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粹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粹的作文1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存在百年卻依舊流行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可以把一個傳說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的唯妙唯俏呢?
那么先從乾隆皇帝的那場壽宴說起吧。
清乾隆五十五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乾隆帝的八旬"萬壽"祝壽。徽班是指演徽調或徽戲的戲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歡迎。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慶、四喜、春臺、和春,習稱"四大徽班"。他們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慶擅演整本大戲;四喜長于昆腔劇目;春臺多青少年為主的童伶;和春武戲出眾。這就是京劇的雛形。
1828年以后,一批漢戲演員陸續進入北京。漢戲,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尤側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戲。由于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緣關系,所以漢戲演員在進京后,大都參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為徽班的主要演員。徽調多為二黃調、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有西皮調、昆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徽、漢兩班合作,兩調合流,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會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從昆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終于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在京劇里,不同顏色的面具表現著不同的人物性格。
紅臉代表忠勇;黑臉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代表兇詐兇惡;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面具運用夸張的畫法,把人物的性格特點直接寫到了臉上,這也是京劇為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除此之外,京劇所表演的內容也有很多。比如《霸王別姬》、《智取威虎山》等很多很多,所以京劇是一個非常貼人心的戲種,不論你是坐在鄉間大院里觀看,還是坐在專門的劇院里看,都別有一番風味,演的內容更是讓你看幾遍都不過癮。
京劇,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往前發展,經歷無數苦難,并且挺了下來,慢慢有了自己獨具一格的表演方式,讓許多人愛上,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中華人民最愛看的戲劇,最后就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成為中國的國粹的!
國粹的作文2
時間在歲月中蹉跎,黎明破曉,夕陽漸無,卻無法掩埋每一個熱愛經典的靈魂。
——題記
貫古至今,文人墨客,無不對這玉壘冰雕的文字留下傾心的詩詞歌賦。國粹如星,一顆顆滑落夜空,為世界點亮夢想的燈。
我已不記得那似水流逝的童年,時間從樹影中穿過,將它揮之而去,國學經典卻常駐心中。生活的高姿態沒有讓國學經典消逝,在無人的夢幻中得以伸延。國粹不僅是那“傳統的四大件”,是國學,它不如夢似幻,可也不唾手可得。詩人曾為了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夢想把生命平鋪于鐵軌之上,書法家曾為了它行云流水心平氣靜的夢想伴著清風浪跡天涯之外。
國學經典,在20xx年前就得到了詮釋,讀起孔子的《論語》也許會覺得枯燥無味,那“之乎者也"把你繞在那深深的泥潭之中,無法自拔。可當你細細品讀,那書中的韻味已躍然紙上,古人的見解清晰可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學習古今國學,也是如此,夢想從不是多么輝煌的光輝歲月,我們以年輕為最后的王牌,保持著自己的驕傲,學習經典,傳承經典。
我不想像那厭世的冰凌般玩世不恭,我不想像那逃避紛爭的隱士般忘卻國家,我寧愿生活在18世紀的.古埃及廢墟里,也不愿在這充滿面紗的現實中。國學要得以傳承,我作為一個新世紀的年輕人,怎能逃避,怎能不理,即使我幼小的肩膀再承擔不住大風大浪,我也要揚起國學的風帆,劈波斬浪,奮勇向前。
是夜,讓我在國學的道路上更加確定了前行的腳步;是夢,讓我在國學的道路上想象了那如水細流般涓涓流淌的文字。無人知曉,那成就頗高的文士經歷了什么,也許是無法言喻的苦難,但總歸不是一帆風順的。
有人說過:“這世上唯一扛得住歲月摧殘的就是才華。”國學經典,歷代延傳,總會如火焰燃燒,可以燎原。這一切只需要時間來磨練。閃光的文字總會如一枝青蓮出于淤泥,不蔓不枝,濯清漣而不妖。
曾為理想飛過,翱翔過,跌落過,輝煌過。在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感悟,總歸是有的。為他,為她,傷心過,流淚過。黨頭頂上的光環漸漸淡去,也曾有過誓言,那光環還會發光。也曾怨過天,尤過人,現在,只有奮力拼搏,為自己明天打開窗。
遙看,近卻無。碧落,青竹靄。“節彼南山,維石巖巖山,維石巖巖;桃之夭夭,其葉蓁蓁;瞻波淇澳,綠竹猗猗”在世人口中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