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1
說起家訓家規還只是在電視劇中那種封建大家庭里聽說過,自己家到還從來不清楚,問了爺爺這才明白一切。
先說說家訓,爺爺告訴我,那是我爸曾對我說的一句話,我這就明白原來家訓就是長輩一代接一代告誡子孫的一句話。最后我把目標鎖定在了兩句話,一是“做人要講誠信不能撒謊,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因為紙是包不住火的。”二是“你要記得多孝順長輩,尊重兄長。”第一句話我一直遵守,從來沒撒過謊,所以我的朋友很多,“仇人”當然也不少,但我沒有因此后悔過!第二句話是說要孝順,尊重他人,我雖不怎么孝順過長輩,但也從來沒有和他們吵架。尊重他人我也做了,比如當別人對我說出他的理想時,有不對的我會去與他一起糾正,對的理想我則會支持他,從來不會做出嘲諷他人的'行為。
再談談家規。家規是指長輩一代一代積累下來,后代必須遵守的準則。另外我爺爺十分看重家規,要求家庭中每一個人都要做到。我家的家規大多都是關于“孝”、“誠”、“德”。孝不用說自然是孝順,誠就是講誠信,而德則很重要,家規中寫了要幫助別人,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能伸出援手,不打架鬧事,作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有禮貌等等。我爸還為我料普了一下餐桌上的禮儀,吃飯時不可以用筷子敲碗,吃飯時只能夾面前的菜,不能“越山”,還不可以“抬轎”就是把筷子伸到菜底下,往上撈,餐桌上長輩沒有動筷,小輩也不能先動,其實還有很多禮儀需要我去學習,自然也學到了不少。
最后是家風,家風是指門風。其實我們一家的家風和家規、家訓差不多,我家是和睦的。
這便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如果我都可以做到,那我就會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2
好的家規創造了好的家風,好家風又創造了好的家庭。我一直相信,每個家庭都有屬于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它們可以讓一個家庭溫馨和睦,積極向上,孩子健康成長。我家的家訓可多了,請你聽我一一道來。
我家的家風是助人為樂,爸爸就是我們的榜樣。他總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幫助他們。爸爸也是一個獻血的志愿者。他告訴我,目前為止已經獻了2800毫升了。爸爸這種無私奉獻的行為可把我驚呆了。我心里默默地想:我一定要向爸爸學習,做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于是,我在同學們有難題不會做的時候,就會主動前去幫他分析,教他怎樣解答。不久,我也成了同學眼中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我家的家風二是節約。記得有一天,我的碗里還有幾顆小小的米粒,我想把碗放進水池里洗掉,還沒有等我動手的時候,爸爸就說:“你想干什么,還不把小米粒吃掉,我跟你講了多少遍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那么辛苦地把大米種出來,你卻一點兒也不珍惜。“聽了爸爸的話,我感到十分慚愧,就把小米粒一粒一粒地吃掉了。
我家的家風三是孝順。爸爸媽媽經常對我說:“百善孝為先”。一定要尊敬長輩和孝敬老人,做到每一次都要讓長輩和老人稱心如意。老人說話時,我們一定要認認真真地聽,即使說錯了,我們也不能當面斥責;吃飯時,長輩沒有動筷子之前,我們做小孩的也不能動筷子;老人生病了,我們要盡心盡力地照顧,服侍他們。
我覺得良好的`家風、家規傳承的是人們優良的秉性,凈化著我們的心靈。它就像是一盞指路燈,從小就指引著我們朝著健康,善良,陽光的地方前行!我會把我家的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3
每個家都有家訓家里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來談一談我家的家訓家風吧。
我家的家訓家風可以概括為“百善孝為先”四字,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卻讓我受益匪淺。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重老人,每天媽媽都要給外公外婆打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啊?只要一有時間,爸爸媽媽就會回去看他們,陪他們聊聊天、散散步。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
小時候,奶奶常對我說:“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道理深深的印在我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圓珠筆總是要用的一點墨水都沒有了才會丟掉再買。每次吃飯飯碗里都是干干凈凈的,一粒米不剩。我從來不主動叫媽媽幫我買衣服。過年的壓歲錢從來不亂花,讓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
我的爸爸是江蘇人,不吃辣,有一次去外婆家,外婆做了水煮魚,特別辣,爸爸咬著牙吃了下去。以后,外婆就以為爸爸愛吃,只要爸爸去,外婆就一定會做這道菜,爸爸還是咬牙吃下去,這就是爸爸平時口中說的,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也就是什么對的事都順著長輩的心意,就是孝順的體現,長輩的話,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讓我們做什么事,要立刻去做,不能拖拖拉拉的。當然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餐桌上,吃飯時,長輩坐,我才坐,長輩不動筷,我也不動筷,漸漸成了一種習慣。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風能世世代代傳下去,家訓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4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家風家訓便是這話中的規矩,我個人家風家訓,都如忠誠的戰士一般,為你抵擋各種不良的信息。它也時時提醒著你,鞭策著你。雖然它會讓你走上一條沒有捷徑的,且艱苦的路途,但也會讓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小時候,家里的老人總是告訴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他們總是教導我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去學習。認真學習便成了我家的家風家訓。可是我總是把他們的話當作耳旁風。從小到大,我總是對學習抱有僥幸,總認為它有捷徑。
剛上八年級,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每天與同學打打鬧鬧,嘻嘻哈哈,上課也是心不在焉,就這樣等到月考的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我卻傻了眼。試卷上一個個大大地叉仿佛在嘲笑我,嘲笑我的懶惰,嘲笑我的不認真,嘲笑我的`僥幸心理。這時我才懂得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的真正含意。學習真的沒有捷徑可走,有的是平時認真、勤奮的汗水,才有考試時的高分。
媽媽常對我說:做人要誠實。這也是我們家的一條家訓。對于誠實我也深有體會。
記得有一次老師安排我去領毛筆,我趕快到教導處領了56桿毛筆。可是粗心的我在半路上丟了一只,并且告訴老師領夠了。第二天發毛筆時數目不夠,老師問我我還強詞多理,不承認錯誤。老師批評了我,他說:“你丟了一只毛筆沒有多大的事,但是你撒謊就是大問題,這關系到一個人的品德。”這件事讓我認識到誠實的重要性,從此不敢撒謊。
從小到大,我家的家風家訓從來沒有變過,因為我們家始終相信,認真學習和誠實守信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5
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父親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父親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于是在陷害別人!”父親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父親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父親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母親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母親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母親,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6
我的家像一個溫暖的港灣。它并不大,卻有陽光,有歡笑,還有爸爸媽媽帶給我的許多深深淺淺的感動。
記憶慢慢回到小時候,還記得年幼的我問爸爸,“家風是什么?”一向溫和的爸爸嚴肅地告訴我,“家風就是我們這個家,爸爸、媽媽、還有你,要遵守的規則和風尚。現在不懂沒關系,以后你就知道啦!要記住,做到好家風,就是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紐扣。”我懵懂地點了點頭,這是“家風”這兩個字在我心底埋下的第一顆種子。
我的媽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婦。每天早上,睡眼朦朧的我慢吞吞地爬起床,就能看到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身影。吃著媽媽烙好的餅,喝著甜甜的牛奶,我心里想,為了給我和爸爸做新鮮可口的飯菜,媽媽是幾點鐘起床的呢?
下午放學回到家,吃完晚飯后,媽媽都會輔導我珠心算,我做題的時候,媽媽就會忙著做家務,掃地,拖地,洗衣服。待我寫完題目之后,媽媽又會放下手里的活,認認真真地給我批改和講解。因此,后來我在全國的珠心算大賽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正是媽媽的辛苦和付出,教會了我“勤”。
我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程師。他每天都早出晚歸,但在空閑時,他卻不會睡大覺,而是經常帶我和媽媽去爬山。我知道他的工作很忙,但他卻從來沒有忘記陪伴家人。去爺爺家的時候,我常常看見爸爸親自蹲下來,給爺爺奶奶洗腳捶背,捏肩揉腿。于是,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為他洗腳捶背。回到家后,便幫媽媽做家務,自己動手洗自己的襪子,給爸爸媽媽分擔一些辛苦。爸爸是我最好的榜樣,他的言傳身教,讓我學會了“孝”。
在以后的人生中,我會牢牢記住我家的優良家風,勤勞且孝順。從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開始,為家人,為學業,傾注時光與汗水。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7
最近,學校的同學都在討論《浙江好家風》,我放學回家,也問了問爸爸:什么是家風。爸爸告訴我,家風通常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是每個家庭的傳家寶。“那我們家的家風又是什么呢?”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笑著摸摸我的頭,說:“你自己想一想,平時我和媽媽都是怎么教你的?你學習時要怎么做,生活中要怎么做?”
我仔細想了一想,才發現家風對我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平時我在家里寫作業的.時候,總愛邊看電視邊寫,在吃飯的時候,我以前喜歡用筷子敲碗發出叮咚的聲響,然后吃著吃著要看起了課外書……這些事被爸爸媽媽嚴肅地批評過之后,我改掉了這些毛病。現在想想,爸爸媽媽是希望我成為一個懂禮貌、學習認真用功的孩子。
還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怕把試卷拿回去給爸爸媽媽簽字的時候,會被他們責怪。所以我特地把試卷小心翼翼地疊成了一個小方塊,塞進了書包的小夾層里。回到家里,爸爸問我:“你上次的測試成績好像出來了,試卷呢,把它拿出來給我看看。”我手心里直冒汗,心里七上八下的,還特意在爸爸面前翻書包,說:“爸爸……試卷不見了……不知道放哪去了。”也許爸爸看出了我的緊張,安慰我坐下,說:“真的不見了嗎?孩子啊,考差了不要緊,我們要去面對,爸爸不會怪你的。”我糾結了一會,還是把試卷拿了出來。看著試卷上的錯題,覺得很羞愧。而爸爸真的沒有責怪我,而是跟我分析起了錯題的原因,告訴我以后怎么改進。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了。也明白了要去直面問題和困難,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我家的家風還有很多:講信用、樂于助人、要善良……這些都陪著我成長,我為我的家而感到驕傲!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8
風吹過海洋,變成了海風;吹過叢林,成為了林風;吹過四季,化身為季風……吹到了咱,成了勤、儉、學的家風。
勤之風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在咱家勤是首位之風——出生貧困、沒好底子、沒天才般的頭腦……只有勤奮,只有不停的勤奮,堅持不懈的勤奮下去才能拼出自己的生活,對于天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除煙就是酒的人,我們家是無立足之地,慶幸現在還未出現這樣的人。看看咱家地大大小小,上上下下誰不是每天都有著精確的目標,為目標而勤奮拼搏,都有一個不約而同地信念——這個時代不勤奮將會一無所獲,反之將會有充實而幸福地小生活。我們都會選擇后者。
學之風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成就美好生活的另一方法。咱家每天每人都會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小孩子的學科知識,大人們的工作技巧,乃至老人的宗教吸收。小孩子們在學校學習著生存技巧,為未來的生活做著鋪墊;大人們從早上忙到晚上,從上級、下級那兒學習工作技巧,為現在可以有個幸福生活而打拼;老人們在陽光下聽著宗教廣播,好讓心靜下來,享受人生長河中的風平浪靜知識,讓自己無所顧慮……
儉之風
節儉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節儉是咱家的基礎之風,不奢侈,不浪費,一粥一飯都認為來之不易,半絲半縷都認為是無數人心血合成的。讓現有的資源更加的發揮它的大作用,不輕易放棄任何節儉的機會,變廢為寶是手巧的母親會的,光盤無剩是父親能的,而我們則是珍惜資源大可的吸收其中的資源。
家風是象征著一個家庭的信條,讓一家人有著獨自的目標,讓吹過的風成為幸福的,清淡的風氣。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9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名言,伴隨著我們成長,而風氣則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
我們家的家風可以概括為8個字:“誠實善良,勤儉持家。”
爺爺經常對我說:“勤勞儉樸,勤學好問,誠實為人,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奶奶經常告誡我說:“飯要自己吃,地要自己掃,路要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爺爺奶奶的教誨,使我從小就懂得了怎樣做人的道理。漸漸的.,我也養成了勤勞儉樸,誠實為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下面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和爸爸媽媽在旅途中的小故事。旅途中,爸爸用行動告訴我:互幫互助,方便他人,快樂自己!在擁擠的地鐵上,爸爸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了一位奶奶,我為爸爸的行為而自豪!歸來的火車上,我也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了一位解放軍叔叔,他們可是保衛祖國的英雄。爸爸也因我的小小舉動而驕傲!
良好的家庭風氣,自然離不開家人們的付出。爺爺和奶奶為人誠實、善良、熱心,不和鄰里爭吵,凡事總是謙讓,鄰里們都說爺爺奶奶是好人。爸爸媽媽也繼承了上代的美德,善良誠實。我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要踏實做事,到了學校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遇到長輩要有禮貌。
我家里就是憑借著辛勤的勞動,世代延續下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我們家的勤勞、誠實、友善的家風,現在我和弟弟要好好學習,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長大以后為家庭,為祖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10
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規、家訓、家風,要說起我家的家規、家訓、家風,那就要從幾件事說起。
小時候我經常去我大伯家玩,有一次夏天我去大伯家,大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馬上要上小學了,現在大伯跟你說幾句話,你一定要牢記,第一、勤勞,不要依賴別人啊!要做一個誠實、善良、懂事的孩子,做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撒謊。第二、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要尊敬老人、孝順長輩,每做一件事都讓老人稱心如意。坐公交車的時候要給老人讓坐位,幫正在過馬路的老爺爺或老奶奶牽他們過馬路。
奶奶說:在我們家有一條家規,就是放學要快點回家,不能在路上玩,不讓奶奶擔心,路上要注意安全,過馬路要左右看看有沒有車再走,不能隨便買零食吃,放學回家先洗手再吃飯,吃飯時不能看電視。“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不能浪費糧食,不要剩飯要勤儉節約。書桌上的書要擺放整齊。在家里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掃地、擦桌子。
每天早上奶奶都起的很早給我做早餐,上學之前總要給我說,在學校不要和同學打鬧,要團結同學和同學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要尊敬老師,看到老師要說聲好。上課要專心聽老師講課,不能做小動作,寫作業時要專心,動作要快。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1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由此可見,規矩在一個家族中是何其重要。那么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們家的家史、家訓以及家風。
家中的奶奶現在已經70了,仍然不妨礙種地,養花等等。家里之前也在村里立下不少功勞,懵懂的我也經常以此為驕傲,立志要像家族一樣,成為有用之才,好好學習,長大之后報效祖國,成為有用之才。父母正值壯年,安心從事穩當的職業,為人坦實,社交良好,關系和諧,尊老愛幼,在我們面前常常表示這理智的長輩現象。他們的道德品質值得我們去傳頌以及發揚。
家中的一些家規我們仍舊遵守著。記得之前,爸爸叫我幫他拿碗飯,我被電視的內容吸引過去了,側著身,一只手遞了過去,爸爸沒接,告訴我,給長輩拿東西是要用雙手的,我趕快改過姿勢,糾正過來了,直到現在,我仍然忘不了,仍然用實際行動實踐著。時代也不同了,家里的'規矩自然也就多了幾條,奶奶在老家,我和父母在外地,所以我們說好了,要經常給奶奶視頻通話,慢慢的,每到那個固定的時間點,如果沒有發視頻,就會睡不著覺,日復一日,夜夜如此。
我們的家風也依舊良好,與這個家密不可分的就是這兩個字了,“和”“學”,這兩個字,只有萬事和,萬事才能興;只有天天學,才能上層樓。每天,家里都很和諧,尤其是晚上,如果不開燈,都還以為家里沒人,爸爸時長看新聞關心國家大事,媽媽也經常看書。并且把精彩的內容和好詞好句都讀給我聽。受著這樣家風的熏陶,使我也在日日成長。
家族的未來需要我,人類的發展也需要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家庭中,我一定能學習優良家訓,傳承文明家風。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12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么呢?今天我來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里的風氣,家里的風氣好不好會影響到子孫后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朱柏廬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意思是:一碗粥一碗飯,應當想想來處不容易;半根絲半根線,要常常想到得到這些東西很艱難。勤儉節約。這一點父親經常是這樣說的,他也是這樣做的。在吃飯的時候,父親是不允許剩飯的,他說著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辛苦種來的,吃的了多少就盛多少,盛了就必須全部吃完。
對于水資源,父親更是珍惜。記得有一次,我正開著水龍頭洗手,母親跟我說有朋友來找我玩了,我便匆匆忙忙地跑走了,水龍頭也就忘關了。廁所里滴答滴答,水都快溢出來了!父親瞧見了,連忙關上水龍頭,訓斥了我,跟我講了一大堆道理,那以后就再也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父親經常說洗完衣服的水要存放在水桶里,用來沖廁所;淘米水可以用來澆花;水龍頭要及時關……諸如此類,我早已聽了許多,也學會了許多。
勤儉節約,低調做人這是父母教我的,也是我一向持之以恒的。在這樣的家風熏陶下,我一定會開放成燦爛的花朵,成長為嫩綠的小草,成為在藍天中自由飛翔的雄鷹!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13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會難以忘懷,并且時時縈繞于心。因為,你也許能從中不斷地得到啟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而只有家風、家訓,才能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滋潤著我們的心田,為我們以后的思想品德做奠基。
家庭是溫暖的.殼,孩子是溫室里的花朵,家庭如一個港灣,安撫我們每一個遠航歸來的孩子,花朵只有在溫暖港灣的庇護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卓絕群倫。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家規,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
如果說每個家庭都有自家的家規,那我家當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人有喜慶,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于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這些家訓,是祖上流傳下來的,雖然真正做到的幾率很小,但我還會盡量去做。不過要說起我與家風家訓的故事,那還得從我小時候談起。
小時候的我,總是鋪張浪費,一點兒也不珍惜糧食。一次吃晚飯的時候,我又弄得滿地是米飯。媽媽見狀,立刻滿臉黑線,我心想:糟了,又要挨罵了。卻沒想到媽媽出口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吟完,媽媽又對我一番諄諄教誨。聽完,我恨不得把頭埋進地里,并對媽媽承諾,以后再也不會鋪張浪費了。從此,我的家訓中又多了一條:勤儉節約,珍惜生活。
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體裁,所以,我們要秉承家訓,志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把祖國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我家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14
我家的家訓是“誠信做人,以和為貴;勤儉持家,細水長流”。家訓影響著我們一家,融入到了一言一行中,形成了良好的家風。
父親說,萬事講究一個“信”字,說出的話必須要做到。印象最深的一次,父親答應去給姥姥家修電視機。不巧,在去修電視機時下起了大雨,姥姥說父親不要去了,等雨停了或者過幾天再去也不遲。父親不聽,還是去了,回來時衣服濕了大半。事后母親問他,父親說:“我都答應了,不能失信于人。再說,如果不去又會耽擱她姥姥看電視。”父親的誠信,使他獲得了鄰居的好評。有事情時,也會來找我的父親。所以,父親與周圍人相處得很和睦,幾乎沒有什么矛盾。
爺爺時常教導我們全家:“勤以持家,儉以養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儉是立身之本,要勤儉節約”。所以,奶奶和母親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節儉,掉到桌上、地上的飯菜都會撿起來,油鹽醬醋都是精打細算,買最實惠的,用得最省。還記得母親在商店挑選商品時,總是反復對比它們的質量、價格、優惠方案,甚至將幾家商店的同一件物品進行對比,選擇最實惠的',在這樣的反復對比中,知道哪家商店是最適合我們的。直到現在,我家的油罐上還寫著“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父母親的優良品質,也影響著我。生活中,我總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答應別人的事會做到,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也學會了節儉,不去盲目攀比,知道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
好的家風來自于好的家訓,有了好的家風家訓,才會有一個優秀的家庭,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便是由一個個小家庭組成,持好小家才能維系好大家,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