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弟子規作文1
在“謹而信”中告訴我們要講禮貌,要誠信,不要飲酒,要講衛生,衣服要穿得整潔,不要挑食,暴飲暴食等,在生活中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在“泛愛眾”中寫道:我們要平等待人,不要驕傲自大,不要自私,不要喜新厭故,不要揭人短,不要把他人的惡行公布,要報恩,不報仇,要慈善待人,以理服人。在親仁中教會我們不要與小人處得太近,要多與仁者在一起,這是一個人必須具有的品質。《弟子規》告訴我們一個的品行應該如何的`,不要輕視自己的品行,這里有小故事告訴我們品行的重要性:某一天一個大公司招聘員工,很多大學生和研究生都去了,招員工面試的地方十分干凈,可是地上卻有幾張廢紙,沒有誰注意到,那里有許多人都在等待面試,然而老板卻遲遲沒有露面,就在這時,一位高中生撿起了地上的廢紙,正巧老板這時進來,剛巧看見了高中生撿廢紙的一幕,于是,老板二話不說,直接走到那位高中生面前,說道:“恭喜你,你被公司錄取了。”
后來其它人一個都沒有面試成功。這個故事中,去面試的人有大學生和研究生,學歷都比高中生高,然而高中生被錄取了,他們卻沒錄取,這說明了什么呢?高中生隨手撿起垃圾的這樣一個行為,就可以看出此人雖學歷不高,而品行之高尚,非一般人所能及,此行為君子之行為,而不做此行乃一般人也。因此,高中生才會被錄取。讀《弟子規》,讓自己的品行如同一個君子,乃至圣賢之士。
弟子規作文2
我有一個十分要好的伙伴,它既是一位教給我許多道理的良師,也是一位可以與我傾心交談的益友,它就是《弟子規》。我知恩圖報、待人誠懇、尊老愛幼……等許多優良的傳統都是來自于它。
我開始讀《弟子規》時,只感到字墨清新、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后來認真翻閱,才明白這是一部關于如何擁有良好的德行的典籍。一個個趣味橫生的小故事看似簡單,其實里面蘊藏著大智慧。比如說“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這句話我相信你已經倒背如流了吧!可是,其中的道理你有沒有領悟到呢?
在一次期末考試的時候,數學難題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我襲來,我一路上過五軍斬六將,眼看就要到達勝利的終點了,卻被一道難題擋住了去路。我絞盡腦汁,卻始終想不出這道題的答案。我有些泄氣了,心想“不就五分一題嘛,沒了它我照樣可以拿優分!”當我正想停筆時,好伙伴在我耳邊提醒道:“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對呀,在這個關鍵時刻,我怎么能半途而廢呢?于是,我盡量使自己平靜下來,一絲不茍地梳理著解題思路。在下課鈴響之前的幾分鐘,我終于把那道難題迎刃而解,然后我把答案寫在了試卷上,把卷子交給了老師。第二天考卷發下來了,看著那鮮紅的`100分,我欣喜若狂,心中的快樂無法形容。《弟子規》教會了我遇到困難要知難而進,才能取得成功。
品讀《弟子規》,就是品讀一種感動;品讀《弟子規》,就是品讀一種力量;品讀《弟子規》,就是品讀一種美好……弟子規的作用真大呀!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踐行《弟子規》,同做道德中國人吧!讓那朗朗的誦讀聲縈繞于校園上空!
弟子規作文3
讀書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讀書也要有一個選擇,要讀好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弟子規》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至1722)清朝康熙間秀才。
《弟子規》里有一句話叫: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的時候,不能遲緩。父母命令我們的時候,不能夠懶惰。但在我的生活中,我并不是這樣做的。每當父母叫我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懶懶散散,有時甚至當做是耳旁風,理都不理。根本就沒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想了。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并不是自討苦吃,也不是專門伺候我們的。我們也應該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分擔一些事情。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當哥哥姐姐的要友愛弟弟妹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可是我和妹妹在家經常吵吵鬧鬧。在家的每一天,都能聽到我和她的吵鬧聲。爸爸媽媽總說我是姐姐要讓著妹妹,可是每次只要我讓了她一點點,她就以為我怕她,總愛得寸進尺。所有我和妹妹總是愛為了一點點小小的事情吵架。然而父母為了這件事情很傷腦筋,不過每次我和妹妹吵后,一下就和好了。但為了父母,我覺得我以后無論怎樣,都應該讓著妹妹了。
……
《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弟子規作文4
最近,我通讀了一本經典書籍——《弟子規》。《弟子規》是我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是約束兒童的行為,明確道理的規范讀本。這本書讓我們從思想上樹立了正確的是非觀念,有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其中這樣一句“過能改,歸于無”使我感觸頗多。這句話是說,只有知錯,才能改錯。不能因為掩飾犯下的錯誤,就撒謊,而犯下另一個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犯錯誤是難免的,有了錯誤要勇于承認,即使遭到斥責或打罵,也應該拿出勇氣面對。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長大以后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牢記媽媽的教誨,牢記古人的諄諄教誨。至今這句話還印在我的腦海里,永遠不會忘記。還有一句,也與誠實守信有關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更是讓我感觸最深,它充分體現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說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我答應媽媽看一會動畫片,就寫作業。可是我很快就完全沉浸在動漫的世界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與媽媽的約定更是忘到了九霄云外。為此,媽媽大發雷霆,我才慌忙關掉了電視。如今,我學習了《弟子規》,想想先人們的教誨,反省我的行為,我感到非常的汗顏,做人是應該講究信用的,信用是一個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個連信用都不講的人,他又怎么能夠立足社會,成就一番事業呢?《弟子規》使我認識到了我以前所作所為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以《弟子規》時刻警醒自己,做到誠實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靚麗的風景,少一些違約的承諾。向著自己追求的目標,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讓自己的人生綻放光彩。
弟子規作文5
當我第一次翻開《弟子規》這本書時,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封面,是如此精美,飄著淡淡的書香;內容,是如此豐富,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它。是它,讓我懂得了:人,原來是這樣做的!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這首悅耳動聽的三字歌謠,就是《弟子規》。
“入則孝”這一部分,向我們講述了在家要孝敬父母、孝敬長輩,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出則悌”、“謹而信”敘述了日常生活和為人處世的行為規范;“泛愛眾”、“親仁”進一步講述了如何為人處世;“余力學文”敘述了如何讀書求學的道理。
讀了“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這一句的`時候,我思緒萬千。現在,很多人都把錢看做第一位,甚至為了錢,和朋友、兄弟反目成仇,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手段來謀取財物。我感到這樣很可笑:錢算什么?它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罷了。把錢過分地看重,自然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仇恨、誤會……
“要是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生氣,聽到別人的表揚就高興,那么,對自己有害的人就會來到,對自己有益的人就會離去。”是啊!現實生活中,總是存在著一些愛聽別人贊美的人,他們往往不知道,這正是一個敗筆。對自己有害的人會逐漸加害你、利用你,后果真是不堪設想啊!但如果相反,你得到的益處會越來越多。
《弟子規》,教會了我諸多的人生道理還有禮儀規范,以及學習的技巧。擁有一本《弟子規》,就如同有了一顆熠熠生輝的鉆石,讓你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受益無窮。
《弟子規》,你散發的那淡淡的書香,將會陪伴我,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暢行!
弟子規作文6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這兩句是弟子規的總序,說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如果做了還有余遐,更應努力的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其實要做到又談何容易,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好多人長大后都賺錢了,很少有人關心在家的父母。講信用,更是難上加難,好朋友借錢,等到期限時,朋友早已音訊全無。平等仁和,現在我們還不能接受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事實,我還能看見一些富貴人家在唾棄乞丐。學習他人對一些人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那些驕傲的人一點也不會低下頭虛心學習。
好習慣是一點一滴養出來的。我現在還屬于這種養習慣的階段,我有許多地方還不足:每天回家,爸爸總要提醒我開窗戶;吃飯時,父母提醒我不要講話;做作業時,媽媽叮囑我不要拖拖拉拉……看來我還得加油啊!
雖然要做到孝敬、講信用、平等仁和、向他人學習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一點一點地一一做到,做到了這幾點,可算是“正人君子”了,讓我們一起朝著這個“正人君子”的目標前進吧!
弟子規作文7
蔚藍色的天空,遼闊的草原,無邊無際的疆土,是我們共享的家園。我們的中華民族,之所以會有現在這樣美麗,是因為有了古代無數人民的智慧的結晶,也才會有長城、兵馬俑等壯觀之物。
我們現在擁有發達的科技,所以一些備受老天爺垂愛的青年們,似乎已經忘記了中華的傳統文化。
“弟子規,圣人訓”,又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我從小就十分喜愛《弟子規》這本書,一看到它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來朗讀,它能告訴并且教會我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方法。
星期六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樣哼著歌,懶洋洋地走到公交站等車,這時剛好一輛公交車向我奔馳而來。我上了車,啊!怎么這么擠呀,咦!那里還有個位置,竟然沒有人發現,我迫不及待地跑向目標坐了下來。心里樂開了花……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走了上來,手里拿著拐杖,一瘸一拐往前走,我該給她讓座嗎?可是我距離目的地起碼要半個小時的路程。正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我想到了弟子規里的`“長者先,幼者后”,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把老奶奶扶到座位上,讓她坐下。她夸我真乖,我心里甜滋滋的。雖然站了半個多小時,腿腳很酸,幫助他人而感到快樂卻讓我欣喜不已!
有一次,數學課上需要用到量角器,我發現量角器未帶,怎么辦?這時,發現眼前的地上有一個量角器,于是我順手撿來。此時,我又想到了弟子規中的“用人物,秋,倘不問,即為偷”,于是我把撿來的量角器上交給了老師。這件事也告訴了我,作為一名學生一定要講誠實。
感謝你!《弟子規》,是你教會我做人的道理。你給我的收獲,將會讓我一生受用不盡。
弟子規作文8
可能是受爸爸媽媽的熏陶吧,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從報紙到雜志,書刊甚至到字典,只要帶字的我就喜歡看。其中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是《弟子規》,這本書是我們生活的典范,讓我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每天睡覺前是我最開心的時間,因為我又可以和媽媽一起讀《弟子規》了。今天,我很早就做完作業,拿著書來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會背誦《余力學文》了,我背誦給你聽好嗎?”“好啊!”媽媽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拉著我坐下,示意我可以背誦了。“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一口氣把《余力學文》背下來了。媽媽開心得把我擁入懷里說:“這么長的一段話,你是怎樣記的?”我自豪地說:“《余力學文》里不是說‘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嗎?我讀書的時候注意到眼看、心記、口念,這樣真的很快就記下來。”媽媽笑著說:“我的'女兒真聰明,學以致用,《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范,你要好好學習,知道嗎?”“父母命,行勿懶,我知道了。”我再一次把《入則孝》也搬出來了。“媽媽,平時我任性,愛發脾氣,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沒有聽從爸爸、媽媽正確的教導,以后我會改了。”媽媽激動地說:“《弟子規》一下子讓我的寶貝女兒長大了。”
正如媽媽說的:《弟子規》讓我長大了。可是,我知道光說是不行的,還要學會做,今后在我成長過程中一定會以《弟子規》來鞭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健康成長。
弟子規作文9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在《弟子規》中,這句話最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明白了誠實的可貴性,是《弟子規》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周末即將來臨,默默約我一起去公園劃船,我爽快地答應了。能和最好的朋友一起過周末,這多美好啊。可回到家后,爸爸的一番話卻讓我悔青了腸子。他說居然要帶我去羅浮山游玩,那可是我日思夜想的地方啊!一想到羅浮山雄壯的山峰,怡人的美景,誘人的美食,我就猶豫不安。我沒有答應爸爸去羅浮山,只是滿臉地不開心,垂頭喪氣地進了房間,只剩下滿臉疑惑的爸爸。
我趴在房間的桌子上,不斷地想著:如果錯過這一次去羅浮山的'機會,爸爸還會帶我去嗎?如果我拒絕默默,默默會不會討厭我呢?天色漸晚,我的心還是很堵很堵,不知如何選擇。窗外吹來一陣風,我感覺空氣都是煩悶的。突然,我的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我對默默說自己生病了,去不了公園了,他既不會怨我,我也可以去我夢寐以求的羅浮山。我頓時心花怒放,剛才的煩悶一下就煙消云散了。
這時,爸爸走了進來,對我說:“怎么了,不開心嗎?難道你不想去羅浮山了?”我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跟爸爸說了一遍,最后高興地說:“老爸,怎么樣,我是不是很聰明啊,我終于可以去羅浮山啦!”可爸爸聽后,沉默了一會兒,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弟子規》中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去不去羅浮山不重要,而誠實是最珍貴的,答應了就是答應了,就要必須做到,不能隱瞞他人啊。”我愣了一會兒,心中頓時茅塞頓開。
那一天,我如約來到公園,和默默在公園里踏小船。是《弟子規》教會了我誠實的重要性,讓我在成長路上不會迷失自己。我也明白誠實是最珍貴的。
弟子規作文10
你知道嗎?在我的書包里有三大寶貝。
第一大寶貝——課本,因為它教給我許許多多的知識;第二大寶貝——字典,因為它可以幫助我認識許多字;第三大寶貝——《弟子規》,因為它讓我知道生活中應該怎么做。《弟子規》,我最喜歡它的一句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它的意思是:或者是吃飯、喝水,或者是走路、坐下,應該長輩先做,晚輩后來。之前我什么都好,就是沒禮貌。可是現在不了,自從我讀了弟子規后,我改掉了這個壞毛病,大家都夸我有禮貌,我真要謝謝《弟子規》。讀《弟子規》吧,它能教你生活中應該怎么做人。就比如這一句吧:“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它的意思是:如果長輩還站著,晚輩就不應該先坐下來;長輩坐定后,允許我們坐下,我們才可以坐下。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聲音柔和適中表示尊重,但低到聽不清楚,那就不妥當了。你看,弟子規講的多好啊,它能規范我們的言行,教育我們怎樣做人,它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讀了《弟子規》,我現在是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了,你呢?你做到了嗎?走進弟子規,就是走進生活,走進文明。
讀《弟子規》吧,聽我的準沒錯!祝愿你讀了它以后,也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乖孩子。
弟子規作文11
記得我剛轉到這個學校讀書,對這里的環境還不是很熟悉,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里的同學都在學習《弟子規》。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學習,它讓我學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認真做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珍惜時間,好好學習……時間悄悄溜走,我也在悄悄“變”呢!
有一次放學,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個小男孩把一個小女孩推到了,我急忙走上前去把那個小女孩扶起來,然后問她:“你疼嗎?”“不疼。”那個小女孩忍著淚水堅強地說。我心平氣和的對那個小男孩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古人說: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你說對嗎?”小男孩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說:“對不起。”
還有一次,媽媽教我幫忙做家務,我爽快地答應了。媽媽說:“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你以前不是都很不情愿的么?”“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因為《弟子規》讓我長大了呀,以后我會經常幫你做事。”我說著,手上就干起了家務活。
晚上,爸爸回來了,我就幫爸爸拿拖鞋,掛皮包。我還幫著媽媽一起準備好了晚餐,看爸爸吃得津津有味的,我甜滋滋地笑了。爸爸吃完晚餐,會心地說:“我的'女兒懂事了,知道孝敬父母了。”我聽了,臉上露出了一絲甜甜的笑。
自從學了《弟子規》以后,我就經常受到家人和鄰居的贊許,每當這時,我都對他們說:“是《弟子規》讓我明白,做好小事才能做好大事,做什么事都要從身邊的點點滴滴開始。”
弟子規作文12
聞著淡淡的書香,輕輕翻開《弟子規》,“入則孝”是那樣引人注目,也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古往今來,孝的故事仍在百姓口中流傳,“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我在《弟子規》中最先讀懂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說:“父母在叫喚你時,你一定要有回應,不要遲緩,父母的要求,你要盡可能地滿足他們,千萬不要因麻煩而不做”。“子路借米”就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
子路是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在子路很小的時候,家里十分窮。有一天,他的父母很想吃白米飯,可是,家里早就沒有米了,怎么辦呢?子路決定到親戚家里去借。他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終于借到了米,讓父母吃上了白米飯。
比起子路,我真的是差很遠,還記得幾天前,媽媽讓我去買油,我嫌太遠,就不去,結果讓媽媽去買油忙活了大半天,又得為我們煮飯炒菜,可最后,我還嘟囔著:“這么久才開飯!”媽媽聽了,連飯都沒有吃就悄悄地到房間去了。
如今回想起來,我真是羞愧萬分,原來那時媽媽不是因為累,而是女兒的那一番冷漠的話語刺痛了她的心吶!
父母是我們做兒女的在世界上最大的恩人,再也不會有第二個和他們一樣愛你的`人了。別人為你做了一點點事,你就會對別人說謝謝,你可曾想過,父母對你幾十年如一日的無私的照顧,你對他們說過“謝謝”嗎?自己養了幾十年的孩子,長大后卻不孝敬自己,那種心痛的感覺只有當父母的才體會得到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雖然還小,但是讀《弟子規》讓我明白,“孝”是自己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弟子規》的確是一本好書,讓我百讀不厭。它讓我懂得孝敬,懂得感恩,懂得如何做一個有德行的人,真是受益無窮啊!
弟子規作文13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悠久燦爛。最近,程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弟子規》。剛開始學背,感覺很饒嘴、很枯燥。后來,程老師耐心、生動地把意思講給我們,我們就越學越有興趣,從中悟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生活中提高了自己。
今天早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足球大俠》,媽媽對我說:“兒子,你把這些垃圾扔樓底下吧!”因為正被生動的.故事情節吸引,所以我就不耐煩地說了一聲:“NO!”媽媽聽了,有點生氣地說:“一會兒回來再看。”我還是不理不睬,依舊埋頭看書。又過了兩分鐘,我突然想到《弟子規》里的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于是,就急匆匆地叫住正準備自己下樓的媽媽,“蹬蹬蹬”地跑下了樓。當我扔完垃圾上來,我看到媽媽正在門口對我笑呢!
吃完午飯,我沒給爸爸媽媽說,就自己跑下樓騎著自行車去戚城公園玩了。我感到非常自由,一路上暢通無阻,還高興地唱起了歌。戚城公園真美啊!我一邊騎一邊欣賞春光,不知不覺天已經暗下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回家了。還沒進小區門,就看見爸爸媽媽正焦急地出來找我。媽媽看見我,高興得都快哭了。想到爸爸媽媽擔心的樣子,我才深深明白了《弟子規》里“出必告,反必面”這句話的道理。孝順父母,就不能讓父母操心,以后一定要記住:男子漢,以不給父母添麻煩為榮耀!
現在,我已經愛上了《弟子規》,因為它能在生活中時時指導我進步。以后我還要學習更多的文化經典。媽媽說:讀經誦典,受匪淺。的確,
弟子規作文14
《弟子規》想必大家都讀過,看過甚至背誦過,因為《弟子規》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啟蒙讀物。從兒童的安全,衛生,禮儀方面,又到道德素質,精神修養,,學習方法等方面,都為我們進行了無微不至的講解,所以《弟子規》就是我愛不釋手的經典作品,從讀得朗朗上口,到背誦得滾瓜爛熟,每一遍都使我有了新的.發現與收獲。
例如從“父母呼,應勿緩;”到“父母責,須順承”的意思:父母在叫你的時候,你要趕緊答應,不可遲緩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就要馬上去做,不要懶惰拖沓;父母在教育你的時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聽;父母在責備你的時候,你也要耐心地接受。這一小節對我的啟發很大。
以前,爸爸媽媽喊我的時候,我總會慢吞吞地答應一下,有什么事需要我,我的行動也不夠迅速。自從讀了《弟子規》中的這一節,我做事不再慢吞吞,而是用自己的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以前,家長教育批評我時,我都不能虛心接受,有時還會反駁,和他們吵鬧上一兩句,現在這種事再也不會發生了,會耐心地接受。更會把孝放在第一位,百善孝為先。還要懂禮貌,聽自己父母的話。不惹他們傷心,生氣。懂得做人,從小時候就養成一個懂規矩,守規矩的好習慣。并嚴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按照《弟子規》上面所說的去做。
這都是我從《弟子規》中學到的。當然該學的還遠遠不止這些,我要繼續誦讀經典,學習經典。
《弟子規》無愧成為我最喜歡經典作品。
弟子規作文15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為喘氣而活,僅活著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
昨天是曾經,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實,不要在昨天里沉媚,應該在今天中開創! 在學生主修的'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凈心田。同學們,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為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為子女成材。我們學了“入則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 《弟子規》里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細細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或許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才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規作文】相關文章:
弟子規作文12-30
弟子規踐行作文03-23
我學《弟子規》的故事作文02-24
實用的弟子規小學作文三篇05-24
【推薦】弟子規小學作文四篇05-11
謝謝您,《弟子規》01-25
《弟子規》讀書筆記02-18
弟子規的讀書筆記11-02
《弟子規》讀書筆記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