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風民俗作文1
“下雪了,下雪了!”舅舅大聲地把我從美夢中喚醒。我立刻從被子里爬出來,走到窗戶前一看,咦,怎么一點兒雪也沒有呢?原來被舅舅騙了。于是我洗漱完,準備去體驗東北農村的生活。
乘坐一個小時的巴士去大民屯,接著就跟舅舅的戰友去吃東北特色菜,我們點了牛肉、酸菜、東北天鵝肉、鍋包肉~~~~~~這些菜的味道很重,并且份量非常的大,后來問了大人才知道,受俄羅斯影響和氣候原因,口味為酸辣,因為喝酒量大,所以菜的份量才大。
吃完飯,我們便來到了主人家中,我見識到了東北的炕,便輕輕地摸了一下炕,暖暖的,然后我便坐了上去,坐在上面雖然有點硬,但寒氣突然消失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里的遼河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它在陽光的照射下亮亮的,閃著奇異的光,一片銀白色,美麗極了!我們走在河面上發出吱-吱-吱的聲音,偶爾還發出幾發清脆的碎裂聲。感覺非常有趣。
民風民俗作文2
瑤族饒有風趣的民俗有“掛袋子”。客人到了瑤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隨身帶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掛,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來用餐,都不用事先說明,主人自然會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這個規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邊,主人就認為你還要去別的地方,吃飯往往落空。
在達山瑤中,去別人家吃飯,主人家會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時,主人家就會把金黃厚實的臘肉為上品,吃飯時主人會把大塊大塊的臘肉往客人的碗里夾。
瑤族普遍禁食狗肉,,蛙肉。凡是生產過的婦女頭幾天是不能吃豬油的。
到瑤族人家做客,吃飯時桌位也很講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頭幾位,一些瑤族人還會把雞冠給客人,老人給客人敬酒,其實是一種尊貴。
到瑤族還要懂當地的禁忌,否則得不了主人的好感還會引起主人家的反感。不能用腳踏火爐撐架;不能在火爐里燒有字的紙條;不能在瑤族里穿白鞋和戴白帽,這樣意味著家里要出喪事;不能坐門檻上;不能坐主婦燒火坐的凳子椅子;遇人伐木時不能說“吃肉”“死”等詞象征著不吉利;穿草鞋不能上樓。
瑤族不生產鹽,但同時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是請最,至親的`人主持的,這叫做“鹽信”,凡是接到“鹽信”者無論多么重要的事都會丟下,按時赴約。
瑤族人的民風民俗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瑤族人天性好客會熱情接待你的。
民風民俗作文3
元宵節,俗稱“月半”,因在農歷正月十五而得名,從臘月二十四(小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中就叫年。
元宵節,當然要吃元宵。一大早,我便第一個起床,因為我說我要自己煮元宵。我打開冰箱,找到了事先準備好的元宵,開始煮元宵啦!把水燒到沸騰,發出“吐嘟嘟”的響聲,好像在示意我要將元宵倒進去。將元宵倒進去后,水立刻不沸騰了,大概是水“吃飽了”元宵,不再饑餓了。不一會兒,元宵便個個都浮了起來,這是熟了的象征,可是還不能盛在碗里,要等一會。等到水呈乳白色的時候,這便可以了。再撒上一撮芝麻,更加香欲撲鼻,讓人“口水一流三千尺”,吃上一口元宵,令人回味無窮。
元宵節,除了吃元宵,還有一件重要的`,便是與春節,清明節一樣要祭祖,乞求一年有個好收成。在祭祖過程中,燒紙錢是必不可少的。現錢,早已準備好了,我一看:哇!都是百億千億,還有萬億。“我想,祖宗那的錢也太不值錢了吧?”
祭完祖之后,一家人照例要吃上一頓飯,但這一頓,必須要在家中吃,不能去下館子。這一頓,必定要與年飯一樣豐盛,也必須有魚。
這就是我家的元宵。
民風民俗作文4
普天之下,總不乏奇人異事。在我們身邊就有這類人存在,那一天我見到拉一個身壞絕技的刀削面師父。
那一天,我路過一家拉面館,拉面師父正在拉面的動作震住了。不知是店里的那位客人點了刀削面。師父正在削面,那動作之快。令人震驚。削出來的面,更是薄如紙。
不知是做久了,熟練了,還是別的什么。只見拉面師父神色從容,動作敏捷。他手里的削刀,被他運用的極為靈活。不得不佩服的是,一快簡單的削刀,一堆面粉,在他的手里,居然可以削出一片片大小差不多,卻有薄的如紙蟬翼般的面魚來。師父左手抓著面團,右手拿著削刀。不停地削著,右手在面團上一劃,出來的面魚小巧可人,落在高湯里,活像暢游在水中的小魚。也許,這就是它被稱為"面魚"的原因吧。消出來的`面魚,兩頭尖尖,中間則寬寬的,一點也不失諧調。乍眼一看,鍋里已經有滿滿一鍋的面魚了。令人胃口大開,真想趕緊品嘗這美味,呵。沒一會兒功夫,一碗刀削面便出鍋了。遠遠的,就已經聞到了刀削面的味道。我想,這碗刀削面一定不矢為一碗美味。
看了山西刀削面的做法,不禁對拉面師父佩服至極。
民風民俗作文5
環,潮汕人稱“耳鉤”,在潮汕民俗中應用甚廣,在潮汕婚俗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潮汕傳統婚俗中耳環是必備之物。男女雙方定親時,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家下定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枚金戒指,還有餅食、糖果、白糖和面條等,這是表示訂婚的信物。在潮陽關埠一帶,女子若是在23虛歲或25虛歲時結婚的,男方必須買一對金耳環給女方的母親。
古時的潮汕地區,男子若是妻子早亡,岳母家有未出嫁的'小姨子,岳母疼惜未成年的外孫沒人撫養,也對女婿的印象不錯;而姐夫也有意娶小姨子續弦,便由父母出面,帶小姨子上門來見姐夫。迎接小姨子得由父母親自出面。在紅色茶盤上放一對金耳環、一對金戒指,奉至小姨子面前。小姨子若是撿起金耳環,便是暗示小姨子被鉤住,表示愿意接替姐姐,與姐夫締結秦晉之好。這就是“逆婚姻”,也叫“接枝”。
在金平月浦、澄海冠山等地每年都有“賽大豬”的民俗活動,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全生豬為主要祭祀品,其隆重程度堪稱潮汕賽會之最。這些大豬咧著大嘴、口含大柑、憨態可掬,豬背上戴大紅花,這是當地人祝愿年年五谷豐登,大吉大利。有的人家還會為大豬戴上耳墜,以顯示其財氣,也為了能得到人們更多的贊譽。
民風民俗作文6
所謂“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下頭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紹興的民風和民俗吧。
紹興是水鄉,魚米之鄉,我們紹興有許多風俗和特產,都是很好玩、很趣味的。
那里的風俗是相當趣味的。正月十五的時候要鬧元宵的所謂鬧元宵就是看花燈、猜燈謎。在四月一日是我們的愚人節,在這一天里,就是要開開心心得過,無論怎樣也不能生氣,尤其是上當受騙是,比如別人約你吃飯,到了相約的時間,別人還沒來,你只能自認倒霉一個人吃飯了。六月一日是兒童節,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孩子們能夠瘋狂玩耍,無拘無束。九月十日是教師節,所有的學生都給教師送花送禮物,這是教師最幸福的一天。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每年的國慶節都會有一個典禮,那是為慶祝建國才搞的'儀式。十二月又稱臘月,在臘月三十,是大家最忙的日子,這一天大家團聚在一齊。
不僅僅那里的風俗異常趣味,那里的特產也異常豐富。紹興最有名的兩個字是“臭”和“霉”,臭是一臭,臭豆腐;霉不是倒霉的意思,霉是二霉,一霉是霉千張,二霉是霉干菜。紹興還有幾件特產,一件是扯白糖,你別聽它名字里有“白”,但它一開始是黃色的,白是扯出來的。還有一件是臘腸,是用豬肉和豬腸在臘月做的,所以叫臘腸。我們不能光顧著吃,紹興還有一些好玩的特產,一是烏氈帽,二是烏篷船,我把它們稱為“二烏”,第二烏最好玩。能夠邊劃邊看風景。
紹興真是一個好城市,作為紹興人,生長在如此美麗而又富有個性的地方,我感到榮幸,我要保護我們的土地,保護我們的家園。
民風民俗作文7
漢族是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F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國際通用語言之一。漢族人一般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飲食為早中晚三餐,主食米食和面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以米食為主,而北方則以面食為主。漢族的飲食文化有很多的'地方特色,俗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之稱。飲料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
漢族人過節也十分的講究,有很多的習慣和特點。例如:春節除夕,北方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則有吃年糕的習慣,還有很多地方過年時都少了不吃魚,象征“年年有余”漢族的風俗習慣作文作文。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正月十五的元宵,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慣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因此我愛漢族人,同時也為自己是漢族人而感到自豪。
民風民俗作文8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我的國家。最終投江自盡。之后人們為紀念屈原,便有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墒情}南一帶卻還有著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后。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著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我身上的晦氣。之后,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著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最重要的粽子。最終,將其中6個粽子投下河去喂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畢。其余的貢品便能夠自我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后,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采蓮。由一個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漢為導,抬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后跟著鑼鼓隊、花童等。這個游行隊伍要進入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干給他們。隊伍十幾米長,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云霄。氣勢真是不一樣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于得到一件禮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為主,表面細繡著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說,香包里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完美祝愿。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么別具特色,那么令人難以忘懷!
民風民俗作文9
當迎接新年的鐘聲響起,我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我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坐在窗前,透過玻璃看到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春聯, 大街上熱鬧非凡,大年三十的早晨,天剛蒙蒙亮,屋外便響起了沖天炮的'聲響,新年,我們一起共度快樂!
春節的民風民俗很多:放煙花、拜年、吃分歲酒……可是,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那次和爺爺一起放百歲燈。
大家三十的晚上,我一蹦一跳地來到奶奶家,跟著爺爺一起去放百歲燈,只見爺爺走進了廚房,從冰箱里拿出了一袋胡蘿卜,我好奇地問爺爺:“這是做什么?”爺爺笑著回答:“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在大年最后一天晚上,我們家家戶戶都要點上百歲燈”我呀,現在在制作呢!我一絲不茍地盯著爺爺,熟練的手法,爺爺切蘿卜的樣子,絲毫不亞于那些頂級廚師,切完了蘿卜,爺爺又從大廳里拿來了一袋小蠟燭,一根蠟燭 一塊胡蘿卜,一一搭配。爺爺告訴我,插胡蘿卜的時候可要注意了,蠟燭要插在胡蘿卜的中央,要插得高,插得直。聽完爺爺的叮囑,我們開始去放燈了,爺爺拿著打火機,我呢,則負責在旁邊遞東西,放放燈,聊聊天,聽聽故事,還是蠻有趣的。新年,我期待你下一次的到來。
臘月三十的守夜,春節就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永遠奏響在我的心里。
民風民俗作文10
我的家鄉在海南xx,每當到春節的時候,都會熱鬧非凡。
除夕前幾天,濃濃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為了能更好的過一個愉快的春節忙得不亦樂乎,都在仔仔細細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東西統統拒之門外,為的就是在春節前把所有的霉運統統趕出家門,引來歡悅的喜氣。我們家也是一樣,家里全民動員,各有各的責任-——我負責把地板掃干凈,拖干凈,還要把茶幾里的東西整理一遍;爸爸負責把整個房間收拾得有條有理,還要再把紗窗拆出來沖洗一下;而媽媽負責把廚房和廁所擦干凈。
過春節,年貨是不可少的?刹皇牵η耙惶,一大早,我就和媽媽高高興興地趕在人多之前的時候挑年貨,但爭先恐后的.情景還是發生了,超市里擠滿了人群,每個人的購物車里都裝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貨。我也是一樣,進了超市拿到車后,就迅速地仔細挑選,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幾下就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的。
除夕當晚,吃團圓飯后,我從商鋪里買來了不可計數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過個癮,左點一個,右扔一個,突然間就劈劈啪啪的響。12點一到,新年的鐘聲剛一敲響,整個xx像是活了過來一樣,家外面到處都是威力十足的長炮的響聲,天空上都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紅的煙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會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朵。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怎么樣,熱鬧吧!
民風民俗作文11
踏入苗家門坎,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掛在屋梁上的各種糧食,它們是苗家人的驕傲,是五谷豐登的象征。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稱作“每人靠”,意思是每個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門口掛著的牛角是用于驅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來敬酒的工具。在苗家眾多的迎賓禮儀中,最隆重、最具風格的莫過于敬牛角酒。傳說到苗家做客時,只要摸摸牛角就會給你帶來好運,同時還得踩踩堂屋中間的木板,這塊木板稱“平安橋”,能讓人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里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時,主人會穿上節日盛裝。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臨。有時甚至還擺下酒席?腿说郊议T口時,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門,告知女主人貴客已經臨門,女主人唱著歌開門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來了客人要殺雞宰鴨,由家長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將雞心或鴨心敬給客人。按苗家風俗,客人不能馬上一個人吃完,須與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無私。
民風民俗作文12
春節,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說,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春節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和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媽媽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和福字去,大街上早就擺滿買年貨的攤子。我對媽媽說:“媽媽,咱們先期買鞭炮吧!”媽媽爽快地答應。
我們走進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幾盒小鞭,我對媽媽說:“媽媽,我要這些!薄皼]問題!眿寢屗斓恼f媽媽也買些掛鞭。
買完鞭炮,媽媽又帶我走進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和墻上。
買完東西,我們回到家,把福子和對聯堆在門上和墻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媽媽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么樣?
民風民俗作文13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他們的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
蒙古人的傳統服裝是闊衫長袍,高領長袖,腰系皮帶,腳蹬皮靴。蒙古人的穿著不同季節也是不同的,夏穿單夾袍,色彩鮮艷,冬季則穿羊皮袍,舒適暖和。
蒙古族是個放牧的民族,這一區域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便要搬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去。為了搬家方便,蒙古人居住的是蒙古包,到時候折起來用車拉走,找到合適的地方再把蒙古包撐起來。蒙古人就是這樣,過著“逐水草而遷徒”的游牧生活。
說起飲食,蒙古人喜歡吃羊肉,大塊大塊的.羊肉放在篝火上烤著吃,怎么也吃不厭,有時也吃點奶酪。他們還喜歡喝牛奶、羊奶和蒙古酒。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的一個盛大的節日,十分隆重!澳沁_慕”大會上可以進行摔跤。各位摔跤手身穿皮革制成的坎肩,下著三色短裙、繡花馬褲和長靴。摔跤的時候,膝蓋以上部位碰著地就算失敗,各位摔跤手誰也不肯讓誰,用自己驚人的力量和絕妙的技巧來贏得對手。他們每贏一次,就在胸前掛上一條彩布條,觀眾也隨之歡呼起來。
騎馬也是大會上驚險動人的比賽,能在這個大會上比賽的,個個騎術精良,馬匹也嬌捷如飛,槍一響,各位騎馬手便疾風般地沖向終點,一轉眼的功夫,冠軍便產生了,大家都用歡呼聲表示祝賀。
蒙古族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風格與眾不同的民族。
民風民俗作文1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币魂囮嚤夼诼曧懫穑瓉砹宋遗瓮丫玫拇汗。早上,吃完飯,爸爸母親要帶我去拜訪親戚,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衣服要穿時,母親看見了衣服上的商標還在,于是拿來剪刀正要剪時,我連忙叫住:“母親,過年時不能用剪刀,免得惹來口舌之爭!蹦赣H恍然大悟,馬上放下剪刀,用手扯下了商標。
晚上,母親請大伯、叔叔兩家人來我家吃飯,晚餐可豐盛啦,雞、鴨、魚、肉等擺滿了餐桌,飯后,垃圾桶的垃圾已堆成了小山,母親叫我幫助把垃圾倒了,我搖了搖頭,母親有點生氣地說:“長大了一歲,你倒是變懶了!蔽疫B忙解釋道:“母親,過年時,不能倒垃圾,以免把財運倒了!笔迨、大伯們大笑起來,說我的年紀雖小,學問卻很多。母親也禁不住笑道:“她呀,知道的'比我還多!蔽衣牶螅睦锉瘸粤嗣圻甜。
過年的習俗還不止這些,還有:大年初一不掃地,怕把財運掃走;不倒水,以免把財運倒了?烧媸怯腥さ娘L俗。
民風民俗作文15
中國的版圖上有56個少數民族,而每個民族的特色都是與眾不同且別具特色。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維吾爾族。因為維吾爾族是中國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擁有悠久的。維吾爾族目前有800多萬人口,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僅次于壯族、滿族、回族,已經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數民族人口總量的前五名。
維吾爾族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例如家喻戶曉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著迷,還有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等,這些都是聞名中外的。還有維吾爾族位于我們“三山夾兩盆”的新疆,新疆盛產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為維吾爾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維吾爾族的人很喜歡跳舞,所以他們的舞蹈也分好幾種,最常見的就是: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而伴舞的,當然也不下數十種。
以上關于維吾爾族的'介紹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可是有一樣可能很少會提起,那就是維吾爾的民族醫術是祖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來維吾爾族的人不單只舞跳得精美絕倫,并且醫術也是如此高明。
雖然維吾爾族的文化傳統遠遠不止這些,但僅僅是這些也足以讓人不禁感嘆:中國56個民族,果真與眾不同、別具特色啊!
【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民風民俗作文12-21
民風民俗作文01-15
民俗民風的作文07-05
關于民風民俗作文11-18
家鄉的民風民俗作文11-11
有關民風民俗作文02-27
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01-24
(精華)民風民俗作文02-27
民風民俗作文15篇12-23
民俗民風的作文15篇【經典】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