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與文化遺產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
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些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文化遺產,它們或許會給我們帶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或許會讓我們了解美麗動人的傳說,或許會讓我們大開眼界,心中不由得肅然起敬。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人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而這些文物在一點點消逝。許多人來到景區,隨意的亂扔亂吐,甚至在文物上隨意刻畫“到此一游”,還有的人惡意損壞文物,正是因為現代人類的無知,才會使文化遺產漸漸荒廢,成為文化廢墟。
我以往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
萬里長城上,很多游客將口香糖隨地亂吐,每一天地上的口香糖大約有四萬多塊,清潔工人們要爬上長城,刷子一塊一塊的清理掉,一個星期下來,光是清洗的工具就花了十幾萬。看到這些數字,不明白你心里是怎樣想的。
還有一次,我到大足石刻游玩,來到千手觀音像的地方時,工人們正在修復,導游告訴我們,正是因為游客們的不愛護,才要花很多的人工和金錢去修復它。
同學們,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此刻這些日漸消逝的遺產需要我們去保護。對許多人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文化遺產,一個景區,更像是他們的家,他們的親人,所以,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呼吁身邊的人們,保護文物,讓它們流傳下去。
難道我們要踐踏祖宗的智慧,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看你的.笑話嗎?難道我們要給后代樹立壞榜樣嗎?
不!這些文化遺產是炎黃子孫共有的精神財富!是一個民族的團體智慧!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不能就這樣毀于一旦!
我們應當發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守住我們的精神家園!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必須能將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2
今年6月12日是我國的第五個文化遺產日,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文化遺產在我身邊”。這個主題的目的就是教育大家關注文物,保護文物。只有人人都有了愛護文物的觀念和行動,才能保護好文化遺產。
我們生活在鄭州這座文化底蘊非常豐富的歷史名城里,更應該關注和了解它的歷史文化,鄭州地處中原,為歷朝歷代的政治重地,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和遺產,目前,鄭州已發現各類文物古跡達1000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69處。國家確立的“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100處遺址中,鄭州占了5處,是擁有大遺址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會員城市。
離我們學校不遠處的城南路上的古城墻就是鄭州商代遺址,步行五分鐘就到了,小時候爸爸、媽媽領我在城墻上玩耍,而我那時候太小,卻感覺不到那里濃郁的歷史文化。現在長大了,知道了鄭州商城遺址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在20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發現了這個保存相對完好的遺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在發掘的過程中,出土的一些文物有很多都是稀世珍寶,鄭州商代遺址也因此文明遐邇。
然而,在古城墻上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亂涂亂畫,隨地吐痰。我們應該保護我們身邊的文化遺產,去阻止這些不文明的行為。
一座城市的靈魂就是這個城市的文化,鄭州這座擁有36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應該受到保護,這是我們每一個鄭州人的責任。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3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然會有許多聞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便是其中之一。
長城分布在15個省區市。其中河北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陜西境內長度1838千米。
長城的歷史非常悠久,在西周時期就出現長城了。你不記得“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了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在防守時會建造長城,但長度都比較短。直到秦始皇統一全國后,長城的建造才翻開了新的篇章。眾所周知,秦始皇大批征集民工修筑長城,史稱“秦長城”。但長城并不是只有秦長城,還有保存至今的明長城。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明長城總長度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了一萬千米,總長度萬千米。長城高6-7米,寬4-5米。
登上長城,眺望著遠方,只見蜿蜒的長城如同一條巨龍,起伏于山巒疊嶂之中,又似橫臥在這壯麗秀美河山中。長城是線條型的',蜿蜒曲折,走上去很陡峭。一塊塊的石頭構成了城墻,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發出耀眼的金色。一塊塊黃色的磚石,那一座座高高的烽火臺,構成了這座偉大的長城,構成了這幅雄渾壯麗的畫卷!
長城由城墻、敵樓、關城、烽火臺等組成的一個防御體系。一旦發現敵人,士兵就會在烽火臺上點起狼煙,后面的烽火臺也會一個接著一個點起狼煙。這時,很多地方就會派兵來支援。長城的城墻是用一塊塊石磚砌起來的。這種石磚是青灰色,強度極高,明朝在那時已經掌握了很好的造磚技術了。城墻上的小孔叫做礌石孔,可以利用它用礌石擊退來犯之敵。不得不說,長城的構造實在是復雜啊!
長城是我國聞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旅游勝地,每年都會有全世界的人們慕名而來。我們應當愛護這座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4
它是歷史的象征物,是最美麗的景觀。它,就是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有很多,比如:頤和園、圓明園、長城、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等等等等,很多。今天我就說說圓明園和長城吧。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咫尺為鄰,它始建于康熙46年,也就是1707年。它的建筑面積為16萬平方米,奇花異草無數。
199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進行掠殺。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圓明園就被八國聯軍給毀了。后來圓明園中的迷宮又被重新修建了。
說到長城,其實大家并不陌生,有很多很多人都去過長城,我也不例外。
長城就像一條巨龍,在山頂蜿蜒盤旋,長城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我記得我去八達嶺的時候,那墻壁上刻著許多字,比如誰誰誰到此一游,幾幾年幾月幾日,很多。當時我很生氣:難道這寶貴的文化遺產就是用來刻字的'嗎?工作人員在上面表明這是哪,是幾幾年建筑的沒問題,可是其他人呢?文化遺產是要保護的!
八國聯軍欺負中國,我們氣憤,可是我們做不了什么,我們不能改變歷史,可是保護現在的文化遺產呢?我們能做到,我們有能力做到,可為什么我們不但不去保護,還要明知故犯呢?
文化遺產自我身邊,保護文化遺產更是人人有責!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文化遺產,保護它,愛護它,永遠不能讓它像圓明園一樣被毀!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5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蘊藏著人們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例如:夏、周、商三代國家的出現和發展,農耕文化,許多古人的遺址等等。歷史也是民族賴以認同和團結奮斗的精神基礎,歷史需要我們肩并肩去守護它!
回首歷史,中華文明的拓展,大一統帝國與多民族融合,繁榮昌盛的隋唐文明——這些我們中國歷代走過的旅程仿佛還歷歷在目,揮之不去。不過在這些我國古代繁榮景象的.背后曾不知有多少慘不忍睹的事件在上演:黃河流域中為了爭奪土地、財務,部落間經常發生戰爭;秦始皇期間,濫用民力,使民不聊生,秦二世即位后,更加昏庸,最后爆發了農民大起義;商鞅變法,卻遭酷刑而死……
歷史是如此的深重,歷史是如此的燦爛。腳下的每一步路,似乎都成了對時間和空間的穿越。在現代,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遺產少之又少,如果我們現在還不保護它們,那我們中華兒女豈不是太對不起以前的辛苦勞動者了嗎?古老的中華民族,面對頭頂上的那片天空,迷惑,畏懼,無奈而又向往。誰會想到千百年后的文化遺產,會成為中華兒女探索的終點呢?
作為新時代的莘莘學子,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我國的歷史文化,多關注我國的民俗傳統,積極投入到保護中國文化遺產活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中華文化遺產一定會得到保護和發揚!
遺產已經成為歷史上的耀眼明珠,我們絕不能讓它停留在現在,停留在歷史上。讓文化遺產成為一幅壯美的畫卷,一如譜寫在曠野的詩篇!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6
古老的管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八大古都有鄭州,商都文脈在管城。”早在3600年前,這里就是商王湯所建立的毫都,現存的`商代遺址則成為鄭州古城歷史的標志。
鄭州城隍廟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廟內整體建筑風格、造型藝術和雕刻裝飾充分體現中原地方特色,榮登中國三大古戲樓榜首,是鄭州是現存最大的一組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群。每年春節期間舉辦的城隍廟熱鬧非凡,有豫劇、雜耍表演、剪紙和民間工藝展示等活動,吸引了大批逛廟會的游人。城隍廟已成為展示鄭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鄭州城隍廟并駕齊驅的鄭州文廟始建于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每年節慶期間舉辦祭孔大典、新年撞鐘等。
新中國成立后,當局對城隍廟進行了多次修葺,如今那里古建筑莊重典雅,廟內遍地花草果木,環境優美,是鄭州一道亮麗的歷史文化風景線。20世紀90年代,城隍廟對外開放。平時,城隍廟里舉辦有各種民間藝術展覽,每逢節假日,還有組織捏面人、吹糖葫蘆、剪紙、堆泥塑、戲曲、雜技等民間藝術活動。精彩的民間藝術,吸引了大批外國游客,鄭州城隍廟現已成為一處民俗博物館式的旅游景點,是鄭州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我們現在應該行動起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宣傳歷史文化遺產,使更多外來游客了解我們的歷史文化,,讓我們的歷史走向世界。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7
在我家附近有一個鄭州商代遺址。前幾年,我和媽媽從東大街與城東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個小公園里上到城墻上,又走到紫荊山路的一個小公園里下來。
網上說,鄭州商城遺址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在20世紀九十年現了這個保存相對完好的遺址,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在發掘的過程中,出土的一些文物有很多都是稀世珍寶,鄭州商代遺址也因此聞名遐邇。
到商代的城墻上,就能感覺到陳舊又古老的沙土味道。當時的商城,里面就是一個個矮矮的簡陋的居民房,人們在城中生活和勞作,旁邊的護城河也就是現在的熊耳河,那時的商城和現在的鄭州相比真是太小了,我家現在居住的地方可以說是當時的荒郊野外。
原來這個城墻是從城東路到城南路到紫荊山路再到金水路,是一個很大的長方形的.城墻,由于后來人們修路、蓋房等等一些原因,把這個完整的遺址給破壞了,至今保存完好的只有城東路和城南路口的這一段城墻。
鄭州市還在遺址附近建了一個商代遺址公園和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老祖宗的生活和古代的鄭州。
在城墻上經常會看到一些人不文明的行為,在上面吐痰、搞破壞......使我們僅有的城墻都無法把美麗的一面展現給大家,所以我們要保護好我們僅有的文化遺產,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越來越少了,所以保護文物都應該從我做起。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8
說起中國的文化遺產實在是數不勝數。就讓我們“走進”北京的幾個著名的文化遺產吧!我來當你們的導游。最主要的,我要給你們介紹頤和園。這些文化遺產分別是:長城、圓明園、頤和園、故宮、明十三陵、天壇。課文中的長城是明代修筑的,明代為了防御異族的侵擾,前后修筑長城達18次。明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6700千米。
八達嶺、居庸關一帶的長城,城墻高米,厚米,頂部厚米,墻高1米,氣魄十分雄偉。北京故宮是古代帝王居住之地。總共21位皇帝在這里住過。故宮原名叫紫禁城。里面分了許多宮殿,有太和殿、慈寧宮等等,里面布置得金碧輝煌,金銀玉器有幾千件。在頤和園里,最著名的景致要屬長廊了。長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們稱它有三絕,我來給大家一一介紹吧!
第一絕,就是造型絕。全長728米的長廊整體造型從地面上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你從上面往下看,你會發現他的形狀像倒掛著的'蝙蝠,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狀。也許你會問,為什么要建成蝙蝠型呢?因為蝙蝠倒掛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第二絕是水文絕。長廊北倚萬壽山,南臨昆明湖。看,冬天,萬壽山擋住了北邊的寒風;夏天,從南面的昆明湖上吹來了陣陣涼風。因此,夏天天氣再熱,長廊中也是涼風習習。當人們在長廊里行走,就會看見,目中美景在輕輕地搖動,雖四季而變,真可謂是變化無窮。長廊的第三絕是結構絕。長廊是斗拱結構,全部是由木頭搭成的,竟沒有一顆釘子!在273間長廊里,一間一景,一景一畫,景色變化和諧。真是人在廊中走,竟在身邊移。北京的文化遺產還不止這些,希望你們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9
星期天,我和家人一起游覽了位于我的家鄉新安縣的漢函谷關。在游覽的時候,我了解了它的歷史和它對于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性。
導游姐姐說:函谷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關隘之一,漢函谷關遺址位于新安縣城東500米的東關村,始建于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2007年被國家確定為絲綢之路捆綁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關樓坐西向東,北接隴海線,南連青龍山,西通縣城,東臨澗水。關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是著名的古戰場遺址。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著名詩名“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里的“漢時關”就是這里,史稱“漢函谷關”。我在城樓下撿起一塊瓦片,導游姐姐說:“你不要小看它哦,它可是漢代文物呢!”哇!好神奇哦!
漢函谷關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絲綢之路的開辟,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水平。把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及四大發明帶到了西方,把西方的各種農作物、動物帶到了中原,豐富了人們的食物來源。聽媽媽說,我愛吃的葡萄、土豆就是那個時期傳入我國的。
晚上,我們去夜游枕頭山生態公園,那里非常美麗。剛走進大門,就能看見五彩繽紛的十二生肖彩燈,有栩栩如生的老鼠、強壯無比的牛、威風凜凜的老虎、活潑可愛的兔子……再往里走,有一座很大的假山,我興奮地爬了上去,雖然有點高,但是我不怕。旁邊還有一些小朋友在玩捉迷藏,他們邀請我一起玩,我爽快的.答應了,我們幾個人開心地玩了好久。假山旁邊有一個葫蘆狀的小湖,湖面上散落著幾塊大石頭,踩過大石頭可以穿越整個湖面,我迅速地跑過去,像是在展示武功“凌波微步”。放眼望去,亭臺樓榭、蜿蜒小路,仿佛置身仙境。
緊鄰公園的北邊,是一條高速公路,爸爸告訴我,這條高速公路叫“連霍高速”,我很好奇為什么叫連霍高速,爸爸說:因為它是連接江蘇連云港和新疆爾果斯的高速公路,橫貫中國大陸的東、中、西部,途徑江蘇、安徽、河南、陜西、甘肅、新疆等七個省區,我的家鄉新安是它其中的一個小小站臺。
原來,我的家鄉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我的祖國,是祖國的繁榮昌盛才有我們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愿接過革命先烈的槍,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0
往日的小橋流水、白墻灰瓦正成片消失,黃土高原上的窯洞也逐漸成了歷史,新疆的坎兒井,也成了埋藏于心底的夢,拯救我們的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中國的文化遺產眾多,且價值極高,他們或埋藏于地下、或潛伏在羊腸小道中、或在人們的記憶中……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的濃厚氣息包圍著我們,光輝燦爛!如今春秋戰國的炮火聲早已遠去,僅剩下兵馬俑仍矗立著;孟姜女的哭聲、工人與纖夫的口號聲早已消失,留下的是萬里長城與輕輕拍打著石堤的大運河;唐宋元明清的盛世早已不復存在,只有唐詩宋詞、元曲小令和明清小說,在輕聲訴說著曾經的一切。死去的文化遺產復活了,給我們講述的歷史,描摹著記憶。
然而,如此具有歷史與文化意義的燦爛的文化遺產現今卻遭到各類因素的摧殘,各種自然災害、風吹日曬、人類的戰爭、污染、過度開發與游客的各種不文明行為,給文化遺產帶來極大的摧殘。一些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消失殆盡,部分非遺也不斷失傳。
文化遺產必須被拯救,也必定被拯救,因為她們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一顆顆燦爛的`明珠,當我們在泰山玉皇頂上“一覽眾山小”時,世界瞬間變得磅礴;當我們在北京故宮參觀文物時,會被濃厚的文化氣息所籠罩;當我們走進“小橋流水人家”的蘇州園林是一種清新明快。從古至今中華人民用勤勞的雙手鑄就了如此多的輝煌。
如今,我們早已邁入新時代,中國的文化遺產也逐漸面向世界,我們更需要悉心呵護她們,才能展示我們光輝燦爛的歷史與文化!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1
歷史悠悠,我品古代風味;文化綿綿,我讀千秋萬載,中華五千年悠久綿長的歷史長河淘洗了不盡的文化遺產。
——題記
你,就是一道輝煌的歷史禮貌。
你,兵馬桶,多少年來,你們承受著泥土的重壓,忍受著千年的水蝕,歷經著火燒的磨練,但你們硬是挺直了身板,撐開了頭上的一片土泥,重現在世人面前。你們用泥塑的身軀震驚著我們,你們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詮釋著生命與永恒的定義……
你,碉樓,經過風風雨雨,千磨萬擊,但你們毅然地聳立著,你們各具風韻,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氣勢磅礴,你們融合外國建筑藝術的精華,造型獨特,獨樹一幟。你們中西合壁的建筑藝術印證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著交流與藝術的風采……
你,長城,受住了歲月千年的考驗,你堅毅不倒地聳立在崇山峻嶺之中。雖然歷經風與火的'洗禮,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哪能掩藏住你內里豐富的歷史沉淀,又怎能否定你以往的璀璨多彩?你雄偉的氣魄驚嘆著全世界,向全世界訴說著輝煌與不朽的故事……
五千年里中華大地歷經了多少滄海桑田的變化,但歷史的車輪不會碾碎你以往的輝煌,梢縱即逝的時間也不會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歷史禮貌殘留下來的世界文化遺產。它們永遠昭示著歷史的文化豐碑,永遠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成和民族精神……
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傳承歷史文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后記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2
恩施大峽谷既是五A級景區又是世界文化遺產,恩施大峽谷被專家譽為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難分伯仲的湖北清江,它位于長江三峽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和板橋鎮境內,是清江大峽谷中的一段峽谷,全長108千米,總面積是300多平方千米。
恩施大峽谷西北及南部兩翼高,近似山原地貌,平均海拔800余米;西南及東北大部分地區海拔900米左右,有較大的`山間壩槽坐落其間;中部地區丘陵起伏,由于地層下陷,形成陷落盆地,比較開闊,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恩施大峽谷擁有這八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水杉、珙桐、光葉珙桐、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鐘萼木、莼采。
恩施大峽谷母系社會時期,為鹽水女神領地,后被廩君打敗,屬于廩君的統治。
在恩施大峽谷中,最不可思議的是那“一炷香”他高約150米最小直徑只有4米,此地巖石,抗壓強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他風吹不到,雨打不動哦,傲立群峰之中千萬年守護著這片神秘的土地,相傳,這根石柱是天神送給當地百姓的一根難香,如遇災難將他點燃,天神看到寥寥青煙,就會下凡來救苦救難,所以當地百姓稱它為“難香”,可真是當之無愧的鎮谷之寶啊!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3
暑假時,我們一家來到了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在那里我學到了很多關于趙州橋的知識。
趙州橋的建造者是一個叫做李春的人,他是隋朝人,生于今邢臺臨城這個地方,是當時很有名氣的石匠。
趙州橋修建于隋朝大業年間,距離今天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中間走車和馬,兩旁走人。這么長的橋全都是用石頭砌成的,橋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橋洞,搭在約37米寬的河面上。
關于趙州橋的橋身還有一個傳說,據傳趙州橋是魯班建造的,他也經常在橋邊巡邏。一天,張果老推著裝有太陽、月亮的小車一起上了橋,可因為負載太重,整個橋體都搖晃起來,魯班見勢不妙,忙用手托住橋身,這才使得趙州橋沒有被壓塌。但由于雙方用的力氣都很大,橋上留下了張果老的車輪印,橋下也印上了魯班的.手印。
傳說歸是傳說,而實際上趙州橋在設計上也是獨具匠心的。大橋洞頂的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洪水的時候,河水還能從四個小橋洞流過,這也是李春建造的一個壯舉。因為這樣既減輕了水對橋的沖擊力,讓大橋不容易被沖毀,又大大減少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1400多年間,趙州橋經歷了幾十次洪水和好幾次地震,但今天它依舊安然無恙地橫跨在河面上,這真是中國古代的工匠創造的一個奇跡。
今天,趙州橋已經作為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被很好地保護了起來。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4
秦兵馬俑,在中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今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中,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更是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
古代帝王死后,有讓人殉葬的陋習。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殉葬習俗發生了變化,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活人殉葬。于是,當秦始皇去世后,就用兵馬俑代替活人殉葬。秦兵馬俑極為壯觀,下面我來給大家仔細介紹一下吧。
已經被發掘出來的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一共有三個,三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里邊的兵馬俑也最多,足足有八千多個。俑坑中的兵馬俑整齊排列,行列齊整,仿佛待戰的士兵,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一號俑坑的左右兩側分別是二號坑和三號坑,都比較小,里邊的兵馬俑也不是很多。
三個俑坑中,兵馬俑種類繁多,有將軍俑、軍吏俑、武士俑、騎兵俑、車馬俑、鞍馬俑等等。在所有俑坑中,出現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武士俑手中握著青銅兵器,好似隨時都可上陣殺敵。在這些兵馬俑中,我最喜歡將軍俑,因為將軍俑最威風,它們身材高大,頭戴鹖冠,身上穿著鎧甲,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威風凜凜,一看就是非凡的大將。
秦兵馬俑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凝結著中國古代勞動者的心血和智慧。許多外國人見過我國的秦兵馬俑后,都贊不絕口,它已經成為了我國非常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5
在甘肅省敦煌境內鳴沙山1600多米長的陡崖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700多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繪畫、彩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敦煌藝術的發源地。
敦煌莫高窟保存著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還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那尊臥佛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古代藝術工匠高超的。技藝。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多、資料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西方學者稱其是“墻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壁畫畫在洞窟的四面墻壁上、佛龕內,壁畫的資料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萬方,多么美啊!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琴弦;有的彩帶飄飛,漫天遨游;有的閉目凝視,側耳傾聽……飛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如今,飛天已成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為敦煌藝術的標志。
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資料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藝術寶庫。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6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部,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到有名的文化長廊。這條長廊可不一樣,它曾被評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分成273間畫廊。每一間橫檻都有五彩的畫,而且沒有哪幅畫是相同的。長廊的兩旁栽滿了花,讓人看的賞心悅目。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讓人神清氣爽。
走到萬壽山,登上山頂,站在山頂上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到眼底,讓人如癡如醉。茂盛的樹叢好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正前方昆明湖平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翡翠。游船畫坊在平面上慢慢的劃過,湖面波光粼粼。
從萬壽山下來那就是昆明湖了。地上的'柳樹成行,微風吹來,湖面掀起一陣漣漪。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堤上有好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著一只石獅子。那些小獅子姿態各異,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500多只小獅子,竟然沒有一只是相同的。金色的陽光散在這些獅子身上,像是給予了它們一種蓬勃的生命力。
在頤和園有一個傳說:在頤和園昆明湖東岸有一個被喻為牛郎化身的鎮水銅牛,而在西岸有一處被喻為織女化身的耕織圖,它們隔著昆明湖遙遙相望。
頤和園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讓人大飽眼福,贊嘆不已。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7
它有著1863404件藏品;它是世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筑群;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它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是的,它就是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
北京故宮與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18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其中,我最喜歡內庭中的乾清宮,因為在這里,我仿佛仍能看皇帝正在和皇后說笑。
乾清宮的建筑規模為內廷之首,作為明代14位皇帝的寢宮,它也曾作為皇帝的守喪之處。清代康熙以前沿襲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位養心殿以后,這里即作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一些日常辦事機構,包括皇子讀書的上書房,也都遷入乾清宮周圍的廡房。乾清宮的使用功能也隨之大大加強了。
啊,北京故宮!一個多么偉大的工程,一個多么響亮的名字,一個多么令人叫絕的地方……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8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的國家,她的文化遺產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更是整個世界的寶貴財富。今天我要介紹的是中國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故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軸線上,始建于明朝,是中國古代帝王的宮殿。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753米,東西寬961米,占地723,000平方米,是世界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群之一。故宮有太和殿、乾清宮、保和殿等許多著名的建筑,是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
進入故宮,可以看到每個建筑都有獨特的名稱和故事。太和殿是故宮的`主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儀式的場所。乾清宮是皇帝的住所,里面有很多珍貴古董和文物。保和殿是皇帝的儲藏庫,里面收藏著許多珍貴文物和藝術品。此外,故宮中還有一些園林和花園,如頤和園、景山等,這些地方也是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的代表。
故宮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帝王文化的輝煌,更蘊含著中國古代建筑、繪畫、雕刻、書法、服飾、禮儀和文學等方面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作為小學生,我們不能親身體驗故宮的壯觀和美麗,但我們可以通過圖書、網絡等方式了解她的歷史和故事。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文化遺產,努力保護和傳承它們,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夠了解和欣賞中國的文化之美。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19
長城,中國最具有象征性的文物,是中國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它像一條巨龍伏于遼闊的土地上。城長現今總長約2萬千米,因此被譽為“萬里長城”。我國著名詩人陸游,也曾這樣說過:“千金募戰士,萬里筑長城”。
萬里長城建于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將所有的'長城連在一起,今后又經歷了多年的修筑。長城是中國人民的“血肉之軀”,他連接著人民的精神。
長城建于山嶺最高處,沿著山脊把連綿不斷的山脈突現出來。在萬里長城上,有幾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處烽火臺,使高低不一的山顯得巍峨雄奇。這巨大的藝術品是多么的雄偉啊!據說在建筑長城的時候秦始皇動用了上千百萬的勞動力,每天都會有人死傷,況且當時連機器都沒有,再加上山的高處地勢險峻,所以這也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關于長城還有個感人的:在建筑長城的時候,所有的年輕人都被捉去修筑長城,在范喜良和孟姜女結婚的時候,范喜良就被迫捉去修筑長城。后來,孟姜女就連夜趕到了長城,可誰知,范喜良已經死去了。她跪在長城前,哭了一天又一天,不知道哭了多久,居然把長城哭倒了一段,露出的是范喜良的尸首。
長城,是世界上“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 20
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很多比如:圓明園、頤和園等等,但讓我最喜歡的還是北京的.故宮。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為“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1368—1911年)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合、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被聯合國利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隸始建,在元大部宮殿的基礎上興建,設計者荊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占地地面78萬平方米,是皇帝朱隸始建,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間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故宮里很大有96個小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養心殿、乾清宮、交泰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金水橋。這些里面有宮和花國還存很多殿,之后是令我驚奇的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面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王攔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車華門,西門名歷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珍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背,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構奇麗的建筑
啊!我國歷史人化文化遺產建筑可真多啊,我愛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相關文章: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02-25
我與文化遺產作文[經典5篇]05-14
中國的文化遺產作文09-11
身邊的文化遺產作文05-09
寫文化遺產的作文03-14
以文化遺產為題的作文02-25
世界文化遺產作文03-30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經典]11-06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