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南郭先生》后續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南郭先生》后續作文1
話說南郭處士一路歇也不歇,一直逃到長江下游的一塊勝地——江陰,做起了果農。盡管這兒的水土都很好,種出的瓜果又香又甜,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的水果筐里壞的、不熟的什么都有。別的果農苦口婆心地勸他:“南郭,把壞的水果挑出來,不然你會吃大虧的。”南郭先生把這些話當耳旁風,繼續我行我素。果然,沒多久,因為他的蘋果、梨、桔子里不是壞的就是不熟的,許多商家都不進他的貨了。南郭先生只好改行當商人,可是他以次充好,又沒多長時間,他就破產了。人人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由于南郭先生“濫竽充數”,什么也沒干成。
一天,南郭先生聽人說書,說書的講:“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南郭先生立馬明白自己已落下笑柄,不能一錯再錯了!無休止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呀。
由于南郭先生明白了自己的過錯,準備重新當一回果農,他把之前找的一塊沃土清理干凈,又不惜重金買了進口瓜果的.種子,到了收獲季節,他的瓜果里不僅沒有壞的、不熟的,還是進口的呢!他的收成比別的果農高了三四倍呢!才三年,他就成了數一數二的大富翁了,從此現也沒人笑話他,反而把他當成學習的榜樣。瞧,南郭先生正在領取“最佳果農獎”呢!
《南郭先生》后續作文2
話說南郭先生因為不會吹竽,逃走之后便通過親戚來到了魏國,依然干著濫竽充數的勾當。
南郭先生來到了魏國,拜在太師門下,他自稱是齊國的樂師,齊宣王聽吹竽,都是他來演奏。太師一聽齊宣王,馬上就把他聘了過來。魏惠王喜歡聽簫,便叫太師去準備一下,晚上他要聽簫。太師想:“那位齊國的樂師肯定技術非凡,不然讓他露兩手?想罷,便讓南郭先生準備好東西,晚上進宮。南郭先生這下可急壞了,我又不會吹簫,怎么辦呢?可他靈機一動,有了……
晚上,南郭先生帶著一只樂隊進了宮。魏惠王見了,便問:“為何有一只隊伍在此啊?”南郭先生聽了,上前有模有樣地行了個禮說:“回魏王,此乃一支樂隊,專為您演奏的樂隊。”
“好!那就快開始吧!”
演奏開始了,南郭先生在前面裝模作樣地吹了起來。
“我說南郭先生,你來給本王單獨吹一段簫吧!”聽了這話,南郭先生像熱鍋上的螞蟻,一下子六神無主!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跑啊!可宮里的侍衛一下子便把他拿下了。
“好你個刁民,竟敢欺騙本王,拉出去重打80大板,把他逐出魏國!”魏王惱羞成怒,可憐的.南郭先生已經皮開肉綻嘍……
南郭先生又千里迢迢地來到了趙國,他深深地為自己的過錯而感到懺悔,他多么希望上天能再給他一次機會,讓他重新開始啊!身無分文的南郭先生到處流浪,終于,有一位好心的鐵匠收留了他,教他打鐵,南郭先生再也不會不學無術地濫竽充數了。
《南郭先生》后續作文3
南郭先生逃走后,三天三夜中,終于在一個小鎮上發現了一位吹竽十分高超的人,他吹的竽可好聽了,于是,南郭先生就走到前去,拜師學藝,這位吹竽的人死也不收南郭先生為徒,就說:“學費不交還好意思拜師學藝!”南郭先生就回答說:“學費我暫時還沒有,只要你把我教會了,你要多少都沒問題,要是你不信我,我還可以寫保證書啊!”這個人聽后,覺得還是不錯,就答應了南郭先生。南郭先生經過了五年的訓練后,南郭先生終于吹會了竽,于是,南郭先生就拿著竽到齊府去了,他來到來齊府后,齊緡王就問他:“南郭先生,你當初逃跑了,現在還敢回來!你膽子還真大啊!你以為我們齊府想進就進,想出就出的嗎?”南郭先生說:“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回來只是想吹竽給您聽!”齊緡王就說:“好吧,你吹吧,如果吹不好就挨一百大板,吹得好就賞你五千兩銀子!”
南郭先生聽后,高興地點了點頭,于是,南郭先生就拿著竽吹了起來,齊緡王聽后,十分滿意,就給了南郭先生五千兩銀子,南郭先生收了五千兩銀子后,就開開心心地起找自己的老師了!
《南郭先生》后續作文4
南郭先生從宮廷逃出來, 一歇沒歇就改名成西郭,回到了家。過了幾天西郭先生得到消息 ,幾百個兄弟因演奏不好,有一部分被分流了下來。西郭先生找到他們后連忙問:“上面的人發現我逃了沒?”“沒。”西郭先生說:“我們組一個樂隊吧!”大家都同意了。
首次演奏大家的觀者潮流,因為大家知道這些都是以前在宮廷里演奏的'樂師。所以大家不惜重金來聽西郭先生的樂隊吹竽。
幕布一拉開,全場觀眾就紛紛要求退票,二胡拉的走音像馿字叫,洋鼓敲的不好像狼嚎!大家紛紛要求退票,西郭先生趁機逃跑了。他知道這些東西都是靠走后們、拉關系進去的,在宮廷里白吃白喝不只自己一個!
西郭走投無路只好向爸爸作詩,經過十年不懈努力終于寫了第一首詩。不出兩年西郭先生就成了當代最有名的詩人。
李黑讓西郭當自己的師傅,也寫出了千古聞名的好詩。
西郭先生,又開始學書畫,他《畫秋江獨釣圖》……連張僧瑤也向他學畫。
西郭死前,他對兒子說:“以后不能濫竽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