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訥于言而敏于行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訥于言而敏于行作文1
人們常言道:言多必有失,而孔子在《論語》中也提出: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訥,是指在說話方面沉默寡言而敏于實干之人。在日本作家渡邊醇一創作的小說《鈍感力》中的S君是日本某知名醫院的實習研究生,他的導師十分嚴厲,經常對他犯的錯誤橫加指責。同學們都看不下去了,但S君還是以寬厚的笑容和極強的執行力一一按照導師所指責的進行改正。后來,憑借精湛的醫術和忠厚的人品,S君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院長,并且成為日本頗具知名度的手術首席。
盡管S君不善言辭,但他正是“訥于言而敏于行”的代表人物。他不與老師頂撞,而是選擇聽取老師的.建議,并不斷嚴格要求自己的手術規范,最終因為嚴謹的態度和極強的執行力,獲得自己應有的回報。
泱泱華夏,自然也不缺這樣的典范。原清華校長梅貽琦曾經被人尊稱為“寡言君子”。在他當年參加錄取考試放榜之時,許多考生一擁而上前去看榜,有的欣喜苦狂,有的垂頭喪氣,有的痛哭流涕,但人群外的梅貽琦顯得分外冷靜,直至所有考生退下后他才去看榜。在平時與學生講話時,原先校長的長篇大論的“廢話”也被略去,講話也顯得言簡意賅,但他刻苦鉆研學且為人正派,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敬仰。
即使他沒有四處宣物自己的道德,但他的一舉一動無不顯示著自己道德水平的制高點。那使他不曾“敏于言”但“敏于行”的表現足以讓人心悅誠服。
沉默,并不代表沒有能力發聲,而是一種更顯深沉的資本。
俗話說“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發出喧嘩聒噪之聲的往往是那些沒有裝滿的瓶子,而大海從來都是寂靜無聲的,但是誰也不能說大海不夠遼闊和雄奇。
常常逞口舌之快的人總是很難做到最好,而做到最好的人,卻往往都是能耐下心去,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的人!霸G于言而敏于行”,就是少說話,多做事,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接近一個“君子”。
訥于言而敏于行作文2
樹懶馮是我的朋友。
他長得很像樹懶,一張圓臉寫滿了憨厚,圓臉上又畫著一對圓圓的大眼睛,個子不太高,整個人肉肉呼呼的。關鍵是說起話來慢條斯理,總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就像《瘋狂動物城》里的樹懶“閃電”,朋友們也因此親昵地稱呼他——“樹懶馮”。
有一次,我忘了作業是什么,就給他打電話詢問。撥通了電話,我火急火燎地盯著手機屏幕上的名字,牙咬得咯咯響。好一會兒,他才接通了電話:“喂~~,培赫啊~~,有什么事嗎?”他的聲音好像穿透了好幾層的宇宙空間才飄到我這里。
其實,電話這頭的我比電影里的兔子還著急呢!
“作業是什么呢?”我急切地問道。
“啊~~作業!你等一下,我去看一下~~!彼鼗卮鸬。
然后,我就聽到電話那頭一陣翻書包的聲音。
終于,他的聲音又透過幾層宇宙空間,傳了過來。
“喂~~,培赫~~。”他“從容不迫”地說道,“你記一下哦~~,語文……”
十多分鐘過去了,我記好了作業。
唉,慢是慢了點兒。可是,我還是很感激他,畢竟他講得很耐心,生怕我漏記了。
樹懶馮“嘴慢”,卻“手快”。
他喜歡“今日事今日畢”,做起事情來,一點都不含糊,可謂是雷厲風行:他按時到校,從不遲到;完成的作業,快速又正確;當值日生,認真而細致;他的課堂筆記,更是紅藍交錯,條理清晰。
關鍵的一點是他的脾氣還特別好,我沒見他跟誰紅過臉。同學們有學習上的`困難找他,他總是有求必應。
我們是同桌,又是好朋友,我一有不會做的題就問他。不論我怎么焦急,他都會耐心、細致地給我講解。一遍不會講兩遍,兩遍不會講三遍,直到我會了為止。每次講解,他都很認真、細致,從來也沒有不耐煩的樣子。
樹懶馮“嘴慢”,是因為他心地善良,總為別人著想,怕別人聽不清、記不下自己說的話。
樹懶馮“手快”,是因為他執行力強,從來不拖沓,怕自己對自己要求不嚴,怕自己不夠優秀。
“訥于言而敏于行。”這就是我的好朋友——樹懶馮。
【訥于言而敏于行作文】相關文章:
行勝于言作文11-21
一言一行總關情作文03-26
一言一行總關情作文06-04
一言一行總關情作文8篇03-16
一言一行總關情作文15篇06-06
一言一行總關情作文(15篇)06-06
一言一行總關情作文14篇06-05
一言一行總關情作文精選14篇07-06
(實用)一言一行總關情作文15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