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立秋的習俗作文
立秋的習俗作文
更新時間:2024-06-11 12:07:18
  • 相關推薦
立秋的習俗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秋的習俗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立秋的習俗作文1

  南方“啃秋”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現如今,各地承襲下來的立秋習俗不盡相同,各有特色。又是一年秋分時,大江南北立秋過法各不相同,要說這南北差異,這秋分的習俗估計又算上一事了。

  江南地區在立秋這天要“啃秋”,也就是吃西瓜。

  相傳,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里許多人害癩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癩痢”落疤自愈,結果果真如此,以后漸漸形成習俗,每歲秋來之時,家家剖食西瓜,謂之“啃秋”。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來人們把在立秋當天吃西瓜也稱之“啃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別之意。

  江蘇鹽城“摸秋”

  立秋之夜,鹽城北部地區傳有“摸秋”的'習俗。這天夜晚人們可以在私人或集體的瓜園中摸回各種瓜果,俗稱“摸秋”。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也不叫罵,此俗相傳始于元代。

  相傳元末,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這支隊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一天這支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少數戰士饑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饑。此事被主帥發覺,天明便準備將那幾個治罪。村民們得知后,紛紛向主帥求情,有一老者隨口說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個戰士因此話而獲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節,從此留下了“摸秋”的習俗。

  臺灣立秋習俗

  《臺灣通史風俗志》中記載,臺灣舊時“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東郊之外,至日往迓,謂之迎春。男女盛服觀,衣香扇影,雜喧滿道。春牛過處,兒童爭摸其耳,或鞭其身,謂可得福。迎春如在歲首,尤形鬧熱,宛然太平景象也。”立秋時是臺灣周圍海域的立翅旗魚、小串、烏賊、鰆、蝦的產期。立秋節氣也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杭州食秋桃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四川秋水和秋粥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而川東的傳統習俗,立秋這一天老百姓要吃“涼宵”,即用優質糯米制作、再進行冰凍的粥。一方面表達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另一方面象征夏日即將結束,秋天即將來臨。

立秋的習俗作文2

  秋,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歷七月至九月,自古有很多稱謂,節在唐人徐堅等人輯撰的《初學記》一書中載有梁元帝《纂要》云:“秋曰白藏,亦曰收成,亦曰三秋,九秋、素秋、素商、高商。”三秋即指初秋、中秋、晚秋。九秋指秋季的九十天,西晉文人張協《七命》詩有:“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飆。”唐代文人陸龜蒙《秋色樂器》一詩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句。素商,按古代五行之說,秋季,色尚白,樂音配商,故有此稱。元代文人馬祖常的《秋夜》中也有“素商凄清揚微風,草根知秋有鳴蛩”的詩句。

  秋三月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并以中秋即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作為氣候轉化的分界,此時炎熱的夏季過去,秋天已來臨。農業生產有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立秋是早稻收割,晚稻移栽管理,大秋作物灌漿、壯子粒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立秋歷來是二十四個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古今文人都把立秋當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史記》上有:“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春華秋實,春種秋收,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給世間人們帶來無限的歡樂。因糧食、蔬菜、瓜果等在秋天收獲,如獲金銀財寶,又因秋在五行學說中屬金,故自古秋天有“金秋”之美譽。

  立秋,自古就是皇宮和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盛行祭祀之禮儀,殷商時有每日進行賓日、餞日的儀禮,到周代時祭祀禮儀要在每年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幾個節氣轉換時舉行。早在周代,每逢立秋之日,天子都要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都城外的.西郊,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迎接秋的到來。到漢代時沿承此俗,并要殺牲畜以祭天祭神,表示秋來揚武之意。《漢書·禮樂志》曾有“飛龍秋,游上天”之語,有因秋季豐收可向?間贈果腹之食物而夸耀揚威之意吧!

  民以食為天。在民間,立秋日的天氣關系著百姓的日常生活。立秋的民諺農諺很多,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立秋這天的天氣變化,與農田的收成有很大的關系,如在立秋這天有打雷聲,田里的莊稼就“秀”(即吐穗開花)不好,谷子會長不飽滿。另外,在稻秀之時,農家最忌諱立秋這天有濃霧和白虹貫天的“白鱟”的天象,收獲時將會因秕谷多而影響產量。入秋后秋高氣爽,天氣由熱轉寒即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的身體也隨“長夏”到“秋收”而相應改變。正如《黃帝內經》所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秋季,無論起居、飲食、精神、運動、養生哪個方面都要調攝,而且不能離開“養”、“收”的原則,要收藏陰氣要養陰益氣防燥,尤其在飲食上注意少辛增酸,注意多補水以潤肺生津預防秋燥,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

  跟眾多其他節令一樣,入秋后,民間也有很多講究,自古在各地傳承著稱人、貼秋膘兒、吃烤肉、吃螃蟹、吃烤鴨、吃爆肚、“咬秋”、“謝秋宴”、嘗秋鮮兒、秋游登高、賞荷賞菊等諸多民俗。

【立秋的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立秋的作文03-07

立秋的作文05-26

立秋優秀作文02-28

關于立秋的作文03-07

有關立秋的作文01-22

習俗的作文03-14

立秋的佳句11-06

立秋的句子12-26

立秋經典句子11-15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肥臀蜜桃一区二区自在线拍 |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字幕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