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杞人憂天”不該貶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杞人憂天”講的是這么一個故事:杞國有一人非常害怕天塌下來,有人就告訴他天乃氣組成,不會塌,即使塌了也無關緊要,但他仍擔心天承受日月星辰的能力,接著又被那些自作聰明者告知,日月乃發光之氣組成,也無須多慮……于是乎,“杞人”成了白臉。“杞人憂天”成了貶義,何等冤枉!
彼冤枉有三:
其一,“杞人”擔憂得再幼稚,總要比不假思索、信口雌黃者好得多。盡管“杞人”不善于憂,但能憂敢憂,遠遠勝過自以為是、墨守成規者。不料積極思考的這位“杞人”竟背上千古罵名,而以無知為真知者卻被視為聰明;維護“天生這樣”,阻礙求異思考、扼殺探索的人,竟被視為圣人。嗚呼,何等不公!倘若不知者不胡說,不把“杞人”引入歧途,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也許要提前一段時間。
其=,“杞人”這種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方法,不但得不到保護、提倡,反而被一棍子打死。盡管人們已知天不只是氣組成,日月星辰也不只是氣,但有人仍要把“杞人”當活靶子打。至今人們愛把思維稍不合“常規”的,冠以“杞人憂天”,樂此不疲。習慣勢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杞人”被當成活靶子,“杞人”永不得翻身。
其三,最令人玩味的是,人們既運用了“杞人”的思維,又要反對“杞人”發言,鞭笞他的憂慮,而許多事情就敗在“無須多慮”上。事情就這么復雜,說穿了又很簡單,那就是人們千百年來習慣于責罵“杞人”無端“憂天”。
最令人痛心的是,到今天還以“杞人”之憂為不屑,至今無人為“杞人”說句公道話。難道排擠“杞人”、諷刺其憂、打擊其人的悲劇還不夠多嗎?
當今知識界的“斷代”、人口的膨脹、土地的沙化、江河的混濁……這些人為的蠢事,為何不能防患于未然呢?是中國缺少高瞻遠矚之士嗎?不!20世紀50年代就有“杞人”憂人口;無法無天的年月就有“杞人”憂人才;在盲目狂熱中就有“杞人”憂生態……可是,“杞人之憂”遠不及自以為是者的耳邊風,他們視“杞人之憂”為“異端”。是“異端”就要剪滅。“殺一儆百”成了對付“杞人”的有力措施。
嗚呼!這是對人類的褻瀆,這是對歷史的犯罪。歷史的回答只可能是對武斷的懲罰。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新一代的“杞人”仍“憂天”,在荊棘中跋涉,在荒漠中吶喊,在激流中求索。
你看中華泱泱五千年,終有“杞人”憂慮“閉關自守”要吃苦頭,擔心“閉門造車”造不出好車,背著種種“罵名”,勇敢打開國門。可見“杞人”是多么敢想敢做!但由于“杞人”千百年不為人愛,盡管“杞人”千慮或有“一得”,這“一得”也常常被打入十八層地獄,難見天日。即使“杞人”實現了改革這一創舉,也難以改變“杞人”的命運,人們還是習慣于厭惡“杞人”。許多“杞人之憂”在有意無意之中被無情地扔進茅坑。
君不見“杞人”憂慮的“官場腐敗”;君不見“杞人”憂慮的“崇洋媚外”;君不見“杞人”憂慮的“讀書無用”;君不見“杞人”憂慮的“全民皆商”;君不見……
可是,這些憂慮都被那些死盯著紅圈圈、方孔孔之流貶為“憂天”,怎不令人痛心?有多少可貴的“杞人之憂”成了“白云千載空悠悠”“奔流到海不復回”。我要說:
“杞人憂天應提倡,陋習無知真堪憂。”
【“杞人憂天”不該貶作文】相關文章:
杞人憂天造句(精選60篇)03-15
不該丟棄作文03-16
不該丟失的……作文04-13
不該丟失的作文01-29
不該丟失的愛心作文08-07
不該丟失的自信作文03-15
不該發生的事作文03-12
不該錯過的風景作文[精選]12-05
不該丟失的善良作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