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窗外輕風拂過桌面,掀開詩集的一角。我抬首,眼光落定在紙面上——“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霎時,一幅生機勃發的景象如音符流淌進腦海。我被那想象中的畫面迷住了:花開有聲,風輕云淡。一股不可遏制的希望襲卷了我——身處這金陵佳麗地,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烏衣巷一睹詩中風光呢?
于是在那個遙遠的下午,我離開書桌,走入大自然中,我感到了久違的放松。
朱雀橋下湖水東流,拍打著岸邊的石階,青苔在石縫間暗自生長,我看著不遠處立在湖灘上的樹叢,陣陣春風吹過,它們晃動著身子,好似隨著潮水的節拍舞蹈,鳥雀在船只上駐足,和我一樣,欣賞著這場輕歌曼舞。
水對岸的地上星綴著艷麗的桃樹,灼灼桃花裝點著典雅的江南。望著小巷深處,幾戶人家間升起了炊煙,裊裊的白煙緩緩飄搖,消散在風里。
站在朱雀橋上,望著前方,夕陽為炊煙染上暖橘色的光,有燕子在屋檐下安家。烏衣巷的輪廓在我腦海中清晰分明,眼前卻是一片模糊,劉禹錫吟誦這首詩的背影閃爍在腦海。不知這高樓下的泥土里是否有一片曾為他遮擋風雨的瓦在沉沉睡著,和我一樣夢到他浮浮沉沉的一生。
我恍惚著想劉禹錫是一個踟躕于過往與眼下的詩人,他的衣擺沾著前朝的朝露,拂過當時的殘階,以才情,以心態,溫熱了亙古的秋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也曾見過這樣的變遷,時光湍流里沉浮的他是否也會在舊時燕雀飛入朱門時,想起曾經凝眸望向它們的自己。誰都無法留住時光,但一幕幕回憶卻始終清晰,留下了一頁頁記錄,歷歷在目。我望著高樓眼前的景,心卻沉淪進詩中的一撇一捺中去了。
這文學的蹤跡啊,融進了烏瓦白墻,融進了青石板巷,融進了烏衣巷口的夕陽,融進了劉禹錫的一生。穿透古往今來薈薈眾生的目光,落在了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