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家鄉的風俗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
更新時間:2023-11-17 06:56:31
  • 相關推薦
【推薦】家鄉的風俗作文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俗作文1

  甘肅的面,一絕!

  廚師端來我已等候多時的面,“牛肉面”我的最愛,凡是親戚、朋友爾等要來甘肅,我是一定會向他推薦的。紅油飄香,牛肉緊實而絕不會發干,白蘿卜、蒜苗末,與黃亮黃亮的面所配合,是西北人民樸實堅強的`結晶,是西北人民的爽快豪情,香的教你咂嘴,辣的使你爽快……

  不管是平時生活或是過年節日,面是甘肅人桌上不可少的。記得我第一次吃這樣“西北的美食”還是兩三歲,奶奶端來臊子面,從滿是香湯的碗中挑出一根均勻飽滿的面來,只見面越拉越長,我因怕燙,不敢一口吃下去,只能咬住一頭慢慢將面吸入口中,那一刻,我眼中發亮,嘴里不說話,好似是“此面只應天上有”的驚奇。那一刻,勾起了我對面食的向往。

  年,一個人們歡聚一堂的時候,人們無時不在歡樂之中,而在離新年還有幾小時的下午,不妨來一碗涼面吧,口感彈牙,清爽,上面加兩勺辣椒油與小菜,口味也是驚艷的很。

  甘肅,一片在高原上的土地,它孕育那樣豪放的情結,激發了人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就是這樣才會有這樣美味且樸實的民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2

  你們知道放鞭炮的由來嗎?不知道的話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從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物,還有一個名字叫“夕”。他經常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從山上下來吃人。人們都很怕他,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了“年”怕鞭炮。于是鞭炮就誕生了。人們為了防止“年”再下山吃人,就每年大年初一都放鞭炮。之后“年”便不敢再下山了。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過年的哪一個部分?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放鞭炮”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天還沒亮的時候,我們村就有人起來放鞭炮。別問我什么樣子都有,比如有正方形的,圓球形的,三角體的。也有在地上放的,有拿在手上放的,還有插在土里放的。無論是哪一種聲音都是巨大無比的。而你的`感受也會變得很奇怪。一個巨響嚇你一跳,那聲音在你腦海中停留了幾秒鐘,過一會兒就灰飛煙滅。你去想,可無論怎樣想都體會不到方才那份刺激了。

  每年放鞭炮都是大家一起放,因為我比較小,所以每年小炮都是我點,你別看放鞭炮很簡單,其實它是你與時間的賽跑,與大腦的決斗。因為你一旦手速慢了那泡一定會炸到你往往都是還沒點燃你就跑了回頭發現沒點著很是害怕所以在每年放鞭炮的時候你看別人放時都會事先一個小笑,后面看著別人飛速奔跑不禁會一個大笑,兒子笑聲早已被炮聲概述,歡樂無比,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放鞭炮。

家鄉的風俗作文3

  俗話說的好:“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的真實寫照。“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陣陣爆竹聲中送去舊歲,迎來新年,這讓我對家鄉的習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與認識。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村莊,那兒的風景特別美麗。走進它就像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別看我的家鄉地方小,卻有很多風俗習慣。比如端午節吃粽子,正月初一吃臊子面,正月15吃元宵,賞燈,看社火,扭秧歌,中秋節吃月餅等等一樣都少不了,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正月十五的扭秧歌了。

  傍晚時,村委會廣播里就會召集村里的男女老少到廣場上。頓時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一些小販們在人群周邊支起了小攤,準備賣一些小孩子們喜歡的零食燒烤。玩具應有盡有。

  聽!那邊的鑼鼓敲起來了,人們也跳起來了。鏗鏘的鑼鼓聲和優美的嗩吶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多么和諧美麗的一幅畫啊!隊伍四周圍滿了看熱鬧的鄉親們,他們一邊是表演。一邊嘮著家常,自在悠閑。嗩吶時不時變換著曲調。秧歌的隊形和動作也跟著變換著。

  現在秧歌已經成了這個村子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至今為止,秧歌已經在方圓十幾里的村子出了名,每年這時還會有一些游人千里迢迢來觀看呢。家鄉的大秧歌就像那陳年的美酒一樣淳美而吸引人!

  我愛我的家鄉,當然,我更愛我家鄉那誘人的大秧歌!

家鄉的風俗作文4

  每一年都有許多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最熱鬧的還是春節。大人小孩兒都喜歡過春節,小孩子盼春節的主要原因是:有壓歲錢收。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

  爸爸告訴我,新年要從小年就開始準備了,在豫東和豫南,都有過小年的說法,特別是農村更為重視。人們把這天當做慶祝豐收,祀求豐年的'節日,人們用斗盛滿新收的小麥,斗上貼滿紅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在這之后就要準備年貨了,把新衣新褲買了,再買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比如鞭炮,新筷子等,這些辦完了,年貨就基本可以了。

  下一步就是除夕了,除夕各地都要守歲,寓意著辭舊迎新。除夕最熱鬧的就是放鞭炮了,到了晚上,天剛擦黑,就有無數的鞭炮聲從四面八方傳來,我和伙伴們的心也隨著鞭炮聲興奮起來。我們也下樓去,把鞭炮拿上,噼里啪啦的在天上炸開來。

  第二天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能聽見吵吵嚷嚷的。有拜年的,有聊天的,到處都是喧鬧聲。聽爸爸說在他小時候,初一一大早要穿上新買或新做的衣服,吃完早飯,就“到處奔波”,主要原因是想展示自己的新衣裳,比比誰的好看。這天晚上還要放鞭炮有時放完鞭炮還沒玩盡興,會跑到鄰居家去。有鞭炮就和鄰居一起放,沒有就找一些啞炮再放一次。

  初五過后,就算春節過完了也就沒有那么熱鬧了,大家也又都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家鄉的風俗作文5

  我的家鄉在陜西寶雞,在那里臘月剛到邊,到處都是年的氣息,寶雞的冬天還算比較冷,但有年的氣息,那就是番外熱鬧的了。

  按照奶奶的說法,除夕不吃餃子,是要凍掉耳朵的,所以說在臘八那天我就已經開始泡臘八蒜了,當然還是為了吃餃子做準備。在大年30的晚上,我們在晚上的19:30吃完晚飯,然后就買了我們小孩子最愛玩的鞭炮,回到家后便打開電視機看起了春晚。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去拜訪了各位長輩和親戚們,嘿嘿!當然也收了不少的壓歲錢。

  大年初二便拜訪了遠房親戚,密碼未放完的炮放完了,街上到處白色的.火藥和鞭炮的殘余垃圾。

  大年初五早上,父親已經早早地開始上班了,但在這之前,已經放完了一掛鞭炮!天氣灰蒙蒙的,到處都是霧霾,使人不得不帶上了口罩。

  正月十五,早上我們吃完了元宵,街上又熱鬧了起來。晚上我便和妹妹提著燈籠去猜燈謎!

  春節,哦!多么美好的節日,他留下了我們太多的美好事物,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當然還有很多。

家鄉的風俗作文6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的風俗都是不一樣的,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鬧元宵。

  元宵節最少不了的便是吃元宵。元宵又稱為湯圓。把一個個湯圓從鍋里撈出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湯圓,就像一個個大胖子,單看它們圓圓的個頭,飄著一股淡淡的肉香,就讓人口水直流了。咬破外面的皮子,一顆圓嘟嘟的肉球呈現在眼前,把肉球吃進嘴里,滿口肉香,真真是美味。

  芝麻湯圓也不比肉餡湯圓差。輕輕咬破芝麻湯圓的皮,里面的'餡就塌了下去,吃著非常地軟、糯!

  吃完元宵后,便是賞花燈了。各地張燈結彩,到處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氛圍。花燈大多是紅色的,但形狀各不相同。有長方形的,有正方形的,還有圓形的……大家都仰著頭,指指這個,看看那個。

  賞完花燈,重頭戲——猜燈謎便開始了。猜謎底一向是廣大民眾的熱愛:猜對了有獎勵,猜錯了沒獎勵。比如,黃銅身,紫銅身,銅鈴里邊黑鐵心。(打一水果)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們肯定不知道。謎底是枇杷。再比如,霽后柳梢別有天。(打一字)哈哈,這個就更難了。謎底是橋。你看,有些人絞盡腦汁地在想謎底,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有些人求助于手機和別人;還有些人猜對了謎,正在美滋滋地領獎……

  鬧元宵真熱鬧啊,我喜歡家鄉的鬧元宵。

家鄉的風俗作文7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咱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咱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咱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咱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后,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后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8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分外的熱鬧。

  在這個熱鬧非凡的端午節里,第一大習俗就是賽龍舟。每當這個時候,賽龍舟的場地邊總是圍滿了觀眾,選手們在邊上躍躍欲試,迫不及待。隨著一聲槍響,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隨著鼓手們鏗鏘有力,有條不紊的鼓聲,選手們有力地揮舞著船槳,激起一陣陣漂亮的浪花。人們的加油聲、吶喊聲、評論聲與那有力的鼓聲融為一體,格外的響亮,熱鬧。

  端午節的第二大習俗—吃粽子。那一粒粒飽滿的糯米里夾著一塊釀造已久的咸肉或是一顆又大又甜的板栗,外面裹上一層鮮亮的棕桐葉,再捆上一根繩子。這樣,一個圓錐形,既美味又飽滿的粽子就這么包好了,放在鍋里一煮一燜,一個個香氣十足的粽子就這樣出爐了。圍著這味道,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當然吃粽子也有一個由來,那就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因不滿朝廷,而被流放后跳河2自殺了,人們為了不讓他的身軀被魚蝦吃掉,便往河里扔下粽子,防止發生這樣的`事情。

  當然還有熏艾草,戴香囊的習俗。熏艾草是為了驅除蝎子,蚊子等蟲子,而戴香囊是為了保證小孩子的健康。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大人們都會把香囊掛著小孩子的衣襟、脖子或手腕上,有的大人還會在小孩身上灑一些雄黃酒,這樣也是用來保證小孩子的健康。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還有許多傳統節日有著許多傳統習俗,但現在,何曾有人精心地去準備這樣傳統的習俗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9

  春節是一年里最熱鬧的節日,全國人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迎接她的到來,如:貼春聯、吃團圓飯、守歲

  你想知道我家鄉的春節有哪些習俗嗎?下面由我來向大家介紹吧。

  我的家鄉在廣東,在春節這個特別的節日里,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外出的家人們都必須趕回來吃“年夜飯”,這頓飯有著特殊的意義,代表家人團團圓圓。餐桌上有各式的美味佳肴,如:廣東最有特色的白切雞、豆腐、魚、生菜、生蠔而每一道菜都有著吉祥的寓意,如:豆腐代表錦衣玉食不愁吃喝,魚蘊意年年有余,生蠔寓意著好事連連,生菜蘊意生財有道。聽媽媽說,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吃完年夜飯的晚上都會放鞭炮、守歲,熱鬧非常呢。現在,為了保護環境,大多數城市里都不允許放鞭炮了,只能買一些小沙炮來滿足我們的`“愿望”,好羨慕媽媽小時候過年的習俗啊。雖然不能放鞭炮,但為了地球母親,我們做出自己的貢獻也是應該的。為了滿足大家的愿望,電子鞭炮應運而生,它將鞭炮的聲音錄制在上面,為春節增添熱鬧的氣氛,讓春節充滿喜氣洋洋!吃完年夜飯,我們全家人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歌舞、小品、魔術、雜技等節目給我們的春節增添了歡聲笑語。

  春節是一個讓人充滿快樂期待的美好節日,是人們對往后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也是新的一年美好的開始,如果以前有什么遺憾,那就把它給忘了吧,讓我們重新開始,讓明天更加美好!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民風民俗,而且幅員遼闊,真的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就讓我帶著大家走進潮州,領略潮州的春節特色。

  春節前的臘月二十四,是“老爺”上天的日子,這位“老爺”就是“灶王爺”,是一位保佑平民百姓、上報天帝好事的好神仙。在那一天,人們會焚香、燒紙、祭拜,把“老爺”搬到指定的.地點送他上天。

  直到臘月二十八那天,平民百姓們都得去那個地方祭拜“老爺”,保佑全家老小,希望在新的一年全家平平安安。

  除夕那晚,人們已經貼好了紅艷艷的春聯、窗花,開著電視,準備吃年夜飯。在吃飯之前,我們的餐桌上會擺滿雞鴨魚肉,但我們卻不能馬上吃,必須打開大門,先讓在天上的祖先回家,要讓他們先吃,然后我們才能坐下來吃飯。

  在這除夕的餐桌上,有一道具有潮州特色的美食——粿。有韭菜粿、紅粿、玉米粿,每種粿都色澤鮮艷,香甜軟糯,令人回味無窮。

  大年初一、初二,人們個個都穿上新衣服、新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晚輩見到長輩,要主動拜年,長輩就會把裝有壓歲錢的紅包遞給他們。初三、初四這兩天,我們村就會舉行“游神”活動,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服裝,抬著“財神”在街上走,同時還有村民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好不熱鬧。祈求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全村平安。

  我喜歡家鄉的春節習俗,它是那么的多姿多彩,我更愛我的家鄉,那里有我童年美好的記憶。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今年,我們破例到鄉下奶奶家過年。

  “開飯了!”奶奶大聲喊道,我從房間走了出來,這時,哥哥突然驚奇地說:“咦?外婆,您平時不是很節約嗎?今天怎么……”我這才注意到,從房間到大廳,從樓上到樓下,凡是安著燈的地方,都金碧輝煌 .

  我非常詫異地問:“奶奶,您這是唱哪出啊?”

  叔叔開口解釋道:“這啊,是在辟邪哩,相傳,古時候有個‘年獸’,常常來吃百姓,后來,人們知道它怕響、怕光,就放鞭炮,點燈籠。這個風俗啊,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喔!”,我們恍然大悟。

  吃飯時,我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大人們專挑一種叫“芥菜”的東西吃,兩大盤芥菜一會兒就零星無幾,但卻很少去碰那盤美味的.紅燒魚,等到那盤魚只剩一截魚尾的時候,卻被奶奶端進了廚房里。我正納悶呢,叔叔便向我們解釋道:“為什么我們都愛吃芥菜呢?因為,芥菜的‘芥’的諧音是‘戒’,如果把芥菜吃光了,那就代表你在一年中的毛病、缺點都戒光了。而那盤魚嘛,則是表示了‘年年有魚(余)’,意思是:一年之中辛辛苦苦锝來的勞動果實并沒有一下子用完,而有一些保存了下來,年年都如此,就積少成多了。”

  飯后,我想:這些風俗和習慣固然代表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無端的浪費,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放棄以往的風俗,過一個快快樂樂的新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節日風俗。安徽的春節也不例外。這不,春節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走來,到處都已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每個人臉上都充滿著幸福的笑容。

  家家戶戶早上一起來,男的貼對聯,掛燈籠和貼倒福。女的上街打年貨。街上十分熱鬧:有賣年糕的`,有賣花的,特別多的是賣魚的和賣豆腐的。街上水泄不通,處處都是吆喝聲。過了高峰期,漸漸人少了,都回家吃午飯。沒一會兒,街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

  午飯并不豐盛,豐盛的是晚飯。吃年夜飯前,要放一次鞭炮,然后關上全家上上下下的門,打開家里上上下下的燈,而且這燈要點一夜。還得在公柜上燒一炷香,磕三個頭,拜神拜佛拜祖先。這些事都做完之后才能吃飯。菜也很講究:桌上必須有一道紅燒鯉魚,寓意年年有余;還得有一道青菜炒豆腐,因為有一句古話叫青菜豆腐保平安。上完菜,大家舉杯同慶,舉杯敬酒。吃完飯,孩子們還要向長輩們要紅包。

  晚飯桌邊人人的碗里都會剩下一些沒吃完的飯。飯里可能還有兩塊魚或一塊豆腐。杯子里還有半杯酒。

  飯后,一家人圍著炭火吃瓜子,花生。直到12點后才能睡覺,這叫守歲。睡覺前放一掛鞭炮迎接新年,辭去舊歲。夜深了,但還是燈火通宵。

  新的一年里,大家互相祝愿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享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牛年大吉。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我的老家在廣東揭陽,那一次我們過年回到老家的時候,恰好趕上吃團圓飯。我們小孩子自然是靜靜的在家等著紅包,而大人們卻忙著做年夜飯,那時候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除了在外地工作的人,其他人都回家了。

  就這樣,到了第二天大年初一,大家都很閑,爸爸媽媽則帶我們去祭祖。中午去別人家拜年,這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時候了,因為可以收壓歲錢,關于壓歲錢我曾經聽姥姥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歲的怪物他經常來吃小孩,但人們不知道從哪里聽來的,只要在枕頭底下放了錢歲就不敢吃小孩了,人們一試果然是真的,所以人們就把這個叫做壓歲錢。一到晚上四處就響起了煙花聲,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年這個怪物,他在過年期間就來到人間吃人人們都很害怕,后來過了幾年來了個老人對他們說:“年害怕紅色和鞭炮聲,等到您過來的時候人們便拿起了鞭炮和福貼在門口,一來就被嚇跑了從此以后,人們就再也沒有見到年。

  我們老家還有一大習俗就是舞音歌,小到5歲的小孩子,大到80歲的老人家都可以參加,他們畫上了花臉,帶著“武器”,張牙舞爪地在街上“游行”。其中,帶頭的帶著一條蛇這個就是領頭人了,我在不遠處就聽到了他們的鑼鼓聲,有時候他們會來到我們家來跳舞,幫我們驅邪招財呀!有一次他們來到我們家底下跳啊唱啊,令人心醉神迷!不知不覺的`我們就要回深圳了,我在老家,去過爬山去過釣魚乃至去泡溫泉。

  我們老家的“花招”可真多呀!但我還是喜歡我們這個花樣多的老家。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在暑假的時候,出于對電腦的喜愛,我就乘車去鄉下我哥哥家。透過車窗,然后我看見滿山遍野的花草。心里覺得奇怪:那里以前不這樣荒山嗎?問旁人才明白此刻在搞綠化。這時我才明白家鄉有了變化。

  下了車,我先去了舅舅家休息。下午兩點,我打算步行去哥哥家,有幾里路。我想起以前坐車去,那路上那里一個坑,那里一個坑,把我撞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所以我還這樣決定走著去。舅舅說:“我送你去吧。此刻的路好跑車了。”我半信半疑地坐上摩托車。一路上很平坦,再也不這樣以前那條路了,我從心里跳出了一句話:哈哈,老路下崗啦。

  一路上,我看見了一座座工廠在山中立起,看來有不少企業在那里投資。

  到了哥哥家,我本想立刻去玩電腦,但這樣看見池塘里的魚了,我忍不住想去抓。我把鞋一甩,跳到了池塘里。哇!好多魚,我和魚兒大戰了幾十回合,結果就抓住了幾條小魚,我看沒什么用,就把它們放生了。

  晚上,哥哥叫我去接水。我跑到井口準備打水的.時候,哥哥笑了:“家里有自來水,你到井邊來干什么?”“哎呀,你怎樣不早說呢!”如今的鄉下也像城里一樣方便了。

  家鄉的變化真大呀!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銅陵,這里的風俗很多,每個都具有一種不同的習慣。

  就拿端午節為例吧,說到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應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了。包粽子的習俗,原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屈原投江后,人們每年端午節都會包粽子入江中,以防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而現在粽子不是給魚吃,而是給人吃的了。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端午節前夕,奶奶都會提前去商場買好糯米與粽葉,我都會跟在奶奶后面一起去,總想著能幫些忙,畢竟這樣奶奶就能快點回去包粽子。到家后奶奶會不緊不慢的將材料拿出來,先把粽葉和糯米洗凈,再備好餡料,把糯米和餡料塞進包好的粽葉里,這個復雜的過程,在奶奶手中仿佛一氣呵成。

  我也是好像看透了包粽子的精髓似的,拿起粽葉就開始鼓搗起來,弄來弄去才包了個不太像樣的'粽子的”衣服”,接下來把糯米放進去一點,一個沒留神,糯米從手中的粽葉中”溜走”了。原來是包粽子皮時沒包好,留了一個小洞,一放糯米就全漏了。

  這次我吸取了教訓,真正的檢查了一遍,又包了一個,”好了,這次一定行!”我滿懷自信的將這個”我希望的種子”放進了鍋中,滿懷期待的看著他,原來把他撈了出來,我趕忙拿筷子吃了起來,果然人們說的沒錯,自己勞動成果是最好的,這就是我印象中的端午節,充實又快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風俗作文07-27

家鄉風俗作文02-25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02-27

家鄉的風俗作文07-27

家鄉的風俗作文(經典)10-06

家鄉的風俗12-25

家鄉的風俗02-25

家鄉的風俗作文【熱門】12-30

【薦】家鄉的風俗作文12-30

【精】家鄉的風俗作文12-3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州精品自在线拍视频播放 | 香蕉网色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一二三区 |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日本韩国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