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爭論:看電視有意思,但對自身的發展似乎沒有什么大意義;搞科研可以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但很少有人面對上萬次重復枯燥的計算還能提起興趣來。“有意思”和“有意義”的矛盾很普遍,但它們并不是非黑即白、相互排斥的。相反,我認為我們可以在他們之間找到平衡,探索就是其中關鍵。
“有意思”和“有意義”,他們僅一字之差,卻截然不同。“有意思”指有趣味,有情趣,不單調,不枯燥;而“有意義”指有思想,有道理,有價值。有人說:“有意思”關注的是過程,“有意義”關注的是結果。誠如斯言,有意思的事往往沒有多大意義,有意義的事福澤后世,其過程卻可能枯燥乏味。我們似乎一定要從中作出抉擇,加之又有人說,“有意思”講究外在的形式,“有意義”更注重實際的內涵,所以我們“理應”拋棄有意思的事,選擇“有意義”,不至于虛擲一生。倘若真如此,生命也就黯淡蒼白,沒有了自己的炙熱情感,不如不走這一遭。
“有意思”和“有意義”并非完全對立,它們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統一。譬如藝術事業,在音樂的海洋里徜徉,在繪畫的宮殿里漫步,在雕刻中追求一絲不茍,在寫作中尋找一方寧靜……你說藝術除了有意思還有什么呢?它的意義所在,也正是它有意思。研究表明,新鮮的體驗可以促進大腦神經元的生長發育,也就是說,積極嘗試新事物可以使人變聰明,這樣還不算有意義嗎?這樣,有意思和有意義就統一了。
要想兼得有意思和有意義,有個好辦法就是探索。探索即挖掘、深刻剖析,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實踐,讓自己熱愛的事業實現更大價值,或讓自己從事的職業重新煥發吸引力。有意思與有意義一旦有機結合,不愁自己找不到努力方向、實現不了人生價值,抑或是郁郁寡歡了。
周星馳電影里有一句經典臺詞讓無數觀眾變得達觀:“吶,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咯。”以豁達樂觀的心態生活,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做什么事會沒意思呢?又有什么事是沒意義的呢?索爾仁尼琴曾言:“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條生活之路。”總有一項事業值得你付出自己的一生為之奉獻。“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數”。即使走過不合適的路,也能積累意外獲得的經驗。
我們青少年處于人生的關鍵階段,一定要努力找到人生目標,在日后回憶青春時,不至于因虛擲年華而悔恨,而會以實現人生目標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