嬸在聊天,我和弟弟也不會閑著,我決定和弟弟一起來一次燒烤比賽,我拼命的拿著要烤的東西在烤,而弟弟呢?就在一旁談定的邊看漫畫書邊烤,我覺得弟弟一定會輸,我必贏我很有信心!過半個小時,我烤的太干。弟弟的剛剛烤好,我恨不得把它吃個精光。不用比就知道我輸。俗話說得好: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不應該太驕傲。

  三月三。快樂的節日!你們快樂嗎?

  三月三作文 22

  我的家鄉在云南省師宗縣城,他是一個美麗的縣城。我們縣有好多少數民族,有壯族、回族、彝族……在我們的五龍鄉,居住著許多的壯族。他們的村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他們的人,能歌善舞,勤勞樸實。他們的物產品種繁多,色香味俱全。

  五龍壯族有一個節日叫“三月三”。他們過“三月三”就像我們過年一樣,非常隆重熱鬧。尤其今年更隆重,來了許多歌星,其中還有慕容曉曉。因此,今年,母親也帶我去了五龍過“三月三。”

  一路上,風景美極了。又漂亮的油菜花,有高高的南丹山,沿途還有許多的芭蕉樹。樹上掛著大串大串的芭蕉。

  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五顏六色的'花米飯和雞蛋,又高又粗的竹子,還看見許多人在潑水,好熱鬧啊!在水里還有許多的竹船,許多的人在上面打水仗。大街上有人在跳竹竿舞,可好玩了。

  中午兩點鐘,演唱會開始了,歌星們的歌聲悅耳動聽,還有好多觀眾跟著唱。會場上,人們情緒高漲,高潮迭起,掌聲雷動。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三月三”,真讓人難忘啊!

  三月三作文 23

  今天是農歷的三月三,對我們鹽店莊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天。因為就在七十年前的今天,有幾十名鹽店莊村民為了保衛家園而壯烈犧牲。所以,每年的今天,我們鹽店莊村民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來悼念他們。

  今年也不例外,我們鹽店莊學校也準備了精彩的節目。九點一到,儀式便正式開始了。

  當清脆的鐘聲敲響了九下之后,男女主持人便身著華麗的服裝走上了舞臺,開始念開幕詞。然后又進行了向烈士獻花,烈士后代祭拜祖先,向烈士上香,唱國歌等儀式。表演開始之前,主持人在我的鹽店莊村選了十組孝心家庭,還在我們六年級中選了十位少先隊員為其送花頒獎,這里面也有我呢!

  之后表演便開始了,首先有幾位鹽店莊村民唱了《父親》、《燭光里的媽媽》等歌曲,將我們鹽店莊村民的樸實,熱情都表露出來了。然后就是我們鹽店莊學校表演的《好日子》,《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舞蹈和葛老師唱的《精忠報國》都贏得了觀眾們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三月三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熱鬧、高興,它更在無時不刻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現在的美好的幸福生活是英勇的烈士用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時刻銘記于心。它也提醒了我: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等將來長大后造福家鄉!

  三月三作文 24

  今天是農歷的三月三,可是個踏青的好日子。

  這不,正說著我們就來到了平頂山的白龜山水庫。哇!來到這里就好像到了大海邊,一望無際,天海相連。水庫周圍到處都是盛開的金燦燦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人們一邊觀賞清凌凌的水庫,一邊呼吸著帶有油菜花香的空氣,那———才叫作真正的享受。

  水庫的北側,有一片空曠的草坪,大家可以在上面放放風箏、打打羽毛球、還可以跳繩……人們的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時微風吹拂,湖面便波光粼粼,像風兒的輕弓緩慢而有節奏地拉動著波濤的琴弦。真是美不可言!碧波透明的湖水,像一只有了解的眼睛,閃動著含蓄而深邃的光芒。我真的希望不只是平頂山有這樣的美景,更希望鄭州以及其他城市都有該多好呀!或許是我還沒有發現的緣故吧!

  想著想著,一只小燕子從空中掠過,“唧”的一聲,把我的思緒又收回到了眼前,呀!那片粉紅色的是什么呢?走進一看,原來是一片玉蘭,花兒開得正旺,紅的、白的、粉的,簡直成了花的海洋。我和姐姐不由自主地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一邊欣賞著花兒,一邊享受著春的樂趣。

  我愛白龜山水庫,更愛這動人的春天。

  三月三作文 25

  早晨,人們的說話喧鬧聲打破了寧靜的清晨。原來,今天是三月三!我覺得三月三就像是過節一樣。可是,三月三這個掃墓的節日,又能叫什么節呢?我也不知道。

  三月三有很多習俗,例如:吃五色糯米飯,放風箏,趕歌圩等等。我和爸爸媽媽,穿好衣物以后,坐上面包車,帶上早就已經準備好的食物和酒,米飯,紙錢和其他祭拜的東西就出發了。我和爸爸媽媽沿著上山公路出發。這期間,車里也是挺安靜的。到了路口,而且還是比較狹窄的路口,旁邊都是一些比較矮小的野草,我們順著那狹小的路出發。上路期間,旁邊還有一些來祭拜的家庭和朋友。到了祭拜的地方,爸爸說:″把盤子放在這,這個放在這里……″我們先擺好雞肉,然后,再在雞肉兩旁擺上兩碗裝了一點飯的`碗,還有一些水果和餅干。再擺三個一次性的杯子,每個人都要在每一個杯子上倒上三次酒,并祭拜。

  三月三呢,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雞蛋了。就是這樣一個傳說,請聽我細細道來。其實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有一天,善良的王母娘娘叫觀音娘娘去降神水,這個神水可以為人們消解災難。可是很不巧的是神水被一種叫薺菜的菜吸收了,所以,如今我們三月三就是因為這個傳說才要吃薺菜煮雞蛋的。

  三月三作文 26

  今天是傳統的三月三上巳節,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相傳,三月三是皇帝的節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在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習俗,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過祭高禖、祓禊和會男女等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個親水的節日。三月三這一天有春浴的'習俗,這一習俗發源于周代水濱祓禊,魏晉以后,確定三月初三為春禊,是祓除災禍,祈降吉福的節日,人們都會在水邊沐浴,形成東流水上自潔濯的情景。

  上巳節還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觴的逸事。魏晉時,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時,還要舉行水濱宴會,談文作賦,飲酒取樂。飲酒時,要將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隨水流動,到誰的面前,就要飲酒吟詩。這個活動,在著名書法家、文學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被記為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活動還遠傳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與洗塵禮儀。

  三月三作文 27

  今天下午,有一節體育課,這節課與眾不同,怎么個不同法?請聽我一一道來吧!

  “叮鈴鈴……”上課鈴一響,大家都興奮地跑到操場排好隊,等體育老師來上課。過了一會兒,體育老師來了,她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不上體育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民族舞蹈——竹竿舞。”“竹竿舞?”同學們一聽到這個新穎的名字就熱鬧了起來。“竹竿舞怎么跳?”“竹竿舞是要用竹竿的嗎?”同學們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這時,老師便說:“竹竿舞是黎族的一種民族舞蹈。它是用竹竿來敲出節奏,隨著竹竿的變化和節奏來跳舞。”同學們聽了后,都很好奇。

  “下面,我找兩個同學來敲竹竿,我來示范一下跳法。”老師說完,找了我和何意龍敲竹竿。竹竿的節奏是4個節拍一次,前兩個節拍分開敲,后兩個節拍適合起來敲。再敲的時候,下面要放兩根較粗的竹竿,以防把手弄傷。我們敲響了竹竿,老師也隨著清脆的`響聲跳起了竹竿舞,先把腳尖點地,又伸出來,第二次,整個人跳了進去……老師跳得出神入化。示范過后,同學們也學起了竹竿舞。隨著整齊的竹竿聲,操場上出現了一群“蝴蝶”在翩翩起舞……

  今天的竹竿舞真有趣,希望以后的體育課能學更多的舞蹈。

  三月三作文 28

  農歷三月三,是我們壯家掃墓的節日。

  我的家鄉在廣西扶綏縣,每年農歷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媽媽回岜盆老家去掃墓。一大清早,爺爺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飯。紅色,是用紅藍草染成的;黃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楓葉染成的;紫色,是用紫葉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鈑香噴噴、亮晶晶,一聞到那股清甜的香味,總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團放到嘴里。

  農歷三月三是登高看風景的日子。掃完墓,大人們就帶著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圍的`風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學的逐羊景區和游泳山泉銀泉山莊,還可隱約望見遠處的縣城,風光美極了。

  農歷三月三也是我們壯族唱山歌的節日。青年男女成群結隊來到歌坡唱起情歌,穿著壯族節日盛裝的大伯大嬸們也聚集在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喲尼羅……你來看羅!左江兩岸好風光哩……”錄相播放到市里的電視上,她們還得過市里的獎狀呢!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農歷三月三。

  三月三作文 29

  三月三又要來了,我們的班級也展開了相應的活動,以此來慶祝歡樂的三月三。

  我們的第一個活動是跳竹竿舞,先有幾個人拿著竹竿照規定的順序來敲洞,竹竿,再有兩個人一組,一組組的跳過去,我剛開始跳的時候十分慌亂,完全不知道怎么跳,后來跳著跳著,熟能生巧,我跳的.十分好了,我要去體驗了一下,敲竹竿,敲竹竿也有講究,要和你對面的人和做的十分好,才能成功。如果合作得不好的話,很有可能把跳的人絆倒,我就被跳的人“投折”過幾次。

  下一個活動是唱山歌,因為我是領唱,所以為了這次演出,我在家練習了許多次,直到練得滾瓜爛熟為止。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表演臺上唱得非常好,一點丑也沒有出。

  最后一個活動是我最喜歡的。那就是美食節。美食節上的美食可多了,有52萬有雞爪,還有各種各樣的餅……其中我最喜歡吃的是五色飯,我把五色飯的五種顏色都吃了一遍,每種顏色有每種顏色的味道,可以說是各有特色,特色飯不僅好吃,而且還好看,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通過這個活動,我感受到了民間習俗和一些做事的道理,比如跳竹竿,我從不會到了手鏈,我以后會把這種堅持不懈做事情的品質發揚下去。

  三月三作文 30

  今天是農歷三月三,是我們軒轅黃帝的生日。今天我們專程來到新鄭黃帝故里拜祖。

  拜祖大典會場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來到姓氏廣場的“黃帝寶鼎”的高臺上面。“黃帝寶鼎”高約7米,有四根熊形的大柱子,獸頭的嘴中有兩顆亮閃閃的金牙。鼎的底部有“黃帝寶鼎”四個大字。寶鼎四周按照八卦的方位置放八個小鼎,分別代表:愛、壽、財、仕、安、豐、智、嗣。

  參觀完“黃帝寶鼎”,我們來到黃帝祠堂。祠堂前廣場正中有一個碩大的香爐。我買了一板香(一共三支)。我拿著香來到了火盆前,把香伸向火盆。我先在火盆里沾了一些油,以便香會更容易點燃。香被點著了。我拿起香,對著正中的黃帝像鞠了三個躬,把香插在了香爐的.中央。上完香之后,我來到黃帝祠堂。我在黃帝像前方的黃色墊子上,拜了三拜,又往功德箱里投了錢。

  這次拜祖,正如祭文所說:“盛世懷祖,感恩圣功。振興中華,重擔共承。”我們不但要記住祖先的偉大,同時要擔負起歷史的責任。

  三月三作文 31

  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

  在歌圩旁邊,攤販云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伙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1985年,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定為廣西的民族藝術節。

【三月三作文】相關文章:

三月三作文03-25

壯族的三月三作文01-22

壯族三月三作文01-01

壯族三月三作文(優選)01-11

三月三作文500字07-24

難忘的三月三作文例文08-30

三月三作文(精選37篇)03-04

三月三經典句子09-24

三月三古詩08-1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欧美十八禁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 在线中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酒后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