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那堵墻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那堵墻作文1
百年之后,在那條巷子,我悄然走過。
那堵墻依舊還在,但已沒有當年的氣概。清代的豪奢,民國的戰爭,都已悄然而去,隨之而來的是道道裂紋,支離破碎。現代,已成古董。那堵墻,大概是用黃土做的,時間長了,輕輕一摳,砌在墻上的黃土嘩啦啦地就落了下來。
其實,目光不應該僅限于這一點,往往許多事物會讓人改變看法。
頭稍稍抬起,就能看到一幅幅壁畫。雖然房子陳年老舊,但那壁畫卻清晰可見。筆墨濃郁,線條流暢,可見當時的藝術水平已達到高峰。畫面經歷了百年的滄桑,卻依然清晰可見,多姿多彩。在當時,這房子已稱得上是豪宅。這等大手筆的制作,肯定是當時一位有錢人請人畫的。沒錯,那人就是太平天國的聽王。
說到聽王,就要講講他的聽王府。他的府宅,貫穿著整個清吟街,可見當時的繁榮鼎盛。太平天國被鎮壓后,這里沒有被荒廢。在那戰亂紛飛的年代,變成了清兵的騎兵營。從那以后,那堵墻上又多了幾道裂紋。如今,已不見騎兵營的蹤影。巷子口站著一條狗,從它的神情中,好像要對我們講述那個年代,那個騎兵營……這滿街的老房子就這樣一直延續到三年前。那年,杭州舊城改造,將清吟街的大部分老房子都拆了。清代的豪奢,民國的.戰爭,隨著房屋倒塌時的煙塵,散了。這不由得讓人惋惜,有種曲終人散的感覺。好在還留著幾套老房子,沒有隨著歷史的變遷而去。如今,清吟街一旁留著濃郁的歷史,一旁散發著現代的氣息。汽車飛馳而過,穿過歷史與現代的交界。
在這經歷著歷史變遷的小巷中,有一位文人,值得一提。他就是王文韶(1830-1908),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夔石,咸豐進士。曾任湖南巡撫、云貴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多次鎮壓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起義。
他的故居建于清末,位于清吟巷。待他重興家業,當上大官后,了解到曾有五只紅蝙蝠繞梁飛行于祖宅的吉利之兆,遂耗巨資興建規模宏大的住宅。宅院內原有“退圃園”“紅蝠山房”“藏書閣”等廳堂樓閣、花園天井數十個。樓下屋角有著古老的青黛色瓦片,翼角高高翹起,樓下的屋檐則平實一些。滿墻的爬山虎為房子平添了幾分韻味,枯藤像歲月的痕跡,碧綠的葉子則顯示出老房子仍有的生機。
原先,這條小巷名叫親營巷。后來,一批像王文韶一樣的文人墨客住進了親營巷,他們就給這條巷子重新起了清吟巷的名字。這就是文學的魅力—當初正是清吟巷這個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小巷里住著的大多是老人與孩子。老人給孩子們講述著他們記憶中的小巷故事,老人與老人清閑地下著棋,邊下棋邊拉拉家常。孩子們快樂地玩耍著,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
文章到這里,也該結束了。那堵墻還映在我的腦海里,清吟巷也是如此。它經歷過的,是曲折,是故事,是恬淡……清吟巷,你是一堵墻。
那堵墻作文2
教育的內容每一天都是新的,教育行為每天都面臨著挑戰,因此,盡管我們在工作中盡心盡責,盡管我們對許多教育行為進行過精心的預設,但錯誤和過失也在所難免,當我們遭遇失敗時,如何轉敗為勝,為何把握好失敗向成功轉化的契機,也是對我們教育能力的一個重要考量。
他上課總是不肯發言,即使給他發言機會,他的聲音也小的像蚊子哼哼似的。為了讓每個學生口頭表達都完美無缺,我頻繁讓他發言。可是他根本不領我的情,每次厚厚的嘴唇還是如此艱難地啟動著,發出的聲音低得像一個幽靈,叫人捉摸不著。失望之余,我不覺發起了火:“你每次發言,聲音都像病貓哼似的,大家都像你這樣,老師還不去買助聽器!”說實話,我對他真的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以后的情況也不見好轉,他依舊不愿發言,直到點他的名字時,他才極不情愿地站起來,用只有他自己才能聽見的聲音嘟噥一陣。等他無可奈何“話”落去,我只能對他苦笑一番……一學期就這樣過去了。
再開學時,他竟然沒來報到,原來他偷偷轉到另一個班去了。當校長把這個意外的消息委婉地告訴我時,我驚呆了,好久才反應過來,我自認為對學生認真負責,自認為自己的教學水平也不錯,誰知……
我百思不得其解,便主動找他來,進行了一次傾心長談。他流淚了,他哭著說上次我對他發火后,班上有人用英文喊他“貓”,還對他學貓叫。我問他為什么不及時告訴我,他說不敢,害怕我熊他,天哪,我在學生的心中都成什么樣子了!我還一直自以為是,我感到汗顏,我向他道歉,而他哭得更兇了,我替他擦干眼淚,對他說:“老師那次對你發火是不對的,請原諒,謝謝你幫助老師改正缺點。你已經轉到別的班級了,老師沒機會再在你身上彌補過失了。我希望你以后變得開朗些,有什么心里話,要及時給現在的老師說,不要憋在心里。”聽了我的話,他不住地流淚,然后說:“老師,我不想離開了,我還要在你班上。”這時我反而勸他說:“學校領導的決定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改變的,人家班級的老師也把你編進名單了,現在就不要再考慮動了。你要永遠記住我對你課堂發言的.要求和期望!”他很激動,放開嗓子,答應了我:“老師,我向你保證!”他的聲音從來沒有這么大,他的聲音終于大了起來。
這件事使我想到,我雖然失去了一位學生,但所幸的是,我并沒有失去一位學生對我的信任和尊敬。他雖然已經不能如愿重新回到我的班級,但他遠離的心靈最終還是回歸到我的身邊——他聽我的話,提高了他的聲音。他在不在我的班級,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努力最終改變了一個人。
教育是一門藝術,但似乎又不是一門藝術。在這件事上,我的教育也許是失敗的,也許是成功的。失敗與成功,有時是一步之遙,一墻之隔。關鍵是我們有了失敗之后,是否有決心碰觸失敗這堵墻,能否有能力推倒這堵墻,然后走向成功。
那堵墻作文3
終于放學了,木木與靜遠一起回家。她們踏上了樓梯。突然,腳步在經過三樓時停住了,木木指著角落問:“這是什么?”靜遠誰之看去:“一堵墻呀!怎么了?”木木走過去;“我在想這里為啥會有孤零零的一堵墻?”
墻呈暗灰色,與只有小學三年級的她們一般高,三指厚的墻,隔出了一個小小的空間。伸手摸摸,墻面很粗糙,生生咯痛了她們細嫩的小手,往墻后望去,里面除了一個破碎的玻璃花瓶,什么也沒有。
“難道這里是準備來修廁所?”墻后空間的大小的確夠一個廁所的大小。“不對!不對!這里應該是個儲藏室才對。”木木反駁了靜遠的'猜想,心想:“我可不可以把自己的小玩具藏到這里來?”“才不是呢!也許是用來安電話亭的!”“應該是準備建一個密室的!”……吵吵嚷嚷中,那堵墻已無聲無息的進駐她們的心。
墻,依賴
“準備!”木木扯著嗓子喊道,“我數三聲就開始找你了!”木木閉上眼睛,“一,二,三!”睜眼,便樓上樓下到處竄著尋找靜遠。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木木納悶了——怎么找不著呢?五分鐘到!靜遠神奇地從三樓鉆了出來,嚇了木木一跳:“靜遠,你躲到哪去了?我到處找不到你!”“呵呵,”靜遠得意地笑,“你輸了!我躲在廁所里的。”靜遠似乎認定了那堵墻是準備修廁所的。每每提起那堵墻,便是“廁所,廁所”。木木也只好默認了。于是,“廁所”便成為她們玩樂的場所。
她們會在那堵墻后躲貓貓,他們會一起在那堵墻后偷偷吃冰欺淋,吃零食,她們會一起在那堵墻后藏寶,他們會一起在那堵墻后躲避自家父母的“追殺”……漸漸的,她們變得那么那么依賴它。那堵墻,那堵粗糙毫無亮點的墻,似乎散發出不屬于它自己的光彩。
墻?已坼
轉眼間,時光悄悄溜走,已是她們小學畢業的年齡了。靜遠告訴木木,畢業后她就要搬家了,不能再做木木的鄰居了。木木一時寂寞,低下了頭,沉默了好久。“木木?”,靜遠見木木遲遲不出聲,擔心的叫了聲。“嗯。”木木有點沮喪的應道。“木木,以后我們還是好朋友,”靜遠安慰道。“恩~”木木笑著撲住靜遠:“我也是,我們要作一輩子的好朋友的!”“嗯!”兩人相視笑了。
后來靜遠如期搬家了。兩個小伙伴就這樣傻傻的分開了,竟忘了互相要電話號碼。木木靜靜呆在家里,腦海里老是跳出那是一幅幅與靜遠在那堵墻邊玩耍的畫面。那堵墻讓他她們成為了好朋友,那堵墻給他們帶來了兒時的歡樂。那堵灰灰的墻邊在他們的記憶里是那么的美麗.。
可是……那堵墻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木木跑去問媽媽:“媽媽,三樓那堵墻是拿來作什么用的?”“三樓哪來一堵墻?”母親一臉茫然,“就是角落里的那堵灰灰的矮矮的墻呀!”“什么呀!哪兒有?”木木極急了,把媽媽拉去三樓,向熟悉的地方指去:“就在哪兒呀!”“沒有呀!”木木不可思議地轉過頭,卻發現陪著她們成長三年的墻真的不見了!那兒被堆滿了陳舊的家具,唯有地上還隱約見著原來的痕跡。墻,已經被拆了,在她們畢業之后。
木木與靜遠從此失去了聯系,天各一方。“一輩子好朋友”的誓言便這樣擱淺了。偶爾木木會想起那堵墻。木木只好慶幸那堵墻仍活在自己的記憶里。否則,是不是多年的友誼也要就此分散了呢?
那堵墻,從此封印在木木的記憶深處,輕輕珍藏起來。
那堵墻作文4
【作文題目】
人的一生中,哪些東西可以丟?哪些東西不能丟?
丟,有時會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丟,有時又會讓人暢快促人前行。
丟,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獲得......
請以“丟”為題寫一篇文章。
【滿分作文】
朋友帶給我的幸福,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像我這樣一個孤僻的人,是無法融入集體的。我只默默地嵌在教室的墻角,沒有同桌。當下課時同學之間談天說地,唯有我靜靜地等待下一節課上課鈴的響起。沒有一個人和我交談,我也從不主動去找任何人,只是我一個。我不知道如何去與同學主動交流,更不明白找同學干什么。我感覺自己與集體,總有一道翻不過的心墻,一直阻擋著我,是我失去前進的路。
一日又一日的孤獨已成為我學校生活的主旋律。當老師提出“有困難找同學”一類的學習建議時,我不只一次告訴自己:又是一句空話。但是,正是這條建議,擊落心墻的第一塊磚。
“怎么辦,怎么辦,下節課就要考試,還有一種類型題不會,老師強調這種類型可是考試重點”。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算了,實在不行就問下同學,正好數學課代表在”。我懷著一種特別糾結的心理走過去,一直嘀咕“我要怎么問這種題,怎么開口說,萬一要被嫌棄多尷尬呀······”“有事嗎?”還沒回過神來,課代表就先開口了,干脆硬著頭皮接了一句:“哦·····呢······問你這個題”說著并用手指出。結果出乎意料,課代表不僅不嫌我麻煩,還耐心地一遍又一遍講解。“那個怎么求?為什么得出這步?從哪里看出來這個······”對于我的一個個小兒科,課代表一一解決。問完題,我莫名地有一種輕松感,“其實上學有同學也不錯么!”心墻也被我拆除了一半,起碼可以探出頭,與外界溝通。
盡管我比以前開朗多了,但還是被孤獨的學校生活拖垮。那是星期五的下午,正好沒主課,請個假也沒關系,我就請病假帶偷懶。
下午3點多了,“估計同學們開始上課了,班主任又在后門窗戶監視誰說話”,可我,在家悠閑地享受“病假”時光,看看電視,敲擊下鍵盤,那叫個愜意。標準的'4:10分,正是下課之際,“嘀嘀”一條短信從天而降,一看是我的“冤家”,心想“死孩子,不好好上課發什么短信”:老亢啊,病了哇,沒事吧,在家好好休息的,我會替全班同學想你的”,這條沒看完,緊接著又一條,也是慰問。當時美得呀,我平時不愛與人交流,哪里有什么“死黨”可言,不過一條條短信,說明同學還記得我么,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疏遠,不一會兒,電話響了“你怎么沒來,沒事吧你,告訴你,你是沒來,今天下午可好玩了······”
那一刻,我才真正認識到有朋友的可貴和朋友所帶來的幸福,我的心墻被這種幸福推到,讓我們打開心扉,面對繽紛的世界。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地球的南北兩個極點,而是明明已經面對面,卻被無形的墻阻礙,使彼此如同陌路人,當自己試著沖破心底的那堵墻,你會發現,多姿多彩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美妙,自己,只不過是每天獨自胡思亂想的井底之蛙!
那堵墻作文5
舅舅家和姥姥家隔了一堵墻。
姥爺走后,姥姥便多了一個習慣,每天忙完之后,就拿個小凳,坐在小院里,時而望著墻邊的石榴樹發呆,時而聽著墻那邊傳來的歡聲笑語而失神。
姥姥怎么了?僅一墻之隔,為什么不過去呢?
“傻孩子,我哪有那么多時間呢?那么多營生都等著我去忙活呢,你過去耍吧!”說著,便拿起小凳回了屋。“是嗎?”望著那堵磚墻,我陷入了沉思,“僅僅是因為營生多嗎?”
舅媽來了,讓姥姥過去玩。“哎呀,我老了,哪會耍,你們耍就行了。”姥姥嘴上推辭著,臉上的神情卻比剛才多了份欣慰,少了份失落,眼睛里滿滿的全都是笑意。
經不住舅媽一再懇求,姥姥終于坐到了舅舅家的旋轉椅上,正對著炕上打鬧的我們。姥姥先是靜靜地看著,而后小心翼翼地轉動著坐椅。我朝姥姥看去,竟一時失了神——這是怎樣的一種神情啊,似孩童一般,有局促,有迷茫,有滿足,那上揚的`嘴角,流露著滿足和喜悅。
我明白了,姥姥獨自一人在高墻另一邊的小院里,是多么孤獨和寂寞啊!
記憶如潮水般涌來,依稀記得很多年前,姥姥和舅舅是住在一起的,舅舅的家就是姥姥的家,姥姥住前屋,舅舅住后屋。那時的姥姥,忙前忙后,從屋的這頭走到那頭,撂下笤帚拾起锨,仿佛一刻也不閑著,嘴角卻一直是上揚的。
姥爺去世后,姥姥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再也看不到姥姥的笑容,更聽不到姥姥的笑聲。姥姥的天井里,一下子寂靜下來。那堵高墻,把姥姥與外部世界隔開。我擔心著姥姥的身體,卻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當我再次來到姥姥家,感覺眼前豁然開朗,偌大的庭院變得更加寬敞了,明亮了,溫馨了。“姥姥,墻拆了!”我似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哪來,自己倒的,這樣方便多了呢。”姥姥笑著走了出來。邊說邊打量著那只剩下一小截的紅磚墻。順著姥姥的目光,我打量起來,真的,進進出出,只需將腳一邁,連大門都省得走了。
“姥姥,怕時間一長,咱家大門都要抗議了。”
“哈哈哈——”笑聲回蕩在庭院上空。
果不其然,從那以后,舅舅、舅媽、弟弟每次到姥姥這邊來,都要加上一句:“嘿,你還別說,沒了這堵墻,可真是方便了。”而后,大家就聚在一起嘮嘮家常,其樂融融。
后來,我從媽媽那里得到了真相:墻,并不是自己倒的。牢固的磚墻哪會自己倒呢?舅舅想要拆掉墻,姥姥不同意,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一會說這樣不好,一會又說會砸著東西,舅舅打量了一下姥姥的小院,目光落在墻邊的石榴樹上,那是姥爺生前親手栽種的,舅舅有辦法了。
趁著姥姥到二姨家的工夫,舅舅謹慎地拆除那堵墻,“轟隆”一聲,墻從姥姥那面直倒向舅舅那面,偌大的院子里,沒有一絲一毫的損壞,那墻邊的石榴樹,似乎也在高興地打量遠處的藍天白云呢!
拆掉那堵磚墻,連空氣中都散發著濃濃的親情味。
那堵墻作文6
感覺自己像一頭困獸,在這個喧鬧的世界里沒有存在的意義,無助地抬起頭,四周都是冰冷的墻壁,好黑,好黑......
不知從何時起,受不了學校庸常的空氣,總想在人群中特立獨行一點兒。上學放學遇到不喜歡的老師就會繞道走,更多時候雙手插在兜里一個人走在那枝干上刻滿了名字的古桐樹下,目中無人地凝望著大地上的婆娑樹影發呆。偶爾抬頭聽聽那蒼老的蟬聲,讓陽光和風淋漓盡致地蓋在朦朧的臉上。爸媽說,我變了,老師說,我變了,朋友說,我變了。我,變了?
嗯,我變了,因為我給我的心房筑上了一堵墻,墻中的一切都奮力的向外張望著,張望著,卻可望而不可即。
又是庸庸碌碌的一天,沒什么特別的',手中仍拿著一張全是紅叉的試卷,呵,這是這個月的第幾次不及格,我已經記不得了,同桌拿著自己的試卷,正向他的姐妹們炫耀,我一直都無心管這些,轉過頭盯向了窗外,呵,已經是初秋了,陽光卻還沒有學會溫柔,光線穿透玻璃窗,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睛。“喂,老師叫你。”同桌沖著我喊到,“哦,馬上去。”我懶洋洋地答道,揉了揉眼睛,慢吞吞地從座位上站起,向辦公室走去。又是思想教育吧,我冷笑,不知道老師怎么都喜歡這樣。雙手依舊插在兜里,走進了辦公室。
班主任放下正在批改作業的筆,抬起頭來,對我說,“有時間嗎?聽同學們說你喜歡打籃球,我們較量下可以嗎?”“哦,可以。”我轉身,向操場走去,逃過又一節“政治課”,何樂而不為?
“嘿,球,接著!”班主任將球扔向我,然后脫去了西裝,來到戰斗場地。“一打一?”我習慣性地問了問,“嗯。”
一場史無前例的較量就開始了,我首先進攻,我熟練地運著球,尋找著攻破防守的時機,突然,我一個胯下運球,晃過了班主任,接著一個三大步將球高高拋起,當然,球進了。班主任”呵呵“地笑道,“該我了。防守好哦。”他拿過了球,老師三十多了,我想我應該可以防守下來的,,正想著,他開始進攻了。他左拍兩下右拍兩下,我緊盯著他,突然,他一個轉身,將我甩在后面,然后一個跳投,球準確無誤地落進了框中。唉,我嘆了口氣,同時驚訝于老師的球技。“發什么呆啊,繼續。”我挽起袖子,全力以赴地和老師大戰三百回合......
于是,在一個與眾不同的下午,我和老班經歷了一場與眾不同的比賽。夕陽西下,我們都累了,我坐在草坪上,喘著氣。班主任向我走來,說:“同學,你籃球技術確實不錯呢,但老師想對你說的是不要把自己封鎖起來,我時常看到你一個人站在那棵古梧桐樹下,你這一生還有很多值得你去做的事,就用你對籃球的熱情去對待其他任何一件事,好嗎?老師不想多說,相信你。走,回家了吧。”隨即轉過身,去拿衣服。
抬起頭,望著頭頂的天空,夕陽是那么的美,落日的余暉撒在了我的身上,對,那堵墻,該推倒了。我站起身來,和老師一起走向回家的路......
【那堵墻作文】相關文章:
那山那水作文03-14
天那的作文06-11
那把傘作文12-24
那扇門作文02-04
那老屋作文05-28
那田野作文02-29
那朵花作文02-26
那目光作文04-11
那沉默的聲音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