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戲曲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戲曲作文 篇1
說起戲曲,我相信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輩們最熟悉了,像最著名的京劇,粵劇,閩南劇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最常見也是最喜愛的。京劇的變臉這門學問,直到現在人們也仍是百看不厭,十分喜愛,即使是年輕輩的`青年們也會感到十分喜歡。
隨著時代的前進與發展,有很多人的“崇洋”風氣特別重,有的甚至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沒有什么精髓在內,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F如今,“韓流”這個流行語已經很常見,日韓的影響力漸漸遍及到全亞洲乃至世界?墒窍矚g歸喜歡,我們不能丟失自己的本質,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很大的學問,這樣的一種新奇藝術,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標志。可是有許多年輕人,根本沒有聽過戲曲,更別談什么戲曲的種類有多少種,哪些戲曲更讓人偏愛。在廣東這邊,很多老人家們平時飯后閑聊的時候都會哼幾句粵歌出來,每次去到公園時,聽見這樣的一個歡快的聲音,心里也感覺十分驕傲。在廣東雷州半島,有一種戲曲叫“雷劇”,別逢到什么重大日子時,許多表演“雷劇”的演員們都會去到各個地方為各地人們獻上一曲,特別是老人家聽了更是十分歡樂。
戲曲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愛護好這門偉大的藝術,將它繼承發揚。
戲曲作文 篇2
我家有兩個戲迷:一個是姥姥,一個是奶奶。就這樣兩個老戲迷就熏陶出了一個小戲迷。
我從小在奶奶花木蘭,穆桂英,包拯,的故事里徜徉;在常香玉,唐城,馬金鳳字正腔圓的豫劇中陶醉。姥姥不但愛聽戲,而且愛唱戲。經常是一開腔就是“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姥姥唱的激情滿懷,唱完再感慨的說:“如今的女子更是了不得,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啊!”小時候雖然我對這話懵懵懂懂,但姥姥的唱詞,我竟一字不差的記了下來。每每奶奶聽戲或是姥姥唱戲,我就哼啊,唱啊,慢慢地我竟然會唱了!
說來真事與戲曲有緣,我所上的小學正是藝術小學。學校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重視文化課,更希望我們能多才多藝!我們學校有好多課程,像舞蹈啊,器樂啊,創客啊,當然還有我喜愛的戲曲!在“戲曲進校園”活動中我們學校走在全市前列,被評為鄭州市“戲曲進校園”十佳示范學校”,學校多次邀請戲曲名家來我校表演指導,我們藝小的'孩子也深深的愛上了戲曲文化!
耳濡目染,現在我是既能隨口哼幾個戲曲名段,又能隨手畫幾個戲曲角色,談論起生旦凈末丑也是頭頭是道,戲曲讓我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和戲曲結了緣,從此愛不改變!
戲曲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中國也算是有名的,川菜的發祥地——四川。這個四川啊,不光有好吃的川菜,優美的景色,還有我們富有特色的川劇。
川劇的歷史,也算比較悠久了,據記載,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會館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種南北聲腔劇種也相繼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長期的發展衍變中,與四川方言土語、民風民俗、民間音樂、舞蹈、說唱曲藝、民歌小調的融合,逐漸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聲腔藝術,從而促進了四川地方戲曲劇種——川劇的發展。
要說川劇的種類,那可是多了。川劇有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和為五種聲腔伴奏的鑼鼓、嗩吶曲牌及琴、笛曲譜等音樂形式。川劇音樂博采眾長,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國戲曲各大聲腔體系的營養,與四川的地方語言、聲韻、音樂融匯結合,衍變形成為形式多樣、曲牌豐富、結構嚴謹、風格迥異的地方戲曲音樂。
先來說一說昆腔,昆腔多文人之作,詞白典雅,格律規嚴,演唱時特別講究字正腔圓,加之曲牌曲折,節奏緩慢;高腔是川劇中最重要的一種聲腔,它結合了四川方言、民間歌謠、勞動號子、發間說唱等形式。幾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聲腔音樂;川劇的胡琴腔是西皮、二黃二類聲腔的合稱,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小胡琴”,故統稱胡琴。正調二黃宜表現深沉、嚴肅、委婉和輕快的情緒,反二黃宜表現蒼涼、凄苦、悲憤的情緒,老調則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緒。川劇西皮腔與二黃腔的音樂性格相反,具有明朗、瀟灑、激越、簡練、流暢的品格……
川劇的種類太多了,實在介紹不過來。這些你可能都不太了解,但有一樣,你絕對看過,那就是我們四川川劇的變臉。那令人眼花繚亂的`臉譜,那種速度,那種神奇,讓人看一眼就能牢記在心。變臉的方法大體上分為三種,它們是“抹臉”、“吹臉”、“扯臉”。
抹臉,是演員將化妝油彩預先涂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在臉上一抹,便可以使臉成為另一種顏色;
吹臉,是演員將粉末狀的化妝品(金粉、墨粉、銀粉)放置在舞臺特定位置上的容器內或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類器皿中,到時閉眼、閉氣、用口一吹,便使臉色變色;
扯臉,是演員將畫在綢了上的若干張臉譜疊在一起蒙在臉上,每一張臉譜有一根特定的絲線,并固定在特定位置上。隨著表演的需要,在表演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的迅速扯下來。此法貴在巧妙、干凈、利落;
運氣變臉,是演員運用氣功的作用使劇中人物變臉;面具變臉,是演員根據實際需要,事先將不同的臉譜繪制在以木、紙、布、綢、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也就是臉殼來施以變幻。
另外,我們川劇中還有許多絕活,如吐火、藏刀、頂油燈……我們川劇還有許多有名的劇目,如《伍三拿虎》、《三娘教子》、《白蛇傳》……我喜歡川劇在于它那有趣的四川方言,令人百聽不厭。
怎么樣,現在你對川劇有一些了解了吧。戲曲,是我國的特色,在戲曲中,我們能夠學會許多東西,希望同學們能夠多聽一些戲曲,了解更多關于戲曲的東西。
戲曲作文 篇4
我的奶奶是個老戲迷,夏天的傍晚她經常帶我去水族館門口去聽戲,那里每天晚上都聚集著一些愛聽戲、愛唱戲的老人。
這天當我們又說說笑笑來到水族館門口時,唱戲的地方已經聚滿了人,我和奶奶好不容易擠了進去,戲曲早已開始,今天演唱的是一位老奶奶,她頭發花白,大概有60多歲。她唱的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花木蘭》,隨著悠揚的配樂聲響起,只見那位老奶奶拿起話筒開始唱了,她聲音清脆、洪亮,一點也看不出是位60多歲的老人。一曲唱完,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又一位奶奶上場了,她唱的是《對花槍》。雖然這些演唱的爺爺奶奶們都是業余愛好者,但他們憑著那股對戲曲的喜愛和熱情,還是贏得了臺下觀眾們的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在回去的路上,奶奶不停的跟我嘮叨著:“戲曲呀有很多種,像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北京的京劇,安徽的黃梅戲等等,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每一部戲里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里都在講做人的道理,聽戲呀不光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去聽,去聽戲里的故事和道理!边@時我才明白,原來,一個大字不識的奶奶懂得這么多的道理都是從戲曲里學來的呀。難怪老一輩的人都這么熱衷于這些戲曲呢。
從奶奶那里我了解了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也是我們的老祖先留下來的寶貝,我們年輕的一代要把它發揚光大!
【戲曲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戲曲的作文01-03
中國的戲曲作文10-13
我與戲曲作文10-29
戲曲大舞臺作文01-09
戲曲大舞臺的作文08-22
戲曲進校園作文03-14
戲曲大舞臺作文【精品】01-14
實用的戲曲作文400字12-04
實用的戲曲作文300字11-04
(精選)戲曲大舞臺作文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