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日習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節日習俗作文1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十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讓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歡迎。
節日習俗作文2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由于各地方經濟條件的'差別,祭掃的方式也會有所區別。
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也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可以培養人的勇敢精神,兒童也特別喜愛。
放風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節日習俗作文3
在春節到來之際,每一個地方都會過春節,由于地方不同,所以春節的習俗也不一樣,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天津的春節習俗。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
逛娘娘宮:臘月十五,年貨上市,以娘娘宮為中心的宮角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這兒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子到了這里,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則來“洗娃娃”的`。只要從娘娘宮栓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是節前必做的事情。
糖瓜祭灶: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里十二點祭灶王爺。待香燃盡后,請下灶王爺像,點火燒了,等到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灶王像,這又叫“灶王碼子”,年復一年。
吊錢兒:吊錢是用彩紙剪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損壞,否則一年都會不吉利。
“破五”正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菜板要剁響,讓鄰居聽見,以示正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身上,要除掉“小人”才行,初五晚上放炮,也有辟邪免災的意味。
以上這些就是天津的春節習俗,不知道大家都了解了嗎?
節日習俗作文4
隨著現在網絡的普及,現在的微商,網購等購物方式越來越流行。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因而有很過網店看中商機,在節日里搞各種促銷活動,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然而很多的節日習俗漸漸的被大家忽略了。
春節可以說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了。但關于春節的習俗有很多都被大家忽略了。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可以從農歷臘月二十三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
春節有很多習俗和講究。從臘月二十三就要開始忙了。要打掃房子,要把房子從里到外打掃的干干凈凈,迎接新年的到來。還要準備年貨,貼春聯,剪窗花,貼福字等等。大年三十的那一晚也是最重要的一晚。那天晚上大家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年夜飯也有很多講究,北方和南方的年夜飯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也是由于飲食飲食習慣的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樣的。讓在外奔波的家人能在這個時候團聚在一起,大家一起過年。吃完飯,大家要一起看春晚,包餃子,放鞭炮,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睡覺的.時候,大人會把錢放在小孩的枕頭底下,這叫做壓歲錢。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餃子。吃完餃子要去給親戚朋友拜年。過年的氣氛一直會持續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的晚上還可以去看花燈。
所以說春節不僅僅是個節日,更似一種情懷,它使在家的人團聚完滿;使在外的游子心念故鄉 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春節都不應該失去他本身的魅力,它不是一種為了過節而存在的一個節日,它是經過悠久的流傳,刻苦的沉淀,一直散發著屬于它的魅力。可以說它是默默無聞,但卻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中國人的節日,有理由讓我們將它繼續傳承。更有理由讓它傳揚光大!
節日習俗作文5
今天下午,我們在上作文課時,老師有告訴了我們一個令我們興奮不已的消息:我們要玩一個游戲。經過選擇,我們即將開展“賽龍舟”的游戲。
老師把男生,女生分為兩組,因為女生比男生少一個人,所以老師就派一個田徑隊的男生去了女生的隊,接著,老師講了游戲的要領:個子高的同學站在前面,按這樣的順序排列;前面同學要抱著后面同學的.腳,后面同學要把左手搭在前面同學的肩上。口令發出,兩隊一起向前跑跳,就像跑旱船,故名賽龍舟。游戲開始了,第一次因為大家都對游戲不太熟悉,所以五個人的隊伍不一會兒就散了。女生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很快便熟練地掌握了動作要領,能夠走上一小段路了,并且一遍比一遍做得好。可男生就不同了,老師總在男生那邊指導著男生做,調整他們的姿勢。例如張同賀,老師根據他的身高、力氣不斷地給他調整位置,讓他站在前面,他抱不動別人的腿;讓他站在中間,他又是提前撒手的,弄得整個隊都散了;最后讓他站在最后面,這是最省力氣的了。別說,他站在最后面還真合適。就這樣,男生隊也可以走到終點了。在最后的比賽中,女生贏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不過,我們的勝利和老師嘴里一邊喊著“一,二,一,二”,一邊用手打著拍子是密不可分的。
我想:多玩這樣的游戲不但能增強我們的毅力,還能鍛煉我們的動作協調能力。端午節是難忘的!
節日習俗作文6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那是可以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劃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點朱砂。
去年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地來到汨羅江邊,人還不多,我迅速找了個位子坐下。不一會兒,人們說三五成群地來到了江邊。
比賽開始了,來自浙江的龍舟飛速地向前劃去。一陣風吹來,浙江龍舟減速了,另一艘龍舟超過了他們。浙江隊員重新振作起來反超之后,得到了第一名。比賽結束后,他們唱起了《招魂曲》:
大夫大夫啊,聽我說喲,嘿嗬!
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萬里,
地不可下啊,下有九關八級,
東不可往啊,東有旋流無底,
南不可去啊,南有財狼狐貍,
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
北不可游啊,北有冰雪蓋地,
唯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
聽完這首《招魂曲》,手表里傳來媽媽的'聲音:“快回家包粽子!
我回到家,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學會了包粽子,先把粽葉卷成圓錐體狀,再往粽葉里放上糯米,然后用線捆起來,就做好了。媽媽把粽子放進大蒸鍋里蒸了起來。一陣香味飄了出來,啊!原來是粽子蒸好了。我抓起一個就開吃,外婆拿來一盒白糖,在我的粽子上撒了一些白糖,我咬了一口——真香!
就在這時,爸爸在一旁給我講了一個端午節的神話傳說故事《白蛇傳》。很久很久以前,白蛇修煉成仙。后來她變成一個美麗的姑娘——白娘子,她愛上了善良的許仙。端午節時,他們在一起喝了雄黃酒,白娘子現出了白蛇的原形,嚇死了許仙。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看龍舟比賽,可以吃到粽子,還可以聽到美麗的神話傳說故事。
節日習俗作文7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是忙的團團轉,因為春節的習俗很多,要準備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先來說說煙花吧,春節必不可少的,聽大人們說,過年的時候放炮,不僅是為了好看,更主要的是去掉一年的`晦氣,希望我們下一年有個好的開端,呵呵,我似懂非懂。
我們家早早就買來了這些東西,有長有短、有方有圓,看著那堆紅似火的鞭炮,真是惹人喜愛,禁不住就想伸手拿。一旁的母親趕緊提醒我:這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啊,都是易燃物品,里面全是炸藥,占上火就會爆炸,小孩子可不敢隨便拿著玩,大人放炮的時候你們在旁邊看著就行了。
可是母親我太想玩了,你就讓我玩一次嘛,或者給我一個小點的。
你這孩子,哪有女孩像你這樣愛玩炮呀,這樣吧,給你一盒“煙花棒”,用打火機點著,它就會呲出“點點星光”,你可以兩只手拿兩個,來回轉圈,可漂亮了,這個是比較安全的,要不你試一下。
好啊好啊,我歡呼著照著母親的話做去了,還真是的,呲出的火星果然像天空一閃一閃的星星,好美!
放炮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時間問題:你平時不管什么時候放都無所謂,但到了大年三十中午、晚上(也就是我們的除夕之夜)吃飯之前,還有天不亮起床之后(我們通俗的說法就是起五更)是必須要放炮的,而且家家比誰的響亮,那可是很有面子的哦。
其實放炮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由其是小孩,總是想盡各種辦法,比如把炮放到一個破碗下面,或者放到小水溝里,看炮把碗炸多高,看炮濺起的水花,都是挺有趣的事。
節日習俗作文8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午節。 “段”與“早”同義。又稱“小五”。五月是“正午”。而且因為中午是“陽辰”,所以五也稱“端陽”。 5月5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五也叫中午。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其他名稱,如:夏節、玉蘭節、少女節、天中節、地拉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到了,我乖乖地看著奶奶,我覺得簡單的餃子幫不了我這個天才。我不學會了解自己。誰知道,當我真正去包的時候,我明白做粽子是一門手藝,要把它包得漂亮結實不容易。
第四天下午,我跟著媽媽學做粽子。媽媽拿了一塊粽子,用手一卷,粽葉就變成了空心的圓錐形。跟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片粽葉,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是卷得不好,上下卷起來還是直筒。我看到了媽媽,指了指周圍。 “左手捏住粽葉的一個角,右手卷起粽葉的另一個角,底部收緊,頂部放松!痹趮寢尩闹笇,我卷起了粽葉。
接著,媽媽將筷子插入空心的錐形粽葉中,用勺子舀一些糯米,然后用筷子搖晃均勻,直到糯米被裹緊。我也把筷子插在粽葉里,放好的糯米。但是晃動筷子的時候,要么是粽葉斷了,要么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筷子的時候,輕一點,把粽子捏緊。你看——”媽媽一邊說一邊說。示范,我在聽和學習。哈哈!我包的粽子有點像。
最后一道工序是系繩子。只見媽媽用雙手捏著粽葉,將繩子在粽子尖角上纏了兩圈。繩子系好后,就裹上了一個漂亮的粽子。
吃著自己包的可愛粽子,開心極了。通過這次制作粽子,我學到了一個道理:要學一門手藝,就必須真誠、細心、持之以恒。
節日習俗作文9
廣州人過年有逛花街的習俗,所以年二十九我們全家人去天河體育中心逛花街。
一走進花市,遠遠地我就聞到了花的香味,花市里人山人海,大家臉上帶著笑容,好多人都是滿載而歸的,有的抱著一大盆蝴蝶蘭,有的扛著一大棵桃花,還有的手上拿著一大束劍蘭。有的小朋友手里還拿著各種各樣的玩具。
花市分成了三個部分,一部分是賣花的,一部分是賣吃的.,還有一部分是賣工藝品和玩具的。我們先逛了賣花的地方,這里各種各樣的花,多得數不清。我看到劍一樣筆直挺立的挺立在花瓶里,蝴蝶蘭遠看就像有好多蝴蝶在樹枝上飛舞,水仙花像一位白衣少女在水中翩翩起舞,難怪人們叫它水仙。這么多花里面我最喜歡的就是菊花了,菊花的顏色豐富多彩,有黃色的,白色的,紅色的……它們的形態也各不相同,有的高高地挺立著,仿佛在炫耀自己的美貌;有的像準備照相一樣,爭先恐后地往前面擠;還有的羞答答地低垂著腦袋,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多在別人的后面。
逛累了我們就去買吃的,爸爸給我買了羊肉串,里面放了孜然,好辣!我們還試了臭豆腐,可是這個臭豆腐不怎么臭,我最喜歡的還是冰糖葫蘆,媽媽給我買了一串冰糖葫蘆,真的很好吃。
今天逛花市,我既看到了美麗的鮮花,又吃到了好吃的冰糖葫蘆,真是開心的一天。
節日習俗作文10
盡管如今過端午節,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盡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啊!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著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說,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教我折過,到現在已經淡忘得一干二凈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說,埋在地里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后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折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說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里降溫,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后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
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么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節日習俗作文11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春節,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母親。
我看見母親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值怪N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梗ǖ剑┝耍〉胰匀粏柕溃骸斑^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母親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不同顏色、口味的菜,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何必呢?
節日習俗作文12
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朋友,如果你來我的家鄉,就可以看到重陽節正宗的民風民俗。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陽節,正是看老人、飲雄黃酒的節日,我們家也正是如此。
在公雞打鳴、太陽出來時,我們迎來了重陽節,姥姥聽見公雞打鳴,便拿了幾根艾草掛在門頭上,還說:“艾草不上頭時,不能說話,不然不吉利。”
清晨,姥姥就開始打掃房間了,隨后,又用了幾根艾草掃了掃屋里的地板,我也學著姥姥拿了幾根艾草,姥姥邊掃邊念著俗語:“艾草掃一掃,螞蟻蚊蟲都往外跑!
剛出了屋門,姥爺拿毛筆,在我頭上寫了一個“王”字,還說:“寫上這個,妖魔鬼怪都不敢騷擾你!
臨近中午,是我們小孩最開心的時刻,因為我們可以要食物了。小孩子們挨家挨戶串門,還可以要兩三塊糖和一些小零食。
回到家中,家里變得和春節一樣熱鬧,親朋好友都來家中聚餐,廚房里也開始“叮叮當當”忙了起來,頓時,開始了一段交響樂:“咕嘟咕嘟”“呲啦”“叮!钡嚷曇舸似鸨朔。
吃飯時,客人們井然有序地坐著,飯也是琳瑯滿目:有糖醋魚、四喜丸子、白糖赤米、手扒雞等,只見姥姥給媽媽夾菜,爸爸給姥爺倒酒,小孩子們也吃著五花肉、火腿,大家其樂融融,這場面,如果你看了以后,你會覺得十分溫暖。
太陽悄悄爬上了老棗樹,我坐在搖椅上,聽姥姥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在溫暖的陽光下,我就這樣乘著涼風,曬著太陽,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節日習俗作文13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灑雄黃酒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在門前掛草藥,身上涂藥酒的呢?
沒錯,的確,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要說起來這端午節,還得從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說起。
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上諫楚王,提出富國之計,可楚王不僅不聽,還將其流放。結果屈原悲憤交加,傷心欲絕,抱一塊石頭,帶著自己的憤憤不平,帶著他的高遠志向,一起永沉汨羅江底。
屈原死后,人們為紀念他,為了使他的尸首不被魚蝦吞食,人們便做了粽子,來喂魚蝦。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這天,滿街都有一股粽葉的清香。要說這做粽子,先得把粽葉洗凈,用粽葉把肉、糯米、豌豆包一起煮,從鍋里散發出的誘人香味,不禁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盼著,想著早點煮熟。終于,冒著熱氣的粽子上來了,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那兒一起吃,其樂融融。夾起一塊糯米,放入口中。。∠闾鹂煽冢鸲荒仭W屛胰滩蛔∠氚颜麄粽子吞下去。雖然家附近幾乎天天都有粽子賣,但今天的粽子仿佛有股節日特有的,濃濃的氣息。
吃完粽子,大人們便忙著去灑雄黃酒,據說可以驅鬼辟邪,以保平安。端午這天,滿街都有一股酒味,有些大人還會用雄黃酒在孩子的.額頭上寫個大大的“王”字,象征生龍活虎、虎虎生威。
灑完雄黃酒,大人們便在兩邊大門上掛菖蒲等中草藥,菖蒲那股刺鼻的味道可以驅趕鬼魔,使邪魔不敢靠近你家。掛完后,還要在孩子身上涂藥酒,可保以年不生瘡。涂藥酒也可使你百病不入,一生平安。
轉眼間,這年的端午就要過完了,但是,端午給我留下的痕跡是永遠也抹不掉的,又開始期待來年的端午了。
節日習俗作文14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而春節的習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現在許多國家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貼對聯、福字、吃餃子等比較廣泛。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并沿用至今,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還在屋門上、墻壁上、窗戶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郑汗澷N“!弊,是我國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福到了”。“!弊诌有各種圖案的,有壽星、壽桃、金童玉女、財神等。
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總之,春節的習俗有很多,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了新的形式,但是更主要的是春節期間一家人能夠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我們秉承并發揚。
節日習俗作文15
由于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并是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于春節,或者說是春節的縮小版。畢竟元旦不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卻并不見的.會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后,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并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元旦祝福短信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后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于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少數民族有他們獨特的習俗,各國的習俗也不一樣。
【節日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實用的節日習俗作文錦集8篇03-18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匯編九篇03-19
精選節日習俗作文集錦8篇03-22
節日習俗作文集錦六篇03-14
關于節日習俗作文匯編9篇03-16
精選節日習俗作文集錦五篇03-16
實用的節日習俗作文匯總7篇03-08
【熱門】節日習俗作文300字4篇03-07
關于節日習俗作文300字三篇03-08
【實用】節日習俗作文300字4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