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謙虛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談謙虛作文1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種人生態度。一個人如果懂得在人世間謙虛做人,那么就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人生的道路就會平坦得多。當然做人可以謙虛,但不能過分謙虛,過分謙虛就是炫耀,為人處世應該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將之納為己用。
謙虛在人生中起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懂得謙虛,李世民怎么會開創貞觀盛世?如果不懂得謙虛,怎么能領導人民獲得勝利?如果不懂得謙虛,怎么會有學者向農民請教農業問題?……種種事例告訴我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們要謙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謙虛在學習上的作用尤其重要。一個不懂得謙虛的人,在學習上取得一點點進步就引以為豪,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整天沉浸在炫耀中,變得不思進取,那么他注定會成為敗者。而為人謙虛,能夠拋開已有的成績,展望未來,虛心請教,聽從別人的建議,那么你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為了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需要以自己為載體,做一個謙虛的人。這樣才能夠以身作則,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給下一代,以至于傳向世界。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夠被這種精神感染,形成相互請教,相互學習的風氣,讓明天變得更美好。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人不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被自己的情緒影響著,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時候人就必須心平氣和,謙虛的向他人請教。虛心做事,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讓自己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
謙虛,是一種對自己嚴格要求的'為人處事的理念,也是解決疑問的科學態度。謙虛是一種作風,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責任心,一種品格,謙虛可以成為引導我們一生的一盞明燈。當犯下傲慢錯誤時,他會打開紅燈,讓我們思考過失,若能夠認識并改正錯誤,就會開綠燈放行,讓我們繼續前進。
所以,謙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美德,它可以為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
談謙虛作文2
有句話說得好“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所以,我們做人還是要謙虛點,可能有人會不以為然,我有自己的真才實學,干嘛要“虛情假意”的謙虛呢?那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面的幾個例子吧!
有位著名指揮家非常驕傲,一點也不謙虛,他覺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指揮家。有一次,他忘記帶指揮棒。便讓助手去取,但時間緊迫,無法回去取,助手叫他找別人借一根。自大的他認為沒有人會有一根指揮棒,但迫于現況,他“死馬當活馬醫”,只得去問了別人。出乎他的意料,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大提琴手、小提琴手和鋼琴手同時從自己的袋中拿出了一根指揮棒。他這才意識到,原來有這么多的人都在等待取代他,他如果再狂妄自大一點兒,現在站在他面前的人就會有人取代他指揮。你看看,做人不謙虛點,就不會發現自身的不足,時刻就有可能被別人超越甚至替代呀!
再說孔圣人,他是儒家創始人,照理講,他可以目空一切,但他卻十分謙虛。有一次他去拜一名音樂家為師,當時的孔子已經十分出名了,音樂家覺得自己不配當孔子的老師,但孔子不介意。有一次音樂家教了孔子一首曲子,孔子便回家練習,一遍又一遍。過了一段時間,老師來孔子家拜訪,聽見孔子正在彈琴,那時的孔子已經彈得不錯了,老師說:“您彈得很好了。”但孔子搖搖頭:“不,還不夠流暢。”又過了一周,老師覺得真的已經很好了,可以了。但孔子還是搖了搖頭說:“不,我還沒有理解它的意境……”又是一周后,當老師再來時,孔子彈得已出神入化。老師不禁被孔子的謙虛精神深深折服。孔子尚能這樣虛懷如谷,我們有什么理由獲得一點點的進步,具有一點點的.能力就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呢?要知道,世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現在,要讓“你還不夠謙虛”的評價變成“你需要更加謙虛”的建議。可見,謙虛的重要。學會了謙虛,你就邁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學會謙虛,方能發現自身不足,然后不斷完善自我,最終走向成功!
談謙虛作文3
我國著名政治家毛澤東曾經說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謙虛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有修養的表現。一個人只有謙虛,才會讓別人尊重。
相傳我國著名詩人白居易,每當做好了一首詩,總是先念給牧童或老婦人聽,然后再反復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好,才算定稿。 像白居易這樣一位著名的詩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婦的無知而輕視他們,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文學作品,必須得到人民的承認,所以他虛心求教于別人,這才使他的詩通俗易懂,在民間廣為流傳,被后人所稱頌。 相對而言,驕傲卻會使人落后。比如:宋朝的大文學家蘇軾,在他小的時候,聰明過人,勤奮好學,七歲知書,十歲能文,但他很自負,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華,他曾在家門口貼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對聯貼出去后,大家都來請教他問題,但都沒能難得住他。幾天后,來了一位老人,拿出一本書,請他念念書上的字。蘇軾接過書,一看傻了眼,書上的字他一個也不認識,只得向老人表示歉意。老人走后,蘇軾把那副對聯添了四個字,變成了: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從此,蘇軾變得虛心好學,更加刻苦專心的讀書,成了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學家。說明:人不可驕傲,一旦驕傲,若不收拾,將會不利于己。
成功來自謙遜,也就是說,假如你知道的是天上的“一顆星”,那么知識就是整個宇宙,遼闊無邊、學無止境。古人說得好:“謙受益,滿招損。”如果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勝利沖昏頭腦,就會把辛辛苦苦掙來的成績毀于一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尤其不能驕傲,格言曰:“虛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滿的人十有九空。”我們在取得好成績時不自滿,才會更上一層樓。
【談謙虛作文】相關文章:
謙虛的格言05-18
關于謙虛的作文07-13
做人要謙虛作文03-13
謙虛話題作文04-03
謙虛作文600字08-14
謙虛作文300字08-07
謙虛作文300字[集合]09-01
謙虛的話200句01-04
謙虛的格言200句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