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發現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發現作文1
在我快樂的童年里,有許多發現,盡管不是驚天動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興奮,畢竟我自己發現的嘛!其中有這么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叮鈴鈴、叮鈴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書。
忽然,我覺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東西在爬。我一看,原來是只小螞蟻,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這只普通的小螞蟻勾了起來。我仔細地觀察著這只小螞蟻:身體分3節,胸部有3對足,頭上還有觸角。我讓它爬到了桌子上。這時,它向桌子邊沿的一根鉛筆爬去,不小心滑了,這只小螞蟻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會死的.,我急忙順著桌子望去,小螞蟻竟然平安無事地降落在地上。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沒死嗎?我揉了揉雙眼,當確定自己沒看錯時,我更加不解了,為什么螞蟻從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來不會死呢?回到家后,我又找來了一只螞蟻做實驗,將它從高處扔下去,螞蟻搖搖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細一看,它依然毫發無損。
我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帶著疑問,我詢問了知識淵博的爸爸,爸爸微笑著說:“你自己去查查資料呀!”“對呀!”我急忙翻開了《十萬個為什么》,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螞蟻的重量輕,當它從高處落下來時,會隨著空氣中的風慢慢降落,所以到達地面時才會安然無恙。發現能讓我懂得許多以前我不懂的事,而且還讓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稀奇的,這些事我們并不會全部知道,而是需要自己的認真觀察,因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不是嗎?
我的發現作文2
在我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訂了許多作文書給我看,其中的一篇作文吸引了我。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大海的浮力》,主要內容是:“‘我’和媽媽去海邊玩的時候,‘我’發現了大海的浮力很大。本來‘我’還以為是錯覺,經過‘我’的實驗后,發現這是真實的。”
讀完這篇文章后的幾個月的暑假,媽媽也帶了我去還邊玩,我也懷著實驗的心去試了試,也覺得海水的浮力比淡水的浮力大。回到家,我忍著疲憊,開始我的實驗。我先從客廳里拿了一個較大的茶杯,再從廚房拿了一個雞蛋,再往杯子里放了3勺鹽,最后往杯子里放雞蛋,當然少不了水啦。好!準備就緒,實驗開始。我細心的看著這只雞蛋。夷?雞蛋怎么一動也不動的?一看杯底,終于明白了,原來是鹽還沒攪均勻,怪不得!我拿來一根筷子,把鹽攪均勻,過了還一陣子,杯底的.鹽變薄了許多。
雞蛋動了動,像是一個剛睡醒的小孩似的。我興奮地看著雞蛋,坐車的辛苦被拋到了九霄云外。慢慢地,雞蛋調皮地露出了小腦袋。耶!我成功了。可是,清水中的雞蛋會浮起來嗎?我想。為了證實,我又進行了第二次實驗。這次實驗很簡單,只要把鹽水倒掉,換上清水就行了。我按著我想的去做,把鹽水換上清水。我等了幾分鐘,雞蛋還在水中“昏迷不醒”。
啊!我成功了!我發現了浮力的秘密。
我的發現作文3
今天下午,我聽同學說泡綠豆非常有趣,而且還會變成綠豆芽,我很好奇,便也想試試。
晚上,我滿懷希望地拿出一把綠豆,放到一個裝滿水的碗里,這時,媽媽走過來,把碗里的水倒掉了很多,正好淹沒了綠豆一點點,我疑惑地問媽媽為什么這樣做,媽媽說:“如果水淹沒了綠豆全身,它就不能‘呼吸’了,更不能發芽了。”我聽得似懂非懂,卻又找不出理由反駁,只得按媽媽的去做。
第二天,我的綠豆有了一點變化,碗里的水已經被綠豆吸得干干凈凈,豆粒比昨天大了一些,可還沒有小芽發出來,我心急如焚,媽媽耐心地對我說:“泡綠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耐心才行。”我只好繼續等。
第三天,綠豆終于發出了幾根小芽,像一個穿著綠色襯衫的男孩在揮舞著自己的小手,每個小芽爆開的地方,綠豆皮都莫名其妙地裂開了,像個小娃娃咧開了嘴,露出了潔白的牙齒。
第四天,我的綠豆小芽長得更長了,身上的.綠皮也差不多掉光了,小豆芽白白胖胖,可愛極了!
雖然我的綠豆芽還沒有完全‘成熟’,可我堅信:只要每個人都有一雙擅于發現的眼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的發現作文4
今天有科學課,同學們異常興奮,因為科學老師上節課告訴我們,這節課要做一個實驗。
上課了,同學們疑惑地望著老師,小聲嘀咕道:“老師到底要做什么實驗呢?”同學們紛紛猜測。“有可能是做降落傘吧?”“或者制作冰棍?”······
但我們都猜錯了。只見老師神秘兮兮地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根蠟燭和一盒火柴,然后點燃蠟燭,讓我們和她一起做實驗。我小心翼翼地用火柴點燃了蠟燭。當我聚精會神地觀察燃燒的蠟燭時,我看見了火焰的外焰、里焰和內芯。突然,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蠟燭的火焰并沒有挨著蠟燭,但蠟燭卻在燃燒,這是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時,我腦袋里再也不是“下課”這兩個字,而是一根根燃燒的蠟燭。等實驗結束后,我迫不及待地問老師:“為什么火苗沒有挨著蠟燭,而蠟燭卻在燃燒呢?”老師說:“我們沒有看見火苗挨著蠟燭,是因為蠟燭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之分。火焰的`熱量較大,很快就將蠟燭變成了氣體,而氣體漂浮在固體和液體之上。所以,并不是火苗沒有挨著蠟燭,其實它在燃燒蠟氣,只不過我們用肉眼看不見而已。”
原來,小小的蠟燭也蘊藏著奇妙的奧秘!
我的發現作文5
每個人都可能發現某種事物的某些奧妙,在發現的過程中也會有許多經歷,當然,連我這個不愛發現的人也會發現事物的奧妙,如果不信,請你仔仔細細地來聽一聽。那是在一個炎熱而涼爽的夏天……
我和妹妹正在池塘邊玩耍。突然,一條紅色的小魚跳了出來,一個優美的海豚式的跳水動作,帶著的水珠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一樣落在了荷葉上,打一個滾,翻一個身,再跳起來,一個完美無缺的跳水動作就這樣誕生了。我想,荷葉一定被水珠打濕了,荷葉又沒有毛巾,很容易感冒,而且它又不能吃藥。我把它曬干,算是給它一個日光浴的機會吧。于是,我連拽代拖地把荷葉拽出了池塘。用手摸一摸荷葉,嗯,毛茸茸的,質感還不錯。再仔細瞧瞧,咦?怎么是干的呢?我不相信,又把荷葉放進塘里泡了一會兒澡,拿起來一看,還是干的`。
是不是荷葉太熱了,熱了就渴;渴了就想喝水,就把水珠吞下去了吧?一定是這樣的。我倒想看一看荷葉沒有嘴巴怎么喝水。于是,我也不管荷葉感不感冒,又讓它泡了一會兒澡。這次,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懷著激動的心情看著,心還不時“砰砰”的亂跳,生怕錯過了水珠被荷葉吃掉的情景。可是,事與愿違,水珠沒有被荷葉吃掉,而是像彈珠一樣“彈”進水里了。
“為什么荷葉不沾水呢?”我帶著疑問走進書房,翻開了《十萬個為什么》。一查,哦,原來是荷葉表面有一層納米由納米級組成的納米薄膜。納米薄膜鋪在荷葉表面上,使荷葉變得光滑,猶如給荷葉穿上了一件防水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