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不求爭先,但求不絕
不求爭先,但求不絕
更新時間:2024-02-18 12:28:42
  • 相關推薦
不求爭先,但求不絕

  培根有言:“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做任何事情,我們都應當不求不絕,求質量,求成效。

  有一部小說曾創下48小時賣出530萬冊的銷量奇跡,至今仍是廣為人知的名著。這就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創作的——《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成功的背后,卻是作家多達39遍的不斷修改。其中艱辛,不言自明。有些自覺語文功底扎實,卻連作文也寫不好的人,不妨再將完成的作品以讀者的角度閱讀。反復品析語言中的不足之處,再不斷打磨,就能寫出一篇佳作。這也是文壇巨人魯迅先生的良好習慣。

  唯天下之至拙勝天下之至巧。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為練好書法,每日堅持寫字,練完后,就在一口池塘內清洗毛筆。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染成了墨色。這一傳說中,也足已體現他的認真。他并沒有一味爭先,而是爭不絕,通過堅持與勤奮,練就一手好字。正因如此,他才能成為一位世人皆知的書法家,創作出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再看現今社會,一些父母想通過一些速成補習班來在短時間拉開孩子與別人的差距。出現問題或效果不佳,就責怪孩子。他們可曾想過。只有讓孩子打好基礎,緩慢提升,才能鑄就一個“學霸”。

  身處信息時代,各種知識俯拾皆是,人類文明也逐漸發展。但放眼望去。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不曾脫離各行各業的杰出人物。試問,他們哪一位不是不爭先、而爭不絕的實踐者呢?袁隆平一輩子躬耕于田野,將生命投入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為世界農業科技發展、糧食供給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為研制防瘧疾的藥方,從上千個藥方中整理、篩選樣本,最終提取了青蒿素樣品,造福了數百萬的病疾患者,使這個曾在中世紀歐洲被喻為“不治之癥”的疾重有藥可醫。

  正如華羅庚在詩中所寫:“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我們理應不求爭先,但求不絕,這樣才能長久地發展下去。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丝袜制服国产欧美亚洲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 欧美大片一级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本有码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