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1
今天,在輔導班課堂上,老師帶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只見老師拿了一個盛滿水的杯子和一杯回形針。老師神秘地說:“用幾個回形針能把杯子里的水溢出來?杯子里的水到底會溢出來嗎?”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就炸開了鍋。我想肯定會溢出來吧,至于放多少個,應該放60個足夠了吧。
實驗開始了。老師說:“我們先一個一個放。”只見老師將回形針放入杯子里,水里冒起了泡泡。回形針像一個潛水員一樣,一頭扎進了水里。就這樣,一連放了10個,水也沒有溢出來。然后,我們又開始兩個兩個放,水還是沒有溢出來。我想:要不一次放10個試試?我向老師要了10個回形針,小心翼翼地放入杯中。這時,水高過了杯子,可還是沒有溢出來。老師說:“這樣吧,我把所有的回形針都放入水中,你們看看水會不會溢出來?”我想:那是肯定會溢出來的。
老師把所有的回形針放入杯子里,水依然沒有溢出來。這是為什么呢?
哦!原來是這樣的:水的表面存在張力。雖然水已經達到了杯子口,但是由于表面張力的原因,水面可以呈現(xiàn)弧形的存在。
杯子看似滿了,卻能容下這100枚回形針,真是神奇。不由得讓我想到,我們就好像這個杯子,學習就好似往里面注水,加回形針。看似滿了,實則沒滿,學無止境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2
我漫步在鄉(xiāng)間的田野,看到各式各樣的鵝卵石,真的是五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想到科學老師布置的假日作業(yè):尋找身邊的科學。于是,我就想:鵝卵石為什么這么光滑呢?我一定要解開這個謎底!
于是,我急忙回到家,查找了一下相關資料,弄清了一些基本的情況,但有些還是不明白。為了把謎底徹底解開,第二天,我又去問了科學李老師,李老師說:“鵝卵石之所以光滑是因為被流動的水不斷沖刷,慢慢才變光滑的。”聽了李老師的話,我恍然大悟,覺得大自然真的非常神奇。除此之外,老師還給我們講了鐘乳石的變化過程,這更令我對大自然心生敬佩,對科學也充滿了好奇。
回了家我腦子里還在想關于鐘乳石的問題,并突發(fā)奇想,做一個關于鐘乳石的小實驗。我和媽媽就去超市買了實驗所需要的材料:曲別針、燒杯、蘇打晶體等,到了家我按照想了一個星期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1、分別向兩只燒杯中注入半杯蒸餾水,然后逐漸倒入盡可能多的蘇打晶體。2、將繩子打一個結,并將其放在溶液中浸泡。把碟子放在兩個燒杯中間,用曲別針把線繩固定。一步步完成,好啦!大功告成,只等結果了。過了大概4天,我去看實驗結果,太好了,成功了!在小碟里結了很多鹽晶,非常神奇!我迫不及待的`想在科學報告廳展示給同學們看。很快我也如愿以償?shù)恼故玖宋业膶嶒灒⑶耀@得了科學李老師的認可。
通過這次的科學小實驗,我體會到科學的神奇和大自然萬物的奧妙!也讓我學到只要不放棄,一定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和夢想!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3
今天周日,我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小桔燈”學校上課,因為孔孔老師說過,今天上課我們要做實驗。
上課了,孔孔老師說:“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們要做實驗,就是用紙杯來煮蛋,你們相信嗎?”大家都很疑惑,只見孔孔老師準備好了紙杯、酒精燈、鵪鶉、蛋鐵架子。我心里想,用紙杯來煮蛋,鵪鶉蛋能吃嗎?
實驗開始了,孔孔老師首先把水倒進紙杯里,接著把鵪鶉蛋放入水中,然后把酒精燈點燃,放在架子下面,最后把紙杯放在了架子的上面。過了一會兒,我們來近距離地觀察那個紙杯,就發(fā)現(xiàn)紙杯上面冒出來了縷縷的白煙,而且酒精燈的火苗就像一只紅色的蝴蝶在杯底飛來飛去,可是紙杯竟然毫發(fā)無損,真是神奇!
過了十幾分鐘,孔孔老師說:“嗯,差不多了,估計鵪鶉蛋應該熟了。”老師把紙杯拿下來,把里邊的水倒掉,拿出了一顆鵪鶉蛋,她輕輕地在桌角磕了一顆,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殼給剝下來。我看到露出來了白白的蛋清,蛋清就像一顆白色大珍珠,又像一個白色的大氣球,真是好看。為了驗證鵪鶉蛋到底有沒有熟透,孔孔老師又把鵪鶉蛋給掰開來,露出了黃黃的蛋黃。“鵪鶉蛋熟了。”全班都興奮地喊了出來。
看到實驗這么成功,我心里真是非常的快樂,最后我還嘗了嘗鵪鶉蛋,味道挺好的。這一堂課,不僅讓我快樂,還學習了知識。這個實驗真是太有趣了。
孔孔老師評語:實驗過程敘述得生動具體,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點。小作者注意觀察具體事物,并展開合適的'想象,這是本文的成功之處。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4
今天早上,同學們懷著喜悅的心情,不約而同地早早地來到學校。你知道我們今天為什么這么開心嗎?因為黃老師說今天要給我們做一個實驗,實驗叫“雞蛋浮起來了!”。
我們走進教室著急地等待著,不一會兒,就聽到同學們異口同聲說:“老師來了!”只見黃老師手里拿著做實驗用的材料:一杯清水、鹽耐雞蛋、透明的實驗杯,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
終于開始實驗了!黃老師淡定地先把清先水倒進透明的實驗杯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擱進水里,只見雞蛋沉下去了,一動也不動地貼在杯底;接著黃老師不慌不忙地舀了幾勺鹽放入水中,用玻璃棒輕輕攪拌了幾下,可是雞蛋還懶洋洋地躺在杯底,一點都沒有動彈。我們著急起來了,有不少人情不自禁地站了站起來,緊張地注視著雞蛋的`動靜,心都跳到嗓子眼了,黃老師似乎也緊張起來了,突然有一位同學大喊:“老師,再多加點鹽!”于是黃老師又往水杯里放了幾勺鹽,果不其然,雞蛋開始浮動了,周圍冒出了很多晶瑩的小水泡,它上下?lián)u擺,好像在歡快地跳舞。沒過多久,雞蛋又沉下去了,最后老師又放了幾勺鹽,然后我們看著雞蛋在慢慢地舞蹈著、浮動著……看到了希望,同學們開心地歡呼雀躍!
雞蛋終于浮起來了,這真是最有趣的一次實驗呢!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5
說到有趣的課,那就是我們上的那節(jié)實驗課了。實驗課既好玩,又能學到知識,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覺得它有趣。
在快上課之前,大家都很期待,期待什么呢?當然是期待要學什么。開始上課了,老師拿著許多東西,有蘋果、雞蛋、泡沫……最引我注意是的老師手里拿著像尺子一樣的東西。我問老師那是什么?她說等上課你就知道了。上課了,老師先給大家變了一個魔術:她把雞蛋放在一個裝滿水的水缸里,雞蛋沉了下去。而老師把雞蛋放在另一個水缸里時雞蛋卻浮了上來。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們齊聲問老師,老師說要等到下課才知道。
這節(jié)課上的內容是“浮與沉”。老師拿出了那個像尺子一樣的東西,告訴我們這是測力器,是由牛頓發(fā)明的,所以它的`單位叫做“N”(牛)。老師說潛水艇就是因為它排水和吸水的時候就會產生沉與浮。老師又拿了一個吸管串著一個什么東西,老師說這就是簡單的潛水艇,還說只要吸滿水就會下沉,排水的話則會上浮。老師還告訴我們哪些會上浮,哪些會下沉。就這樣一節(jié)課結束了。那開始那個魔術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水太稀了,老師把水里撒了點鹽,水就變濃了,雞蛋就掉不下去了。
實驗課真有趣,既有意思,又能學到知識,真想再上一節(jié)這樣的課啊!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6
“哇,真的浮起來了!”房間里傳出我的驚叫聲!原來,是我在做科學實驗呢。
這天一回到家,我迅速找來一袋鹽、一個燒杯、一壺水、一顆雞蛋等材料工具。材料備齊后,我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實驗——一開始,我把水灌進了燒杯里,然后,捏起一枚雞蛋,小心翼翼地放進水里,以免把水濺出來。很快,雞蛋便“垂頭喪氣”地沉到了杯底。我想:小樣兒,待會兒我就讓你心服口服地浮上去。
之后,我就用塑料勺兜了一點兒鹽,撒在燒杯里……但雞蛋給我的反應是紋絲不動!我疑惑起來:咦?怎么回事?怎么一點兒沒有反應都沒有?會不會是加的鹽太少了?于是,我又撒了半勺鹽。撒完,我俯下身子,目不轉睛地盯著雞蛋。它卻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嘟著嘴窩在杯里,就是不肯出來“透透氣”。
“唉——”我重重地嘆了口氣,想要放棄這個實驗,改做別的了。當我正在收拾鹽袋的時候,無意間瞥到了這樣一幕:雞蛋抖了一下,呈水平的樣子。緊接著,它往上升了一小段距離!我放下了鹽袋——信心回歸!
我二話不說,兜了一大勺鹽,慢慢放入水中,還特意攪拌了一下。燒杯里的水頓時變得渾濁了,跟之前大不一樣!我注視著雞蛋——果然,雞蛋妥協(xié)了,吊了一個頭,上升了大概三厘米左右。此時,我的.心仿佛從低谷被拉到了高空……我激動極了,情不自禁地有點兒洋洋得意!
我又加了一小勺鹽,終于,雞蛋徹底學乖了,半個身子露出了水面。我欣喜若狂地驚叫道:“哇!真的浮起來了!”然后,我迅速拿來紙筆,專心致志地做起了實驗報告!哦,我懂了: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其他的全都是“宋江的軍師——無用”!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啊!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7
在生活中,我們都少不了和別人一起開展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覺得難忘,因為有別人在幫助我們,我們才覺得更有趣。
那是一次和朋友一起做實驗。老師布置了我們一個特殊的作業(yè)——做實驗,需要水、盆、蠟燭,讓我們把蠟燭立在水里,再點燃蠟燭,等蠟燭然到水里時滅了沒有。
一放學,我就在思考:蠟燭到底會不會滅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立刻買好了材料,還叫上了我的.一個朋友,他十分熱愛科學,一聽到便迫不及待地行動了起來。
在實驗中,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怎樣讓蠟燭立在水里呢?這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可就在我們迷惑的時候,聰明的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蠟油滴在盆子里再把蠟燭粘上去不就可以了嗎?對呀!我怎么沒想到,于是我按著他的方法做,他來粘好、穩(wěn)定蠟燭、我來注水,最后點火。明亮的火苗燃燒著蠟燭,蠟燭越燃越短,漸漸地快接近水面了,我們屏息凝視、目不轉睛地盯著火苗,已經低于水面了,可火苗沒有滅,在顫動,好像在高興地跳著舞,我們看見在火苗的外圍形成了一個保護膜,保護著火苗,不讓水流進來,他陷入了沉思:為什么在火苗外形成了一層膜呢?突然他似乎領悟了睡眠,說:“是因為蠟燭遇到火溶化了,但遇到水又凝固了,所以形成了一層膜。”原來是這樣。第二天,我的實驗結論得到了滿分,這次多虧了他,我才能成功。
朋友是自己不可缺少的,有了他們,做任何事都會有趣,留下的印象才更加深刻。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8
今天早上,老師拿出了一個小瓶子,神秘地說:“大家猜一下這是什么?”大家不約而同地回答:“是麻汁瓶。”“我想讓它變干凈了,誰有辦法?”老師問道。這不,話剛落音,臺下就紛紛舉起了手,“用水沖!”“不,用刷子刷。”“用布擦。”“用餐洗凈”……同學們搶著回答道。“不行。”老師發(fā)話了:“用水沖,沖不干凈,還浪費水,用刷子和布擦會很黏,用餐洗凈的話,會有化學殘留。”“那用什么呢?”同學們問。于是臺下陷入了沉默之中……
“我只用大米和水就可以。”老師突然間發(fā)話了。“不可能!”“怎么可能啊!”臺下又交頭接耳地議論了起來。“信不信咱們試試不就知道啦!”老師一邊說著,一邊從包里拿出大米,打開蓋子,小心翼翼地把大米放入瓶子里,接著找了一位同學借了一些水,倒入里邊,擰上蓋子,說:“現(xiàn)在你們從心里默數(shù),大約十秒,你們就喊停。”說完老師就使勁地搖晃瓶子,大約十秒之后,同學們緊張地屏住呼吸,十幾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老師手中的瓶子。果然,瓶子變干凈了許多,老師又把剛才的'動作重復了一次,這次瓶子徹底干凈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啊,大米有棱角,和瓶子撞擊的時候會產生摩擦力,而這種摩擦可以清洗瓶子上的臟東西,而且大米含有淀粉,淀粉也有清洗作用,所以用大米就可以刷干凈瓶子。
世界上有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我們只要動手試一試,就沒有解不開的謎團。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9
今天下午,張老師神秘兮兮地走過來,對我們說:“我家有一對碗,它們被施了魔法,決定一生一世也不分開了。”張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就議論開來,有的說:“張老師只是編了一個笑話吧。”有的不假思索說:“根本不可能。”老師說:“那么我讓你們親眼見證這神奇的'時刻吧!”
張老師拿出她那對碗,只見兩個碗中間夾著一張浸濕著的報紙,老師的一只手摳著一只碗的碗底,另一個碗老師的手根本沒有碰到,居然也跟著被提起來。同學們看了,臉上充滿了驚訝。有點說:“可能有水把它們粘住了吧!”有的說
可能是熱脹冷縮!“
張老師說:”我來為你們演示一遍實驗的過程!“張老師端出來一對碗,里面裝滿熱水。張老師把熱水快速倒掉,用浸濕了的紙蓋上去,又把兩只碗嚴絲地扣在一起。過了幾分鐘,碗底變得冰涼。老師拿著這對碗,怎么也拉不開。就叫了兩個男同學,讓他們把碗分開,他們兩個費了九牛二虎才勉強打開。我不禁心想:”究竟是什么力量讓它們緊緊扣在一起的呢?
張老師對我們說:“加入熱水又倒掉的碗里充滿了水蒸氣,而空氣被排出,這是再使它密閉而冷卻,水蒸氣就凝結成水,碗里氣壓下降。于是大氣壓力就將兩個碗緊緊扣在一起。”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大氣壓力的作用呀!看來大自然了有太多奧妙,等待我們去探索、發(fā)現(xiàn)。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10
“丁零零——丁零零——”上課了,沈老師走進教室,只見她拿了一個袋子,笑瞇瞇地對我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實驗,實驗的名字叫做大氣壓實驗。這個實驗很簡單,需要的材料有水、玻璃杯、紙。”我們聽了,高興極了。
第一次實驗開始了。沈老師先拿出玻璃杯,往杯里倒?jié)M水,再拿出一張紙,把瓶口蓋住,然后說:“如果我把瓶口朝下,會有什么情況發(fā)生呢?”張宇陽、馮啟凡、陳恬三個人都說水不會流下來。沈老師一笑,把瓶口朝下,水全部流了下來。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沈老師做了個手腳,把紙挪了挪位置,空氣進入了瓶內,空氣中含有大氣壓,大氣壓把水往下推,水就會流下來了。
我們又做了一次實驗,沈老師還是先拿出玻璃杯,往杯里倒?jié)M水,再用紙蓋住瓶口,把瓶口朝下,水竟然沒有流下來?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沈老師告訴我們:“水不會流下來是因為大氣壓把紙緊緊地壓住了,紙不會掉下來,水也不會流出來了。”我們成功了!
第三次實驗開始了。沈老師問我們:“誰想來做這次實驗?”顧哲豐自高奮勇地舉起了手。沈老師請了他,同時,顧哲豐心里肯定非常緊張,但她還是說了一聲:“倒就倒吧!”于是,沈老師開始做實驗了。只聽見水“嘩”地一聲流了下來,把顧哲豐淋成了個“落湯雞”。原來這次還是沈老師使壞,她故意把紙移動了一下,誰叫顧哲豐說倒就倒吧呢?教室里的同學哄堂大笑。
第四次實驗開始了。這次沈老師只在杯中倒了半杯水,再用紙蓋住瓶口,把杯口朝下,水又“嘩”地一聲流了出來,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杯中只有半杯水時,杯子里有空氣,外面的.大氣壓不能壓住紙頭,水自然就會流下來了。
通過這次實驗,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啊!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11
今天,我閑來無事,便拿起百科全書,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一行字映入我的眼簾:螞蟻懼怕樟腦球所發(fā)出的氣味。咦?是這樣的嗎?我不記得做過類似于此的實驗,也就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正確的。“實踐出真知。”我不自己試一試,怎么會知道呢?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出一個樟腦球,下樓做實驗去了。
我來到一塊空地上,找到一只正在前進的螞蟻,用樟腦球在他面前畫了一條線。螞蟻正在前進,忽然嗅到了樟腦球的氣味,便猛地停了下來。顯然,這只螞蟻是“聰明人”,因為它并沒有急于要沖過那條線,而是慢慢的搖晃著它那細小的觸角,慢慢的探著線,順著線走。不一會兒,就繞過了那條線,然后溜之大吉。
嗬!這只螞蟻挺聰明的呀!為了繼續(xù)試驗,我又找了一只螞蟻,在它周圍畫了一個圈,把螞蟻圍了起來。
這只螞蟻跟上一只不太一樣,它聞到樟腦球的氣味時,并沒有用觸角探“線”的盡頭,而是十分慌張的吵幾個方向撞過去,然后又像挨著彈簧了似的'再被“反彈”了回來。這樣反復了幾次之后,這螞蟻好像突然開了竅,開始像上一只螞蟻一樣尋找“線”的盡頭。找啊,找啊,螞蟻還在,找我卻有點不耐煩了。于是又用樟腦球把螞蟻所在的長方形劃去一半。這下,圈更小了。螞蟻開始慌了。失去了原來的耐心,又開始朝四面八方撲過去。我又一次地把圈畫小,全只有小拇指甲蓋那么大了,螞蟻的身邊都散發(fā)著樟腦球的氣味,終于,螞蟻不動了。
這次試驗讓我懂得了一個知識:螞蟻懼怕樟腦球所發(fā)出的氣味。也讓我對“實踐出真知”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12
上課了,趙老師面帶微笑地對我們說:“我來做一次有趣的實驗。”說著他把實驗架放在講臺上。實驗架上架著一口紙禍,鍋底下放著酒精燈。趙老師說:“誰能用紙鍋燒開一鍋水?”同學們興致勃勃,爭先恐后地舉起手來。 老師叫了王巍上去燒。王巍走到實驗架前,劃著一恨火柴,就點酒精燈。霎時間,沒放水的.紙鍋被燒著了。同學們哈哈大笑。“家里全用鐵鍋、鋁鍋燒水,但是今天咱們用紙鍋燒水。”趙老師笑著,指了指那個紙鍋,“紙碰到水就會濕,紙碰到火就會燃燒。那你們看我怎么用紙鍋燒水。”說完,他又拿了一口紙鍋放在架子,端起盆,小心地往紙鍋里倒了一點水,然后,點燃了酒精燈。教室里安靜極了,同學們睜大眼睛盯著那口紙鍋。 藍色的火苗一竄一竄地舔著鍋底,好像定要把鍋燒穿似的。過了一會兒,趙吳星突然喊起來:“冒煙了!冒煙了!”有的同學說:“鍋又著了。”趙老師糾正說:“那不是煙,是水蒸汽。”過了一會兒.水汽越來越大。老師說:’幣水熱了,大家來摸一摸。”
我走過去摸了摸說:‘哎呀,真燙呀!” 愛動腦筋的沈曉楠間趙老師:“紙沾了水為什么沒濕?紙碰到火為什么沒著?”趙老師面帶微笑地說:“酒精燈點燃,火燒紙鍋,熱經紙傳給水,水將熱量吸收,所以紙鍋不會濕,也不會著。”同學們恍然大悟,異口同聲地說:“噢,原來是這么回事啊!”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13
星期四下午的科學課上,老師帶我們做了一次水結冰的實驗。
老師事先在試管里裝了三分之一的水,把溫度計用橡皮泥固定,再用這團橡皮泥堵住試管口。調好溫度計的位置,既不碰到試管內壁,也不碰到試管底部,又能看見沒有結冰前水的溫度。老師還準備了一盆碎冰,一包食用鹽。在昨天放學時提醒每個同學帶一塊新毛巾做實驗時備用。
實驗開始了。組長到講臺前領取實驗用品,每組同學仔細看溫度計的紅色液柱,讀出結冰前水的溫度并記錄下來。每個小組成員拿出帶來的毛巾,兩塊疊成方形,放在燒杯底下,其他四塊毛巾圍在燒杯四周,并用繩子綁住。老師按照準備的快慢,分別給每組的燒杯里裝入碎冰,組長小心地扶住裝有水的試管,等燒杯里裝滿碎冰,試管不會傾斜的時候松手。
大家眼睛盯著溫度計的紅色液柱。啊,溫度降得真快!過了三分鐘,溫度接近0攝氏度了。老師在溫度還比較高一點的.小組的燒杯里,加了一點食鹽。五分鐘過去了,有小組喊:“0攝氏度啦!”就有同學小聲地說:“他們組最快,試管里的水肯定開始結冰啦!”為了驗證,那個小組把試管從碎冰中拉上來,一看,試管周圍真有一層薄薄的冰。后來,又過了幾分鐘,五個小組的組長都讀出比0攝氏度低的溫度。老師讓組長把試管從碎冰里拿出來,大家看見試管里都有一層冰。
實驗結束啦,我們發(fā)現(xiàn):水在零攝氏度時開始結冰!老師讓大家討論:“今天是大晴天,室外溫度有20攝氏度左右,我們做水結冰的實驗為什么能這么順利?”通過討論,我明白了:用橡皮泥堵住試管口、用干毛巾圍住裝碎冰的燒杯能減少周圍環(huán)境對實驗的干擾,在碎冰里加入食鹽能讓冰更冰(降低溫度)。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14
星期二,我們班在綜合實踐課上做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名叫“硬幣是怎樣浮起的”。當老師提出這個問題時,迷惑了全班同學。
于是,老師爽朗的拿出了一個燒杯和數(shù)枚硬幣。把礦泉水倒入燒杯中,直到滿得要溢出為止。老師舉起了一枚硬幣,幽默地說:“誰要是讓這枚硬幣浮在水面上,這枚硬幣就歸誰。誰愿意來嘗試?”全班同學都躍躍欲試。老師叫我上去給大家示范,我胸有成竹,大步走向講臺,從籃子里挑了一枚較輕的硬幣,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可是硬幣就是不聽使喚,“撲通”一聲就沉入了水底。這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我面紅耳赤的回到了座位上,觀察其他同學的示范及做法。
在此之后,沒有一位同學成功地將硬幣浮在水面上,還有同學把一元錢丟進了水中,真是見錢眼開。我不由得大吃一驚,燒杯里竟然放滿了硬幣,一角的、五角的`、一元的,都有。不計其數(shù)。像許愿池似的,一個個硬幣在水中閃閃發(fā)亮。
老師笑了笑,又變回了往常嚴肅的神情,對我們說:“硬幣有分合金制和鋁制的,鋁制的質量稍輕,密度也比水的密度小,更容易浮起。”
老是拿了一枚鋁制的一角硬幣,平穩(wěn)地放入水中,硬幣果然浮了起來。
這次的實驗,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實驗,而帶給我的收獲不止一份,真是一舉兩得!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15
今天下午有一節(jié)科學課。要知道,我們男同學最喜歡老師給我們玩一些科學游戲,這樣我們就可以輕輕松松掌握科學知識。不知道今天的課上有沒有新“花樣”?
終于等到王老師笑瞇瞇地走進教室里,可見她的手上并沒帶什么大件小件的實驗用品,我心里不禁有點失望。這時她發(fā)話了:“今天上課前我先給大家變個魔術――直尺吸紙片。”怎么可能!這兩樣東西我們最熟悉不過了,怎么沒發(fā)現(xiàn)過這種現(xiàn)象?只見她把一張紙撕成許多小碎片,接著又讓一組同學上講臺觀察,然后她把塑料直尺在自己頭發(fā)上摩擦了幾下后,慢慢地靠近小紙片。很奇怪,剛才還好好躺在臺上的小紙片,直尺一靠近就像警覺的兔子發(fā)現(xiàn)了天敵,突然直立起來,隨即牢牢地吸在了直尺上。圍觀的同學都驚呼“不可思議”。臺下的'同學聽見了,“呼啦”一下子擁上講臺,爭相目睹這所謂的“奇跡”。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許多同學也不含糊,立馬自己動起手來做這個實驗。王老師好不容易才讓大家安靜下來,見我們意猶未盡,便問道:“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小明立刻站起來回答說:“直尺與頭發(fā)摩擦產生靜電,所以能夠吸起紙片。”“說得對!”老師點點頭,“其實靜電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有時候你不小心碰到金屬物,甚至人的皮膚,也會感到一陣發(fā)麻,那肯定是靜電在搗鬼!”
下課了,我們幾個同學還在談論靜電現(xiàn)象。小剛吹牛說他是金剛之軀可以免遭靜電的襲擊。可話音未落,他的手剛碰到鐵欄桿上便“哎喲”一聲,并喊道“靜電”。小寶不無打趣地說:“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還是什么‘金剛’?”大家伙兒笑成一團。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相關文章: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03-05
(經典)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10-21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6-27
一次有趣的實驗04-08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精品)02-16
【優(yōu)】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2-11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熱門]01-05
一次有趣的小實驗作文03-27
【合集】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