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偉大的人往往不被適時權貴接納,不與社會相融,世人開始疏遠他們,排擠他們。但他們會享受這種一個人的孤獨。
——題記
英國生物學家、作家赫胥黎曾說過:“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他們往往沒有抱怨,沒有牢騷。因為他們已經喜歡上了這種一個人的孤獨。
其實在中國古代社會,不乏那些仕途不順而隱居山林的學士們。正因為他們,我國的文化底蘊才會慢慢積累,慢慢濃厚。孤獨讓他們變得淡泊名利,不淪世俗。陶淵明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首《飲酒》,寫出了他對生活恬淡和對困境的釋然之情。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看透了官場上的名與利,毫不猶豫地把自己藏在了孤獨里,即使在最喧囂的市井里,也淡若無人。名與利的誘惑并不能撼動他孤獨的內心。
從東晉到唐代,雖然橫跨歷史三百年,但陶淵明和大詩人李卻是惺惺相惜。
李白作為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不僅為我們留下了濃郁的精神財富,同時也帶來了安然、自由的高風亮節。“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少年時的他,家境富裕,劍術奇高;不求仕途,只求仗劍走天涯。中年時的李白,為抱唐玄宗知遇之恩,進朝廷,報效祖國。時隔一年卻因宮廷權貴的忌恨,被放還鄉。從此他的內心便用孤獨武裝了起來。四處浪游,漂泊世間,過著孤獨且自由的俠士生活。這一切的孤獨,讓人忘卻了名利,忘卻了世間的罪惡。成就了一位又一位偉大的孤獨者。
孤獨也可以讓偉人們忘卻自己內心的傷痛。
他是荷蘭后印象派畫家,是后印象主義的先驅。《星夜》、《向日葵》是他一生中的杰作。他就是文森特·威廉·梵高。他的一生十分坎坷,即使他失去了一只耳朵,孤獨也讓他堅強的創作著。
同樣,歷史上還有一位用孤獨忘卻悲傷的偉人。那就是蘇軾,他一生的仕途也是起起落落,連自己的情感歷程也是一波三折。多次喪妻的他沒有被命運的玩笑打倒;多次被貶的他,沒有向強權彎腰。他一次又一次地奮力爬起,帶著自己的孤獨,忘卻了傷痛。
有人說,強者孤獨的背后是輝煌,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孤獨同樣也可以成就一個偉人的一生。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這位丹麥的作家以其童話作品而聞名于世,耳熟能詳的就有《小錫兵》、《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他創作了那么多童真且浪漫的童話,但他卻沒有一段美滿的婚姻。他的一生渴望擁有一個圓滿的家庭,可事實卻不盡人意,他很孤獨。正因為他的孤獨,才會讓他的作品那么貼近生活,那么層次分明。
并不是只有偉大的文人志士才會孤獨。著名的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阿爾費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也是一個享受著孤獨的人。一生中陪伴他最多的,就是那些繁瑣的公式和各式各樣的化學儀器。他很孤獨,這促使他更加癡迷于創造與發明。諾貝爾的一生擁有三百五十多項發明,但他真正偉大之處并非如此多的專項發明,而是創立了諾貝爾獎,用來激勵在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他的一生享受著孤獨,但他讓后人感受到孤獨并不寒冷。
這些偉大的孤獨者,他們不怕孤獨,他們享受著孤獨。孤獨成就了他們偉大的一生。“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其實,有時候孤獨也不見得是件壞事,它可以讓人領悟、升華自己,讓自己成為自己心中無與倫比的偉大的孤獨者。
【偉大的孤獨者】相關文章:
孤獨者作文01-03
孤獨的守望者作文04-07
《孤獨者》讀書筆記04-13
偉大的父愛03-13
偉大的母親03-31
偉大的母愛02-17
母愛的偉大02-17
孤獨的作文03-21
孤獨的句子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