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善孝為先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善孝為先作文1
今天,語文老師神神秘秘地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耂”老字頭,這是要干什么呀!老師怎么寫半個字不寫啦?
老師停下來,問我們:“你們看到這個字頭,首先想到的是哪一個字啊?”謝事慧想到的是“者”字,宋逸宸想到的是“孝”字,我想到的是“老”字。還有的同學說“考”字。
這時候有個同學問:“老師,您想到的是什么字呢?”老師說:“我首先想到的'是‘孝’字。”為什么呢?同學們窮追不舍。
老師說他想到了關于孝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叫黃香,他小時候家里非常窮,真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可憐他9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和父親相依為命,每天寫完作業,就把父親的被子、席子烘暖和了以后才讓父親睡覺。他很孝順父親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全村的人都知道了,全鄉的人都知道了,全縣的人都知道了,……居然皇帝也知道了,還為他題了八個字“江夏黃香,天下無雙!”我聽了之后很受感動。
老師說完了這個故事,教育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百善孝為先”,這是做人首先要做的善事。
當老師講完故事后,我仔細觀察了黑板上這個大大的“孝”字,發現了一個秘密,上面“耂”字頭代表長輩,下面的“子”字表示晚輩。晚輩要孝順長輩,這個字太有深意了。我今年也9歲了,我要向黃香學習,孝敬父母,聽父母的話,成為別人眼中的孝順孩子。
百善孝為先作文2
人們都說:“百善孝為先”,我小時候不懂“百善孝為先”的意思。可是,現在的我終于懂得了什么是“百善孝為先”。
一個周末,我參加了小記者爬蘇仙嶺觀看二十四孝雕像的親子活動,去蘇仙嶺觀看《二十四孝》,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故事,然后回家上網查找關于這個故事的資料。其中我特別喜歡的故事叫《棄官尋母》,這是《二十四孝》中第二十三則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宋代,有個人叫朱壽昌,他的生母是姓劉,可他父親的正妻妒忌她有了小孩,將她趕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離,五十年未能相見。五十年來,朱壽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母親,每到一地為官,他都在四處查找老人家的蹤跡。與母親分離的時間越來越久,他再也沒有心思做官了,決定辭掉官職去尋找母親。臨走時,他告知家人自己的決定,發誓說:“找不到母親,我今生今世絕不回家!”這一次,他將尋母的重點放在秦國。后來,歷盡千辛萬苦的他,終于在同州尋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當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孝敬長輩。朱壽昌這種孝敬長輩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這種品格的人值得我們贊揚。
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善良有孝心的人。
百善孝為先作文3
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百善中,孝為第一位。因此,我們要學會烏鴉反哺,現在父母養育我們,等父母老了,我們再孝順他們。
在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很孝順父母。如:漢文帝、魯迅、孔融等等。他們孝敬父母、兄長,因此我們要向這些孝子們學習孝敬父母。
雙休日的某天,我從樓下回來,發現媽媽正在拖地。拖把一起一伏,彎曲的身體也跟著一起一伏……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難過極了。
媽媽的身體突然倒下,猶如一座搖搖欲墜的`帝國大廈轟然倒塌。我連忙趕上去,扶住了媽媽,問:“怎么了,媽媽?是不是累了?”媽媽喘著粗氣說:“沒事兒,就是有些渴了……”我扶著媽媽,讓她坐在沙發上,便跑向廚房去端水。水端來后,恭恭敬敬地送了過去,“請喝水。”媽媽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小口水,說:“謝謝”,我的心里頓時溫暖極了。
現在,我們還是孩子,父母來養育我們,我們應該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如:父母下班回家時遞給他們拖鞋、給父母捶捶背、幫父母做點家務,尤其是當你做過家務,才會感受到父母平常是多么的辛苦!因此,我們長大后要更加孝敬他們。
百善孝為先作文4
最近我看到一篇報道,說的是有個學校的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業——回家給父母洗腳。 這篇報道中說有一個學生,在當天的日記里這樣寫道:當我宣布洗完時,媽媽笑了,我和她的關系從來沒有這么溫馨過,我問母親,我給她洗腳時她有什么感覺,她說很感動。沒想到,就洗腳這點小事,就能讓母親如此感動……給父母洗腳雖然是件小事,也很簡單,但是意義是深遠的,他充分體現一個人的孝心和修養,如果做兒女的連洗腳這點小事都做不到,那還何談將來父母病倒在床上無法自理時的伺候呢?“百善孝為先”,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拉扯大,到他們需要照顧的時候,做兒女的千萬不要以工作忙為借口不孝敬老人,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去伺候老人,盡自己的'孝心,這也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準則。
看完這篇報道,就想到了自己,自己也從未給爸媽洗過腳。先不說洗腳,我平時對父母還會跟他們頂嘴,也很少幫忙做家務。可現在想想爸爸媽媽真的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媽媽每天忙忙碌碌,仍還要為我們煮好三餐,是多么辛苦啊。
那爸爸呢,每當我放學,背著書包,覺得很累時,打通電話給爸爸,他就會來接我。不管刮風還是下雨,爸爸都會來。坐在電瓶車后座的我不用經受風刮雨淋,因為爸爸堅實的后背擋住了一切。有時爸爸會沒時間,只好坐公交,我才知道爸爸那后背是多么的暖。
從現在起,我要多為爸媽做些事,讓他們能稍微休憩一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要從現在做起,踐行傳統美德!
百善孝為先作文5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需敬聽……”爸爸正在看《百家講壇》。于是我就和爸爸一起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弟子規》的第一章《入則孝》,就講了許多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這幾句話看似簡單,但是我們又能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從古到今也有許多孝敬父母的故事廣為流傳,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孝敬父母的楷模。其中,《臥冰求鯉》這個故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這個故事講的是:王祥的母親很早過世了,他的父親又娶了一位妻子,他的繼母對他很不好。一年冬天,王祥的繼母特別想吃鯉魚,王祥并沒有因他的繼母對他不好而不管她。而是脫掉上衣臥在冰上,讓冰融化,這樣他就捉到了鯉魚,讓繼母吃。這個故事說明,孝是無條件的.,正應了《弟子規》里的一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總之,看了這一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對子女恩重如山,我們人人都要孝敬父母,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到多大都不要忘記孝敬父母,因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百善孝為先作文6
今天是阿木的生日,朋友們給他送來各種各樣的禮物,花仙也來熱鬧熱鬧。她送給啊木一盆含苞待放的七色花。
七色花是一棵可以讓人愿望成真的仙花,要做善事才可以開放,但一定要七朵都開放后才可以許愿,而且愿望oniy可以在一個月以內成真,一個月后花就會掉謝了,一切要重新開始。
他第一個愿望是可以吃上許許多多的食物,他知道媽媽不許他起沒用的愿望,于是阿木就偷偷離開家去做善事之后街道上。院子里,田野里……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他可以吃許許多多的食物,日子過得很快樂。
但好景不長,他媽媽因為擔心他而生了重病,阿木知道后不單沒會去,而且還樂滋滋的吃自己心愛的食物。
花仙知道后用神奇藥水使花枯萎了,也懲罰了他,讓他知道百善孝為先的道理。他知錯了,于是他回去家里,這也太神奇了——媽媽見到阿木病開始好轉,仙花也重新活了起來。從此阿木陪在父母身邊,而且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再次成為有名的英雄。
意大利學家亞米契斯說過“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是的,我們要把孝順放第一,孝順是我們中華民國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百善孝為先,好好孝順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
百善孝為先作文7
孝,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如今,孝似乎不知所蹤。
那個周五,放學的我心情極好,正一蹦一跳地往家趕。就在這時,我看見一對爺孫倆。孫子白白胖胖的,穿著名牌衣服,而爺爺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穿的衣服也布滿了補丁,不禁讓人覺得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家人。
如此強大的差距令我有些好奇,為什么那么老的爺爺穿得如此寒酸?而孫子卻我不禁向前走了兩步。我看見那位爺爺和藹地說:“乖孫呀,你餓不餓,要不要吃點什么?”令我驚訝的.一幕還在后面。那個看起來可愛乖巧的小男孩,雙眼一瞪,臉上布滿嫌棄的神情,蠻橫地說:“您給我滾開,就您這破爛相,吃得起什么啊!”
這時一位滿是穿金戴銀的婦女跑了過來,一把抱住小男孩,說:“乖兒子。”我見小男孩的母親來,滿心以為她會訓斥剛才小男孩無理的行為。
但她卻突然看了老爺爺一眼,臉上全是尖酸刻薄之色,一開口,滿是陰陽怪氣:“兒呀,他只是個撿破爛的,以后別和他接觸。”
看到這里,我心涼了半截,現在這么多的老人也無不面臨著這樣的處境,他們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女翻臉不認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大家都像這對母子一樣,長期以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該何去何從?不是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嗎?
再望去那個街邊的宣傳廣告,百善孝為先,我卻覺得刺眼起來。
百善孝為先作文8
周末到老家去玩兒,看見了剛出生的小羊,爸爸就給我講了“羊羔跪乳”的故事,說的是羊羔為了感激媽媽的喂養,總要跪著接受哺乳。其實,我在讀書的時候,還讀到過烏鴉反哺的故事,長大了的烏鴉,會給老烏鴉尋找食物。據了解,類似的`動物還有很多。
我不知道是什么讓這些小動物們也懂得感恩,懂得孝順父母,也許“孝”是一種天生的本能吧!不過我們人類的孝敬已經不單純是一種本能了,比如我讀過的《弟子規》《三字經》中都提到了很多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當然,還有些著名的歷史故事,如“孔融讓梨”。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告訴我們,孝乃百善之首。讀著這樣的書長大,很多同學都更加懂得感恩。
剛剛過去的“母親節”中,我們班里的同學有的為媽媽洗了一次腳,有的為媽媽做了一次可口的飯菜,還有的為媽媽泡上一杯茶。我們的媽媽都很容易感動,她們很欣慰我們學會了感恩。可是母親節過去以后呢,我們會不會因為學習的忙碌而忘記去做這些小事呢?不會總有節日來提醒我們。我想,我們也要像小動物一樣,把“孝”和“愛”當成一種本能,時刻惦念父母,牽掛父母,傳承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百善孝為先作文9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
從小你們就把我托付給外公外婆,然后出去打工。這一待就是十年,這十年的新年你們都回來看我,但我對你們去很生疏,也許是因為沒有真正的跟你們一起生活過。
有一次你們新年沒有回來,我以為你們是不是不要我了,可后來聽外婆說爸爸在工地受了傷,新年不回來了寄錢回來給我就好。晚上我一直睡不著,那是我不懂事的我第一次為你們擔心。我當時好像說我好想你們。
很快又是一個新的新年,我很期待你們會回不回來,好希望新年就是明天。新年的.那天我一大早就站在門口等待,外婆說:“傻孩子,進來來等吧,怪冷的”我還是執意的站在門口等。
終于,我聽見了聲音,就跑了過去,媽媽就順勢把我抱了起來。我在媽媽臉上親了一口,媽媽激動得哭了
從那以后,我就每天都親媽媽,每天都會幫媽媽忙。因為我知道媽媽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很多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老爸老媽,你們辛苦了,我會好好學習,不會讓你們操心”。
另外我想對同學們說:“見到爸媽累了就幫捶捶背,幫打一下洗腳水。多擁抱,少拉扯。不要等到他們不在了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沒有盡孝!”
百善孝為先作文10
請問各位,你們都真正盡到孝這個字的職責嗎?世界各地都有被兒女遺棄而被逼流浪的可憐老人。有些甚至因為父母患上老人癡呆癥而對父母百般厭惡。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已經老了,兒女所以厭惡你、遺棄你,你會是什么心境?
前幾天,我家附近來了個老公公。他的身上只穿了一件短褲,就這樣光著身子到處尋覓。從他的皮膚看得出他已經流浪幾天了,腳上全沾滿動物的糞便。過后,我的父母拿了些柑給他,他狼吞虎咽地把手上的柑吃完,應當是餓了幾天。我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了悲哀,老人被親生兒女所遺棄的悲哀。
不久,我的爸爸聯絡上老人的家人,他的家人沒有因為找到了自我的爸爸而開心,反而有種多了種負擔的感覺,他們的表情讓我覺得如果他們比較期望自我的爸爸有什么三長兩短會比找回他更簡便。唉,想起老人的孫子用責備與不耐煩地語氣命令他上車,我真替他無奈。
孫子僅僅僅有4、5歲,卻像個霸王般無禮地對待自我的.爺爺。老人是因為受到唾棄而離家出走嗎?還是他明白自我帶給了家人負擔?
天下父母心,有哪個父母愿意成為孩子的負擔、拖油瓶?請容許我勸道一些以往因為父母不贊成你的想法而厭惡父母的人,當你用厭惡的眼神看著他們,明白他們的感受嗎?我并不是在數落你們,因為我以往也是這樣的一個孩子。至到遇見了這個老人,我才能將心比心,改過對父母的無禮。
百善孝為先作文11
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孝”這個字在我家里體現的淋漓盡致,在這件事上姐姐一直是我的.榜樣。
一天晚上,爸爸滿身疲憊的回來了,爸爸剛坐到床上,姐姐便拿過杯子,沏了一杯茶端了過來,放在桌子上。快要睡覺時,姐姐又端來溫度剛剛好的洗腳水,給爸爸洗腳。媽媽嫉妒地跟我說:“你姐姐眼里只有她爸!”說完還撇撇嘴,姐姐趕忙忍著笑又端來一盆洗腳水。
姐姐小時候與爺爺奶奶單獨生活了兩年,所以與爺爺奶奶感情很好。爺爺耳朵不好,所以姐姐和爺爺說話都要大聲一點。而且爺爺記性不好,總會不停地問這問那,姐姐每次都不厭其煩的給爺爺解答。每當爺爺奶奶牌癮犯了又沒人玩時,姐姐也會與爺爺奶奶一起玩牌,哪怕爺爺看不清耍賴。
記得有一次我問姐姐:“你為什么要孝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呢?”我還記得,姐姐是這樣回答我的:“爸爸媽媽養育我們很辛苦,所以我們要聽說要孝順;爺爺奶奶用半輩子的時光養育爸爸,晚年時光又因為我們不得安寧,我們難道不應該孝順嗎?”
姐姐的話讓我感受頗深,我一定要向姐姐學習,孝敬身邊的長輩。
百善孝為先作文12
“孝”這個字雖然只有七劃,卻九鼎不足為重,“孝”是中華五千年流傳下來的美德,是人生中必修的課程。 從小父母就對我管得嚴,望子成龍是他們這一生的目標,他們從小告訴我做人的道理,“百善孝為先”是他們的口頭禪,他們教我做人的道理,教我如何走上社會,他們教會了我太多。
小時候的我總是年少無知,一年冬天,母親得了重感冒,給單位里請好了假,就躺在床上休息,而我卻和往常一樣,嚷嚷著叫母親送我去上學,母親拗不過我的軟磨硬泡,還是拖著虛弱的`身子,幫我背書包,送我上學,可我卻不知道母親在那之后怎么了,那天放學,和往常一樣平凡,我嘻嘻哈哈地走出學校大門,映入眼簾的卻是父親焦慮的臉龐,我開心地向父親奔去,父親卻反常的一言不發,帶我去了醫院。一看見那鮮紅的“十”字,心里像被一只大手捏了一把,是誰住院了?我邊走邊暗自嘀咕著,打開病房門,只看見臉色蒼白的母親躺在病床上,那一刻,我全明白了……
經歷了這場風波后,父母開始教我“孝”,我也漸漸明白了這個字的分量,多年后回想起那件事,還有些愧疚,我們善待父母,就像他們對我好一樣,從那以后,我們家就漸漸成為了“孝”的代言,父母看著我一天天長大,倍感欣慰。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經過這一刻,我想我成長了許多。
百善孝為先作文13
前段時間,電視上總播放《家風是什么》這個節目,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和評論。家風究竟是什么?我覺得家風就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這個家風傳承下去,做一個孝順的家族。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但是我的爸爸媽媽就非常孝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奶奶平時有一聲咳嗽爸爸就會拿來水果或端來一杯水,給奶奶潤一潤喉嚨。爺爺的臉上長滿了白花花的胡子,拿刮胡刀容易刮破臉,媽媽二話沒說,買了一個電動刮胡刀。以后爺爺就不必受這種”皮肉之苦“了。
平時一有點時間,爸爸或媽媽就去姥姥家干一點零活。幫他們減輕點負擔,姥爺有困難時最先會想到爸爸媽媽,商量好再解決,他們覺得爸爸媽媽是他們的依靠。
我也孝順爸爸媽媽。我經常幫媽媽干家務,因為媽媽平時的.工作十分勞累,我想讓媽媽多休息一會兒。
父母養我們這么大不容易,孝順父母并不是要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哪怕是從一件小事做起,讓我們從小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讓中華美德代代傳。
百善孝為先作文1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永遠占第一位的。媽媽常常和我講“百善孝為先”,在本學期開始的時候,我們也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中也同樣提到了“孝”,那時更加深了我對孝的理解,讓我理解了盡孝心要趁早。
在今年的'6月,我的姥爺因為糖尿病被截去了腳趾,在醫院里住了兩個月,舅舅在外地不能長期照顧姥爺,媽媽和爸爸每天早早的去醫院護理,安排好姥爺后再去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再去醫院,這樣來回兩個月,我都心疼媽媽了,我知道媽媽不會抱怨,因為我們都希望姥爺快點好起來,我們用行動盡孝心。
還有,每次媽媽過生日的時候,都會給姥姥打電話去看她,我問媽媽“你過生日為什么總去姥姥家啊?”媽媽說:“因為姥姥生了我,養育了我,為我付出了很多,我的生日是姥姥的苦難日”。我知道這是媽媽愛姥姥的表現,所以,現在每周日我都會和媽媽一起去姥姥家,和姥姥聊聊天,幫姥姥干活,盡我們的孝心。
以前我經常說奶奶愛嘮叨,一點小事總是說來說去,有時候還有些厭煩,是媽媽告訴我,奶奶的嘮叨就是愛,只有愛你的人才會為你真心付出。
這樣的事情有很多,都發生在平時的生活里,所以我不僅要努力學習,用好的成績回報他們,還要聽從他們的教誨,學會體諒他們、關心他們,感恩他們。
百善孝為先作文15
當我第一次翻開這又大又重又厚的《上下五千年》時,一種興奮之情涌上心頭。那本厚厚的書,令我難以抗拒。其中那感人的《堯舜禪位》令我記憶深刻。帝堯年紀已大,打算把王位讓給舜。堯想考驗一下舜,看看他的品行如何。舜的父母與弟弟很壞,經常想陷害他。當舜去補糧倉的'屋頂時,他的父親則在倉底下殘忍地放起火來。舜用兩個斗笠從我頂上跳下去。當舜去掏井時,他的父親與弟弟扔石頭下去想把井填死,舜從密道逃走逃過一劫。盡管如此,舜仍然十分孝順,這感動了堯,讓他坐上了王位。面對父母與弟弟的陷害,舜并沒有耿耿于懷,而是以德報怨,更加善待他們。
如果換作平常人,一定會對產生仇恨心理。可見,舜是多么的有孝心。這使我想起了我的表弟。去年夏天,他買了一支巧克力甜筒。他剛從冰柜里拿出來,就把甜筒遞給了他的媽媽,說:“媽媽,您先吃!”他的媽媽因為喉嚨疼而不能吃冰的東西。于是,我的弟弟就把上面那些冰激凌吃掉了,然后他把甜筒底部不冰的脆皮及包裹在里面的最美味的巧克力都給他媽媽吃。要是換作其他小孩一聽見媽媽不要吃,一定會立刻把整個甜筒都吃了。我從弟弟身上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孝。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從多方面為父母著想,盡可能多地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孝心,這樣才能回報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
【百善孝為先作文】相關文章:
百善孝為先作文01-25
百善孝為先作文02-19
(熱門)百善孝為先作文07-03
(實用)百善孝為先作文08-11
百善孝為先作文[實用]08-20
【優秀】百善孝為先作文10-01
百善孝為先作文【必備】10-03
(集合)百善孝為先作文10-01
百善孝為先作文[優]09-25
(優秀)百善孝為先作文09-08