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孝的沉思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孝的沉思作文1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人生苦短,許多事我們都來不及做。往往我們有時會因為懶惰,或幻想,或迷茫,從而放棄了很多,失去、錯過了很多?盡管如此,世上唯一一件我們不可錯過,更不容錯過的事,便是孝敬父母、擁抱我們的父母!比爾?蓋茨說:“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莫過于孝敬父母。”況且,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義也。”孝,越過國界,貫穿中外。再回首,當今社會,的確令人擔憂。
那么,古時的孝又與當今社會存在的“孝”或說是早已不存在的“孝”的區別是什么
呢?為何孝的影子在當今社會少之又少?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沉思。
烏鴉反哺,再到羔羊跪乳,無一不彰顯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人盡皆知的
“二十四孝”更是將“忠孝”兒字描繪的淋漓盡致。
漢朝時,婦孺皆知的'大孝子董永,他家里非常貧困。父親去世后,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貸款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后,便去地主家做工還債,但在半路上遇到一位美貌女子。女子讓董永娶她為妻,董永自知家境貧窮還欠了一堆債務,再三推卻。可女子說她不愛錢財,只因人品好。董永無奈,最終娶了她為妻。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一個月就值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債務,在回家的路上,那女子辭別了董永。相傳這位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的心地善良,感動了他,遂下凡幫助。這就是婦孺皆知的賣身葬父。
劉邦的三兒子劉恒為母親親嘗湯藥;晉朝幼年王祥為心腸狠毒的繼母臥冰求鯉;漢武帝時緹縈不辭辛苦,愿意替父受刑而上書救父。
這一個又一個令人感嘆的故事,詮釋了孝的真諦。但是,在當今社會,孝,你又在何方?
大家是否還記得深圳公務員打父親,馬母親事件。該公務員不但沒有做到孝,贍養父母,更加令人可恨的是,他對自己的母親說:“你怎么不沒被車張死啊。”等等一系列咒罵母親的話,并且對自己的父親大打出手,父親的身上多處傷口。那么,敢問你是怎么當上公務員的?孝,又在何處?
除了打罵父母這個事件,還有一件更令人心寒的事:空巢老人。這些老人表面生活的很華麗,很幸福,可內心深處總覺得少了一些什么。他們的子女贍養自己,使自己的晚年衣食無憂。子女以為這樣就能夠使父母高興了,自己也算是盡了孝心了。可他們并不了解老人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不過是常回家看看,吃個團圓飯,嘮嘮嗑罷了。老人渴望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并不是僅僅物質就能滿足的。常回家看看,別讓我們的父母成為“空巢老人”。
打罵父母也好,空巢老人也罷。總而言之,孝的真諦是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做的。孝的真諦,是一個值得去深思的問題。時不待我,所以,回過頭來,讓我們攜手回味經典,品味孝的真諦。
孝的沉思作文2
當父親臉上爬上了一道道皺紋,當母親的一根根青絲漸漸被染成白發,你是否意識到我們應該及時行孝,好好愛我們的父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相信我們都不想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我們身上。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17歲的埃里克森患了脊髓灰質炎,家人十分傷心,10個月后,他聽到醫生對說:“你們的兒子恐怕活不過今晚了,好好準備一下后事吧!”埃里克森聽到母親在哭泣,他想:要是我熬過今晚,母親就不會這么難過了。于是他下定決心,一夜不睡,終于,他熬到了天亮,第二天早晨,埃里克森對著屋外高喊:嗨,媽媽!我還活著!屋子里充滿歡聲笑語,從那之后,為了不讓父母擔憂,埃里克森一天一天的堅持著,最終他活到了75歲,令無數人驚嘆。
最基本的孝,是要求我們愛惜自己的身體,當我們生病時,當我們亂吃垃圾食品時,當我們熬夜至深夜時……父母該有多么心疼,因此,要孝順父母,我們首先應做到的是愛惜自己的身體發膚,不要像封神榜里的哪吒那樣,削骨還父,削肉還母,讓親人悲痛欲絕。
東漢有一位姓龐的兒媳婦。她和丈夫十分孝順長輩,他們家距長江六七里,但因婆婆喜歡喝長江水,龐氏常到江邊取水。婆婆十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丈夫懷疑她怠慢母親,于是將她逐出家門。龐氏便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兒子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這便是二十四孝中著名的“涌泉躍鯉”的故事,因為長輩的一個愛好,不辭辛苦的完成長輩的愿望,而現在的我們,整日抱怨父母做飯難吃,從來不管父母愛吃什么,這樣的我們,該多么令父母失望,多么傷心,我們已經長大了,應該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將父母的心愿愛好時刻記于心里。
烏鴉,被人們認為是不詳的鳥,它全身漆黑長相丑陋,叫聲更令人厭惡,但就是這樣一種難登大雅之堂的鳥,孝心卻令我們人類折服,小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后,母親便年老體衰,雙目失明,不能尋找食物,它的子女便四處跋山涉水去尋找可口的食物,然后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以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不辭辛勞,直到母親死去……
烏鴉尚知反哺,何況我們人類,我們應在生活中時時關心父母,愛父母。
孝,不能等待,孝順父母,不需要我們做出多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它體現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孝,只要我們用心,其實很簡單~~
孝的沉思作文3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句話我想每個人都聽過,它告訴我們,作為子女要知道孝,要學會感恩父母
晉朝的李密,自己的國家滅亡,新朝建立。李密是難得一見的人才,新朝于是想召他做官,但恰逢此時,從小撫養他長大的祖母劉氏的病情日益嚴重需要有人寸步不離的照顧,面對新朝的權貴李密可能面臨如若不接就可能滿門抄斬的境況,李密只得感嘆: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但是,李密最終做出了決定,為了祖母為了盡孝他放棄應詔,因此便有了流芳百世的《陳情表》,也顯露出了李密的一片孝心,是寧愿犧牲自己也要盡孝。
有這么一個故事:孔子的一名學生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參有了過失——在田地里除草的時候,誤傷了苗,他的父親曾皙就拿著棍子打他曾參沒有逃走,站著挨打,結果被他的父親打昏了。再父親失去理智的時候,拿著棍棒亂打,如果將曾參打死或打殘廢,在他的父親冷靜后便會十分后悔,這件事也會在父親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并且永遠無法擺脫。很顯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說法是不對的,這是愚孝每個人都應該聽父母的話但是父母氣急的話是萬萬不能當真的。
但你背著包袱,為了生計而離開父母時,你是否想過父母的眼眶含著淚。當你伸手問父母要錢時,你是否想過父母的期望甚至是渴望只不過是想讓你回家看看他們陪陪他們,一起吃吃飯,而你那簡短到不到3分鐘的通話時間給他們帶來的是什么你想過嗎?在你為你的工作奔波時,是否想到在那個家里有為你牽腸掛肚的.父母。你可曾知道,父母只是希望在你空閑的時候多陪陪他們,而你卻以此為籌碼,忘記了拋棄了對他們應有的孝敬不回家,更別說在人生的旅途中帶著孝心一路同行。
在多年之后父母白發蒼蒼臉上的笑容被更多的皺紋所替代,這時的你身強力壯正在為你的事業奔波忙碌。父母早已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副摸樣。當你娶妻生子組成新家庭的時候,你的父母有可能已經生病在床他需要一個李密啊他們已經糊涂了分不清太多。是啊,時光匆匆歲月流逝,帶走了父母強壯的身體留下的只是固守在心間的對兒女的期盼,他們希望你一生平安。
自古有羊跪乳,牛反哺,孝為先的實際,當你的父母因年老而心智變得像小孩子一樣開始嘮嘮叨叨,衣服不能自己穿,飯不能自己吃,甚至不能自理的時候。在你繁忙的工作結束后是否愿意給他們換上新衣清潔身體,換上帶有陽光味道的床單被罩,像他們在你年幼時照顧你那樣照顧他們,像他們教你走路時教他們走路,像他們扶你過馬路時同樣對待他們一勺一勺的喂他們吃飯,給他們說說話。不要不耐煩他們,你小的時候哭鬧生病都是他們照顧你,現在角色替換了輪到你照顧他們了。你是否會和他們一樣甚至比他們做的更好。就看你是否愿意成為下一個李密。
孝,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規律,讓我們一起沉思你是否會這樣做,這樣體貼入微細致的照顧他們。
孝的沉思作文4
當時間在父親的臉上刻下深深的皺紋,當母親的一縷縷黑發逐漸變為銀白色,我們是否能意識到我們應該及時孝順,用心去愛我們的父母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相信我們都不愿意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身體發膚,“孝順父母,是孝道的起點。”17歲的小明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家人為此感到非常痛心。經過10個月的治療,醫生向家人表示:“你們的孩子恐怕今晚就無法挺過去了,請你們做好后事準備吧!”小明聽到母親的哭泣聲,心想:如果我能活過今晚,母親就不會這么傷心難過了。于是,他下定決心整夜不眠,最終熬到了天亮。第二天早上,小明站在窗前高聲喊道:“媽媽,我還活著!”屋里頓時響起了歡笑聲。從那以后,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小明堅持每一天,最終活到了75歲,讓無數人都為之驚嘆。
最基本的孝,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身體,當我們生病時,當我們隨意食用垃圾食品時,當我們熬夜至深夜時......父母會感到多么心疼。因此,為了孝順父母,我們首先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像《封神榜》中的哪吒那樣,削骨還父,削肉還母,讓親人痛不欲生。
東漢時期,有一位姓龐的兒媳婦,她和丈夫都非常孝順長輩。他們家離長江大約六七里的距離,因為婆婆喜歡喝長江水,龐氏經常去江邊取水。婆婆特別喜歡吃魚,夫妻倆經常為她做魚。婆婆不愿意獨自吃飯,所以他們還請鄰居的.老婆婆一起分享。有一次,因為風大,龐氏取水回來晚了,丈夫誤以為她故意怠慢了婆婆,于是將她趕出了家門。龐氏只好寄居在鄰居家里,晝夜辛勤地紡紗織布,將所賺的錢托鄰居幫忙送回家里,以孝敬婆婆。后來,婆婆得知了龐氏被趕出家門的事情,便讓兒子把她請回來。龐氏回到家的那一天,院子里突然冒出了一泉水,水的味道和長江水一樣,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跳出來。從那以后,龐氏就用這些魚來供奉婆婆,不再需要遠走江邊了。
這就是一個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涌泉躍鯉"。故事中,一個年輕人為了滿足長輩的一個愛好,毫不辭勞地完成了長輩的心愿。然而,現在的我們卻常常抱怨父母做飯不好吃,從不關心他們喜歡吃什么。這樣的態度一定會讓父母感到失望和傷心。我們已經長大了,應該學會愛護自己的父母,時刻銘記他們的心愿和喜好。
烏鴉,這種被人們認為是不詳的鳥,它渾身黑色,長相丑陋,叫聲更令人討厭。然而,這種不起眼的鳥卻以其孝心令我們人類深感敬佩。小鳥在母親的悉心哺育下茁壯成長,而當母親年邁體衰,雙目失明,無法自行覓食時,它的子女便奮不顧身地四處尋覓美味的食物。然后它們將食物嘴對嘴地喂養母親,以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這些小鳥不辭辛勞,一直堅持到母親離世……
烏鴉尚知反哺,何況我們人類,我們應在生活中時時關心父母,愛父母。
孝,無需等待,孝順父母并不需要我們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它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只要我們用心,其實很簡單。
【孝的沉思作文】相關文章:
沉思作文03-09
沉思作文400字02-12
沉思作文600字08-29
讓人沉思的說說11-02
精選沉思作文400字4篇04-14
沉思作文400字7篇(精選)02-26
老槐樹下的沉思02-25
《沉思錄》讀書筆記01-10
美的沉思讀書筆記12-15
沉思作文400字[優選4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