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歷史名人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眼中的歷史名人作文1
張愛玲的小說是喜歡的。因為她筆下的文字是有靈魂、有生命的東西。
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占了主流,當然還有政治背景下軍統區、淪陷區的政治主題小說。然而,你很難給張愛玲寫的東西做類別劃分,她的文字好像并不屬于哪一個流派,似乎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張愛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突兀而出的女性作家,她擺脫主流文學的影響,用自己筆下的故事營造出一個政治之外的生活天地,把關懷的焦點放在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女性身上。所以,張愛玲的小說,具有鮮明的女性主義特征。這或許因為她自身就是一個有思想的新時期女性,所以她的小說更多傾向于描寫女性的“愛情、婚姻、家庭”,注重對“女人的挫折、女人的處境”進行刻畫。例如《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還有小說集《傳奇》。
其小說集《傳奇》刻畫了一群生存于男權文化之下的真實女性形象。她從女性本體出發,懷著對經濟和精神上缺乏獨立自主女性的深切同情和關注,孜孜于女性悲慘命運的寫作,通過對一系列女性殊途同歸的可悲命運的描寫,揭示了男權社會制度、傳統文化及習俗對女性的摧殘。
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傾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并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于結婚了,但結婚并不使他變為圣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痹谒磥,即便是小說,也應該按照文中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來書寫故事的情節發展,而不是迎合時代潮流和政治背景。
張愛玲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女子,她個性中的與眾不同之處也決定了她的小說很具有個人特色。她的小說無論是素材的選擇還是主題的表達,無不顯現出清新脫俗的品味;在人物塑造、敘事結構和語言技巧的處理上也同樣超越雅俗,因此她的小說形成了“說書人的構思、冷靜的敘述心態、參差對照的寫實手法、感覺外化的心理描寫、突出的個性化的'直覺意象以及蒼涼的美學意境共同組成了獨一無二的張愛玲文體”。
一位評論家說過:“對于一個作家來說,風格的卓爾不群的存在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最有力的說明。而以作者的名字名其風格,更是一種難得的殊榮。張愛玲擁有這樣的榮譽,她的作品被人們稱為‘張愛玲體’!
的確,張愛玲的成功,不僅在于她筆下獨特的“傳奇”故事,還在于她獨特的小說藝術。
我眼中的歷史名人作文2
眾所周知,盛唐詩歌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巔峰時期,整個唐詩的發展就像是一首“行行重行行”的樂府詩歌,自有它的起承轉合。這期間有一位詩人,在其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他就是自號“四明狂客”的唐朝著名詩人、書法家賀知章。
賀知章是離別家鄉五十多年后才終于再次回歸故里、落葉歸根的。他的一句詩“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顛。”可見賀知章和“詩仙”李白都是出了名的愛喝酒,有多出名呢?杜甫取法魏晉“阮咸嘗醉,騎馬傾欹”的典故,專為這事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飲中八仙歌》,開首前兩句寫的就是: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杜甫說賀知章喝醉了酒后,騎馬都像坐船一樣搖搖晃晃的,以至眼睛昏花掉到井底,而且竟然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過來,真是名副其實的“酒仙”。
賀知章和詩人李白之間還有一個“金龜換美酒”的故事,天寶元年,比賀知章小四十二歲的李白來到京城長安。有一天,李白到著名的紫極宮道觀去游覽,碰見了賀知章。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仰慕李白,這次偶然相逢,他們就愉快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他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貶謫下凡的詩仙呀!”于是賀知章邀請李白去飲酒,在酒樓剛坐下,才想起身上沒有帶錢,想了想,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了下來,充當酒錢。
李白趕緊阻攔說:“這可使不得,這是皇家按品級給您的飾品,怎好拿來換酒呢?”不料賀知章仰面大笑說:“這算得了什么?你不是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嘛。后來,賀知章向玄宗推薦了李白,皇帝也早已久聞太白大名,于是就任命他為翰林學士,從此步入仕途。
杜甫的詩中曾寫道:“賀公雅吳語,在位常清狂!辟R知章因為一口吳儂軟語被一些北方同僚取笑過,當下寫了一首通俗易懂的詩給他們。鈒鏤銀盤盛蛤蜊,鏡湖莼菜亂如絲。鄉曲近來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吳兒。
賀知章還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家。
他書法作品《孝經》和《龍瑞宮記》享譽海內外。當時任翰林供奉的李白還曾為書法做過宣傳;吳道子也曾特意拜訪學習書法;詩人劉禹錫贊“壁上筆縱龍虎騰”。溫庭筠曾評價賀知章的書法:“知章草書,筆力遒健,風尚高遠。”
我眼中的歷史名人作文3
歷史五千載,文人墨客萬千。他們的一生或春風得意或黯然失意。曾以為古人的一生盡是在庸庸碌碌中逝去。然而,是誰?偏偏要拋開世俗的期望,忍辱負重,為國家的振興前赴后繼?
一、屈原
是忠心于楚懷王卻屢遭排擠的良臣嗎?是因頃嚢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的天涯淪落人嗎?是一生終不得志,命殞汨羅江的絕望之人嗎?
汨羅江畔,滔滔清浪重重碰撞著江岸,意欲緊擁著碣石,無奈卻濺落,逝去,隨著滾滾江水東逝大海。浪聲鏗鏘,執著也毅然。屈原,你與激浪一般想攥住荊楚的疆土,楚地的鼎盛,故都的繁榮,但你找尋了一輩子,卻伴著你的綺夢葬身汨羅。
你一生高風亮節,一生為朝廷奔波勞碌;你碌碌一生,雖飽嘗凄苦愁楚,但后代世人為你嘆息,舉世志士為你景慕;你流芳百世,名垂千史,有何不可?
二、柳宗元
是宴游西山,舉杯暢飲的醉翁嗎?是流連百花叢中,悠閑自在的旅人嗎?是發出“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的失意之人嗎?在那個群星薈萃的'時代,你積極進取,想在朝廷上有一番大作為。誰料想,“永貞革新”失敗,你屢遭貶官。到永州,你也不得安生,背負罵名,艱苦一生。
你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身處永州,你四處游覽,搜奇探勝,寫下膾炙人口的《永州八記》!肮鲁紲I已盡,虛作斷腸聲”。你雖憤懣,雖凄苦,但你暢游人間美景,舞之弄墨,千年之后,你的佳作萬人傳頌,也使天下蒼生牢記你,有何不可?
三、岳飛
是縱橫沙場,讓敵人丟盔棄甲的壯士嗎?是撫琴吟唱,滿心無奈的斷弦人嗎?是仰天長嘆,血染亭柱的忠誠將嗎?十二道金牌阻擋你前進的步伐,勝利在即你終得放棄,你無奈,你憤懣,你的滿腔熱血最終付之東流。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風波亭里,你仰天長嘯,你發誓精忠報國,卻不能如愿,“奈何昏主偏安策,空使英雄淚滿襟!
但你的俠骨忠腸被世人牢記,你與精忠報國這四字緊緊相依,有何不可?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淚滿襟。我懂你們的無奈,懂你們的凄苦,懂你們的悲愴。在皎潔的月光之下,與你們共撫琴,共吟唱;在淸菊開遍的山間野田,與你們共吟詩,共賦曲。
在那些“眼中淚盡空啼血”的年代,你們忍辱負重,你們報效朝廷,你們任重道遠,于是你們的佳話被千古流傳,你們的壯舉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